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迷侠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觉得这个评价十分荒谬,只好报之以一声苦笑。
  小雨初霁,微风轻发。这一带盛产金桔。丰收的季节刚过,每家的门前都挂满了串串桔皮。青石板的大街上橘香满溢。
  他习惯在日沉天暗、暮色四合之际练刀。练习完毕,像他父亲一样,端着茶壶坐在竹椅上小憩。
  来到神农镇之后,唐浔陪他逛过一次街,他立即喜欢上了这满街的桔香。小憩后便常常沿街向东散步一周,顺路买上几斤可口的甘桔。
  英雄惯见亦常人。无论江湖上关于他父母的传说何等惊心动魄,在他心中都不曾留下什么痕迹。他只知道父亲是个地道的蜀人,喜欢热闹与美食,母亲来自姑苏,会烧好吃的盐水虾和酱排骨。人们说,唐隐嵩叱咤武林时,何吟春一直在刀榜上紧随其后。当年便是以刀会友,成为知己。儿子失明之后,夫妇双双隐退,江湖上再也看不见双刀合璧的盛况。
  二十年来,这对夫妇从未离开过蜀中一步。他们以难以想像的耐心与智慧手把手地将绝技传授给了儿子。
  他不知道这就是幸福,以为世界原本如此。
  长大之后,他不再像往日那样依赖父母,而是常常跟着兄弟朋友们外出游历,数月不归。人在江湖,自然也免不了打架动武。
  虽然眼中一片黑暗,他并不感到孤独。因为他知道不论走到哪里,自己的身后永远会有两双默默关注的目光。
  直到父亲突然去世,他才明白幸福原来不堪一击。
  常年为唐门征战,父母的身上均是伤痕累累。两年前,云梦谷的总管谢停云联合峨嵋派诸弟子围攻唐家堡,他和一群兄弟苦守东门。不料南门被破,局势危急,父母不得不操刀相助。那是夫妻俩的最后一次联手,父亲击败了谢停云,令其铩羽而归,自己也受了沉重的内伤。三天之后,病势失控,唐门为他遍请名医。无奈为时已晚,虽针石俱下,辅以汤剂,均如水浇石,毫无功效。
  决战后的第五日凌晨,父亲溘然而逝。
  那一刻,悲伤几乎将他压垮。他却不知道这只是一连串不幸的开始。
  一年之后,母亲悲恸过度,亦一病而亡。
  陪在他身边的只剩下了一条往日与他形影不离的狗,名唤阿金。
  一个月之后,阿金走着走着,忽然倒地不起。
  站在它小小坟墓面前,唐浔找不到别的安慰的话,只好道:“动物不会死,动物只会倒下。”
  瞬时,这世界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感到命运的锁链正在缓缓移动,为他选择最后一道环扣。
  活着的人当中,唐浔在血缘上离他最近。他们的父亲是同胞兄弟,母亲是同胞姐妹。两人年岁相当,长相也十分相似。
  他开始疏远唐浔,害怕他会沾上自己的霉运。
  “倒霉的时候,请让我跟着你。”唐浔道:“因为我们是兄弟。”
  在街口处买了一斤甘桔,他继续往前走。
  一声尖叫划破长空。
  “妈妈——妈——妈——”
  他循声而去,就在前面不远之处,一阵浓郁的橘香当中,他听见喁喁的人声,全被一个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喊淹没。
  这么绝望而焦虑的哭声,他还是第一次听见,禁不住加快脚步,冲入人群,拉住一个人问道:“出了什么事?”
  “啧啧,可怜的小丫头!”那人答道:“大约是和父母走失了。”
  这是镇上最大的一条街,临着江岸,沿路几个码头不停地上下乘客,任何时候都满是行人。
  “天下哪有这样粗心的爹娘?分明是穷人家的孩子,养不活,被父母扔在大街上,看有没有好心人肯捡了她去。”另一个人更正,“你看她穿得那样破烂,连双鞋子都没有,脚上满是脓疮——又是一个这么小的女孩,只怕连人贩子都不会要,当真作孽!”
  “她有多大?”他又问。
  “看样子不到两岁……”
  这街上并没有太多的闲人,就是闲人,同情心也是有限。围观片刻,见那女孩除了号啕之外别无下文,便渐渐地散了。
  小女孩扯开嗓门哭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嗓子不免发哑,接下来他只听见一些断断续续的抽噎。他走上前去,蹲下身来,伸开手,刚刚摸到女孩的头顶,立时听到她惶恐不安的尖叫:
  “我要妈妈!呜……我要妈妈!我不要大灰狼!”
  他怔了怔,意识到自己腰挂长刀,身穿灰袍,怕吓坏了她,连忙缩回手。
  直到哭得精疲力竭,她方一屁股坐在地上,仍是对他十分防范,用脚拼命地朝他蹬去。
  石板地面十分潮湿,他抓住她乱蹬的小腿,终于将她抱起来,低声哄道:“莫哭莫哭,叔叔陪着你在这里等妈妈,好不好?”
