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尤卷-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本生故事》
佛对众僧人讲了一个故事,他说道——从前,有一头大公牛,每天夜里, 
都偷偷地溜出城外,到国王的豆苗地里去肆意饱餐。吃到太阳将要出山之时, 
又悄悄回到城中,在牛栏中倒卧睡眠。
一天,一头毛驴来到牛栏,对大公牛说,“大舅,你从来不曾被放牧, 
终日困在家里,怎么养得如此肥壮?” 
大公牛道:“我的外甥,你有所不知,我白天困在这栏中,夜里却跑到
国王的豆苗田里去饱餐一顿,天将亮就回来,才养得如此肥壮的。” 
毛驴听了,非常羡慕,对大公牛说:“好舅舅啦,今天夜里也带我去吧!” 
大公牛摇摇头,说:“我去得,你却去不得。” 
毛驴反问:“为何您去得,我却不能去?” 
大公牛道:“难道你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吗?你一高兴起来,就大喊大叫
的,不管不顾,才被人称做‘大叫驴’。如若夜里我带你去豆苗田地,你一
叫,声音传得老远老远的,被人们发现,岂不坏事?所以,我不能带你去!” 
毛驴一心想去吃豆苗,哪里听得进劝告?它死死缠住大公牛,定要让它
带自己去。它央求大公牛道:“好大舅,亲大舅,您带我去吧,我一定不叫
喊。”
大公牛拗不过毛驴,只好答应带它去。
太阳下山了,月亮慢慢爬上天空,万籁俱寂。大公牛带着毛驴,悄悄走
出城来,走到国王的豆苗田里。
毛驴一见那嫩油油的青苗,心中一喜,就要大叫。
大公牛一下子捂住毛驴的大嘴,悄声说道:“嘘——悄悄吃吧,不可大
叫!”
毛驴只得闭上嘴,跑到地里去,甩开腮帮子,大吃起来,边吃边在心里
赞叹:“这嫩豆苗就是鲜美,吃起来真香啊!” 
它们吃了一会儿,肚中慢慢有些饱了。毛驴又对大公牛说:“大舅,我
这嗓子里痒痒的,就是想唱歌。” 
大公牛听了,说:“你且忍耐一下,等我走远了,随你怎么唱去!”说
罢,连忙跑回城中。
毛驴见大公牛走远了,又吃了一口豆苗,便在田里撒欢儿、蹦跳,嘴里
放开声音,大唱起来:“啊哈——!啊哈——!啊哈——!” 
深夜,寂静极了,连虫鸣之声都显得惊人地响,更何况驴叫。毛驴的叫
声传遍四方,很快就惊醒了看田地的人们。人们纷纷起来,奔走相告:“原
来每夜前来偷吃豆苗的,竟是这大叫驴。我们快去把它抓住!”人们奔到豆
苗田,围住叫驴,将它抓住,五花大绑起来,将驴的两只长耳朵割下,又在
驴脖子上坠上一个大木臼,并对驴拳棍交加,痛打了一顿。
天亮以后,人们赶着叫驴,到城中游街示众。居民们全都拥到街上,观
看偷吃国王豆苗的驴,边看边骂。驴子垂头丧气,一声不吭。当示众的队伍
走过牛栏时,大公牛走出来,对叫驴轻声说道: 
喉痒好大歌,由歌获此果,

如今被子众,双耳尽失却。
若不能防口,不听善言劝, 
后悔也嫌迟,来日当自知。
叫驴听了,回大公牛道: 
缺齿应少语,公牛勿多言; 
汝再夜行食,难免被绳缠。
讲到这里,佛对众憎人道:“昔日那大公牛,就是我的前身;昔日的叫
驴,就是提婆达多的前身。他往昔不听我好言相劝,遭受了那样的苦刑和羞
辱,如今还不听我的劝告,会遭大殃啊!” 
众憎人点头称是。
(王登云等辑)

木雀与狮王
《佛本生故事》
有一天,佛祖释迦牟尼与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谈话,讲述了目连
与勇智菩萨在往昔无量劫以前的一段因缘。
那还是在光明佛住世的时代,勇智菩萨是一头狮王;释迦牟尼佛当时是
一个修净行的婆罗门;目连尊者是一只木雀。
狮王在百兽中威力极大,它要是大吼一声,就如同一声霹雳,走兽闻声
趴伏,飞鸟应声落地。它便奋起捕之为食。
狮王每天都在它管辖的地域内,寻觅猎物。
有一天,狮王碰上一头大象,便大吼一声,扑倒大象,将其咬死,在撕
咬吞吃时,有一块象骨正好卡在狮王咽喉处,它又疼又急,一下子昏死过去。
等到狮王苏醒过来时,正好看到一只木雀飞过它身边。狮王便央求道: 
“木雀啊,请将我的咽喉中卡住的骨头拔出吧。你如果给我拔出来,我一定
要报答你!” 
木雀闻言,即飞入狮口,用尽平生之力,才将那块骨头叼了出来。狮王
得救了! 
然而,狮王得救后,每天仍大量捕杀群兽。木雀心中不忍,便劝狮王开
恩放过群兽。那狮王不但不答应,反而对木雀念了一偈: 
我为狮子王,以杀为家业, 
啖肉饮其血,以此为常膳; 
汝即不自量,脱吾牙出难, 
还得出吾口,此恩怎可忘! 
木雀听狮王说完,便也念了一偈: 
我虽是小鸟,知恩不惜死, 
但王不念恩,自负言誓重; 
若能小宽弘,少多见惠分, 
没命终不恨,不敢有讥论! 
那时,狮王还是不思报恩,离它而去。
木雀心想:“我对它有大恩德,它却不思报答,现在我应当紧紧跟着他, 
它如不报恩,我就要惩罚它!”这时,狮王又任意猎杀群兽。吃饱后,便大
模大样地倒头大睡起来。木雀就飞到狮王身边,站在它的额上,用力将狮王
的一只眼睛啄瞎。狮王感到一阵剧痛,大吼一声,翻身爬起,左右环视没有
看到其它野兽,只见木雀站在树枝上,便向它吼道:“你这该死的家伙,为
什么啄我的眼睛!” 
这时,木雀即念一偈回答道: 
重恩不知报,乃复生害心, 
今留汝一目,此恩何可忘;

