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76-医学经验录·医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延三医会诊。梅、黄二医先我而至,颇受殷勤招待,我至其家,似无人过问,乃自往塾师处闲坐,旋即不辞而回。是日服梅、黄医方不效,但血不甚汹涌。其再延我诊,我推辞之,经再三请求,乃随往之。时见患者满面红光,唇满尚有血迹,六脉俱浮,关部不及四至,似此无根之脉,不便施治。适塾师云,此病是因食水参炖鸭,恐过于寒凉,要我从此考虑用药。余细察患者叫关窗户,并叫加背心,知有畏风表现。令其卧下,更觉肚内作响,血又大出,当时忆及王医曾用桂枝汤治疗吐血之经验,遂考虑其畏风是肺部有寒,确与食水参炖鸭有关。桂枝可宣发肺气,杭芍则调和营卫,姜枣以调和胃气,肺气一通,自然不畏风而寒自解矣。乃见症治症,拟方:

桂枝二钱,杭芍钱半,法夏一钱,姜枣各二

服一剂,当晚十二时,身上热蒸蒸 ,吐血时肚内不再作响,且觉爽快,亦不似昨日躲缩畏风。次日复诊脉象仍浮,但能应指,无紊乱脉象,前方之效已明。表寒既解,亟宜引血归经。

自附二钱,力参二钱,蒙桂末(冲服)一钱,炙草一钱,黑姜二钱,当归二钱,熟地炭三钱

服两剂,血止,目已不花,但稍有紫色血块出,知有瘀积。遂于前方加

田三七一钱,阿胶珠二钱

服两剂,血告终止。其眷属虑其吐血甚多,大伤元气,每日以冰糖炖燕窝当早餐,以清炖莲子当午餐,一星期后,患者胸脘板塞,喉间发痒,脉平。断因过食寒凉,停积上脘,致令胸口板塞。其喉痒者,是肺气被遏,急用萝卜子(炒香)五钱,水煎童便兑服。燕窝、莲子,一概停食,日进餐粥餐饭,忌油腻,粥内可加红豆一合,同炖。至于服药,则以生脉散常服。刻下暂服回龙汤(清早用自己尿服下)。

当日我将书上所谓“吐血不死,咳嗽必死”告其家属,并云其家尚有遗传性咳嗽,宜注意。以后若有梦遗,则肺病难免。后果如余言。

男,15岁

八月来咳嗽不止,间或痰带血丝。据述经X光透视为肺结核病。乡人云系童子劳,吃八角乌炖肉两次,从此病势日增。

察脉浮滑,关部尚能搏指,初咳时摇头掷之,认为伤风咳嗽,未得宣通肺气,肺气一通,咳嗽自愈。一钱被肺、泻肺、止咳、醒痰之品,均未采用。

前胡二钱,苏梗二钱,台党钱半,桔梗二钱,法夏二钱,,杏仁二钱,橘络二钱

服两剂,身体较为舒适,欲解衣。改方:

桑叶三钱,枇杷叶二钱,橘络二钱,前胡、桔梗、京半夏、瓜蒌仁、甜杏仁、冬瓜仁、佩兰叶、白前各二钱,薏苡仁三钱,藕节三个,藓茅根一握。令服四剂。

又嘱用猪油四两,先煎去渣,入糯米糖半斤,溶化,再入白蜜四两,同煎成丝,取出以磁罐盛之,每日用开水调服一匙,吃完为度。

服毕,云病好大半,白天不咳,仅夜间稍咳,面部稍见浮肿。我令购猪肺一叶,煮熟,外用五味子研末煎食,遂获全愈。

男,40岁

自知医。常患吐血,服药甚多。其吐血,四季不离棉衣,咳嗽痰少,汗出不止,一日访余,欲得良方。诊脉细数,断其肾虚卫弱,肺金不润。遂仿洄溪以琼玉膏治吐血法,于原方略事加减。

鲜生地一斤,人参须一两,藕一斤,云苓一斤,鲜茅根一握。同入铜锅煎至水剩半锅为度,捞起去渣,再煎剩八碗水后,入白蜜收膏以瓷罐装好,每日用一小盅,开水化服,以不畏风,不吐血为有效。

依法制服一月余,即不穿棉衣,吐血亦止,但咳得气急,遂令再服一料,全愈。

(57)呕血

男,年未详

某年端午节日,饮酒一碗半,食鱼肉甚多,酒后手舞足蹈,欲去划船,不意一跳而跌仆地下,即呕血甚多。余见其满口喷血,头向两侧转,面红亮,舌红甚,脉洪大无伦,骇甚。剥开眼皮视之,白珠如猪血,显系酒醉而血液妄行。令速购葛花五钱,如无葛花,则买葛根一两,温水浸软,同芦根一束捣烂敷胸口。外以新汲井水漂发(此人幸有长发六寸),持碗盛水,令其发垂入碗内(切勿以水淋头),至其不摇头为止。同时,以花蕊石末,五钱,水煎童便兑服。敷药后约十分钟,患者手摸敷药处,两目即开。随即腹内大鸣,患者又手摸腹。口内所哺,有血水夹内,间或叹气。余令用竹床放睡,勿惊动,暂勿乱进食。是夜三点钟大汗。另日清晨能说话,换方犀角地黄汤,加入灶心土一块。两剂后大效。余嘱停药,可连服绿豆炖粥,日三次,切勿乱进食。患者若感饥饿,可用精肉炖汤,食汤勿食肉,此养胃法也。必俟胃热解除,胃津充沛,方可进食。依此法,获全愈。

