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舞蹈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首开氏族部落领袖的世袭制度先河,从此结束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的原始社会,开始了“天下为家,各亲其亲”的私有制奴隶社会。夏启即位
后,在大乐之野(或天穆之野)举行盛大演出,将曾是公有的、用于祭祀天
地祖先的乐舞《大韶》,冒天下之大不韪,据为个人享用。至此,舞蹈发展
结束了它的原始时代,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夏、商时代是奴隶社会发展时期,生产力发展改变了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的原始状况。私有制产生,阶级开始分化,个人权力日益增长。伴随整个社
会发展而来的舞蹈,走入了随着个人权力日益增长而来的声色追求的娱乐范
围——舞蹈进入了表演艺术的发展。在这种趋势中,势所必然,从事表演艺
术的乐工人员,即女乐队伍开始发展并庞大起来。夏启是历史上爱好声色、
耽于享乐的统治者。他热衷于狂饮奢食,淫溢康乐,作乐兴舞,极尽豪华。
夏启的儿子太康比其父夏启,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嗜音好色,酗酒淫乐,终


被后羿所逐。夏朝末代王夏桀时,乐舞享受程度达到当时最高水平。史籍记
载,夏桀宫中女乐三万人之多,每当宫乐奏起,响彻都城大街小巷。追求“以
巨为美,以众为观”的豪华奢侈乐舞场面。不仅将祭祀祖先神灵的乐舞,供
自己娱乐消遣,并且喜爱表演在当时看来,十分稀奇古怪的乐舞。靡靡之音
漫于朝廷,宫中集中大批艺人美女,按统治者的要求创作乐舞表演。夏桀在
乐舞享乐方面的极端追求,使得他在被讨伐时,这已是一桩很重要的罪恶。
可见当时宫中乐舞盛大豪华已达相当高程度。夏代第六王少康时,东方的方
夷氏族部落,来宾献乐舞于宫廷。第十六王发(敬)时,东夷各氏族部落再
次来宾献乐舞。这些是古代早期乐舞交流活动。

匆庸置疑,统治者阶层在声色娱乐上的奢侈追求,造就了大批技艺精湛
的艺人队伍,创作了一些有观赏效果的乐舞,由此推动了舞蹈发展。至少在
这一历史时期,统治者阶层在乐舞传统及其道德方面的堕落与舞蹈本身的发
展,是在相悖之中的,这是历史客观存在的事实。

夏朝末代王夏桀,在耽于声色,荒疏政务中,被另一部落联盟领袖商汤
讨伐了。从而结束了夏朝,并由商汤建立了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
王朝。商朝建立后,随即创作了纪念商汤伐夏桀这一事件的乐舞《大■》,
以此庆祝胜利。《大■》歌颂了商汤承衰而起,救护万民。商朝后代都将《大

■》列入祭祀祖先的乐舞中。
商朝时期,是神权统治的时代。舞蹈发展以祭祀性巫舞为主要代表。大
量祭祀舞蹈记录在甲骨文中。据有关专家考证,商代有祭祀舞蹈《隶舞》《羽
舞》;有求雨的舞蹈《■舞》《■》;有奏乐而跳的舞蹈《奏舞》《庸舞》;
有击鼓的舞蹈《彡祭》;有吹奏乐器而舞的《龠祭》;有执干而舞的《伐祭》
等,还有《龙舞》《面具舞》等。由于历史久远,这些舞蹈具体内容形式,
还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甲骨文中还出现了专业乐舞人员“万”或“万人”
的记载。这些都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舞蹈的文字记载。

商朝时期,沿夏朝乐舞发展趋势,表演性舞蹈仍然在奴隶主阶级享乐观
赏需求之中,进一步发展。铺张奢侈,其势不减。而且,舞蹈精美程度,除
了满足感官享乐之外,还包括对财富的炫耀(包括乐舞奴隶的拥有)。据考
古发现,商代用活人殉葬屡见不鲜,其中不少是乐工女乐和精美乐器陪葬坑
中。商纣王时期,奴隶主阶层对乐舞的声色追求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史籍
记载,商纣王好酒淫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喜爱“北里之舞,靡靡
之乐”,倮体男女,相逐为欢。淳朴的传统乐舞已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欣赏
要求,迷魂淫魄之曲才能使其满足。如果说,奴隶社会初期,统治阶级对乐
舞的声色追求,客观上促进了舞蹈的发展,那么在商代末期,在这种放纵声
色,贪其奢华的乐舞享受追求中,舞蹈的进一步发展,则必须以理性道德来
匡正已经滑得太远的声色追求为前提了。

三、“制礼作乐”与“礼崩乐坏”

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侈,刚愎拒谏,搜括剥削,重刑镇压。人民的负
担和社会矛盾都达到极点。这种社会现象,呼唤着一位圣贤君主,来结束这
种状况。于是,周武王联合了庸、蜀、羌、髳、微、卢、濮等多个部落方国,
共伐商纣。伐纣联军,前歌后舞,士气旺盛,于牧野(今河南淇县)一战,
灭商除害。此后建立西周——强盛奴隶制国家。社会的发展,淘汰了许多部