汝虽兽中王,所行无反复, 
从是各自休,莫复作缘对。
木雀说完,即展翅飞去。
(王登云等辑)

美鹅王
《佛本生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阿那婆达多河边的无热池,居住着一大群白鹅,形成
了一个鹅的王国,鹅国的国王名叫“提头赖吒”,长得高大雄健,浑身羽毛
洁白无暇,非常美丽,人称“美鹅王”。
美鹅王提头赖呼肩两个儿子,长子名“满”,次子名“满面”。长子满
生来顽劣不羁,喜欢惹事生非,欺侮别人,常常伤害鹅国中其它的鹅。每每
它作恶之后,鹅们便到美鹅王面前告状:“大王子满又啄打我们!” 
告状的越来越多,美鹅王很是忧虑,心想:“我年事已高,王位传于是
迟早的事。按规矩,应传位于大王子,无奈它实在不成器,我在世时,它尚
且欺侮它鹅,一旦称王,不知要弄死多少百姓呢!王位万万不可传给满。” 
美鹅王冥思苦想,想出一个主意。它将两个儿子叫到跟前,对它们说: 
“你们已长大了,应到天下去周游一番,见见世面,凡是有鹅的江河湖泊, 
都应去看看,了解那里的情况。你们两个谁先回来,我这王位就传给谁。” 
两位鹅王子听罢,辞别父王,各带部分鹅卫士,出外巡视,走遍了所有
的湖泊江河,长了不少见识。
这天,大王子满率卫士飞到婆罗尼斯国。婆罗尼斯国的国王,名叫“梵
德”,圣明仁德,极善治国,故国势兴盛,百姓乐业。离婆罗尼斯国国都不
远,有一个美丽的池塘,叫妙花池,池水清澈见底,池中盛开着婷婷玉立的
荷花,阵阵幽香在池面飘散。池塘四周长满了绿树,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鲜花。
池塘的水面上,已有许多种鸟儿在嘻戏游玩。
“啊!好个优美的池塘!”大王子满在空中赞叹道:“咱们何不下去美
美地玩它一玩?”众卫士随它降到他面,随意游玩,异常欢乐,忘却了世间
的一切。
此时,二王子满面率卫士也飞经妙花池上空。一个卫士道:“王子请看, 
那池塘多美啊!咱们也下去玩玩吧。” 
满面王子道:“不可,父王让我们出来巡视,怎可游玩?我们先回去复
王命,再作道理。” 
满面王子率卫士飞回阿那婆达多河边的无热池,拜见父王提头赖吒。
美鹅王见先回来的是次子满面,欢喜异常。它问明情况后,交待一切国
王应知之事后,便将王位传给次子满面。不久,美鹅王溘然去世。
满面悲恸不已,料理罢父王后事,便正式登基为新鹅王。因它生得酷似
其父,且更加英武美丽,也被称做“美鹅王”。
新美鹅王日夜操劳,鹅国比它父王在位时还要繁荣。
几个月后,有当初与美鹅王一起巡游的卫士又提及妙花池,满面鹅王心
想:“世上有那样绝妙的去处,不去枉了此生。现在国泰民安,也应率众前
往才是。” 
于是,他留下部分大臣和卫士守卫家园,并许允将来也让它们去妙花他
看看,便率举国白鹅向妙花池飞去。
那妙花池本就美丽,又来了众多美丽的白鹅,使那里更加迷人。婆罗尼
斯的百姓都听说妙花池飞来许多美丽的白鹅,尤以鹅王最美,纷纷扶老携幼, 
前往观看。

婆罗尼斯国的大臣将此事报告了国王梵德,道:“大王,近日不知从何
方飞来一群美丽的白鹅,哄动了全国,百姓们都当奇景一般前往妙花池观看。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鹅王,所有的鸟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您何不亲自前去
看一看呢?” 
梵德王听了,大喜道:“你们快去找些好猎手来,并多派些人将妙花池
围住,把那美丽绝伦的鹅王捉来,让我看看是不是像你们所说的那样。记住, 
不能损伤它一毫一毛!” 
大臣们领命前去布置,猎手们四面悄悄围住妙花池,要捉拿鹅王。
鹅王正在池边岸上兴致勃勃地观看白鹅们比赛竟游,不提防被绊索缚
住。它情知自己难以逃脱,再观池塘四周,皆是猎手,便奋不顾身地大喊: 
“此处有猎人围捕,你们速速飞回无热池去,不要管我!” 
鹅群听了,惊飞而去,只有一只美丽姣好的白鹅向鹅王奔来,泪流满面, 
泣不成声。
猎手见了,于心不忍,抚慰两只鹅道:“是婆罗尼斯国王梵德命我等前
来捕鹅王,我不得违抗。你们放心吧,我绝不伤害你们。” 
猎手将鹅王献给国王梵德,那只白鹅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