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指南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心隔肚皮,你怎么保证领兵之将,一定是忠的呢?”
  “这?”呼图特穆尔答不出来了。本来想说,只要是蒙古人,肯定是忠的,汉人和色目人,必然为奸诈。但仔细想一想,连续数年,塞外纷纷起来作乱的,都是蒙古人。反而是汉军成了拱卫朝廷的主力。含有民族歧视成分的话说不出来了,脸慢慢被涨成了黑红色。
  “其实,陛下在乎的不是领兵之将对他忠不忠,而在乎的是,领兵的人,有没有不忠的机会!”伯颜用马鞭指着前方,低声分析道:“糊涂兄请想,如果此番南下的是个蒙古将领,他趁势作乱,残宋会如何应对,塞外诸侯,会如何应对,他麾下的将士,会如何应对!”
  “残宋当然会跟他联手,塞外那帮乌龟王八蛋,巴不得我朝内乱,自然起兵在我等后方牵制,让大军不敢南下平叛。而他麾下的将士,蒙古人未必全跟了他,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这些笨蛋向来眼中只有统兵之将,不分黑白,这……唉,伯颜你怎么不早说!”呼图特穆尔终于明白一点味道过来,心中好生后悔。
  如果张弘范胆敢拥兵自重,蒙古军和探马赤军未必肯跟他,残宋肯定要趁机讨伐他,塞外的诸王也不会对一个汉人表示支持。到时候大元全力一击,顷刻间就可以将叛乱平定。所以,无论张弘范对朝廷的忠心是否是真的,他都没有造反的条件。
  换了个蒙古将领,则所有不利条件都转了过来。残宋会与他议和,联手对抗北方。蒙古军和探马赤军会被他蒙蔽,新附军和汉军会被他协裹。塞外的不安分力量也会趁机卷入。所以,领重兵平残宋的,必须是个汉人。
  只有汉人,才没机会向西北诸王那样,拥兵自重。
  张弘范战功累累,素有会用兵之名。唯一的缺陷是不能让诸将信服,而忽必烈的金刀,又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个缺陷。
  “我早说了,你们还会倾力反对么?你们不倾力反对,又怎显出陛下对汉臣的厚恩。糊涂兄,我劝你今后还是多动动心思。不要总是把蒙、汉之别挂在嘴上。你越是与汉臣过不去,反而逼得陛下,不得不陷进汉人的圈套!”伯颜收起笑容,正色劝道。
  “汉人的圈套?”呼图特穆尔对伯颜的劝告百思不解。
  “那些汉人,骑马做战基本是不灵光的。但权谋之术,琢磨了上千年。你不仔细些,怎是他们的对手。就拿刘深一事来说吧,如果你们不说话,眼看着色目人揪住汉臣的把柄,刘深早就死了好几回。你们几个趁人落井,乱往下丢石头,在陛下眼里,就成了咱们蒙古、色目两系臣子,合伙跟汉人过不去。作为一国之主,他反而不得不替汉人撑腰!”
  呼图特穆尔恍然大悟,后悔得连连拍脑袋。“我说一个刘深,怎么在陛下眼里就成了羊脊背肉,无论如何不肯放弃掉,原来其中还有这么多道道。可那是陛下怎么处置刘深,是陛下得事情,怎么显出董大的聪明来!”
  “是汉臣,不是董大。董大在汉臣里边,是个异类。他对陛下的忠心,你我都未必比得过。但其他汉臣,却明里一套,暗里一套在陛下面前玩权谋。你是文官,且想想,最近朝廷上,哪些人请辞,民间,又流传着什么说法?”
  “御史姚枢,户部侍郎张文焕,翰林侍读学士杨子衡,好像全是汉臣啊。对了,我听说,南边出了一种东西叫报纸,上面骂那些跟着咱们的汉人忘了祖宗。为了一己富贵,为了私恩而卖故国!”呼图特穆尔拍着脑袋说道,实在弄不懂这其中有什么关联。
  “那些汉臣,平时被人说了几句,都要像个得势的女奴般,闹着陛下给他们主持公道。如今,被报纸明着骂,他们怎么没要求陛下禁绝报纸?怎么早不请辞,晚不请辞,你们几个和阿合马大人一弹劾刘深,他们就都请辞了!”伯颜低声指点道,“他们分明是故意为之,南方骂得他们越凶,你们逼得他们越紧,他们越装作两头不得志,受了莫大委屈。陛下为了安慰他们,就只好给他们以重用,并且对几个声望较隆的人加官进爵。这就叫借势,你们不肯仔细考虑,跟着色目人瞎欺哄,结果越闹,汉人的权力越大。我蒙古和色目两系列权力越小!”
  “这?”呼图特穆尔对伯颜佩服得五体投地,瞪大牛眼,盯着伯颜上上下下不住地打量,边看,边说道:“好你个伯颜,平素看不出来,居然全身都是心眼。你说,咱们该如何应对,我们几个听你的!”
