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军事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9共1600架次,密集轰炸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投弹近万吨,摧 

毁40平方英里面积的建筑物,仅东京就有1/4的建筑被炸毁,8。3万人死亡。 

由于日本防空力量薄弱,美机损失率还不到1%,这种恐怖袭击,加上美机 

轰炸时还都发出警告性传单(列出下一步轰炸的目标),致使850万居民逃 

往农村,日本经济几乎陷于停顿。直到战争结束,美机先后轰炸了日本城市 

65个,投弹15。3万吨,炸死33万人,并在日本投降前夕,将原子弹投向日 

本,又造成直接死亡十几万人。 

     战略轰炸作为一种新的战争式样,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它远未达到空军制胜论者所希望的那种决定性的程度。 

歼击机和雷达等防空手段的发展,打破了轰炸机可以在较少损失的情况下达 

到目的地的设想,而通过轰炸摧毁目标则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通过防空、 

疏散和有效修复,可以大大减缓战略轰炸造成的损失。同时,实施战略轰炸 

的代价也极高,需耗费巨大资源和付出巨大牺牲。英国投入战争的人力物力 


… Page 122…

的40%—50%用于空军,其中30%用于战略轰炸。美空军在最高峰时(1944 

年6月)达240万人,占美军总数的31%。在战略轰炸中,英国损失8325 

架飞机和64000空勤人员,美国在欧洲战场损失8237架轰炸机,3924架战 

斗机,73000名空勤人员。尽管如此,战略轰炸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展 

起来的最后得到重视的战争式样,它对于未来战争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6)游击战 

    从战争史上看,决定战争胜负最终要靠正规战。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游击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国家通过对弱小 

国家的侵略逐步发展起来的,因而一开始就出现了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以游击 

战的方式反抗军事上处于优势的敌人。在欧洲(除苏联外),游击队人数达 

到300万,牵制了德意法西斯及仆从国军队240万人。亚洲也开展了强大的 

游击战。 

     大战中的游击战不仅范围空前广阔,规模空前宏大,而且具有前所未有 

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在欧洲,当德国横扫欧洲大陆之后,游击战几乎成为 

被占领国家反法西斯斗争的唯一作战方式。在盟军登陆前,这些国家的游击 

战,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第二战场的作用,牵制了大量敌军,在战略上配合 

了苏军和英美盟军的作战。而且还打破了国界,发展成为广泛联合,互相支 

援的反法西斯统一阵线。1944年以后,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和苏军反攻进入东 

欧后,欧洲各国的游击队不仅配合作战,而且纷纷举行民族大起义和大反 

攻,从战略上配合了苏军和盟军的进攻。艾森豪威尔曾认为,欧洲游击队相 

当于15个正规师的作用。 

     中国的抗日游击战,从一开始就不属于只是配合正规军作战的战术范 

畴,游击战肩负着开辟与坚持敌后战场、创建和巩固根据地、牵制与打击和 

削弱敌人、配合正面战场的战略任务,最终由游击战争转变为正规战争,展 

开大规模反攻、收复失地。 

     首先提出游击战的战略问题并进行系统论述的是中国的毛泽东。他在 

1935年5月所著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全面系统地论述了 

反法西斯战争中游击战的六大战略问题:第一,主动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 

御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二,与正规 

战争的互相配合;第三,建立根据地;第四,游击战的战略防御与战略进攻; 

第五,向运动战发展;第六,指挥关系。毛泽东的论述已成为当今世界军事 

科学的重要内容。 


… Page 12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