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老子本义(魏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蟮忠泽@寵爲當然。以忘身爲幻泡。以寄託爲可付重任。今悉不取。而擇其稍合者於後。吳氏澄曰。人以爲榮者自知道者反觀之。則辱也。有何可愛。而愛之者於此而驚焉。人以爲大利者。自知道者反觀之。則大患也。是豈足貴。而貴之者於此而身焉。是故被寵至卑下耳。而得失動心。身外之物至輕耳。而若與身俱有。則惑之甚也。呂氏惠卿曰。寵者畜於人者也。下道也。寵而有其寵則辱矣。吾之所以有辱者。以吾有驚。旣驚其得復驚其失。若吾無驚。吾有何辱。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故吉亦我所患。凶亦我所患。若吾無身。吾有何患。}}   
  = 右第十二章 =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一本無此字}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蘇轍本。故下有復字。}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傅奕本作其上之。其下之。}   
  繩繩兮不可名。{王弼無兮字。}復歸於無物。{蘇轍本。物作象。}是謂無狀之狀。無象之象。是謂忽怳。{碑本無是謂忽怳四字。}之不見其首。随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令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吳氏澄曰此章專言德迹之呈露者。曰夷曰希曰微曰一。皆指德而言也。德在有無之間。故雖若有名而不可名。無物指道而言。反還其初。則歸於無物之道。莊子所謂德同至於初是也。道紀者德也。呂氏惠卿曰。無前後則無古今矣。無古今則長於上古而不爲老者。吾得之以日用矣。知今之所從來。則知古之所自始。所謂無端之紀也。道不可執。得此則可執之以爲德矣。執德之謂道紀也。}}   
  =右第十三章={姚氏鼐以此通下章爲一章。}   
  古之善爲士者。{傅奕本作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傅奕本容下有曰字。}豫若冬涉川。猶若畏四鄰。儼若客。渙冰將釋。{諸本豫猶儼渙下多又兮字。陸希聲無之。王弼豫兮作與焉。儼兮下又其字。客作容。冰下有之字。釋文云。預或作奧。碑本釋作汋。下三句作渾若樸。曠若谷。混若濁。}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傅奕本靜上又澄字。徐上各本又而字。陸希聲無久字。司馬無動字。今從河上本以止與久爲韻。}保此道者不欲盈。{高誘淮南子注曰保本作服。}夫唯不盈,故能蔽而不新成。{傅奕作自以能蔽而不成。碑本作能敝復成。王弼作蔽。或又作弊。此從淮南子引。}   
  {{此章不言拢酥寥硕陨茽懯空摺J菍J救巳氲乐6鴱姞懼菀病{洷M而微。微至而妙。妙極而玄。則無所不通而深不可識矣。戒而後動曰豫。其所欲行。迫而後動。不得已也。疑而不行日猶。其所不欲。遲而難之。如有所畏也。儼若客不敢肆也。此三者皆有道者不敢爲天下先。其容若此。然其豫猶儼恪者。初非有所執而不化也。涣若冰之將釋。油然無形而物莫之覺矣。夫奚滞之有乎。故又以下三者形容之。爲道至於融釋。則反本完真。乃能存天性之全而不雕於人僞。故若樸也。性全而不自有其全。無所不受。故若谷。水性本清而不自潔 於物。故若濁。夫七者有道之容。而卽求道之要。豫猶儼恪者。所以入德也。旣涣然冰释。乃能希夫敦樸。曠渾之全。所以成德也。道至於濁。則和光同塵。與物一體。此忘我之極而最難者也。故卽承濁問曰。孰能濁以止乎。濁者動之時也。動久而靜。吾恐其又察察以爲清矣。因又承靜問曰。孰能安以久乎。安者靜之時也。靜繼以動。吾恐其又紛紛而生起矣。是皆知道而不能自保者也。所以不能保。皆由其易盈。是以分别與躁動乘之。而不能止且久。惟不以善自盈。則能安其敝而不求新成。斯則其能濁也。安以久也。如此則微妙玄通之道斯可保矣。蓋敦樸曠渾者濁之容。豫猶儼恪者安之容。皆以沖得之。以盈失之者也。老子之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沖。其用不窮。保此道之謂也。}}   
  = 右第十四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靜。傅奕並作靖。吾以下。河上有是字。觀下。王弼無其字。此從淮南子。}夫物芸芸。各歸其根。{夫物。释文云。一作凡物。傅奕芸芸作■■■■。王弼各下有復字。莊子作萬物云云。各復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靜曰。王弼作是謂。}復命日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带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碑本作公能生。生能天。}夭乃道。道乃久。殻聿淮!  