  “还是那句话,眼光放长远,大局为重。无论汉人和色目人怎么受宠,天下不还是咱蒙古人的。只要平了残宋,就不必在乎一时得失。咱们跟着陛下享福的日子长着呢,别跟那些汉人一般见识。他们不过是陛下手里的棋子,等下完了灭宋这盘棋,该收,也就收了!”伯颜看着呼图特穆尔的眼睛,以极其认真的表情告诫道。“这次残宋突然崛起,是我大元立国以来,少有的一道坎。咱们必须整合一切力量,帮陛下把这个坎走过去。短时间受些委屈,吃些小亏,也就认了。过几天我就要奉命北巡,检查陕、甘两省防务,并试着跟海都等人联络,看能不能先把北方安顿住。朝庭里的一切,就仰仗糊涂兄等。切记,汉人虽然奸诈,却胆小怕事,不会给朝廷带来大祸患。而阿合马等人,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提防。这些色目人,只要有钱,没什么不能卖的!”
  “糊涂兄清楚了,伯颜你尽管放心!”呼图特穆尔叫着自己的绰号,信誓旦旦地保证道。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和伯颜在智慧之上的差距,发誓要在伯颜北巡时,替他守住大后方。
  伯颜说得好,大伙都是蒙古人。只要天下在蒙古人手里,整个族群就能得到最大利益。与族群利益来比,那些意气之争,官场沉浮,不过是一场春花,雨落后,也就谢了。有没有收益,还在最后的果实上。
  细雨过后,残花落尽。
  汉军前都元帅刘深府,两双铁靴踏过落红满地的小径。平宋都元帅张弘范和待罪在家的刘深并肩走在花园中,一边欣赏最后的春色,一边探讨着对宋用兵的心得。
  “刘兄,你刚才说,宋军那边,有钢弩、手雷、火炮三种利器,杀人于百步之外。刘兄与残宋周旋了那么久,可曾想到什么克敌之良策?”张弘范低声问道,抬手,折了一枝细柳,举在眼前细细观赏。
  “败军之将,哪还敢空言误人。几次战事经过,方才我都与你详细说了。若论用兵,愚兄自问没什么错误。但器械不如人,运势亦不如人,所有苦果,只要一个人吞了!”刘深苦笑了一声,讪讪地说道。虽然忽必烈没有治他的罪,但凭借对政治的敏锐嗅觉,刘深本能地感觉到了自己前途的不妙。心情低落,对前线的事情,也提不起太多兴趣。
  张弘范笑了笑,手臂轻挥,几朵新叶顺着树枝向半空飞去。“有道是,花开花落自有时,只赖东风回顾。刘兄何必这么消沉,陛下此刻降罪于你,不过是给人看看。忍得一时寂寞,待小弟平了宋归来,自会在陛下面前保你。我大元兵锋正盛,四下还有安南、缅甸、倭、天竺等国未臣服,刘兄还忧没机会领兵,东山再起不成!”
  “只怕是东君未顾,已经被风雨所折。朝来寒雨晚来风啊!弘范,你的好心我领了,此番带兵近五十万,陛下等于把半个江山交到了你手上。一定徐徐图之,文武两策并用。切忌不可一时急躁,试图靖功于一役!”刘深笑了笑,非常认真地回应。他与张弘范都出身于汉军世侯之家,自幼交好。彼此之间情义素来厚重,有话也不怎么藏私。
  “董大人所献文武两策,虽然高明,可朝廷未必肯认真执行。这武策,我在前线,自可依照刘兄叮嘱来做,而文策,没有人监督,估计用不了多久,阿合马大人就得把它变了味道。况且仁政见效慢,陛下未必等得及。即使陛下愿意等,户部也等不了!”
  张弘范见刘深说得郑重,索性实话实说。行军打仗是他的本行,他有把握控制好整个战役的节奏。但安抚地方的事,却不取决于他。
  “那倒也是,收不上税来,北方的将士也不答应。如果不能为百姓谋福,贤弟此去,尽力少做些杀孽吧。愚兄在家呆了几个月,反省平日所为,好生后悔!”
  “我军百万战旗红,俱是江南女儿血!”张弘范轻轻吟了一句,“兵凶战危,不杀人,怎么激励士兵的凶性。刘兄什么时候转了性子,怜悯起那些平头奴子来!”
  “我有二儿一女,一女早已嫁人,不会因我获罪而受牵连。两个儿字,怕是要替我还债了。贤弟,能少杀,尽量少杀吧。毕竟他们和我们都是汉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啊!”刘深叹息着劝道,他知道张弘范此时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未必听得进自己的劝告。但话说出来,也许冥冥中有神灵听见,就会多少赦免一些自己犯下的杀孽,不会降罪到刘家子孙头上。
  “刘兄何时变得如此婆婆妈妈,难道输了几仗,连英雄气概也输了吗!我们都是汉人,但我们都是被大宋丢弃在北方的汉人,几百年喝着马奶长大,与文疯子空中的中国人何干?”张弘范低声叫道,话语里带上了几分不满。他前来刘府,是为了更多地了解破虏军那些秘密武器的情况,谁知道一向硬气的刘深,颓废得就像个要死了的人一般,一会儿说起谋略,一会说起仁政,一会儿说起民族,就是不说对付火炮和手雷的经验。
  “不是英雄气概输光了,实乃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深苦笑着摇头,大声回道:“也罢,用兵打仗,我本来不如你。你若顺利灭了宋,我刘深肯定借着你的风头,重新领兵出征。说这些没意思的东西,为时尚早。那火炮和手雷,皆带着火字,克火者,莫如水也。江南梅雨季节将致,弘范让士兵多吃些苦,尽量趁着雨天打仗,必能乘得先机。南人身材矮小,近身肉搏,不是蒙古军和汉军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