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宁的回答险些柳镜晓又摔下马去,她的回答语气不重,可是却隐含着无尽的自信:“我军将省军第二混成旅歼灭,现正在继续追歼中!” 
  柳镜晓不知如何反应,抓了抓头,才脱口而出问道:“你说什么?第二混成旅?再说一遍!” 
  丁宁答道:“该旅现已被我军大部歼灭,仅有少数人脱逃……丁宁未能服从命令,请师长责罚!” 
  共和八十八年的第二次蒙阴战斗,堪称是一场极其经典的战斗,当然了,某位代理副连长对此视作不见,他在回忆录中酸溜溜地说:“虽然广大官兵在这些战斗表现极好,也取得相当的成果,但我个人认为,骑兵团首长在这次战斗犯了严重的错误,首先是他违抗柳师长的作战意思,抢先发动战斗,导致既定全歼敌军的作战意图没有得到,使大部分省军成功脱逃,为后继作战带来很大的困难……” 
  他在回忆录花了四页篇幅讲蒙阴战斗,其中只有八十字是讲蒙阴战斗,其余的篇幅都是在批判所谓“骑兵团团长”的错误指挥,顺便把柳镜晓吹捧到无所不能的地步,不过就事实而言,柳镜晓是把全权授予了丁宁,这前线的战斗指挥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当然了,打这样漂亮的战,不仅需要已方齐心协力,也是需要敌军配合配合,按照王自齐的计划是三个混成旅齐头并进,柳镜晓的部队无论也顶不住,只能放弃蒙阴或坐以待毙。 
  想法很好,也仅此而已,既然是齐头并进,但总需要一个作战核心,这个作战核心第二混成旅是当仁不让,让其余两个混成旅掩护两冀。 
  枪打出头鸟,既然你最威风,其余两个旅长就在那里看好戏,虽然走得不慢,可攻击速度也不快,毕竟这战斗结束之后,就是打胜了,这头功要算第二混成旅身上,自己分不到多少骨头,还不如看看情形再说,何况第三混成旅在蒙阴城下还吃了大苦头。 
  而第二混成旅果然是“王自齐二等主力之头等部队”,是个相当有战斗力有锐气的部队,全旅展开左右两个纵队,当即朝蒙阴攻击前进。 
  发现敌军的行动迹象之后,丁宁的临时司令部就吵翻了天,有的人主张撤退,有的人主张主动出击,打省军一个措手不及,还有主张坚守蒙阴县城等候援军,这是蒙定国和胡博的意见,他们在前线捅了大漏子,可无论如何总算是拿下一个蒙阴县城,现在蒙阴县城如果丢掉,那他们的前程就全完了。 
  丁宁不敢作主,结果打了电了才知道柳镜晓已经出了司令部,正往这边赶路,郭俊卿回电的意思决心由前线指挥官下,她负责批准。 
  丁宁站了起来,想了许久,宣布:“准备退到县城据守,等候援军支援!” 
  这个决心经电报请示郭俊卿以后得到批准,几个军官都站起来准备回去布置防备,这时候来了一个消息:“省军的最前方只有一个混成旅,其余两个旅稍稍落在后面。” 
  几个军官脚快的这时候已经走出了司令部,丁宁猛地大叫一声:“回来!回来!准备和第二混成旅决战!” 
  柳镜晓听到这,不由赞道:“好!好!” 
  他素来喜欢有攻击精神的将领,不过真正实施起来,丁宁也只能拼命一赌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丁宁手力的兵力实在太弱了些,既然第二混成旅是分成左右两个纵队前进,他决心集中全部兵力扫荡一路,而以少量兵力拦截另一路。 
  柳镜晓听到这,不由来了兴致当即问道:“是哪个部队防守左路的敌军主力?” 
  丁宁答道:“原来是想让胡营长防守左路,结果胡营长说他的部队在前次战斗伤亡不小,结果司马主动请战,带一个营防守左路……” 
  这话也就是点到而已,柳镜晓心里明白着,他骂了一句:“胡博这只狐狸啊,太滑头,居然连上级的命令都不服从……一遇到苦活累活都不肯干了!丁宁,继续说……” 
  既然司马营长主动请战,这最艰苦的活儿就交给他,他当即在左路军前进的路子找了不少山崮准备坚守。 
  沂蒙山区有所谓“沂蒙七十二崮”的说法,实际数量更多一些,约有百余崮,崮者,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桌状山,山峰险峻,拔地而起,可山顶却平坦如桌,利于守而不利于攻。 
  丁宁则把自己所有的本钱都拼凑在一起,朝第二混成旅的右路军进击。不过,丁宁最厉害的一招就是银弹攻势,她派人通知省军的两个混成旅长,说是奉柳镜晓之令要与省军决一死战,不过如果两个混成旅的脚步能稍稍慢上那么几分,这银子好商量。 
  既然银子好商量,就是把亲妈亲爸卖给你又有什么关系,再考虑到前线凶多吉少,两个旅长就坐下讨价还价了。 
  价格当然谈不扰,两个旅长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第二混成旅毕竟是王自齐的一个王牌部队,柳镜晓的十七师一时半会吃不掉,到时候双方陷入苦战,自己既可出兵救援第二混成旅获大功一件,还可以从柳镜晓那大敲一笔。 
  既然是坐山观虎斗,加上这个第二混成旅求战心切,冲得太快,第二天早上和丁宁的部队发生激战。 
  首先接火是司马勘营,他的营是一个相当能战的部队,一阵排枪打翻四五十省军,当即把左路军给堵住了。 
  丁宁是喜欢挑软的柿子来捏,她的情报表明,左路军是第二混成旅的主力部队,由旅直属队带一个团行动,右路军则弱得多,只有一个步兵团,她心里有两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团,再加一部分保安部队,在兵力占了不小优势。 
  双方是预期地区遭遇,丁宁以有心算无心,一开始部队就如同猛虎下山,把右路军的先头连给直接打掉,接着陷入同先头营的苦战之中。 
  既然是二流部队的头等主力部队,这第二混成旅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左右两路都陷入了苦战。 
  左路军发现司马勘营在前线阻击,办法很简单,用上炮兵轰一阵,然后步兵大叫着上来了,他们的步炮协同打得相当不错,司马勘大叫:“不要怕!准备开火!” 
  密集的射击过后,双方都死伤颇重,司马勘营因为工事掩护,损失要小一些,但是第二混成旅的步兵也冲了山头,十七师素来崇信刺刀无敌,一个排端起刺刀就拼了上去。 
  按以前的惯例,只要一拼刺刀,无论是什么样的土匪都得转身就跑,只是省军不信这个邪,双方当即白刃相击,各自留下十几具的尸体,最终还是因为十七师多了一点信心,省军中有人大叫一声,转身就跑。 
  这一路,冲上来的几十人也全部转身向后跑,这一波攻击总算顶过去了,只是叫司马勘头痛的是,当面的这个指挥官可能是属牛的,有一股蛮劲,部队轮番攻击,总算司马勘当初在羊楼司守过七天七夜,硬是咬咬牙顶住了。 
  司马勘营不好过,丁宁也不好过,一番恶战,付出很大的伤亡,好不容易把先锋营包了饺子,结果其余两个团见机不妙,立即撒腿就跑,朝主力那边会合过去,眼见着这块肥肉就要跑了。 
  只是丁宁的运气实在不坏啊! 
 
