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活在黑暗时代 作者:刺嫩芽(起点vip2013-01-06完结,末世空间,女强升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人们联系总喜欢留手机号,只有很亲密的人才会知道家庭电话号码。手机信号一断,家里立刻安静了许多,外来的消息只能靠电视的新闻了。
  新闻里只是说人们尽量安静地呆在家中,解释了云层暂时阻隔了信号,并宣布飞机停飞,火车停运,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切都会好转,政府会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大人们的情绪并没有传染给两个孩子,他们兴高采烈地跟着杨阳练飞刀,嬉笑声不时传来,让沉闷的气氛渐渐放松起来。午餐和晚餐还是那么丰盛,让董志鹏诧异极了,没看到冰箱里有这么多的新鲜蔬菜呀。张一凡笑着解释说地下室有一个储藏室,储存了一些蔬菜,这些蔬菜还能放一阵,不会坏。
  消息还在隔绝,大多数人家选择了不关电视,希望电视里能带来希望得到的消息。晚上六时,电视里有了新的内容,全市中小学师生提前放寒假,机关企事业单位部分放假,正常上班的单位为医院、水厂、电厂、煤气和通讯等有关民生生存的部门,还有就是大型的超市,交通上各企事业单位上班的工人由工厂直接调配通勤挨家挨户地接送,各路公交车早六时晚七时每小时定点一趟,部分郊区车辆早晚各一次;市民如无必要,不要出门。
  新闻不停地滚动播放,主持人和市专家在电视上就现状分析着,从本省到全国以至于世界,因为信息阻隔,很多是猜测,言语中对抚源市充满信心,并呼吁市民节约能源。
  担心了一天的人们忍受着空气中的异味在忐忑不安中休息了,张一凡一家的换气扇则还在工作着,厚厚的活性炭有效地阻隔了室外的异味,为室内输送着新鲜的空气。
  这次放假让张一凡回忆起十几年前的“**”放假,社会上并未出现骚乱,政府的职能得到充分体现。那么这次呢,张一凡回忆着梦境,梦境中的骚乱、战乱、人们绝望的目光历历在目,为什么会那样呢?张一凡在沉思中进入了梦乡。
  接下来的两个节日——圣诞节和新年已经被人们遗忘了,人们每天关心的都是天何时再亮。气温一天天降了下来,在新年那天降到了零下40度,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抚源市的温差本来很大,上下差过18度,可现在的温差不足3度。暖气还在供应,可室内的温度也在持续下降,张一凡家的卧室从一楼转到了地下室,毕竟地下室的外墙不与室外的冷空气直接接触,室内相对暖和。
  张一萍和董志鹏从沈城回来的匆匆,没带多少御寒的衣物,张一凡从空间中拿出准备好的衣物,到让众人又开心了一小次。
  黑暗还在继续,温度还在下降,空气中的异味还在,得病的人仿佛在一天内增多。
  每天都能听到刺耳的警报声,期间杨阳和张一凡、一萍、董志鹏四人出去了一次,穿着外皮里毛的大衣,带着厚厚的棉帽和口罩,张一凡感到自己像个熊一样,笨得走不了路。地面被前几天的酸雨腐蚀了一个个小洞,好在前门就是乐购超市,短短的百米路程,张一凡在没感到冷时就到了超市门口。
  超市不比外边暖和多少,大多数货架空空如也,食品更是看不见,货物都集中在入口处,大多是锅碗瓢盆,两个男店员在入口处冷得不断地跺着脚,看到四人身上厚厚的棉衣,都露出羡慕的目光。
  张一凡和杨阳匆匆地看了一眼就出去了,超市里的东西还不如自己空间里的百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都不如。二人没有在室外过多地停留,为了节能,路灯只是从早上七时亮到晚上七时,还是隔一盏路灯一亮,街面好半天不见一个行人,四人心里都有点恐惧,很快就回去了。
  消息逐渐闭塞起来,张一萍和董志鹏通过以前的关系,偶尔还能得到些消息,不外乎黑暗不知能持续多久,不要外出,军队已全面戒备,沈城有人聚众闹事,哄抢,军队出动了,都是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
  张一凡一家人在经历了几天的不安后,过起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悠闲日子。每天,两个男人带着两个孩子在举重,练飞刀,来来回回跑楼梯,张一凡姐俩和父母一起准备吃吃喝喝。两个孩子正在长身体,运动量大了,营养也要跟得上。父母教孩子文化时,张一萍也会和张一凡一起去练飞刀,一家人还会凑一起打打麻将、扑克,输的人洗碗擦地。
  一月中旬,煤气和电开始了定点供应,每天早6点半到7点半,午11点半到12点半,晚5点半到6点半,电晚间增加到8点,水到晚上9点就停了,第二天6点再来,暖气还正常,只是温度不大够了,在室内老年人都穿上了棉衣。
  市面所有的商店都关了门,钱已经买不到任何东西了,也没有东西可卖了。抚源市政府在市区设了几十个摊点,派军队跟着,一周派送一次粮食,民众拿户口领粮食。张一凡几人也去了一趟,被人山人海吓了回来。
