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月落江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我为师,我便给你讲讲你师祖的故事……”

“……做梦……”

 第二章 开封(下)

 开封,亦即东京、汴梁,是宋室南渡之前的都城,在宋之前,亦是五代时期梁、晋、汉、周四朝的国都。当年未经金人兵火之时,乃是九州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可说是天南地北城市之巅峰。开封有三道城墙,分别为皇城、内城和外城,外城方圆四十余里,乃后周世宗时所筑。相传当时周世宗命大臣赵匡胤骑马绕城,以马力尽时停留的终点,来确定城墙的范围,也许正因如此,自宋太祖以下诸帝,乃至大宋子民,都对开封有着深刻的感情。城中水路贯通,有四河流过,宽二百馀步的御街,蔚为壮观,大小道路数不胜数,皆以青石铺设,极是坚固耐用。

大宋多年的经营,使得开封府“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房屋栉次鳞比,市集车水马龙,街道虽多,竟也时常被熙攘的车马行人挤得水泄不通。看的是青楼画阁上绣户珠帘,王公显贵间金玉耀目;听的是柳陌花街中浅笑巧语,茶坊酒肆传丝竹管弦;闻的是缤纷丽人罗绮飘香,名楼雅铺佳肴流芳。在加上金明池之壮阔,琼林苑之秀雅,盛世的洋洋气象,一时无两。也怨不得如今一些朝中老臣,提起旧事总不免热泪夺眶,追忆万千。

只可叹如此一座华城,竟毁于金人铁蹄,虽然海陵王当政时,曾令重修城墙,但城中早已面目全非,气象不再。城还是这么大的城,但仿佛已经抽掉了脊梁,庞大的身躯反而倍显软弱无力,酒楼茶寮、青楼楚馆仍时而可见,却总是缺少了许多神髓。一片灰蒙蒙的天空笼罩之下,这座城市最后的活力和精神,似乎也随着宗泽临终前的怒吼而干涸了。

这也难怪,自开封失陷,徽、钦二帝遭掳,大宋便深深打下了屈辱的印记。如同开封是盛世的象征一样,它也同样成为羞辱的代名词,而高宗的不思进取,更造就了岳武穆“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悲叹。薛真一直以为,自古为将之最悲者,莫过于岳飞,固然史上也有许多大将被皇帝枉杀,但大多是在功成名就之后,而岳飞“出师未捷身先死”,却又死在自家人之手,想来其心中并非愤怒抑或痛恨,而是会感到深切的哀伤吧……

“似乎自从进了开封,你都变得深沉了许多呢,想必此情此景,让你思绪万千吧?”

薛真和苏倩已在开封府中转了三日,偌大一个开封,毫无头绪地寻找一个人,不啻于大海捞针,二人自是一无所获。薛真本已心中焦躁,此时听得苏倩略带讽刺的说话,再想起她前些日子几番阻止自己对汉人施以援手,不由微怒道:“家国情仇,自不是你这样的冷血杀手可以明白。”

苏倩脸色一变,薛真顿觉后悔,方要温言安慰几句,苏倩冷笑道:“我不明白?这几日我带你在开封城内走街串巷,你可想过我为何如此熟悉地形布局?”

薛真一愣,他确实觉得苏倩对开封似乎极是了解,但以为作为杀手中的佼佼者,这应是必备的素质,便也没有深想,经苏倩一提,才想到另一种可能。

“难道你曾在开封久居?……难道你便在开封出生?”

苏倩缓缓点头道:“来开封对我来说,就是返乡,虽然我在这里已经不再有家。我祖父和曾祖,都是战死在这里的。而我自小便和只能和哥哥相依为命,在开封艰难地讨生活。”

薛真说不出话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些不愿触碰的所在,而无意中撩拨起对方的心事,无疑是非常尴尬。

苏倩淡淡道:“我知道你和辛弃疾辛大人交好,但他是做官的,操心朝政军旅是职责所在。而你生在江湖,还是先学会自己如何生存,再去想家国情仇吧。恕我直言,你出道两月,若非运气好,已经死了好几回了。”

这还是第一回有女人将薛真训斥得面红耳赤,他也不知该当如何回答,只愣愣地伫在当场,神情甚不自然,倒将苏倩看得心软,露出笑容道:“不说这个,来开封,不可不去丰乐楼,去丰乐楼,又不可不品眉寿酒。既然你已知道开封是我的家乡,我自然要作个东道,薛公子可肯赏面?”

每次苏倩称呼薛真为“薛公子”,都是心情不错的时候,薛真这才放下心来,笑道:“我也久仰丰乐楼盛名,正想见识一下,这正牌的丰乐楼与临安那家有何不同之处。”

“开封大家风韵,临安小家碧玉,得其形而不得其神,只是南渡的遗老追忆往昔的幻想罢了……”

话虽如此,两人真正登上丰乐楼的二楼雅座时,略显陈旧的桌椅和有些剥落的红漆木柱,却昭示着即便是开封的丰乐楼,也只有在追忆中才能重现往日的盛况了。

两人叫了几样小菜,一坛丰乐楼自酿的名酒“眉寿”,对饮起来。这几日里,薛真一直没有什么喝酒的心情,饮食亦总是敷衍了事,苏倩一直紧紧跟随,从无怨言,薛真也觉有些对她不起。苏倩与他就算不是萍水相逢,也决谈不上什么深交,这份人情如何报答,便成了难事。