 
 
  
第七卷 第十一章 有功旅长
 
  应当说省军的突围是迅速而有力,眼见就要突围而出,“呯呯呯!”出乎于战场上双方的意料,一阵密集的排枪打了突围的省军身上。 
  虽然不清楚狙击敌军的是什么部队,但是丁宁明白一点,那她可以大捞一把,跳在马上大声叫道:“突击!” 
  官兵们见此情景,无不士气大振,端着刺刀冲了上去,丁宁这发现狙击的部队也是自己人,虽然和省军打着鄂军的旗帜,但十七师脱胎于奉军,装束与普通鄂军大有不同。 
  柳镜晓有:“胜则弹冠相庆,败则鼎力相助”,大伙儿也不敢坐视不救,于长庆来的机会是最好不过了,刚刚堵在省军撤退的路上,一阵排枪过去,当即把敌军堵住了。 
  第二混成旅也不是吃素的,军官们自发性叫道:“刺刀突击!冲出去!” 
  即使在这种前后夹击的情况,右路军也经过了一阵短促而又血腥的刺刀战才宣布崩溃。 
  而另一边也同样上演这样的好戏,司马勘自许为当年羊楼司上的一流指挥,对防御颇有手得,手榴弹、步枪、刺刀轮番上阵,对面的敌军也有蛮劲,敢于对掷手榴弹,敢于发起连级冲锋,就是拼起刺刀也是有一股狠劲,如果仗着既有阵地的优势,又加上地形的绝对优势,司马勘营也渐渐顶不住。 
  对方真有股狠劲,趁这功夫,一个营摆成连方队冲了上来,虽然在步枪射击不时有人扑通倒地,血花四溅,但是很快就冲到了半山腰,司马勘亲自扔起手榴弹,虽然黑烟不绝,省军伤亡颇重,可是这时候先锋已经冲上了山顶,对方又接着投入第二梯队。 
  司马勘营却不能退后半步,十七师的部队宁可主攻,也不愿打狙击战,因为主攻的话,战斗不利可以撤出,打狙击战却不同,无论战斗发展到什么,他们必须钉在阵地上,司马勘也知道绝对不能后退,只能准备亲自肉搏。 
  只是同样的剧本上演了两次,从侧冀响起的枪声挽救了司马勘营,来的部队是同属李何一团的其余部队,李何一亲自带队突击,从侧冀杀了出来,硬是打第二混成旅的进攻给打退了。 
  司马勘营是李何一手下的头号主力营,所以无论如何他只能拼命来援,还好部队十分轻便,只带了弹药和一日份的军粮马干来援,所以才能快速来援。 
  原本部队要非常笨重,只是李何一考虑到,至于军食筹措,他只能寄希望于就地征发,入沂蒙山区前都是柳镜晓的地盘,他派轻骑在前面发布消息,到一地即向地方借粮,倒也没有多少事情,进入沂蒙山区后问题就开始显现,不过他的部队也赶到战场。 
  省军被这么一搅局,颇失了些锐气,只能再次上去,又派人联络战斗中的右路军,让他们掩护侧翼,必要时准备收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