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来话长。”
“讲给我们听听。”杰斯特罗用一种像是在教室里讲话的声音说,还把一只拇指搁到微笑着的嘴边。
拜伦犹豫一下。杰斯特罗和那个拿到罗兹奖学金的外交官使他感到不安。那姑娘更使他心烦。她取下墨镜后,露出来的眼睛又大又黑,微微往上倾斜,放射出勇敢和智慧的光芒。她的脸很瘦,嘴巴大而柔和,桔色的唇膏涂得略显浓一点。娜塔丽用含讥带讽的神气望着他,仿佛已经断定他是个傻瓜;而拜伦还不至于傻到看不出这一点。
“也许我研究得过了头,”他说,“我开始研究的时候心荡神驰,到最后却像浇了盆冷水似的,心灰意懒。我看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有不少的确是光辉灿烂,但在天才作品中间,也杂了许多徒有其名的垃圾。我最反对把异教和基督教混在一起。我不相信大卫长得像阿波罗,或者摩西长得像朱庇特,或者圣母马利亚像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情妇,膝上放着一个借来的婴儿。也许他们不得不把《圣经》上的犹太人画成当地的意大利人或者假希腊人,可是——”拜伦顿了一下,看大家的样子仿佛都很感兴趣。“瞧,我并不认为我刚才发表的那通意见是什么重要的批评。我揣摩它恰好说明是我自己走错了道路。可是这一切跟基督精神又有什么关系呢?就是这一点叫我恼火。假定耶稣回到人间,去参观一下乌菲齐宫或者圣彼得大教堂,他会觉得怎样呢?就是您书中描写的那个耶稣,杰斯特罗博士,那个来自山沟沟的理想主义者,可怜的犹太传教士?我心目中的上帝就是那个样子的。我父亲是个笃信宗教的人;我们在家里每天早晨得读一章《圣经》。哼,要是耶稣去参观了,他根本就想不到这类玩艺儿跟他自己和他的教义有什么关系。”娜塔丽杰斯特罗一直瞅着他,露出几乎像母亲一样的慈爱笑容。他猛可地对她说:“好啦。你问我为什么要反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我已经回答你了。”
“嗯,这是一种观点。”她说。
斯鲁特的眼睛在镜片后面闪闪发亮,他点了烟斗,一边抽烟一边说:“别妥协,拜伦,有人同意过你的观点。正式的名称叫‘新教’。”
“拜伦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杰斯特罗博士和蔼地说,轻轻地弹着他几个短小的指头。“意大利文艺复兴是艺术和思想的旺盛时期。拜伦,当时所以发生这情况,是因为异教和希伯来精神——用基督教的话来说——不是彼此敌对,而是在短期内共同繁荣。那是种杂交,不错,可是某些杂种往往比父母更强壮,你知道。骡子就是证明。”
“不错,先生,”拜伦说,“可是骡子不能传宗接代。”
娜塔丽杰斯特罗脸上闪过一种既觉得好玩又觉得吃惊的表情,她那又大又黑的眼睛向莱斯里斯鲁特瞟了一下,又回到拜伦身上。
“说得好。正是这样。”杰斯特罗高兴地点了点头,“文艺复兴的确不能生育,它自己衰老死亡了,让异教和希伯来精神各走各的不朽道路。可是这匹骡子的尸骨目前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拜伦,不管你目前为了揭露它,对它是多么厌恶。”
拜伦耸耸肩。莱斯里斯鲁特说:“你父亲是牧师吗?”
“他父亲是海军军官。”杰斯特罗说。
“真的?哪一部门?”
拜伦说:“嗯,他这会儿在作战计划处。”
“老天爷!作战计划处?”杰斯特罗装出一副滑稽的吃惊样子,“我真不知道。有听上去那么可怕吗?”
“先生,每个国家都在太平时代拟订各种理论上的作战计划。”
“你父亲是不是认为战争快要爆发了?”
“我是去年十一月接到他最后一封信的。他没有提起战争。”
另外三个交换了一下异样的眼色。斯鲁特说:“他在家信中会提起这类事吗?”
“他可能要求我回家。他没有提出这要求。”
第一部第5节 突然轰击
“很有意思。”杰斯特罗博士说着,有点自鸣得意地向斯鲁特咧嘴一笑,一边搓着他的两只小手。
“事实上,我认为战争快要爆发。”拜伦说。这句话引起一两秒钟的沉默和更多的眼色。
杰斯特罗说:“真的吗?为什么?”
