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木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入魏家大宅的解苗子彻底变了,一脑袋的羊毛卷挽了个元宝髻盘在脑后,斜插了一支绿翠的簪,身着蓝布裤褂,成为了魏家大院名副其实的女主人。黑头发的解苗子很快为青木川人所接纳,她跟女人们很随意地聊天,告诉她们观音菩萨、老佛祖以外还有基督,基督的娘叫玛丽娅……人们从不问她的身世来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敏感话题,她有时候说自己是山外人,有时候说自己是太真坪人,总之在青木川安身立命,是主的安排。 
  久了,大家都随着她说是太真坪人。谁都知道,太真坪永远也找不到她的娘家,当然也没人去找过。 
   
  4 
  青女的讲述让冯小羽心里渐渐明晰,既然今天的解苗子身上已找不出任何混血的特征,就说明她不是辘轳把的艾米丽。她断定,现在糊涂得一塌糊涂的解苗子就是谢静仪,而谢静仪就是她要寻找的程立雪。 
  这一结论马上被张保国推翻,张保国听了冯小羽有关解苗子的推断,说金蝉脱壳,倒是个很好听的演义故事,拍成电视剧一准很好看。他很希望解苗子是当年的督察主任的夫人,但解苗子的确是太真坪人,前些年搞人口普查,在太真坪西沟里也发现了解姓的后裔,不过那是属于四川地界了。太真坪虽然没有解苗子的具体娘家,解苗子出于那里是没人能否认的。张保国说,土改时调查阶级成分,有人在山里见过解苗子的亲戚,说这个家族是有个女儿嫁到了青木川,这些在青木川的历史资料上都是有记录的。 
  青女也说解苗子就是解苗子,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过日子,有什么改变大家都清楚。 
  冯小羽说,你们都在说谎,集体说谎!1945年对青木川来说是个重要的年份,1945年有两个外地女人来到了青木川,后来一个死了,一个就做了顶替! 
  张保国说,那个死了的呢?一个人的去世总要留下痕迹和话题吧。 
  冯小羽问谢静仪到哪里去了,张保国说不知道。冯小羽说,校长在青木川是个重要人物,校长的下落你们既拿不出痕迹也提不出话题,不是有点儿奇怪吗? 
  张保国说,本来都是很清楚的,是你硬往糊涂里整。 
  冯明在院子里洗脸,说冯小羽把事情搞得复杂化了。土改时候,为慎重起见,解苗子的情况是他责成林岚和另一个女队员去调查的,解苗子在山里确有亲属,家庭成分是贫农,所以土改时还是给解苗子留了房产田地,还让她继续住在魏家大院里。 
  冯小羽还是对1945年的外来女人不能释怀。 
  冯明对张保国说,你忘了1945年到青木川来的一个最重要的女人。 
  张保国问是哪一个。 
  冯明说,刘芳。 
   
  第七章 
   
  1 
  冯明睡在青女家的床上,棉被松软贴切,纯棉的被里被面,乡间工匠弹制的棉花套,有一种久违的亲切,一种早年的回归。这些年床上使用的花样越来越多,羊毛被、鸭绒被、弹花被、纤维棉、七孔棉、九孔棉……名称越叫越离谱,越盖与身体越相违,越盖离人寰越遥远,换来换去,才知道还是棉被属于自己。几天来,棉被上有了他的味道,卧室里的使用也有了他的气息,饭桌上的碗筷有了他的专用,座位也有了固定,如同一只孤独苍老的狼,他喜欢用气味用习惯圈定自己的所属和认可,轻易不能更改。青女家吱嘎作响的马桶圈在他的提议下,李家的女婿用从宁羌新购来的木质配件替代,顺便还带回了一个绒布的垫圈,虽然不能永恒地保持37度,至少没了冰凉的感觉。刷厕所的清洁剂也换了柚子香的那种,和他城里家的厕所使用是同一种牌子,同一种味道。青木川的厕所和他家的厕所有了一种下意识的混淆,不再感到别扭,屎拉得很畅快,心情也相当不错。 
  被褥、台灯、花镜,芭蕉、溪水、清风,应该是无可挑剔了,但他还是睡不安稳,躺在床上常常不知是清醒还是在睡梦当中。安眠片吃了一片两片三片,越吃越精神,越吃越睡不着。 
   

