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集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 
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3〕” 

       〔1〕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属也。〔2〕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3〕人和, 

      得民心之和也。 〔4〕三里、七里,城郭之小者。郭,外城。 〔5〕环,围也。〔6〕夫,音扶。 

       〔7〕言四面攻围,旷日持久,必有值天时之善者。 〔8〕革,甲也。〔9〕粟,毂也。〔10〕 

      委,弃也。 〔11〕言不得民心,民不为守也。〔12〕域,界限也。〔13〕言不战则已,战则必 

      胜。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孟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视 
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1〕”明日, 
出吊于东郭氏 〔2〕。公孙丑曰:“昔者〔3〕辞以病,今日吊,或者〔4〕不 
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吊?”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 
子 〔5〕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6〕,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 
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7〕” 
不得已而之景丑氏 〔8〕宿焉。景子〔9〕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 
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曰: 
 “恶〔10〕!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 
曰 ‘是何足与言仁义也’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 
于王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11〕”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 
曰: ‘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 
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 〔12〕”曰:“岂谓是与〔13〕?曾子曰: ‘晋、楚 
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14〕 
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 〔15〕。天下有达尊三:爵一, 
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 
其二哉 〔16〕?故将大有为之君〔17〕,必有所不召之臣;欲有谋焉,则就 
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 〔18〕。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 
之 〔19〕,故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今天 
下地醜 〔20〕德齐,莫能相尚〔21〕,无他,好〔22〕臣其所教〔23〕,而 
不好臣其所受教 〔24〕。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仲且犹 
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 〔25〕者乎?” 

       〔1〕章内“朝”并音潮,惟“朝将”之“朝”如字。王,齐王也。造,七到反,下同。孟子 

      本将朝王,王不知而托疾以召孟子,故孟子亦以疾辞也。 〔2〕东郭氏,齐大夫家也。辞疾而 

      出吊,与孔子不见孺悲、取瑟而歌同意。 〔3〕昔者,昨日也。 〔4〕或者,疑词。 〔5〕孟仲 

      子,赵氏以为孟子之从昆弟,学于孟子者也。 〔6〕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7〕 

      要,平声。仲子权辞以对,又使人要孟子,令勿归而造朝,以实己言。 〔8〕景丑氏,齐大夫 

…  52…

      家也。 〔9〕景子,景丑也。〔10〕恶,平声,下同。叹辞也。〔11〕景丑所言,敬之小者也。 

      孟子所言,敬之大者也。 〔12〕夫,音扶,下同。《礼》曰:“父命呼,唯而不诺。”又曰: 

       “君命召,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车。”言孟子本欲朝王而闻命中止,似 

      与此礼之意不同也。  〔13〕与,平声。〔14〕慊,口簟反,恨也,少也。或作嗛,字书以为 

       口衔物也。然则谦亦但为心有所衔主义,其为“快”、为“足”、为“恨”、为“少”,则因 

      其事而所衔有不同耳。  〔15〕孟子言:“我之意,非如景子之所言者。” 

       因引曾子立言,而云:“夫此岂是不义?而曾子肯以为言,是或别有一种道理也。”  〔16〕 

      达,通也。长,上声。盖通天下之所尊,有此三者。曾子之说,盖以德言之也。今齐王但有爵 

      耳,安得以此慢于齿、德乎?  〔17〕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 〔18〕乐,音 

      洛。程子曰:“古主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自为尊大也,为是故耳。” 〔19〕 

      先从受学,师之也。后以为臣,任之也。  〔20〕醜,类也。〔21〕尚,过也。〔22〕好,去 

       声。 〔23〕所教,谓听从于己,可役使者也。〔24〕所受教,谓己之所从学者也。〔25〕“不 

       为管仲”,孟子自谓也。范氏曰:“孟子之于齐,处宾师之位,非当仕有官职者,故其言如此 

      人。”此章见宾师不以趋走承顺为恭,而以责难陈善为敬;人君不以崇高富贵为重,而以贵德 

      尊士为贤:则上下交而德业成矣。 

陈臻 〔1〕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2〕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 
而受;于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 
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曰:“皆是也〔3〕。当在宋 
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4〕,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 
予有戒心 〔5〕。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6〕。’予何为不受?若于齐, 
则未有处也 〔7〕。无处而馈之,是货之也。焉〔8〕有君子而可以货取〔9〕 
乎?” 