(58)衄血

男,30岁

家人每以酒代茶,甚或当饭。一日,其醉饱后,在竹子阴凉处睡整天,旋患鼻血长流,至昏厥不闻声,身不转侧。抬至我家,时方日下,检药不及,急以韭菜一斤煎水,再以鸡蛋一个,去壳打百下,取出韭菜不要,将此汁煮蛋,蛋入汤内,化动后即捞起,不要太熟,即撬开其口,将蛋和汤灌下,约过二十分钟,出血减少。其父欲再吃一个,余以为乘热吃下之物,于止血不宜,急灶心土一块,,以新汲水搅浑澄清,乘冷服下,前后一小时,鼻血全止,人渐苏醒。

次日,以其脉洪数,舌上有泡,知有热迫现象,拟方:

犀角二钱,生地三钱,丹皮二钱。童便作引

其父坚持服洋参,我以为不合病情。他以其子体弱,认为非吃不可,竟用洋参二钱,麦冬二钱,五味子一钱同煎。此药乃其家常备药,以为能避暑热。当时我无可如何,嘱其非加童便、灶心土不可。服后病势似减非减,患者总觉胸口板塞,知有瘀血未出,洋参定然误事矣。

越日其父来,云患者遍身痿黄,眼花,其人如狂。余令速将患者抬来诊断。其面色痿黄,不能起坐,目花,狂笑,脉洪大,双目全黄,断定有瘀血,投以桃核承气汤。

服两剂,狂笑止,但黄色未退,目转老黄色,怒目视人,遂改用龙胆泻肝汤。连服两剂,病势顿减,然半月不思食,口苦,到晚发烦。认为血分有燥,乃以猪膏发煎,每日以无灰酒调服一匙,至服完一料为度,自此告愈,

我以为治血症须注意血后停瘀,不宜过份服寒凉。犀角地黄汤,洋参未免失之过早,当引为教训。盖血症后去瘀解热,泻有余而补不足也,庶为治血症一大理解。

男,25岁

素有黄症。一日鼻血长流,昏倒在地,不省人事,举家惶惶,啼哭一夜,天亮即延我往诊。其脉数而有力,独关部沉伏,知必有感触,致血出不止。然何故昏昏不省人事?疑之。其头部冷汗溢出,舌边红而中心黄,唇色焦,两目瞳人不明,必为血热妄行,引动肾气,所以额汗而瞳人不见。我急则治其标,用四生饮止血。

生艾叶、生柏叶、生荷叶、鲜生地,不拘多少(当时药肆无鲜生地,以干生地代之),同捣成汁,乘冷服下。不到二十分钟,患者目开,头不旋转,鼻血不暴出,但见胸口急跳。至下午,病者能坐起,鼻孔仅少量血水流出,且有黄色鼻涕。断其肺热渐退,是夜令取灶心土一块,入新汲水内搅浑澄清去渣,和童便出吃下,鼻血全止。再投犀角地黄汤两剂全愈。

(59)声音不出

男,27岁

终日陪妻伴妾,房中作乐。其身体肥胖,平时无咳嗽。一日,忽然声嗄,遂至失音。面不华色,舌无甚白滞,稍见干燥。脉沉至骨,难分度数。证诸上情,当非咳嗽失音及鸭公痨,实乃房劳过度,肾经失职,致不能上蒸肺气,所以声闭。处方:

诃子三钱,熟地炭四钱,益智仁二钱,女贞子二钱,远志二钱,灵磁石二钱,杉木节七个水煎。另用陈杉木一小根,烧成火熄,置水内炖十分钟,倾入碗内,不用火熄,乘热与前药同服。可服四剂。余用诃子、熟地炭者,取其泻火、去凝、除腻,专解肾热之义。并嘱分房独宿,直至全愈。其服四剂,有时喉头发痒,大咳一声,吐出血块,顿感舒适。换方:

诃子四钱、益智仁三钱,熟地炭八钱,远志三钱,九节菖蒲三钱,女贞子三钱,板蓝根二钱,当归二钱,莲子心二钱,柏子仁二钱,杉木节七个

前后服药十剂,病情若失。最后说明不可妄投补品。

男,42岁

声音不出者年余。问其原委,乃笔之于纸云,起病于秋后,稍咳嗽、夜不成寐,减至失音,别无他症。

脉之六部浮数不定,知外感未透,内伏为患。疏方:

诃子二钱,苏子二钱,杏仁二十粒,通草二钱,水煎,加热酒兑服,令服十剂。又拟方:

猪油四两,炼去渣,加入米糖四两,烊化后,再加血蜜四两,同煎至牵成丝为度,磁碗装之,日服一匙,开水兑下。服毕全愈。

二、外科

(1)漆疮

男,20岁

即将迎亲,而身上突然红肿发亮,皮肤现点。某医认作天痘,用药升发,未得效果。又某外科认作疮毒,服荆防败毒散,亦未应手。

余见其面色红亮,仅上身红肿,发痒发胀,但又抓不得痒处。脉浮数而关沉数,界限不明,疑之。时已薄暮,待之明日处方。是夜患者将其原住之房间(即将作新房者)让我居住。余至此室,见满房家具,油漆鲜艳,一股浓厚油漆气味逼人,令人难受。因此,遂考虑患者原居此室,按其病情,对照浓厚之油漆气息,再结合前医之治法,乃疑其患漆疮也。

次日清晨,令采新鲜家苏叶一束,煎水沐浴,且以韭汁涂鼻。洗澡后,患者叫好过得多矣,鼻孔流血水,但无热。至午后,红肿全消。

(2)颈上大庖

颈上长一大庖,不断增长。脉沉涩而数,认系肝经郁热,似瘘瘤变相。

海藻二钱,青皮钱半,莪术钱半,生地二钱,全虫四只,刺蒺藜钱半,龟板三钱,令服四剂,并嘱常食海蜇皮(酱油、醋拌食)。

服药四剂,庖已消。令再服四剂,以固疗效。

(3)肾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