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叔本华说:这是好事,因为人― 不仅是某个人,而是人类的全体― 终于丢掉生之痛苦了。下面是他的原话:
无是悬在一切美德和神圣性后面的最后鹊的,我们不应该怕它如同孩子们怕黑暗一样,我们应该驱除我们对于无所有的那种阴森森的印象,而不是回避它,如印度人那样用神话和意义空洞的字句,例如归于梵天,或佛教徒那样以进入涅整来回避它。我们却是坦率地承认:在彻底消598
灭意志之后所剩下来的,对于那些通身还是意志的人们当然就是无。不过反过来看,对那些意志己倒戈而否定了它自己的人们,则我们这个如此非常真实的世界,包括所有的恒星和银河系在内,也就是― 无。
这里的“无”当然是“死”的哲学化言说。
这是《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的最后一段话,也是叔本华所认为的人类最后、最好的超脱苦海之道。
599
结语
我本来准备以尼采作为这一卷的结尾,但
后来终于发现,倘若一本哲学史将结束了哲学黑格尔式旧时代的叔本华放在第一卷的结尾,而把继叔本华后将哲学推向崭新境域的另一个伟大的悲剧式哲学家且刚好处在新世纪转折点上的尼采放在第二卷之开首,那是极有意思的。
因此,我在这里避开了尼采。然而我要郑重建议大家继续阅读我的《 现代西方哲学的故事》 ,在那卷的开篇我便会叙说尼采令人扼腕叹息的一生、震撼人心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