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顿。
时间才过了一年,保罗又开始第三次传道。
这一次的路线与上次有点相似,他还是从安提阿出发,往西横越小亚细亚半岛,再经以弗所往北,又到了特洛伊,从那里渡过地中海,到了马其顿,再往南直抵哥林多,又转往北,兜了个大圈子,渡海回到了特洛伊,然后从海上一路南行,最后抵达耶路171
撒冷。这时已经是公元58 年了。
这是保罗三次传道中路程最远、费时最久的一次,共历时五年,还是最危险的一次。例如在耶路撒冷保罗就遇到了大危险,经过是这样的:
刚到耶路撒冷时,保罗受到了会众的热情接待。他便到犹太人的长老们那里去,对他们叙说了在外邦传教的成绩,得了多少万信徒。但那些长老告诉他,由于他告诉外邦人不要行割礼,也不要遵行犹太人的教规,令这里的犹太人很恼火。果真,保罗到耶路撒冷第七日,一些从亚细亚来的犹太人看到了保罗,他们曾亲见保罗如何向外邦人传教,便大叫起来,召其他人一起来抓保罗。
那些犹太人果真一齐跑来,保罗束手就擒。
那些犹太人正想打死保罗,幸好罗马驻军的千夫长带人来了,救了保罗。千夫长把保罗带到营里盘间,外面的犹太人喧哗着:“这样的人,从世上除掉他吧!他是不当活着的。”本来千夫长要打保罗一顿,由于保罗是罗马公民,便免了。但保罗并没有转危为安,因这里的犹太人决意要杀死他,甚至有40 个人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
这令耶路撒冷城里的罗马人很为难,要判保罗的罪呢,他们知道保罗并没有罪,要放他呢,犹太人又不答应,并且放他出去等于杀了他。没办法,罗马人只好采用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 把保罗送到罗马去,让他到那里接受审判。
于是保罗便被送到了罗马,这是约公元61 年的事。在罗马,保罗并没有被当囚犯一样对待,下面是《 使徒行传》 最后一段,记载了保罗在罗马的生活:
172
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凡来见他的人,他全都接待,放胆传讲神国的道,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并没有人禁止。
两年后,保罗从软禁中开释了,他继续传道,又过了两年,他再次被捕,这次他的运气可没上次好了。这时罗马的皇帝是那个罗马历史上,也是整个西方历史上最有名的昏君之一― 尼禄,他下令处死了保罗。时值公元67 年左右。
这里要加一句,对于有些数字,是有诸多争论的,例如,在《 克利门书信》 中就说保罗死于公元64 年。― 对于历史,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从上面耶稣与保罗的生平我们可
以看到,他们两人都受到了犹太人的迫害,甚至可以说是死于犹太人之手,而他们本是地道的犹太人。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的命运呢?这是因为耶稣与保罗所宣扬的教义同犹太教的教义已经不同了,大不同了,所以他们才被虔诚的犹太教徒视为异己,必欲除之而后快。
那么基督教是如何从犹太教那里分离出来的呢?又与犹太教有了怎样的区别呢?它又是如何最后脱离犹太教母体,成为独立的基督教的呢?
我们现在来谈谈这个问题吧。
一望可知这是个可深可浅的间题,如果要深谈,那得请神学家们来讲,例如汉斯? 昆或者刘小枫。在请到他们以前,我们还173
是从比较通俗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吧J
基督教之所以能从犹太教那里分离出来,是因为渐渐有了下面一些自己的特性:
一是有了自己的崇拜对象。
基督教开始时只是犹太教一个分支,它的基本教义同犹太教没什么区别。犹太教崇拜的是耶和华,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所信奉的也是耶和华。在耶稣传道之时,他根本没有反犹太教的意思。相反,他乃是顶虔诚的犹太教徒。百分之百地拥护犹太教教规,即律法。他在登山训众时曾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每当耶稣与人论争,或有所行动时,总是从《 圣经》 出发,处处引用先知的话,证明他的话是符合教义和先知的预言的。例如当他进耶路撒冷时,特意骑了驴子,就是因为要应验先知的话。
您也许会问: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耶稣处处受到犹太教徒的迫害,甚至于死呢?