  女孩子在他怀里拼命挣扎,他只好将她放回地面。她双腿早已肿得不能走路,想逃也逃不掉,便坐在他腿边抽泣。他灵机一动,从一旁小贩手里买了几块桂花糕递给她,女孩子立即停止哭泣,抢过去大口地吃了起来。
  她饿了。
  怕她吃得太急,他又给她买来一碗豆浆。女孩子咕嘟咕嘟地喝了个精光。
  他松了一口气,以为这下她可以安静下来了。
  不料有了力气,女孩子又开始放声大哭。他一筹莫展地立在一旁,过了半晌,大约累了,哭声很快低了下去。他正要举步,一只小手抓住了他的衣摆,女孩子紧紧地靠着他,小小的身子不停地发抖。他复又将她抱了起来,她不再挣扎,只是将头埋在他的怀里。
  他这才发觉深秋的天气里她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单衣,几乎是鹑衣百结。女孩柔软如一只小猫,乖乖地伏在他的身上,呼吸急促,浑身滚烫。他不相信天下会有父母把有病的孩子扔在街头,便固执地守在原地。等了半个多时辰,也不见有人认领。而女孩的身子已显然发起了高热。末了,他只好向一旁的小贩打听:“这位小哥,附近可有医馆?”
  小贩道:“往前走大约一百步向左拐,拐角的第一间院子就是吴大夫的竹间馆,专治妇儿的。”
  “多谢。”前面的路他不曾走过,便从腰后掏出一只极细的折叠竹杖,将它拉直,正要离开,忽听小贩轻叹一声,道:“我送你去罢。”
  到了竹间馆的门口,他敲了敲门,见有人应了一声,便推门而入。
  屋内暗香轻浮,静无人声。他找了张椅子坐下来,珠帘忽动,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已经关门了,是急病么?”
  “小孩发烧。”
  “我是吴大夫。”
  “有劳。”
  女子走到他身旁,将孩子抱了过去。他先是听到一阵叮当的环珮声,紧接而来的是一道幽然的花香。那是她的发香,混合着淡淡的鹳草与紫丁香的气息。她的话音呢喃,带着明显的吴腔,与他母亲一模一样,刹时便在他的心底引起一阵激荡,让他觉得柔软熨贴,格外动听。
  “她不是你的孩子罢?”她一面检查,一面问道。
  “不是。”
  “从大街上捡来的?”
  “你怎么知道?”
  “这种事常有发生。”她卷起衣袖,“我先帮她洗个澡,清理一下伤口再说。”
  “麻烦你了。”
  她转身去了里间。一阵哗哗水响。女孩子惊醒了,复又抽泣起来。她低声地哄着,女孩子却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门帘又是一响,女子来到他面前,说道:“我已给她上了药,这是药包。每两个时辰换一次。内服的汤剂需用水煎至少一个时辰。还有一盒‘雨露清心丸’,做解毒之用。尽量让她多喝凉水,如若高热不退,你明天再来。”
  一股脑地说完,女子将大包小包塞进他的手中。
  他觉得有些奇怪。这女子的声音虽然动听,却有一副铁打不动的职业态度。与人交接,决不多话,好像这是她今天看过的第一百个病人。
  不过,至少她知道他是个瞎子,很难分清这些大大小小的药包,末了又加上一句:“我在绳结上做了记号:有两个结的外敷,一个结的内服。”
  “多谢。这是药费和诊费,不用找了。”他给了她一锭银子。
  她走到里屋,找给他一大把铜钱:“药费和诊费都有定价,找你七十七文,请收好。”
  他有些尴尬,淡淡一笑,将铜钱收入囊中。
  “只怕你还得在这里等一会儿。——我刚给她服了一碗药,剂量有些大,怕她承受不住,需多留她片刻,以备不虞。你没什么急事罢?”
  “没有。”
  他坐了下来,女孩子就躺在他身边的小床上,一个劲儿地翻来覆去。
  他听见那女子轻轻地拍着孩子的身子,柔声道:“小妹妹快睡罢。”
  “我要妈妈——”大约是见她面善,女孩子拉着她的手不放,虚弱地叫一声。
  “小妹妹睡着了,叔叔就带你去找妈妈……”
  “我不要大灰狼带我去找妈妈……”
  女子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他窘然一笑,连忙自嘲:“我这样子是不是看上去很像一只大灰狼?”
  女子没有回答,轻声地对孩子道:“阿姨跟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女孩子点点头。
  “从前,有一个小姑娘住在村子里。有一天,小姑娘的妈妈给了她一篮子红枣,对她说:‘你外婆生病了,你带着红枣去看看外婆,好不好?’小姑娘答应了。”
  “小姑娘的外婆独自住在森林中的一间小屋子里。森林又黑又大,有许多岔道。小姑娘去过外婆家很多次,所以不会迷路。妈妈临走前给了她一把匕首,说森林里有大灰狼,只要她按着妈妈交待的路线走,避开她平日最喜欢的那条长满草莓的小道,一路上就会平安无事。”
  他在一旁听着,默默地笑了。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入睡之前母亲总会在床前给他讲一个故事,“狼外婆”便是几百个故事当中的一个。
  讲到这里,女子忽然停了下来。
  他问道:“怎么了?”
  “她睡着了。”
  “我能不能求你一件事?”他忽然道。
  “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