族,而新的政权如何协调各族人民,乃是治国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西周政
权吸取前代经验教训,在因袭夏商礼仪乐制的基础上,增订修改,制定了一
整套法定礼乐制度,即史书盛传的周公“制礼作乐”。这套乐舞制度实际上
是治国手段,以相应的乐舞制度与当时的统治秩序相结合,通过乐舞礼仪来
体现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名分制度,由此规定着君臣、父子、兄弟、夫妻等之
间的上下、尊卑和亲疏关系。并以法律的性质将这套乐舞礼仪制度确定下来,
不能违反僭越。当对宫廷设立了相应的乐舞机构,专门掌管乐舞礼仪事宜。
这套礼仪乐舞的代表作品是《六代舞》(又叫《六舞》)和《六小舞》。《六
代舞》包括:黄帝的《云门》(又叫《云门大卷》)、尧的《大章》(又叫
《大咸》)、舜的(大韶》、禹的《大夏》、商汤的《大■》和周武王的《大
武》。其中,前五个乐舞皆是前代的遗存,而《大武》是周武王讨伐商纣后,
新创作的乐舞,以歌颂武王伐商的丰功伟绩。《六代舞》共同的内容特征,
就是歌颂首领和君王,赞美他们的贤德和功绩。《大夏》以上的四个乐舞,
因重在歌颂黄帝、尧、舜、禹等人,以文德治天下,因此,这四个乐舞叫“文
舞”。《大夏》以下的两个乐舞,因重在赞美商汤、周武王以武功征服天下,
故叫“武舞”。所有《六代舞》的演出仪制和用途,都是明文规定的。这些
规定从歌词、曲调、音律、服饰、动作、队列等方面,都有严密规则。比如,
天子君王用乐舞“八佾”(8 人为一佾),共64 人。诸侯、大夫、士,每一
等级用乐舞,人数都递减二佾。《云门》祭天,《大章》祭地,《大韶》祭
四方神,《大夏》祭山川,《大■》祭先妣,《大武》祭先祖。这些规则不
能更改,否则都是犯法行为。《六代舞》总体风格特征,就是规范和礼仪化。
据史籍记载,乐舞的动作姿势多为礼仪动作,诸如“正揖”“右揖”“左揖”
“俯仰”“躬身”“仰观”“叩头”“拜舞”等。舞人手执道具,文舞执龠
翟(一种乐器和一种鸟饰),武舞执干戚(武器)。舞蹈追求容貌庄严,进
退整齐,“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周其叙时”的风格表现。

《六小舞》包括:执道具的舞蹈《帗舞》、执鸟羽的舞蹈《羽舞》、执
牛尾的舞蹈《旄舞》、盾牌舞《干舞》、插羽饰或执雉尾的舞蹈《皇舞》、
徒手舞蹈《人舞》。这些舞蹈是原始舞蹈的继承。主要用于教育贵族子弟的
教材,也用于祭祀仪式。周王室及贵族子弟从13 岁开始,要逐渐学习掌握各
种礼仪乐舞,20 岁左右要全面掌握《六代舞》和《六小舞》。当时的社会很
重视乐舞修养,询问小孩的年龄都以能否从事乐舞学习来判断。在贵族阶层,
乐舞修养操持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正所谓“大夫无故不撤悬,士无故不撤琴
瑟”。因为历史久远,这些舞蹈的详细内容已难以考证。

西周“制礼作乐”推出的《六代舞》《六小舞》,首开中国古代雅乐舞
之先河。雅乐舞确立了诗、舞、乐“三位一体”的格局。不论身体动作、音
乐曲调和词意表达,都要承担一定的社会伦理道德的表现,并被限制在理性
原则之中。《六代舞》的实施,是要达到治国安民的目的,通过乐舞促使人
们完善内在修养,并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进而达到整个社会安定。在这样的
前提下,对于雅乐舞来说,个人情感表现和感官享乐,是不被纳入其审美标
准中的,甚至完全被否定。而人的理性以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则被推崇。在
当对整个社会的理性精神统领下,前代纵情声色的歌舞被赶下了舞台,被历
史所淘汰。乐舞礼仪为标志的雅乐舞匡正了舞蹈历史的发展道路。

在这一时期,除了《六代舞》《六小舞》以外,宫廷还有民间歌舞“散
乐”,四方少数民族舞蹈“四裔乐”,宴乐射礼时用的“弓矢舞”。有专门


求雨的“雩”祭,仪式中伴有咒语呼号和歌舞相随。有驱疫逐鬼的“傩”祭,
全国性的“大傩”一般在岁终举行。“傩”祭仪式中,有固定程式的傩舞。
在民间,有庆祝丰收,报谢神祗的全国性祭典“蜡”,又叫“大蜡八”,内
容是报谢八位主要神祗。举行蜡祭这一天,举国欢腾,歌舞宴饮。这一传统
秦代以后称“腊”,至今民间的“腊八”即是蜡祭遗风。

这一时期乐舞机构完整而又庞大。最高的官职叫“大司乐”,“大司乐”
以下,有歌唱、舞蹈、器乐及其他工作人员近1500 人。乐舞机构除了负责管
理各种场合的仪式乐舞演出外,还负责乐舞教育工作。周代君王对乐舞教育
十分重视,定期视察,奖罚分明。可以说,西周时期,已出现了我国历史最
早的乐舞教育机构。

西周统治阶级所推崇的雅乐舞,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一直做为统治手段、
教育方式和审美娱乐的主要方面,同时其它歌舞排斥在大雅之堂之外。经过
一定的历史发展,又走到了转折阶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