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强国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车开往双方对峙的小萝山。
  5月23日,卢进民还在他的临时指挥部里睡着,一阵机械声将他惊醒。几个先一步爬起来的参谋已经骂骂咧咧地打开了门,“当”一脚,当门的一个参谋一句国骂未完就被踹了回来。400个如狼似虎的士兵立刻把这几个只会内斗的家伙绑成了棕子。
  这时小萝山下的江苏民兵也发现不对了,指挥部所在的村庄上空盘旋着30多架直升机,哪儿来的?但是没有上级的指示谁敢怎样,卢进民在路上安排的岗哨有一半被摸掉了,其余的和卢进民联系当然没什么结果。在山下露宿的几名军官聚到一起一核计,认为是上海方面来袭。但他们错误估计了上海来的兵力,以为是只有一两千人的行动,而且只有部分人坐直升机到达村庄。所以只要出动1000人夺回指挥部,局势不会失控。但是在这几个军官集合所有人要出发时,几十辆装甲车自4公里外树林里拥出,它们半小时前就已经到了,为了不被发现,分批靠近。而加了燃料的坦克和战车也沿公路压了过来,设在路上的障碍没能延缓一点进攻者的速度,四散奔逃的民兵和抛飞的障碍物更渲染了装甲部队的冲击力,2200个民兵简直象被召集起来开看装甲表演的,一个个目瞪口呆中,超过300辆的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车、武装吉普车已将他们团团围困,百余辆摩托车迅速控制了下山的路口。直生机一次次俯冲,粉碎民兵不多的勇气,高音喇叭措辞严厉的命令所有人待在原地,有个民兵连长还想抵抗,催促着手下:“打呀,打,他们不敢开枪的……”几个民兵还在面面相觑,机枪子弹已经掀开了草皮。一把洪亮的声音响起,“好主意,你倒是开枪试试看呐。”那个连长当时就软了。
  用电台联系了山上的袁宏中队长后,早准备好了的运输车队一声令下,整齐地离开了隐蔽的树林,消失在公路上还未散去的晨雾里。
  这下事情可闹大了,私自调兵可是极大的罪名,虽然国民警备队不同于正规军,可一次调动万余人发动袭击,中央的领导无不惊得目瞪口呆,好久张连生才说了一句“都疯了”。而一直在找潘逸风把柄的霍汉扬第一感觉竟然是不知所措,在他从政21年里是绝无仅有的,他居然什么都没说,只是接受了胡剑南副主席的提议,招潘逸风进京向特别调查委员会述职。会议结束后,霍汉扬对自己说了20多次“坚决一点”。
  对此事关心的决不仅霍汉扬体系,代表少壮军人和海归派为主的政、法、商界新贵自然对潘逸风的结局十分的紧张,毕竟潘逸风是他们的一面旗,如果他倒下了,对于这些希望打破现有格局,凭自己的力量有所作为的人将是致命一击,那意味着权威依然稳固,所以潘逸风还未启程,京里的新兴势力就已经发散人手四处活动。别看他们在北方没什么力量(其实力主要在南方),也缺乏在中央能说上话的人物,但在利用民意方面却颇有办法,真要闹起来霍汉扬也未必能轻松应付。
  中立军界元老们对霍、潘之争惋惜不已,希望能和解此事,当然以潘逸风目前所处的劣境,霍汉扬决不会轻易罢手,而元老们势又不能打压一方,那还是会破坏平衡,只有希望潘逸风自己扳平比分,再由自己出面圆场。但是这谈何容易,事情都已经摆到特别调查委员会了,霍汉扬系的人拥有36张票的16张,而可能支持潘逸风的有9张,这对于中层军官居多的少壮派是最大限度了,元老的票只有5张。几乎可以肯定潘逸风会一败涂地。新锐派发动民意或许能为潘逸风保命,但那也改变不了他最终败亡的结局,因为失去了在中央的发言权,霍汉扬必定会趁势蚕食潘逸风的经济力量,最终把他从中国舞台上清除出去,历来的统治者都不会容忍潘逸风这种人的。
  特别调查委员会还有6个人是李迎松派系的,都是官场的老油子,向来为全国腐败份子的后台,前两次反腐败时潘逸风就想对这帮人下刀,只苦于这几个家伙都是位高权重手眼通天之辈,每次接近其核心组织都会被其关系网察觉,事事有人代劳,案案有人顶罪,实在查得紧时就让当事人出意外,故而潜龙折了多名忠诚的情报员依然无法将这毒根挖出来。有见于次,潘逸风只得改变策略,着力打击其外围,消灭其爪牙,破坏其关系网,更用自己巨大的经济力量扫荡为他们洗钱的公司,使之得不到足够的金钱维护其奢侈生活,李迎松的长子李鹏飞就不得不卖掉了两处别墅。还严重影响了他们对新腐败份子的控制,李派对锐意改革反腐的潘逸风自然切齿痛恨,致其于死地之心更胜于霍汉扬十倍。
  倒是潘逸风对危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坐私人喷气机上京。飞机刚在跑道一端停下,中央警卫旅的8辆吉普车就围了上来,一个排的士兵荷枪实弹盯着舱门,只要潘逸风的警卫一出来,立即冲上去缴械。他们也知道潘逸风的卫士很厉害,所以在几个机库后埋伏了两个连和数辆装甲车。满以为要冲突一番,至少也该大眼瞪小眼对峙一下,谁了居然只有潘逸风一个人下来,一人一包,看来连枪都没带一支,让带队的朱国勇少校好不尴尬。无奈,堆起笑脸上前欢迎,然后直接将潘逸风半押半送往“红叶疗养院”(中央警卫旅控制下的软禁场所)。 
 
