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河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草原上空飞行,夜间飞行只能依靠仪表,而在第二十一、第三十六轰炸机联队对仪表飞行有绝对把握的不过只有百多人,就这样,他们不知不觉的飞入俄国境内,将四点准时实施袭击俄军机场的任务。每个机场六架轰炸机轰炸,要求必须作到突然袭击。

此时,天空依还是一片漆黑,只有南边天示微微发亮,位于塔什干的空军基地,是苏军在中亚地区最重要的机场,这里曾是英美援助飞机转场的必经之地,尽管此时少去了英美的援助,但在机场上,却依然停着一架架飞行,除去少量的p40、p39之外,更多是拉5战斗机,毕竟,拉5战斗机的生产工厂就地塔什干,每天都有上百架l5等待着从这里飞往前线,但现在,因为燃料的关系有超过三百架飞机滞留于这里。

机场边的木制哨塔上,两名苏军士兵闭着眼睛,这里是战争的后方,尽管德国人已经占领了德黑兰,但他们并没有向中亚进攻,相比于战火纷飞的前线,他们依还可以享受片刻的安静。

突然,空中的声响将这两名哨兵从睡梦中惊醒,他们抬起头朝着空中看去,只看到十几个黑影自东向西朝着他们扑来。

“空袭!”

不知是谁首先喊了一声,下一瞬间,从高空飞舞而下,冲向机场的机群在不过千米的空中掠过,于此同时数十枚集束炸弹自弹舱内投下,集束炸弹在空中炸开后,数千枚小型炸弹黑压压的从天而降落到整齐停放着苏军战斗机中间,瞬间爆炸的烈焰便吞噬这座空军基地。

这样的空袭还不能给予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但却可以最大限度的推迟敌人的反击时间,为在战争爆炸初期掌握制空权,通过对空权的掌握,为地面部队的进攻创造机会,在空战爆发之初,就将敌空军主力消灭于机场,在过去的多年间,多次战争一再证明这一战术的有效性。

几乎是在炸弹于中亚地区的数十座机场落下的同时,部署在阿尔泰边的边防军第五集团军,便从越过了边境,向铁路枢纽阿克斗卡挺进,从而为整个战役铺平道路。

因苏军主力大都用于防御德军以及日军的原因,在第五集团军的作战区域内,进攻发起前只对不多的几片地带实施了炮火准备,实际上,第五集团军所辖的五个师,所面对的苏军不过只有三个师。凌晨四点过后不久,第一波次的步兵跟随着战斗工兵,沿着阿尔泰边区的边境线,从麦田里的战壕中静静地站起身来。在清晨薄雾的笼罩下,数百辆坦克像一群幽灵般地驶出了距离边境线不远的原始森林。

在行动展开后,摆在第五集团军近二十万官兵面前的几乎没有难题需要他们克服,先头部队的工兵排,在王子明上士的带领下,悄悄地靠近了边境线的铁丝网。通过过去的侦察,他们对战线上所有的细节情况都已非常清楚,苏军在边境线的巡逻只是间歇性的,他们的防线在后方更远处沿着一些高地分布。

“轻点,轻点……”

剪断铁丝网时发出了喀哒声,在这寂静的夜晚显得是如此的清晰,以至于王子明不得不几次让战友小心些。

“安静。”

仔细听了一会,对面并未出现什么动静。

“继续进行,快点!”

此刻,进攻的通道已被打开,第6连的士兵们猫着腰,迅速冲了过去。在王子明率领着下摸到苏军的戒哨塔时,直到他们将枪口对准两名苏军哨兵的时候,那两个苏军士兵恐惧地盯着对准自己的枪口,他们并没有开枪,而是主动的举起了双手。

在51和63高地上耸立着的望塔映衬在黑色的天空中,苏军在那里构设了坚固的阵地,对于这一点,通过去的航空侦察,以及逃往中国的哈萨克士兵的口中得到了证明,所以,所以在他们身后,师属炮兵团重炮群的炮手们等候在边境线的树林中。51高地的望塔上,几乎是在发现了进攻部队的身影时,苏军的机枪便立即打响了。这是战役打响后的的第一声枪响。

在枪响的同时,原本一些沉默第48炮兵团第1营的重型榴弹炮立即予以还击,精心伪装的炮兵阵地位于边防军第30步兵师各个团的后方,炮弹准确的击中了苏军设于高地上的土木工事,在炮击时,炮兵并没有完全使用普通榴弹,混用了半数的混凝土破坏弹,在简易的土木工事或许可以遮挡榴弹,但却无法阻挡混凝土破坏弹,一座座工事在炮击中被炸飞上天。

在炮兵部队实施炮火掩护时,王子明和他的战友们隐蔽在一辆辆战车的身后,朝着高地冲去。他们几乎没有遭受伤亡,他们便攻入了苏军阵地,那些俄国人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大多数苏军士兵根本没有被配属到新工事中,尽管这些从去年初冬开始修建的防御阵地只是部分完工。甚至于他们都没有营房,只是露天宿营,而守卫这里的部队,竟然是一支蒙古人部队跟随乔巴山撤往苏联的蒙古部队,他们被派来这里修建边境防御工事,保卫“伟大的苏联”。

