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良皇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遵旨。”于青退回朝臣中。
  接下来又处理了几件小事后。琴太傅这才缓缓站起身来道:“皇上,老臣有一事要奏。”
  “琴太傅请讲。”我对他报以微笑,我这个笑容,顿时在落在了朝臣的眼中,不由得重新估量起这个太傅来了。
  “皇上有励精图治之心。当以农耕,教育为主。”琴太傅缓缓道:“农耕乃是国之根本,需要格外重视。而教育乃是开启民智,大副地提高大吴百姓的素质,为大吴更好的提拔各界人才。此两项,乃立国之根本。否则空有强大的军事,大吴无可用之粮,无可用之人,何能不败与天下?”
  我微微蹙着眉头,思索了好半晌后,才一脸肃穆地点头道:“太傅所言,甚得朕心。农之一方面,朕已经有了考量,据户部回报来的消息,那片试验用地的产量超过了原先产量地三倍以上,而且利用有效工具,可以将一农民的作业效率提高五倍以上。这一点,户部已经在储备这种新型农具和新型种子了,相信在这个春季,就能在京城附近一带开始大面积试点了。太傅不若说说教育一事吧。”
  “皇上既然对农业已经有了全盘计划,那老臣就不多嘴了。”琴太傅听到这个消息,也是一番欣慰,随即道:“老臣考虑过,要想一次性普及教育,那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惟有逐步推行教育政策,才是上策。臣拟在十三省每省先行建立一中学院,每座太学院拟将容纳五千人左右,而入院学习者,必须是当省学子中的佼佼者,入学三年有成者,给与其弈业,授功名学子称号,相当于秀才功名。而京城则建立一座太学院,可容纳万人。每中学院弈业中优秀者,都可以通过考核进入太学院学习,攻读三年有成者,将授予其学士称号,相当于举人功名。有学士称号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大吴国最终的科举考试,成为大吴国之栋梁人才。”
  “那是否有必要在各级府县,每县设立一座小学堂?”我皱眉问道。
  “的确是有必要的。”琴太傅轻叹一口气道:“可惜,以大吴国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一下子建造出那么多小学堂。如今的小学堂,惟有借用原来的各级私塾,让他们给中学院输送人才。”
  我也有些认同道:“太傅所言极是,以大吴国目前的财力,即便是建造这些中学院和太学院,恐怕都是极为勉强。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只有逐步来才能见成效。”
  “在建立学院之时,还有一件事情必须解决。”琴太傅缓缓道:“那就是学院老师的招募,光那十三所中学院,一所太学院,就至少需要二千名学院老师。”
  “二千名?”我愕然,看样子即便是将翰林院那帮书呆子都扔进去,都才占了冰山一角。
  “太傅乃当今著名鸿学博儒,建设学院和招聘老师的事情,都教给你去办吧。”我急忙把这件事情推诿掉,要是我也参与筹办工作,如此繁琐工作岂不是要把老子累死。
  琴太傅似乎早就知道我有此意,便也不推脱,只是道:“皇上让老臣去办可以。不过,老臣恳请皇上下旨让翰林院大力协助老臣。”
  “此乃应该的,太傅手中无人,空有良计不得施展也。”我微微点了点头:“那就这样吧,翰林院从今天开始,交给太傅大人管理,太傅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老臣谢皇上信任。”琴太傅施完礼后,迅即退到了一旁。
  “刘枕明。”我又唤道。
  “微臣在。”刘枕明一脸严肃的站了出来。刘枕明就是有这个好处,别看他平时为人嘻嘻哈哈,然而一旦遇到正经事,比谁都认真拼命。在我手下当了一年差,尤其辛苦,已经足足瘦了一大圈。
  “农业发展,本是你户部本分工作。”我询问道:“新稻种的留种和器械制作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皇上的话,新稻种已经留下了不少,估计开春的时候可以供给整个京畿附近农田使用,如此套种的话,大约三年左右可以供应到全国。至于器械,因为工部在全力制作军器,如今农具生产的不是很多。恐怕仍旧无法面积扩展开来。”刘枕明遂又道:“皇上,还有那个陶子英陶大人,已经足足数月请假未归了,臣是否去找他一下?毕竟明年春耕还要他来主持。”
  “不用了。此事由你自己安排人做吧。子英地假,是朕恩准了的。”随即我又严肃道:“刘爱卿,此事关系到天下黎民的生死存亡之事,你必须给朕当心了。”
  “微臣定不会叫皇上失望的。”刘枕明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轻恩了一下,刘枕明的保证,我还是比较放心的。户部乃是六部中最繁琐的一部,他却给我管理得井井有条,从来不需要我多费什么心思。
  随即,我又向群臣扫视了一眼,缓声道:“诸位臣公。朕还有一事要宣布。从明天开始,凡是隶属内阁的官员。都给朕搬到南书房侧间工作。一会散朝后,去找大内总管木逢春,他会给你们安排一切的。”
  诸位大臣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道我此举究竟是何意。倒是原内阁的一群家伙,个个喜上眉梢,在我身边办公,就是说属于近臣一系了。而成为红人的机缘也大大增加。
  处理完毕后,我迅即向小多子望了一眼。小多子跟随我多日,自然一个眼神便会意,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群臣知道我有退朝之意,一些小事便也不拿出来说了,直接跪安。
  我挥了挥袖子,小多子忙疾步凑到我面前,扶住了我。
  出得中和殿。小多子这才问我道:“皇上,今日退朝比较早,您是否想去什么地方啊?”