        〔1〕陈臻,孟子弟子, 〔2〕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于常者。一百,百镒也。〔3〕皆遍于 

      义也。 〔4〕赆,徐刃反,送行者之礼也。〔5〕时人有欲害孟子者,孟子设兵以戒备之。〔6〕 

       “为兵”之为,去声。薛君以金馈孟子为兵备,辞曰:“闻子之有戏心也。”〔7〕无远行、 

      戒心之事,是未有所处也。 〔8〕焉,於虔反。〔9〕取,犹致也。尹氏曰:“言君子之辞受取 

      予,唯当于理而已。” 

孟子之平陆 〔1〕,谓其大夫〔2〕曰:“子之持戟〔3〕之士〔4〕,一日而 
三失伍 〔5〕,则去之〔6〕否乎?”曰:“不待三。”“然则子之失伍〔7〕 
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赢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幾〔8〕千人 
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9〕”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10〕 
之牧之 〔11〕者,则必为之求牧〔12〕与刍〔13〕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 
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 〔14〕”曰:“此则距心之罪也。”他日, 
见〔15〕于王,曰:“王之为都〔16〕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17〕 
距心。为王诵之。 〔18〕”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1〕平陆,齐下邑也。  〔2〕大夫,邑宰也。  〔3〕戟,有枝兵也。 〔4〕士,战士也。 

        〔5〕伍,行列也。  〔6〕去,上声。去之,杀之也。 〔7〕子之失伍,言其失职,犹士之 

       失伍也。 〔8〕幾,上声。 〔9〕距心,大夫名。对言此乃王之失政使然,非我所得专为也。 

        〔10〕为,去声。〔11〕牧之,养之也。 〔12〕牧,牧地也。〔13〕刍,草也。 〔14〕“死 

      与”之与,平声。孟子言:“若不得自专,何不致其事而去?”〔15〕见,音现。〔16〕为都, 

       治邑也。邑有先君之庙曰都。〔17〕孔.大夫姓也。〔18〕“为王”之为,去声。为王诵其语, 

      欲以风晓王也。陈氏曰:“孟子一言,而齐之君臣举知其罪,固足以兴邦矣,然而齐卒不得为 

…  53…

       善国者,岂非说而下绎、从而不改故邪?” 

孟子谓蚔蛙 〔1〕曰:“子之辞灵丘〔2〕而请士师,似也〔3〕,为〔4〕其 
可以言 〔5〕也。今既数月矣,未可以言与〔6〕?”蚔蛙谏于王而不用,致 
  〔7〕为臣而去。齐人曰:“所以为蚔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也。〔8〕” 
公都子 〔9〕以告。曰:“吾闻之也:有官守〔10〕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 
责 〔11〕者,不得其言则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 
有馀裕哉? 〔12〕” 

        〔1〕蚔,音迟。蛙,乌花反。蚔蛙,齐大夫也。〔2〕灵丘,齐下邑。〔3〕似也,言所为近 

      似有理。 〔4〕为,去声。 〔5〕可以言,谓士师近王,得以谏刑罚之不中者。〔6〕与,平 

       声。 〔7〕致,犹还也。 〔8〕讥孟子道不行而不能去也。为,去声,〔9〕公都子,孟子弟 

       子也。 〔10〕官守,以官为守者。〔11〕言责,以言为责者。〔12〕绰绰,宽貌。裕,宽意也。 

      孟子居宾师之位,未尝受禄,故其进退之际宽裕如此。尹氏曰:“进迟久速,当天理而已。” 

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腾。王使盖 〔1〕大夫王驩〔2〕为辅行〔3〕。王驩朝 
暮见 〔4〕,反〔5〕齐、腾之路,未尝与之言行事〔6〕也。公孙丑曰:“齐 
卿 〔7〕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 
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哉?〔8〕” 

        〔1〕盖,古盍反,齐下邑也。〔2〕王驩,王嬖臣也。 〔3〕辅行,副使也。 〔4〕见,音现。 

        〔5〕反,往而还也。〔6〕行事,使事也。〔7〕王驩盖摄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