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37-五胡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魏另一路周几军队占领了弘农,周几自己中流箭而死。周几部队取得的重要战果就是给后面的奚斤打开了关中的要道,奚斤随后杀向长安,赫连乙斗把统万城失守的消息告诉了长安守将赫连助兴。赫连助兴也害怕得要死,就放弃了长安和赫连乙斗一起投奔安定。奚斤又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长安,北魏得到了整个关中。     
    赫连昌不甘心失败,他抽调回和西秦作战的弟弟赫连定的两万军队,联合安定残军一起进攻长安。长安驻扎着北魏奚斤的五万多军队,奚斤的部队也是以骑兵为主,人又是身经百战,艺高胆大,他下令不许守城,把部队拉到长安城外和赫连定搞野战。赫连定也是个出了名的愣头青,就是不进攻长安,和奚斤硬碰硬地举行骑兵对骑兵的生死斗。两人正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在长安城北你来我往地展开了一系列拉锯战。两军从一月打到三月,双方损失都很惨重。     
    胡夏的主力被奚斤牢牢地粘在长安,那边平城的拓跋焘可没闲着,他派贺多罗带领三千重骑兵为先锋,长孙翰率三万骑兵为先头部队,拓跋素带三万步兵为后援,拓跋伏真带三万步兵运送攻城武器(有多少攻城武器要用三万人运送?),自己带领主力大军,算起来共计二十万军队再次进攻统万城。     
    拓跋焘的大军走了没多远,他就觉得行军速度实在太慢,就要放弃主力带领骑兵直取统万城。手下都劝阻说:“统万城太坚固,不是一两天能打下来的。如果轻骑而去万一没效果白白降低士气。不如等步兵和重武器到了再去。”拓跋焘就说:“用兵之道,攻城是最下策。是不得已的法子。如果赫连昌看见步兵来了,必定死守,到时候伤亡必大。不如派骑兵袭击,赫连昌自恃擅长指挥骑兵,看见我军没有步兵支援,必定会出来挑战,那时候还能赌一回。”就挑选了三万骑兵,日夜兼程又往统万城来了。     
    到了统万城下,拓跋焘将主力埋伏起来,只带几百名骑兵前去挑战,赫连昌果然中计,派尚书斛黎文带领三万步骑兵来追杀。拓跋焘的手下也没想到会引出来这么多人,心里都没底,急忙往军营里跑,斛黎文就在后面追。等拓跋焘到了大营准备战斗时,突然风雨大作,黄沙飞舞,从胡夏军方向朝北魏军吹过来,刮得北魏士兵都睁不开眼。长孙翰等都建议道:“夏军的步骑联阵过于强大,我军又处下风,不占天时地利,请陛下快收兵!”     
    拓跋焘也有些犹豫,崔浩说:“我军千里出战,就为今天,这时候就算跑也来不及了。敌人这时贪功冒进,没有后备,我军分兵从后面袭击,老天又怎么只会帮助他们呢?”就分兵绕过去袭击胡夏军的背后。     
    风雨越来越大,魏军的正面人又太少,拓跋焘战马受惊把他摔下马来,几乎被夏军活捉。大将拓跋齐从旁边杀出,拼死挡住争先恐后杀过来的胡夏兵。斛黎文就下令全军一齐向拓跋齐和拓跋焘放箭,顿时万箭齐射,两人都中了数箭,幸亏拓跋齐身披重甲挡了大部分箭,俩人都还伤得不太严重。正在危急时刻,从胡夏军后面发动袭击的魏军总算赶到,反而将胡夏军包围起来,斛黎文的军队顿时乱成一团。     
    拓跋焘从地上爬起来,拍拍屁股又翻身上马,看见胡夏军统帅斛黎文就在面前,他举起长矛就是一下,将斛黎文挑下马来。拓跋焘接着奋力突击,一连杀死十几名胡夏兵。胡夏军失去统帅,顿时四散奔逃。拓跋焘整顿队伍乘胜追击,又杀死敌军一万多人,一直追到统万城的城门下。站在城楼上观战的赫连昌万没想到北魏军会反败为胜,只好和几百官员带着随从向上邽逃去。     
    拓跋焘和拓跋齐带着几十名士兵一直冲到城里,杀进胡夏皇宫。城里的胡夏残军突然把统万城的城门全部关闭想抓住这股人。拓跋焘也不笨,跑到胡夏皇太后的住处抢了几十件宫女的衣服,大家化装成逃难的皇族,全部安然逃出。     
    统万城的守军本来就不多,第二天就向拓跋焘投降。号称永不陷落的统万城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陷落了。     
    四    
    经过九死一生的恶战,被命运女神青睐的拓跋焘终于得到了比钢铁还要坚固的统万城。这一战北魏缴获了三十多万匹战马,数千万头牛羊和数不清的珍宝武器,都是当年赫连勃勃戎马一生得来的。又捕获了赫连昌的文武百官、老婆孩子、宫女太监数万人。其中就有当年赫连勃勃在关中大破刘裕后俘虏的东晋将领。比如毛修之就在统万城当小官,后来拓跋焘吃了他做的饭赞不绝口,聘请他到平城当大厨(看来无论啥时候有一门技术就是饿不着)。    
    统万城被克的同时,和赫连定在长安对峙的奚斤战况也有所进展。拓跋焘派丘堆领兵五千去增援奚斤,赫连定听说后只好放弃进攻,撤到了上邽投奔赫连昌。拓跋焘就命令奚斤回平城听候新的任务。     