  “摆驾去慈宁宫。”我淡淡道。
  “皇上摆驾慈宁宫。”小多子一吆喝。让龙撵过来。
  当去得慈宁宫后,太后说在西暖阁等我。我甫一进去,太后便将下人都遣了出去,乖巧的依靠在我怀里,目露柔意道:“皇上,还没到晌午呢。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看来定有什么事情。”
  太后的清香体味直扑我鼻,让我不由得一阵心摇意动,手脚不安份起来。却又柔声道:“婉文,难道朕就不能来看看你么?这些日子,可苦了你了。又要忙外面地慈善金会之事,又要处处关心两个产妇。”
  太后哪里经受得住我如此露骨的调戏,身子骨软绵绵地连话也说不出来,只会在我耳边不断的喘息轻吟道:“老爷,让奴婢来伺候您吧。”
  ……
  良久之后,方一番云雨后。俩人温存一小会后,便整理妥当。虽说在这里太后可以一手遮天,但万一被人怀疑,可不是件有趣的事情。
  “皇上,要是午后没什么事情,就在哀家这么吃些吧?”太后面若潮红,眼神暧昧的望着我道。
  “对了,婉文。”我眉头一皱道:“你那个新来的小太监,叫小秀子什么的?”
  “小秀子?”太后微微疑惑的望着我,讶然道:“冬秀子地确是眉清目秀,长得比女孩子都好看。不过,皇上不是只对女人感兴趣么?”
  我晕,她想到什么地方去了。只好尴尬的解释道:“那是秀丽公主,婉文你什么时候把她调过来的?”
  “我说呢,皇上怎么突然变口味了。”太后淡淡地白了我一眼,似笑非笑道:“原来那小秀子就是传闻中的秀丽公主啊?皇上,您可真了不起,谁都以为秀丽公主在倭寇手中。哪里知道早就被皇上金屋藏娇,收藏在了后宫之中。就连哀家这个母后啊,也被蒙在了鼓里。”
  “婉文说笑了。”我淡淡道:“只是秀丽公主在朕宫中之事,高丽国王也已经知晓。朕之前一直无秀丽的音讯,却一直没有宣扬大面积的找,就是怕万一高丽国得知了秀丽失踪后,迁怒于大吴。大吴虽然实力超过高丽数倍,然而现在毕竟北牵东突厥,西定西域诸国,东安倭国,稍有不慎大吴就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若是高丽心一横,将那孤悬海外的十万突厥狼兵放回草原,大吴就危险了。”
  太后听得我这么一番解释后,这才明白此事委实重大。如今大吴四面受敌,若是再加上高丽这个盟国反叛的话,即便是能强行赢到最后,蒙受地损失也将会无法估量。
  “数月前皇宫遭大乱时,宫中乱成了一锅粥。小秀子就是那时候为了避难而跑到了慈宁宫附近。哀家就是在那个时候发现了她,我看她眉清目秀,便问她是哪一个屋子的。她说是在御膳房打杂的小太监,被御膳房大太监所嫉,说是要暗中作掉她,我问谁她也不肯说。。之后,哀家心软便收留了她,当时想想不就是一个御膳房打杂地小太监么,所以也没有向木逢春知会一声。”太后拍着胸脯后怕道:“万一她要是趁乱出了宫,不肯回来那就麻烦大了。”
  “婉文,叫她进来。”我也心安的坐下道:“朕还有话要问她。”
  太后点了点头,出门唤了一小宫女,把秀丽公主叫了进来。
  秀丽甫一进来,就跪在我面前道:“秀丽给皇上,太后娘娘请安。”
  “起来吧,起来吧。”太后一脸慈祥的扶起了一身太监打扮的秀丽,柔声道:“丫头,这些日子可苦了你了。别怪哀家说你,你也真是的,把真实身份和哀家一说,哀家又岂能让你干伺候人的活?”
  “太后娘娘言重了。”秀丽柔巧道:“秀丽本就是出嫁到大吴来的,身为大吴的媳妇,伺候太后您也是应该的。不过,秀丽来之前,可是从来没有想到太后竟然会这么年轻。”
  “看看,看看。”太后抚摸着她的额头,轻轻笑道:“这闺女多会说话,皇上能娶你做妃子,实在是他三生修来的福份。”说着,又扭头对我微微责备道:“看你这个孩子,暗中把秀丽公主接过来了,也不和哀家知会一声。”
  “是,母后教训的对。这都是儿皇的不对。”我低着头,偷偷望向了秀丽。恰好秀丽也往我这边看来,急忙把头一缩。她对地牢中的那段日子还记忆犹新,自然对我有着几分恐惧。
  “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