虽说他们迅速攻克了高地,但是那些蒙古人还是以连或排为单位,利用这里的工事进行了顽强而又激烈的抵抗,而被击溃的蒙古士兵,同样没有溃败,而是在田野间展开战斗。

在去年刚刚开垦的田地里高高的谷物在初夏日的微风中如海浪般地波动着,双方的士兵们都跳入到这片“海洋”里,潜伏于这片绿色之中,彼此都不可见对方,战士们凭着本能在相互追逐着。手榴弹、手枪、半自动步枪以及冲锋枪是彼此突然在麦地里相遇时所使用的武器。

短兵相接,谁的手指将更快地扣动扳机,谁的工兵铲会先抡起来。往往就决定着一场战斗的胜利,在散兵坑里冒出一个蒙古士兵会端着的冲锋枪,朝冲来的中国、军队射击,而中国的军人则会用自动卡宾枪加以回应,同时从侧翼迂回的战士会用手榴弹解决掉对方,直到太阳翻过远处的山坡,阳光降临大地时,这场麦地里发生的血腥缠斗才告一段落,蒙古人被击溃了,开始后撤了。

在远方,硕大、鲜红的太阳缓缓地在地平线上升起。绝望、痛苦或渐渐减弱的呼喊声仍从麦地里传出,其中即有蒙古人发出的,也有中国人发出。

“担架!担架!”

医护兵们带着他们的担架匆匆进入田地,迅速的将受伤的战士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这一天,战争不过只是刚刚开始。

第1090章无法阻止

在塔什干市郊区,一座大院和附近的建筑几乎在第一轮轰炸被完全荑为平地,这里是土耳其斯坦军区司令部,在凌晨四点的轰炸中,这座司令部和机场、军需仓库一样,被列为第一轮轰炸目标,不仅司令部大楼被炸塌,连同附近的建筑亦无从幸免,而最为严重的损失就是宿舍区的轰炸,直接造成了数百名军官的伤亡以及上千名士兵的。

数百名司令部军官的伤亡以及电台被炸毁的现实,直接导致这座土耳其斯坦军区司令部,直到战争爆发的三个小时内,都未能下达命令,而就在半个小时前,在第一道命令下达之后,在司令部附近的地下室内,幸存的土耳其斯坦的高级将领们,正在举行着紧急会议。

“这是偷袭!可耻的偷袭!卑鄙的中国人,必须要为他们的入侵行为付出代价,指挥员同志,你必须立即命令部队反攻!”

军事委员米扬列夫的话讲完了,指挥所里一阵沉默,对于军事委员的要求,科瓦廖夫并没有给予回应,而是示意方面军参谋长柳德尼科夫中将谈谈看法,而柳德尼科夫的头上缠上纱布,他的轰炸中受伤了,因为失血的关系,他的脸色显得有些煞白,只听他说道。

“现在,除被部署在与伊朗交界地区的南方方面军外,军区直接掌握的部队一共只有16个师,我们几乎完全是依靠迁移工厂的四十个武装工人师,确保城市和工业区安全,我们能够投入到中俄边界的部队,不超过四个师,我们能在边界上顶住敌人,并且在防御战中把它打散就该谢天谢地了!”

马琴科以坚决的口气继续说。

“让我们头脑清醒地分析一下态势吧。仅在新疆方向就有中国中央军的5个军,15个师,而被中国人占领的阿尔泰地区,还有一个精锐集团军,他们拥有5个师的部队,尽管现在前线还没有传回多少情报,但是可以想象的是,中国人至少可以投入15个师,我们怎样才能挡住他们呢?我们知道,我步兵第345、361、424、426师都在沿中苏边界部署,但是他们都是编制不齐全的步兵部队,像345师,那是一个蒙古师,只有两个团,而且他们没有一辆坦克,那怕是t26都没有,我们的坦克部队都在苏伊边界线上!”

“因此,”

参谋长的分析让科瓦廖夫得出结论。

“明天我们在这一方向最多可调集不到20个师去对付敌人10个至15个师。还谈得上什么立即进攻呢?”

军事委员会委员舒克斯基试图说几句,但是柳德尼科夫却不让他插话,继续说:

“况且我们应该料到,敌人今天只是把他的第一梯队兵力投入交战,以后几天无疑会增强兵力,而且比我们迅速得多。你们看,”

他走到地图前,用铅笔戳了一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的近期目应该是阿克斗卡,因为他们不可能用公路保障后勤,因此,他们必定会千方百计的夺取铁铁路,然后再再阿克斗卡分兵向北、向南,因此时,我们现在应该……。”

军事委员米扬列夫察看地图的片刻,然后不耐烦地问道,

“您都说完了吗,柳德尼科夫同志!”

“不,没说完。”

柳德尼科夫的双眼不离地图,继续谈论着着自己的见解,

“因此,我建议,我们不仅不应该组织反攻,而更应现在立即命令破坏沿线所有的铁路,炸毁所有的桥梁,同时,命令部队从前线撤回来,这样一样,考虑到步兵的行事速度,以及兵站建设,中国人走完这段距离至少需要五至六昼夜。而五至六个昼夜后,在北方,最高统帅部一定会向卡拉干达地区调派军队。”

卡拉干达是现在俄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