症结在枕头上。 
  白缎子枕头水一样滑软,如同女人的肌肤。这使他想起了妻子夏飞羽,夏飞羽晚年脑中风,两年的时间住在医院里,半身瘫痪。妻子去世前夕,护士给她替换衣服,他站在旁边看到了夏飞羽白皙的腿和滚圆的臀,皮肤细腻得如同凝脂,他惊异人的皮肤原来可以保持得这样完美,惊异自己以前竟然忽略了妻子的美丽。几十年的夫妻倏忽过去,在突然欣赏到妻子的美时,妻子已经处于弥留状态,没有了任何意识,这让他感到歉疚、遗憾。他坐下来,拉住夏飞羽的手,夏飞羽的手细嫩光滑,无力地垂着,他稍稍使了些力,那手没有回应,再看那张脸,平整呆滞,冷淡木然。护士告诉他,中风病人最终都是这种表情,他们的脸已经不会喜怒哀乐。夏飞羽的表情让他想起了他们规整严谨的夫妻生活,一周一次,周六晚上十点半,雷打不动的十分钟。并没有约定,完全是习惯,习惯成自然。他们将原始的结合称为“学习”,每对夫妻都有床上的隐语,他们的隐语是“学习”。 
  熄灯以后,偶尔的他有了要求,将妻子的身子扳过来说,今天咱们突击学习一次。 
  妻子说,我很累,明天政府还有会,改天吧。 
  这天是礼拜二。 
  一辈子两人没有红过脸,一辈子两人没有说过“爱”,经组织介绍,两人从见面的第一天起,关系就非常明确:搞对象。 
  青木川工作结束以后,他被留在地方,分配到长坝县当县委副书记。夏飞羽是县妇联的干事,领导把他和夏飞羽叫到办公室,让他们拉了手,吃了警卫员从小灶打来的羊肉萝卜包子,介绍仪式就算完毕,下面就是他们自己去“搞”了。实在是没什么“搞”的,彼此的档案已经一清二楚,把行李搬到一起就是了。 
  下了班他把夏飞羽的被子用自行车驮到了县委宿舍,自行车是书记们的配置,那时候全长坝县城也没有几辆,是高级别的待遇了,就像现在的“奔驰”、“大红旗”。一间土坯的小平房里,墙上多了个红喜字,架子上多了个新脸盆,门后多了个小圆镜,床底下多了双黑布鞋。一斤没有糖纸的黑水果糖,一块硬纸包着的“绿宝”香皂,一堆核桃,一盘柿饼……来了几个朋友,没有凳子,都站着,喝的是从灶上打来的白开水,都说甜…… 
  夏飞羽穿了件灰色列宁装,双排扣,大翻领,肥肥大大却极时髦,白领子很夸张地翻到制服外面,衬着一张红扑扑的大脸,显得很健康,也很革命。事后冯明才知道,白领子是绷在制服上的假领,一尺布可以做三四个,起着装饰作用。新娘子下身穿着黑色西式棉裤和五眼棉鞋,有些臃肿窝囊,也是当时的流行式样。厚重的头发抿到耳朵后头用卡子卡了,是标准女干部装扮却有点儿老气横秋,说是二十也行,说是五十也行。夏飞羽说话带着一口浓重的关中腔,把“我”说成“饿”,冯明常常为那个张嘴闭嘴的“饿”感到难为情,感到别扭。当然,这都不是原则问题,他不能因为这些向组织上提出不愿意。林岚不是这个样子,林岚穿军装,扎皮带,头发很短,蓬松闪亮,也不别卡子,他从没见过林岚穿大棉裤……自然,也没有这些别扭。 
  结婚那天晚上,客人散尽,夏飞羽铺好了被窝,将那件列宁装脱去,小心叠好,郑重地压在枕头底下;将头上的卡子卸了,用手绢包好,也压在枕头底下;脱下的花棉袜子,两只比齐,摩挲平整,还是压在枕头底下。夏飞羽的枕头底下真是压了不少东西……夏飞羽有在枕头底下压东西的习惯,但凡她认为重要的,都搁在枕头底下。那时是头发卡子、袜子,重要的衣服,后来是粮票、布票、购货本,后来是项链、耳环,最后枕头下压的是离休证和存折…… 
  想到这儿,冯明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枕头下面,鸳鸯戏水的枕头下面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新婚之夜,夏飞羽将衣服褪尽,要钻被窝的时候,才发现新郎冯明不在屋里。 
  冯明站在院里,站在寒冷的北风里,不想进屋,满心的悲凉。他点着了烟,狠狠地抽了一口,平时他不抽烟,他就是从那个夜晚学会抽烟的,再也不能丢弃。望着屋内昏黄的灯光,望着夏飞羽在窗户上闪动的身影,他想,从今往后,他要和这张大脸睡在一张床上,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昼夜面面相对,生儿育女,直至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觉得对不起那个深深爱着他的长眠在秦岭山中的她,此时的她一定正孤寂忧伤地注视着他。新房里马上要发生的一切,都是她临终前夜的憧憬,却换作了别人…… 
  洞房花烛,他搂着夏飞羽,想的是另一个女人。 
  在以后很多时候,他将身底下的夏飞羽当做了“她”,女儿冯小羽的诞生就是他与“她”意念的结晶,冯小羽的原名叫冯小岚,那是他将“她”留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念想。但是当夏飞羽知道有一个林岚曾经存在过的时候,不声不响地将女儿的名字改作了“冯小羽”,将自己的印记牢牢打在女儿身上。 
  病床上妻子的手在他的手里渐渐变凉,一个女人的生命终结了,这是个一生没有在情感上得到过满足的女人,一生为“她”的阴影所笼罩的女人,这个阴影只有她自己能感觉到。在床上,在他的激情振荡中,她知道,他是在和“她”,而不是她,往往在“学习”完毕之后,他疲倦地睡去,她则为这场“学习”而泪流满面。 
  冯明的痴情只有夏飞羽知道。夏飞羽想象中的“她”完美无瑕,时时地将自己和“她”做比较,“她”是横在他们夫妻之间一道不能拆除的墙。 
  冯明枕着林岚喜欢的枕头想着夏飞羽,正如睡着夏飞羽想着林岚,这实在是很分裂的事情。枕头上陌生的樟脑气味如一道屏障,将他和她们隔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