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顼心中暗暗的想到:「以后随着王静辉的名气越来越大,朝中那些官员应该很快就给父皇上奏招揽他的奏章了吧?可这家伙摆明了就是油盐不进,到时候肯定又是个大麻烦!」想到这里,赵顼有点后悔把王静辉的诗词流传出去了,这样至少可以让那些大臣们少点借口。
  就这样王静辉和赵顼在书房中说话前都各有各地心思,两人见面后都不知道如何说起,一时间书房中的气氛突然让两个人都感到有些尴尬起来,不过幸好此时王静辉收养的孤儿给他们送茶来了,这才让他们之间打破了僵局。
  王静辉站起来从孩子手中接过茶具,给赵顼倒了杯茶说道:「颍王殿下来的正好,我这里有刚到的龙凤团茶,你来尝尝滋味如何?」
  王静辉来到这个时代以后还以为最熟悉的东西莫过于茶叶了,他在跟随爷爷学习医术的同时也继承了爷爷爱喝茶的嗜好,不过当他第一次看到北宋所产的茶叶的时候,心底都快凉透了:现在的茶叶不是他所熟知的茶叶,而是茶饼,喝的时候就成为粉状,这让他很是郁闷了一把。招待赵顼所用的龙凤团茶是北宋现在最好的茶叶,这种茶叶每年都要进贡到皇宫去的,外界价格极为高昂,但这些都是刘账房和自己的管家王顺来张罗买的,平时很少拿出来。王顺从王静辉那里知道今天东家会见的这个人就是当今颍王赵顼,很可能是未来的皇帝,所以他也不敢怠慢,把这龙凤团茶奉献了出来。
  赵顼慢慢的喝了一口茶说道:「王兄这里果然有好茶叶,这龙凤团茶在宫中也不是随意那个人都能喝到的!」
  他的话王静辉倒是很清楚,别看这龙凤团茶味道不怎么样,但它的制作工艺复杂,再加上从江南贩运过来后,价格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起的。据说朱元璋就是因为龙凤团茶过于昂贵,所以才取消了龙凤团茶贡品的资格的,这种茶连皇上喝起来都感到肉痛,可想而知价格有多么贵了。
  王静辉说道:「既然殿下喜欢可以随时到我这里来喝茶嘛!」不过他的话刚说出口就马上后悔了,立刻有分散注意力说道:「殿下,现在商务印书馆承接的《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两部书已经全部印刷完毕,质量做工上乘可以请皇帝陛下阅览了!」
  赵顼已经经历过一次《太平御览》的洗礼后,对这样的印刷速度已经不是感到那么吃惊了,说道:「王兄倒是能干的很,这两套书这么快就印制好了?」
  王静辉说道:「像这样的书籍印刷是每个印刷作坊都十分头痛的事情,即便是我这里采用了铅活字来取代过往使用的雕版也是一样有些麻烦的,不过这一次商务印书馆的一个老师傅发明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摇铸字机,大大加快了印刷的速度,才得以使两部图书在一个月内全部印刷完毕,从速度上说倒是比第一次印制《太平御览》的时候要快多了。」
  赵顼笑着说道:「好像王兄这里总是有些稀奇的东西,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你的商务印书馆的活字印刷机关,除非皇家肯花下天价的费用来雕版印制这三部书外,我想天下还没有那家作坊敢承下这几部书的刊印!我大宋历来都是大力提倡这种文治的,王兄所为必被皇上嘉奖!」对于王静辉不想当官,赵顼并不是很死心,所以言语当中还是在小心的试探他。
  王静辉笑着说道:「颍王殿下过誉了!夏商周时代人们把字想办法铸在青铜器上,以记录所发生的历史;到了秦汉便把字写在竹简之上才有了书籍,但用竹简写成的书后来人们又把书写到丝帛上,这样就很轻便了;不过这丝帛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得起的,后来能工巧匠们发明了纸张,但那时候的纸张很粗糙,除了迫于无奈人们是不愿意把书写在纸张上的,直到蔡伦改进了纸张的制作才使得人们接受了它,一直沿用到现在。同样这书籍一开始也都是人用手抄写,后来才有了雕版刊印书籍,现在我发明了铅活字印刷,这就使得书籍慢慢变得廉价。」
  王静辉在一边慢慢的说,赵顼在一边细细的听,不过王静辉似乎是在前言不搭后语,这让赵顼感到很是疑惑:他这么说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王静辉心中到没有赵顼想得那么复杂,他只是想慢慢的向赵顼灌输发明创造对于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宋朝虽然在新事物的发明上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称得上是最为辉煌的时代,但它也免不了对工匠的歧视。在那些士大夫眼中,工匠的地位只是贱民,这些满脑子都是治国平天下,只知去抱孔老夫子臭脚丫子的士大夫也不用脑子好好想想如果没有这些工匠,他们还在睡茅草屋呢!既然他机缘巧合的认识这个未来的大宋皇帝赵顼,当然会找机会向他灌输这些古代「发明家」的重要性。