这里有很复杂的原因,最直接的我们已看到了,当耶稣进圣殿时,第一个行动就是将那些兑换银钱的、卖鸽子的赶走,说要纯洁圣殿。这样他当然遭到了原来从商贩们收税的祭司们、长老们的反对。这也就说明,耶稣虽然遵循犹太律法,却坚定地反对犹太祭司们和长老们,反对他们利用人们的信奉捞取钱财的不义之举。这当然会引起那些既得利益被损的犹太教上层分子的反感。此外,耶稣也反对法利赛人的伪善和假虔敬,反对犹太教的一些陈谷子烂芝麻似的教条和繁琐得不得了的仪礼。耶稣这些主张遭到犹太教上层分子越来越激烈的反对,以174
至必欲除他而后快。由于这些人在犹太人中有头有脸,他们的主张自然得到了许多,甚至大部分犹太普通民众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和保罗在犹太人之都耶路撒冷都遭到了迫害的缘故。
当耶稣和保罗以及他们宣扬的教义在大部分犹太人中遭到攻击时,他们却得到了另外一小部分犹太人和其他许多非犹太人的支持。特别是保罗,我们讲了他的三次传道之行,在外邦获得了大批信众。保罗为什么能获得这样的成功呢?我们已经看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不拘泥于犹太教的陈规旧矩,例如不要人行割礼,只要他们遵行诸如不奸淫、偷盗等诫命,但这些诫命只是作为一个人所具备的起码品质,是理当遵行的,当他们听到做这样简单的事就能获得神的救赎时,焉得不乐而景从呢?除此之外,耶稣与保罗所宣扬的一个重要观念是:耶稣乃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当他们做这样的宣扬时,他们自然得到了信众的支持。他们坚信弥赛亚业已来临,将要来救助他们,使他们永福。
但与此同时,很多犹太教徒根本不同意这个说法,他们不但不敬耶稣,还要害他,如何会承认他就是那个将要来带他们到天国的弥赛亚呢?
这样就产生了基督教与犹太教一个根本的分歧:是否承认耶稣是弥赛亚?
那些正统的或者说是跟着祭司们走的犹太教徒断然否认耶稣就是弥赛亚,认为真正的弥赛亚尚未来临,还要继续等待。而跟着耶稣和保罗走的犹太人以及其他外邦的信众则相信耶稣便是他们苦待已久的弥赛亚,他已经来了,要来救赎他们。于是犹太教徒与基督徒便在这里壁垒分明了:凡否认耶稣' 75
是弥赛亚的仍是犹太教徒,而承认耶稣是弥赛亚的便是基督教徒了。
第二是基督徒们有了自己的经典。
我们知道,《 圣经》 分成《 旧约全书》 和《 新约全书》 两部分,其中《 旧约全书》 是犹太教经典,但犹太教徒却不承认《 新约全书》 是他们的。
基督教开始也只有《 旧约全书》 ,后来由于他们有了耶稣这个伟大的导师和他的十二门徒,有了保罗这个伟大的传道者,便有信众记录下他们的言行,录成一书,也作为他们信奉的范本,这便成了《 新约全书》 。
我们从《 新约全书》 的目录可以看到,它共分27 卷,其中有4 部福音、1 部传记― 《 使徒行传》 、21 卷书信、1 部《 启示录》 。其中福音书是耶稣的门徒们替耶稣做的传,《 使徒行传》 是保罗等人的生活及传教记录,书信是耶稣的门徒们如约翰等人写的私人书信。
这些东西,就像撰写它们的主人一样,当然不为犹太教徒们所接受,却是基督教的经典。这样基督教徒们便有了自己和犹太教徒不同的经典― 《 新旧约全书》 。
而伴随着经典出世的当然是其中蕴藏的思想,如信奉耶稣是神的爱子,他是人类苦难的救赎者,他由处女怀孕而生,将为拯救人类出苦难而牺牲自己被钉上十字架,然后又会复活、升天,等等,这些便成了基督教独特的教义。后来当一些富有哲学素养的人来阐释它们,深化它们时,这些教义便成为了基督教的神学。
在下章,我们将借托马思? 阿奎那之口来管窥一下这些相当深奥的神学道理。
176
第三是基督徒们有了自己的组织与团体。
耶稣和保罗一开始都是在犹太人中间传道的,他们的信奉者也主要是犹太人,所以这时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打成一片,后来随着双方的背离,有了基督教与犹太教之分,基督教徒与犹太教徒也分离开来,这样基督教徒便不能再借用犹太教的组织,当然会尽快解决这大间题― 为自己的宗教建立组织。最先,耶稣的门徒们、保罗的追随者们与他们所跟从的人是生活在一起的,组成了一个大家庭,什么都是公有的,有饭大家吃,有衣大家穿,如果没有衣穿,没有饭吃,就一起挨冻受饿。在这个初期基督教团体里是没有债务,更没有高利贷的,而这两样东西是当时犹太社会最常见的。耶稣初传教时就旗帜鲜明地反对高利贷,断然废止它了。
在这个团体里,所有成员是一律平等的,这也是耶稣的教导之一。对他而言,所有的人都是神的子民,他的父母、兄弟、门徒同普通信众一样一律平等。
《 马太福音》 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耶稣的两个门徒雅各和约翰的母亲请求耶稣准允他们两兄弟一个坐耶稣的右边,一个坐耶稣的左边,那意思当然是明白的,他们要做众门徒的老大。耶稣便如是回答:“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在这个团体里每个成员都要劳动,否则便没有饭吃,不过他们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