  {{此極言體常之要。其入手在於觀復。觀復卽觀徼也。夫物芸芸五句。上卽物理之自然。以推動常歸靜之旨。自知常曰明以下。乃言學道者觀復之明。以明致虛守靜之效也。致者至其極也。虚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蓋外物不入。則内心不出也。篤。固也。學道而至於虛。虛而至其極。則其守靜也篤矣。故下文專卽至靜而言之。致虛而未知實之卽虛。守靜而未知動之卽靜者。觀無於無。而未於有觀無故耳。凡有起於虚。動起於靜。故萬物雖並   
  動。卒復歸於虛靜。是物之極篤也。第腥酥段铩O⒍嵋娖鋸汀Kザ嵋娖錃w根。惟知道者虚靜之至。則見其所以作。與其所以芸芸。其所以作者。乃其所以復也。知作者之皆妄。而靜者之爲常。則執性命以命羣文。常有而常無。常作而常靜。知幾之謂朋矣。何有妄作之凶乎。夫知非聞見測度之謂也。能渾一於物我之聞。外無不容。而内無或私者。庶乎真知之矣。是故言其大則内拢馔酢Q云浠瘎t合天而盡道。盡道者無他焉。常而已矣。久而不殆者。常之謂也。○蘇氏轍曰。致虚未極。則有未亡也。守靜不篤則動未亡也。丘山雖去。而微塵未盡。未爲極與篤也。不極不篤。而責虚靜之用難矣。虚極靜篤。以觀萬物之變。而後不爲變之所亂。知作之未有不復也。苟吾方且與萬物皆作。則不足以知之矣。萬物皆作於性。皆復於性。猶華葉之生於根而歸於根。性命者萬物之根也。苟未能自復其性。雖止動息念以求靜。非静也。惟歸根以復於命。而後湛然常存矣。不以復性爲明。則皆世俗之智。雖自謂明。非明也。故緣物而動。無作而非妄。雖或得於一時。而失之遠矣。方迷於妄。則自是而非彼。物皆吾敵。苟知其皆妄。則雖讐仇將哀而憐之。何所不容哉。則彼我之情盡。禽誰私乎。無所不公。則天下將往而歸之矣。}}   
  =右第十五章=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下知。吳澄作不知。壬弼作其次親而譽之。開元御注作其次畏之侮之。陳象古作畏而侮之。}信不足。有不信。{二句末。王弼皆有焉字。傅奕上句有焉字。陸希聲本無。}猶兮其貴言。{王弼作悠兮。释文云。一作由兮。陸希聲無兮宇。碑本作其猶貴言。傅奕貴言下有哉字。}巧成事遂。{一作名遂。}百姓皆謂我自然。{傅奕作皆曰。司馬本無皆字。}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僞。{傅奕廢下出下並有焉字。}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傅奕本。作孝子貞臣。}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拢龡壷恰C窭俦丁#鞅窘^拢龡壷嵌洹T诮^仁二句之上。此從永樂大典王弼本及吴澄本。}絕巧棄利。盜贼無有。此三者以爲文不足。{傅奕作以爲文而未足也。李約亦作末足。}故令有所屬見素袌樸。少私寡欲。{袌今作抱。古今字。}   
  {{陸氏希聲曰。太古有德之君。無爲無迹。故下民知有之而巳德旣下衰。仁義爲治。天下被其仁故親之。懷其義故譽之。及仁義不足以治其治。則以刑法爲政。故下畏之。及刑法不足以服其意。則以權譎爲事。故下侮之。此皆由招胚f降。故漸有不信。若夫在上者行不言之敎。而及其成功。百姓各遂其性。皆曰我自然而然。則親譽畏侮之心不生於世矣。吳氏澄曰。猶兮其貴言。使民陰受其賜。皆謂我自然如此。不知其爲帝力。此則太上不知有之之事也。夫不知有之者大道。親譽之者仁義。畏之者智慧。侮之者大僞。是自大道一降再降。共有此數等。然大道廢而後有仁義。則其變猶緩。智慧出而遄有大僞。則其變爲甚亟。六親不和二語。亦大道廢有仁義之事而推言之耳。以上言世變之降。以見趨末之由。以後言治化之復。以示逐本之漸。拢恰V腔垡病G衫4髠我病=^棄帝者仁義。以返於皇之大道。則民復其初。父慈子孝。如淳古時矣。絕棄王者拢恰R约办兜壑柿x。則民利其利。百倍於王之時矣。絕棄伯者巧利。以及於王之拢恰t雖未及帝之時。而思懀钸h。政敎修明。亦無有爲盗僬咭印4巳咧溉柿x拢乔衫乱病佟Ec莊子屬其性乎仁義之屬同。猶云附著也。皇之大道。實有餘。文不足。自皇而降。渐渐趨文。故遞以前此之文爲不足。而各附著於所尚。是以屢變而趨於末。而豈知大道之民。見素抱樸。伲岩印H绱藙t少私寡欲。何以文爲。上云六親不和有孝慈。而又言民復孝慈者。蓋人孝慈則無孝慈之名。此名實文伲嬉病R允峭浦t真仁義者無仁義之迹。真拢钦邿o拢侵R嗳羰嵌选R娝乇恪I偎焦延t我無爲而民自化。我無欲而民自樸。此拢侵蟆H柿x之至。巧利之極也。○李氏嘉謨曰。道散則降而生非。僞勝則反而貴道。降者道之微。反者衰之極也。方道之未散。仁義潛乎其中。不可分别指數。及其煦煦孑孑。而人以煦煦孑孑懷其德。則大道之公者散矣。又不幸有小智小慧者。浮柿x之似而行之。則偽自此滋。亂自此始。是之謂降而生非。及其末流。人偽旣多。無非非者羣非之中稍有自異。於是從而貴之。故六親不和。然後知有孝慈。國家昏亂。然後知有忠臣。是謂反而貴道。方其散。則見其似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