  王静辉继续说道:「其实天下也只有商务印书馆才能接下刊印发行这种巨著书籍,放在任何一家恐怕都是要赔本的,甚至书还没印出来就要破产了!殿下有所不知,商务印书馆仅仅在《太平御览》这一部书上便有四十万贯的盈余!我不是先前与殿下约定要兴办义学吗?这些钱就是准备用来供那些家境贫寒的子弟来读书的,你看如何?」
  至于工匠们的发明创造有什么重要地位,赵顼没有从王静辉的话中琢磨出来,倒是商务印书馆刊印一部《太平御览》便赚了四十万贯,这才是他所关心的,不过他做梦也想不到这个盈利数值还是王静辉在真实数值上给打了半折,但这也足够让他吃惊的了。
  《太平御览》是太宗皇帝每天指定御览的书籍,但很可惜的是这部书太过庞大,以至于连皇家都舍不得掏钱雕版刊印发行,民间的印刷作坊即便是想通过刊印这样的书籍来拍皇帝的马匹,也不得不考虑会不会因此而落得个沿街乞讨的结局。赵顼做梦都想不到王静辉居然能在这明摆着是大亏特亏的亏本儿的买卖上居然还能大赚特赚一笔。四十万贯,就是生在帝王家平时没有什么金钱概念的他也不禁倒吸口气。其实赵顼半年前在徐氏珠宝行举办的拍卖会上对上了萧远封这样的辽国契丹富商后才对金钱有点概念的,但这一次王静辉给他的刺激更大:一个月便可以在一套书上赚上四十万贯,做生意做到这个份上,在大宋恐怕是无人能敌的了,这个年轻人可真不是一般的能赚钱啊……
  王静辉看到赵顼半天没有吭声,疑惑的问道:「难道殿下对于兴办义学反悔不成?」
  赵顼这时才反应过来急忙说道:「王兄误会了!这兴办义学是件天大的好事,我怎么会拒绝呢?!刚才不过是因为……哦!既然王兄有益兴办义学,先前我曾答应你帮助你请些大儒到义学中讲课,这尽管包在我身上了!不过王兄你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王静辉呵呵的笑道:「我这里都还算是比较顺利,我在城郊买了块儿地,在入冬前已经开始建房了,明年赶在夏秋之际让学子们入学是不成问题的!我不单单在城郊建立义学,还在城内也准备了一块儿宅子,打算四处搜罗书籍收藏在内,供学子们来借阅,以后这样的场所就叫『图书馆』吧,凡馆中藏书都可以供人借阅。」
  赵顼心中想到:「这个王静辉不喜欢做官,但对于弘扬文治的事情倒是挺热衷的,不过此人唯一的缺憾便是老和那些工匠们混在一起,再就是他还是个商人……」虽然宋朝不是特别贬低商人的地位,但宋朝的士大夫们怎么看商人都不顺眼,而商人阶层也是在发家之后千方百计的投入巨资让自己的子孙接受教育以摆脱商人的行列,要不就是想其他方法来粉饰自己的出身,比如说买套《太平御览》放在家种壮门面,要不说几百贯钱的高价书都被开封人争抢一空,这中间商人可是出了很大的力的。
  赵顼感到这样和王静辉兜圈子没有任何意义,他说道:「不知王兄在这两个月里有什么文章可以拿出来给我看看吗?」
  王静辉感到这次赵顼来找他似乎有点要摊牌的味道,本来想在这里和他都兜圈子糊弄过去也就算了,不想这个赵顼还是有点急脾气,毫不客气的直入主体了,王静辉说道:「这两个月我整天忙得很,也没有写什么文章,诗词倒是有这么两首,但自己还是有点不太满意所以也就敝帚自珍了。」
  赵顼说道:「王兄,自从你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后,你似乎变了,有些疏远我了。这可能是因为我是当今皇上的儿子的缘故吧?!」
  王静辉心中直嘀咕:你知道还问我?心中腹诽以下还是可以的,但口上可不敢这么说。王静辉说道:「殿下,先前我不知道你的身份可以和你一起毫无顾忌的讨论一些问题,但这毕竟只是书生之间的狂言而已。你是当今的颍王殿下,今后很可能是未来的皇帝,书生之间的言论或可以发发牢骚,但对于治理国家来说并不是件好事。如果你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人或是某个官员的公子,这无伤大雅,但你是未来这个国家的皇帝,这些言论会影响到你的治国观念,所以我王静辉即便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愿意你受到这样的影响,所以才不愿意再写策论,还请殿下见谅!」
  王静辉之所以不愿意再继续给赵顼写策论,一方面是因为格守远离政治的原则;另外一方面也正是如他所说:他不希望现在还比较年轻的赵顼在言论思想上受到他太多的影响,尽管有些东西在二十一世纪来说已经被历史证明过是正确的东西,但在这个时代,一个皇帝如果过于标新立异,那下面的守旧势力一定会反弹的很厉害,这样反而会把事情弄遭,尤其是宋朝,官员如果看不下眼去的时候,多半一张请求退隐的奏章就会让皇帝很难办,王安石就多次以罢工相威胁,居然屡试不爽。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王静辉选择放任自流,如果不是出于对朝堂之上那些政治斗争感到敬畏的话,他还是非常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改变历史的,毕竟身为一个中国人不愿意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