不过薛真此时,脑中却只有归雁的身影挥散不去。虽然始终未曾得窥归雁的真实面容,但不知从何时起,他已完全迷醉于那双如一泓清泉一般的美眸中。

薛真深信归雁就在开封府中,但咫尺天涯,往往更增想念。

见薛真神情落寞,苏倩笑道:“在丰乐楼饮酒,怎可没有佳人相伴?这可是我年幼时最艳羡的事情呢……薛公子想必也没见识过开封风月吧?”不等薛真回答,她已扬手招呼两名歌伎落座,薛真本想出言阻止,却看到其中一伎手中捧着的古琴,不禁心中一颤,没有作声。

酒楼歌伎,在建康和临安这样的大城也很常见,薛真并不陌生,不过通常都是舞箫弄笛,或是斜抱琵琶,弹琴的却是少有。另一名歌伎垂首笑道:“两位公子想听什么曲子?”

“蝶恋花吧。”薛真顺口道。他的注意力却早转向旁边的一桌客人,桌上五人当中,有四个身材结实,双目精光四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为首的却显然是那名毫无武功之人。那人作汉人儒生打扮,约有四十来岁,举手投足间并不盛气凌人,却自然流露出一股气定神闲的雍容气势,让人觉得难以抗拒。那人此刻正握着酒杯,面带微笑地望着薛真这边,似是颇有结纳之意。

“蝶恋花不好。”苏倩看了那捧琴的歌伎一眼,心道这两女姿色平平,也难怪不入薛真的眼了。“我想听一曲踏莎行。”

指动琴弦,琴音悦耳。另一名歌伎轻启檀口,已盈盈唱了起来。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唱给离人的曲子,总能唤起离人的忧伤,窗外浓浓的春色,似也渐渐有了些迷离的味道。

歌声未尽,心绪便被不速之客打断。“两位公子,可否移步与我家主人一叙?”说话的正是邻桌那五人中的一个。

薛真心情被破坏,瞪了那人一眼,没有说话,苏倩却道:“为何不是你家主人移步过来呢?”

那人眉毛一挑,眼中明显带着些不屑,那儒生朗声笑道:“不若就由本人做个东道,与两位同去雅间一叙如何?”

“我们萍水相逢……”苏倩先有拒绝的意思,眼珠一转,却改口道,“不过尊驾盛意拳拳,恭敬倒不如从命……这两个姑娘唱得甚好,想必尊驾不在乎一起带上吧?”

 第三章 咫尺(上)

 丰乐楼共有三个雅间,原本都是为朝廷大员甚或皇亲国戚所备,自开封沦陷后,便少有人要求使用。老板听说有客人要入雅间,过来想看看来客的身份地位,那儒生的一个随从拿出腰牌向老板晃了晃,老板立刻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薛真虽没看到那腰牌的模样,但想来也知道那人定是金国的权贵。即使穿着汉人书生的衣衫,薛真也可肯定他必是女真人,在金国境内,还没有汉人可以如此颐指气使。

“两位不必多虑,本人对两位决无歹意。”那人在主位坐下笑道,“本人只是看到两位英姿不凡,气魄高雅,便生了结纳之心,唐突之处,还请勿怪。”

薛真皱皱眉头,他这一路,从铁玄到苏倩又到眼前这儒生,总是有人莫名其妙地对他产生兴趣,倒也罢了,但他决不情愿与金人产生什么瓜葛,尤其是在前几日刚刚亲眼目睹义军被杀的情况下。那人的几名手下虽然可称高手,但还不放在薛真的眼中,只不知苏倩怎么想的,明明是拒绝的口气,却又突然改了主意。

“不敢当,在下姓田名地,这位是同窗好友甄雪,请问先生尊姓大名?”苏倩一边胡诌,一边猜度这人的身份。今日训斥了薛真一通,总觉心中有些过意不去,若能刺杀一个金国权贵,说不定他会感觉舒心些吧……况且她看那捧琴的歌伎目光闪烁,似是不经意地观察着那儒生,虽然极为隐蔽,却又怎能瞒过苏倩多年杀手生涯培养出来的敏锐直觉?她一时动了好奇之心,便应允了那儒生的要求,且将两名歌伎一同带入雅间。

“本人姓万,是跟着圣上南巡到此,在中都也算稍有地位。”那人秉承了女真人的性格,说话直接而坦白。“本人虽是女真族,但自幼仰慕汉人文化,也深知汉人多英雄,因而喜欢结交汉人豪杰,尤其是像两位这样的少年俊彦……”

苏倩轻笑道:“万大人……”

“你我不以身份论交,本人痴长几岁,不若就叫我万先生吧。”

“那么万先生,你与我们素不相识,你又如何知道我们是少年俊彦,而非纨绔子弟呢?”

那万先生身后立着的四名随从一齐对苏倩怒目而视,苏倩却恍若不见,万先生笑道:“少年俊彦或许难得一见,纨绔子弟本人却见得太多了,自信还可判断出来。就说身后这四位,本人也是有幸于市井间与他们相遇的。”言下之意,对自己的识人之明颇为得意,后面那四人也露出自得的笑容。

薛真却不吃这一套,冷冷道:“我等对家奴不感兴趣。”

万先生脸色一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