    奚斤觉得打得还不过瘾,请求继续增援一鼓作气灭掉胡夏,拓跋焘见奚斤公然违抗命令,感到很不痛快,只拨给他一万军队,三千匹战马去追击,另派御史大夫安颉去当监军(其实就是想看看奚斤是不是要造反)。    
    奚斤和赫连昌在安定对峙,安定和平城之间路途遥远,后勤供应都要通过长安来周转(安定到统万城的交通线还没好),北魏军粮食一直跟不上,只好杀马充饥,骑兵都改行当了步兵。奚斤就叫丘堆以抢劫百姓为生,赫连昌经常袭击丘堆的抢劫队伍,顺便也杀杀老百姓,丘堆掠夺的粮食经常落到赫连昌手里。由于北魏军经常饿肚子,奚斤就叫士兵少运动,在地上躺着节省体力,赫连昌越抢越大胆,最后竟跑到安定城下抢夺居民的粮食和牲畜,奚斤就干看着没一点脾气。     
    监军安颉对奚斤的政策很不满:“大人在陛下面前自请灭夏,现在反而要被夏国所灭,就算不被赫连昌所灭,也会得到军法处罚,你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奚斤回答说:“如今士兵都没有马,骑兵都没受过步战训练,却要用他们来对付胡夏训练有素的骑兵,这没有取胜的道理。必须等平城的援军来了才能开战。”     
    安颉大怒,说道:“如今赫连昌都打到眼皮底下来了!我军没有粮食,不打仗的话都活不到明天了,援军明天能到吗?现在把武将的坐骑收集一下,可以凑出二百匹战马,都是优良马种。我愿意自请死士出战,就算不能消灭他们,打击一下敌人的锐气也是好的。而且赫连昌有勇无谋,经常出阵到城下挑战,我们的士兵都认识他,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抓住他呢。”     
    第二天,胡夏军又耀武扬威地来到安定城下挑战。在城上观看的北魏士兵个个怒不可遏。安颉就精选了二百骑兵出来应战。双方刚排好阵势,突然暴风骤起,刮起漫天的尘土,白昼被刮得如同黑夜。北魏骑兵都认识赫连昌,一拥而上过去就揍,赫连昌见势不妙掉头就跑。不留神马有失蹄,赫连昌摔下马来,被北魏军活捉。(《资治通鉴》里对这段历史的描写很简练:会天大风,扬尘,昼昏,夏主急走,军士识其貌,争赴之。颉追之,夏主马蹶而坠,遂擒之。唉,赫连昌如果有他老子赫连勃勃一半的本事也不会这么惨了,看来安颉这厮这回真的是撞了大运。)    
    赫连昌被押送到平城,由于赫连昌相貌英俊,身材健美,拓跋焘对他很有好感,封他当自己的随从,经常和他一齐出去打猎,甚至两人结伴进入深山探险。大臣们颇有异议,拓跋焘说:“天命属我,害怕什么?”从来不防备他。


《五胡录》 第三部分第十章  佛狸祠下(5)

    拓跋焘本身就是个勇士,打仗的时候都是冲锋在前,左右护卫死掉了马上就有替补,拓跋焘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因此手下对他相当敬畏,打起仗来个个拼命。拓跋焘和其他人比起来还有个好处就是崇尚简朴,吃饭穿衣和常人一样。大臣们建议他大修宫殿,增强平城的防御,拓跋焘说:“古人有言说‘在德不在险。’赫连勃勃的统万城比钢铁还要坚固,不也落在了朕的手里吗?如今天下未定,民生疾苦,正需要珍惜民力,大兴土木都是前朝灭亡的原因啊。”他用起钱来也是这样。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国库是国家的根本,不能轻易动用。但奖赏军功时拓跋焘却毫不吝啬。拓跋焘在用人上也很能知才善用,很多大将都是从士兵层里提拔上来的,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不论门第,赏不遗贱,罚不避贵,和注重门第出身的南朝士族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惟一的不足之处就是过于轻率,经常是刚把人杀掉就立马后悔了(后来崔浩就因为拓跋焘的这个毛病倒了霉) 。    
    赫连定听说皇帝被俘,就带领着数万残部撤退到了平凉(今甘肃华亭),并在平凉称帝。莽撞汉子奚斤由于自己是元帅而赫连昌却被手下抓走了,心里非常憋气,就命令部下丢掉辎重,只带了三天的粮食杀向平凉追击老对手赫连定。从安定到平凉有两条路,一条是沿河而去,另一条要翻越当年苻登被杀的马毛山。这时胡夏军正准备继续向西逃跑,有些逃亡的魏兵向赫连定投降,说魏军走山路追来只带了三天的粮食,没有带水。赫连定就分兵堵截奚斤,断了奚斤的水道。魏军没水喝,有六七千人干渴而死,奚斤也被赫连定活捉。     
    留在安定的丘堆把守着奚斤丢下的辎重,一听说奚斤战败被俘,丘堆赶紧丢下辎重逃到了长安。胡夏军活捉奚斤后反过头来追杀丘堆,丘堆不能抵敌,放弃长安逃跑,长安再次落到胡夏手中。拓跋焘大怒,派安颉处死丘堆(太仓促了吧),接替奚斤的职务,防御胡夏的进攻。     
    关中的形势突然大变,拓跋焘的六大臣被俘一个,被杀一个,长安也丢了,这种局面令所有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