  杨阳在父母的卧室放了一个暖风机,电用的蓄电池,父母一个劲地推脱不要,僵持再三,才说好晚上睡觉时用上。其他人用的是暖水袋,毕竟年轻又在坚持锻炼。
  时间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春节,往年家家户户挂灯笼、贴春联、购年货,小年这天,政府按户发放了一副春联和一个福字,一次性免费供应了半个月的米面油盐和土豆、萝卜,每户还可领到一斤猪肉和一颗大白菜,东北的初一是要吃饺子的,大年初六继续恢复每周一次的派送。
  每到政府派粮的日子,张一凡和杨阳还有姐姐姐夫都会出去,目的是看看外边的变化,打听点消息。
  小年这天,虽然黑暗继续,气温还在零下45度左右,但空气中刺鼻的味道淡了许多。人们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八点开始派粮,可7点半张一凡他们出去的时候,街上的人已经多了,领粮的长队见不到尽头。在外边晃了一个多小时,没看到熟人,看到也认不出来,都穿的厚厚的,蒙得严严实实。
  回家后父母正在给叔叔舅舅打电话,叔叔舅舅们还有吃的,也去领了救济,父母一阵感叹,自家是柴米油盐样样不愁,总也不能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全家接来。放下电话,父母还在伤感,张一凡和姐姐好一阵劝说,又给叔叔舅舅们打了电话,留下自己的住址,约定缺衣少食有困难时,一定过来,父母这才心情好转。
  张一凡一家的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过着,杨阳和姐夫每天都领着两个孩子操练,很快,小哥俩的小飞刀就甩得像模像样,命中率超过了张一萍姐俩。哥俩明显身体壮了,胃口也大了。
  大年三十,一家人做了丰盛的年夜饭,按照传统,餐桌上有鱼、有肉,还有海鲜。董志鹏已经对家里从不断顿的蔬菜水果麻木了,此时看到久违的大虾,也不禁有些怀疑,张一凡一句以前冻的,没有多少,也不管能不能打消董志鹏的疑虑。
  晚上一家人包了猪肉芹菜馅饺子,因是大年夜,破例没有停水停电,电视台还制作了春节晚会,当然不是直播,张一凡一家人津津有味地看到午夜,迎来了大年初一。
  没有往年震耳欲聋的鞭炮,这个年明显有些冷清,拜年时,董志鹏有些难受,自己的父母亲人已经失去联系2个多月了,心里挂念不下。张一萍了解丈夫的心思,借口乏了,拽着丈夫回了屋,张浩然夫妇岁数大了,也熬不得夜睡了,两个孩子趁有电玩起了游戏,张一凡和杨阳二人也回了屋。


☆、018 初一

  张一凡是被急促的电话铃吵醒的。
  张一凡在搬家前就安了两部电话,一部在102,分机接在101,另一部在103,分机接在104,是为了方便,102的电话给父母用,103的是杨阳和张一凡对外的号,此时响个不停地是103客厅的电话。
  张一凡摸黑下了地,一按灯,电停了,张一凡摇摇头,摸着来到电话旁,电话旁的夜光表显示时间是3点20,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大哥家的。这时杨阳也起来了,张一凡已接起了电话:“大哥吗?”
  电话里传来杨智紧张的声音:“一凡呀,你和杨阳、杨泽都好吧。”
  一凡有些奇怪,大哥的声音明显压低了,好像怕被别人听见。嘴里下意识地回答:“好啊,大哥过年好。”
  杨阳伸手接过电话:“大哥,我是杨阳。”
  电话里的声音压得很低,张一凡听不太清,张一凡将电话旁的蜡烛点上,昏暗的烛光一闪一闪,映出杨阳越来越严肃的面庞。
  张一凡只听到杨阳不住地“嗯嗯”,最后说:“大哥,你和二哥看看,尽快到我这来吧,我这什么都不缺,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地方住。…嗯,你们商量一下,告诉我,我去接你们。”
  放下电话,不等张一凡询问,杨阳就说:“大哥电话里说,他们东面农村最近有病的人多了,死了不少。”
  张一凡揉揉眼睛说:“前几天打电话说过呀,不是说营养不良,冻的什么吗?”
  杨阳摇摇头说:“他们开始也这么认为,可昨天晚上他到邻居家打麻将,听邻居说那几个人死的原因是吃了耗子肉。”
  “耗子肉?吃耗子肉能死人?”张一凡吃了一惊。
  “是的。他们用鼠夹子抓住了一个耗子,比正常的耗子大一倍,老肥了,拿回家炖了,当晚就得了病,还没到医院就死了,全家都死了。而且现在农村大耗子多了起来,也不怕人了,见人就咬,被咬到的人很快就死了,听说死得样子很可怕。”杨阳接着说。
  “那,政府知道不?”张一凡问。
  “不知道政府知不知道,大哥邻居家有人在医院上班,也是刚刚听到消息,偷偷说给家里人听,大哥还说,他从邻居家回来时也看到了一只耗子,比平时的大不少,所以赶紧给我打电话,让我不要出去。还有,大哥说军队好像有调动,有人听到密集的枪声,好像打仗一样。”
  张一凡的睡意全被这个消息赶跑了,军队在调动,打仗?城边农村出现了大型老鼠,鼠肉炖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