“嗯,我刚从德国游历回来。你光看见军装、检阅、操练、军乐队。不管你乘车去哪儿,都能遇见满载着兵士的军车,以及装运大炮、坦克的铁路列车。有些列车有时长达两英里。”
“可是,拜伦,希特勒正是靠炫示武力,才赢得奥地利和苏台德的,”杰斯特罗说,“而且不放一枪。”
娜塔丽对拜伦说:“莱斯里认为我叔父应该回家。我们已经争论三天了。”
“我明白。”
杰斯特罗拿了把象牙柄的小刀,用老年人惯用的一本正经的姿势削着梨。“不错,拜伦,我像骡子那样固执。”他用这个词儿显然出于无意,因为紧跟着就马上咧嘴一笑,加了一句:“恐怕是我这个人也有点儿‘杂’的原故吧,我揣摩。这是个舒服的住所,也是我现在惟一的家,我的工作进行得也很顺利。搬一次家要浪费我半年的时间。我要是想把房子卖掉,肯定每一块钱连五分都收不回来。那班意大利人几百年来一直在跟一些不得不廉价卖掉房地产逃跑的外国人打交道。他们会活活地剥掉我的皮。我买下这所别墅的时候,早把这一切都考虑到了。我打算在这里度过我的余年。”
“我希望不会是今年秋天在纳粹手中度过您的余年。”斯鲁特说。
“嘿,你真浑,斯鲁特,”娜塔丽插嘴说,举起一只手从半空直劈下来。“打什么时候起你们外交人员有了这么了不起的远见?打慕尼黑起?打奥地利起?打莱茵河流域起?你们不是每次都感到吃惊吗?”
这样的对话拜伦听了很感兴趣。其他人似乎忘记有他在饭桌上了。
“希特勒一直在采取失去了理性的行动,不顾可能带来什么样灾难性后果,”斯鲁特反驳说,“任何人都可以在街上拔出手枪,在警察起来阻止他之前开枪打死四个人。简而言之,这就是直到现在为止希特勒所谓的高明的外交政策,是一个发了疯的强盗的突然轰击。这套把戏已经行不通了,人们已经有了警惕,他们会在波兰阻止他的。”
杰斯特罗吃了一片梨,开始有节奏地、流畅地谈起话来,有点像一个人自言自语,也有点像在课堂上讲书。“莱斯里,如果希特勒是德国皇帝或者查理十二世那样的人物,我承认我一定会觉得担心。可是他的能力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幸亏旧的统治阶级已经被推翻了。这班喜欢打扮和装腔作势、油头粉面的一九一四年皇族和政客,这班普鲁斯特笔下挂满勋章的色鬼,这班腐败堕落的低能儿,就是他们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旧的礼仪、旧的公文、旧的议定书都会统统完蛋,工业化战争会像一脚踢翻玩偶之家那样轻而易举地粉碎旧制度。于是他们都滚进了垃圾堆,新的领袖从阴沟里出现,提倡现实主义和进行改革。你知道,从前有一些基督教徒也是躲藏在罗马的阴沟和地下陵墓里的。”杰斯特罗对拜伦亨利说,显然对这个新听众颇有好感。
“是的,先生,我听说过。”
“你当然听说过。嗯,希特勒是个流氓,墨索里尼是个流氓,斯大林是个囚徒。这些都是坚强、聪明、能干的新人,都是直接从阴沟里出来的。另一个囚徒列宁,是伟大的革新派。一切都是他创造发明的,莱斯里,你知道——组织类似耶稣会的秘密政党,把粗俗的口号教给群众,蔑视群众的智慧和记忆力,滥用狂热的语言和刺耳的教条,把伊斯兰教的宗教狂热用于政治,搞游行之类花哨而肤浅的场面,策略上讲究极端利己主义——这一切都是列宁主义。希特勒是个列宁主义者,墨索里尼是个列宁主义者。大谈什么反共和亲共,都是哄傻瓜和孩子的。”
“哦,看在老天爷面上,埃伦——”
“马上就完!列宁在外交方面是非常谨慎小心的,这就是我的全部论点。荣誉、名声以及诸如此类华而不实的幻想中的玩艺儿,旧制度因为它们引起战争,可是在列宁看来,这些都是骗人的假药。希特勒也是这样看问题的。他除非极有把握可以安全脱身,决不采取任何行动。像一个手里拿着枪发了疯的强盗,这正是他希望产生的效果。你居然上了当,这倒叫我吃惊。他实际上是个非常非常谨慎的人。他准是有把握可以在不发生战争的情况下在波兰达到目的,要不然他决不会采取行动。至少不会在目前。也许再过十年,等他把德国建设好以后。我只要再活十年,也就心满意足了。”
斯鲁特用微微有点发抖的细长手指摸摸小胡子。“你真把我弄糊涂了,埃伦。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希特勒是列宁主义者!那是咖啡店里的骗人鬼话,你自己也明明知道。俄国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历史。由于废除了私有财产,一个新的世界创立了。你喜欢也好,憎恨也好,反正它是一个新的世界。希特勒的社会主义完全是冒牌货,目的是把一伙流氓送上宝座。他使德国的经济停滞,粉碎了工会,延长了工作时间,减少了工资,让昔日的富人仍旧留在最上层,例如什么克虏伯家族和蒂森家族,就是这班人给他钱让他执行任务的。那些纳粹大人物的生活就像贵族和帝王一样。而那些坚持要在国家社会主义中实行社会主义的人,却一个个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