 
 
  
第74章龙之潜
 
  霍汉扬没想到十拿九稳的局面,居然被潘逸风成功翻盘。
  本来擅自调动团一级的部队是严重违反军法的行为,“党指挥枪”的大帽子下,多少委屈都等于零,出发点再好也无人会在意,总之,潘逸风这次是死定了,霍汉扬甚至有点于心不忍。
  潘逸风当然知道自己的处境,意气用事、擅自用兵的大罪无论谁都不能救他,充其量为他求情,所以必须把事件的性质变过来。
  面对36个中央大员,潘逸风侃侃而谈:“事情的起因我想大家已经知道了,中央已经特批第2师购买弹药,民兵33师有什么理由予以拦截。”
  “这是江苏人武部门的错,中央一定会就此事进行处理。”李派的过彦亭说着话锋一转,“但今天我们是在讨论国2师(上海国民警备队第2师)擅自行动的问题,不要扯远了。”
  “是啊,就算民33师做法欠妥,也不能成为你随意调兵的理由。”李迎松加了一句。
  霍汉扬看在眼里,心里冷笑,‘真不愧是老油子,一家伙就把潘逸风的话堵死了,不过由你们几个出面是最好不过了。’
  “派兵过江并不是为了报复,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我这么做是想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潘逸风接着李迎松的话茬道。
  看着众人不以为然的表情,潘逸风继续道:“当时民33师调动了上千人,对于车队有着一定的优势,还擅自把南通的6门大口径高射炮调往小萝山,那可是苏北防空第一线的中坚力量,而卢进民显然对自己的优势估计过高,认为可以轻易拿下车队,所以他摆明了架势是想强攻。问题是国2师的战士虽然未如民33师预先部署,失去天时,但他们受过极严格的训练,再加上小萝山虽小,却易守难攻,如果利用地形抵抗,卢进民的兵力优势不可能完全发挥,有地利人和的优势。”
  “等等。”过彦亭不耐烦地打断道,“我们不是来听战情分析的。”
  “以上的情况很重要,因为卢进民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不会轻易罢休,而车队里的战士们也认为自己未必会输,双方都不愿退让,流血冲突只是时间问题。”
  “那为什么不让车队停止抵抗?”霍汉扬的亲信于少安忍不住插进来。
  “如果这样,弹药势必被33师拿走,中央有把握多久将弹药要回来呢?如果影响了高炮评比又该怎么算呢?大家都承认是33师无理,却一味要第2师退让是何道理?”
  “这是顾全大局。”
  “大局?什么是大局?车队有中央的许可,押车战士亦等于有了中央赋予的保护车队的职责,如任由弹药被劫就是渎职,这命令你让我怎么下?”
  于少安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回头看霍汉扬,霍汉扬也知道秘书出身的于少安是军事方面的外行,不想在这上面耽搁,刚要示意潘逸风继续说下去,李系的另一成员司马昂开口了:“这些你说得都对,可为什么要调大部队过江呢?这给中央造成多大的被动,你这么意气用事,是不是把小集团看得比中央还重要啦?”这句话软中带硬,把问题指向关键,不啻帮了霍汉扬的忙。
  “如果百余人据山而守,和千多人激烈交火,中央就不被动了吗?”潘逸风这话一出口,霍汉扬就觉得不对,好象落进了陷阱里,但想着自己和李系的票数又怪自己多疑。
  潘逸风顿了一顿又道:“而且此事已经惊动了国际传媒,这是一名英国记者从南通向其总部发回的报道,时间是5月22日下午18:20,题目为《弹药的争夺——中国军队内讧记》。此后德国记者也有类似报道,多次援引了民33师指战员的话。我想当时当地一定被众多的卫星聚焦着。”众人都看向旁听席上总参的吕森中将,只见他微微一点头。
  “所以我们必须防止流血,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对外界说这是一场演习。”
  “但却可能流更多的血。”
  “如果打起来,死100人和死1000人已经没多少区别了,国家都将面对极其难堪的境地,所以这个险必须冒。”
  “有必要动用这么多部队吗?”李系的人似乎不依不饶,问题一个接一个。
  “当然需要,如果调3000步兵去,卢进民不但不会收敛,还可能立即引起冲突。而且这样的演习就象过家家。所以我才主张以万余兵力,全部机动力量发动突进,力求形成强大压力不战而胜。对外也更象一场演习。这套计划也经过了上海市领导的认可。”
  ‘又来了。’霍汉扬想道。国民警备队建立时就是地方上的机动力量,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