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躯摇摇欲坠。那是在阻止洛信进攻时,所中的一枪。
  真是一个野蛮的家伙啊!哥舒行文默默的想道,这个独眼龙绝对有着野兽的混血,力量超出了人类的范畴,一枪下来震碎了自己的护心镜,还打断了自己的三根肋骨,要不是身边的亲兵奋力拚救,而那个莽撞的家伙还沉浸在杀戮的快感之中,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身份而补上一枪,恐怕自己早已一命呜呼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一阵晕眩之后,一直强忍着伤痛的哥舒行文倒下了马。
  「大帅!」哈里哧大惊,急忙命人扶起哥舒行文,护着他突围,自己却留下断后。
  于是,大批的战士从秋里故意留下的缺口冲去,风雨军并没有正面抵挡,但是从侧翼袭来的弓矢,却给予呼兰军大面积的杀伤。而耶律部族带来的力量,又牢牢的保护了神龙战车的后方──这支军队可是在草原上身经百战!
  当呼兰军过去了一半的时候,其他方向的风雨军则开始向前稳步推进,刀枪缓缓沉稳的逼来,弓箭铺天盖地的射去。大批来不及突围的呼兰军阵形大乱,纷纷倒在血泊中,更有不少将士被迫跳入了河中,希望游到对岸逃生。
  哈里哧挥舞着宝剑,声嘶力竭的呼喝,力图压住阵形,可惜大势已去,身中数十箭的这位呼兰名将,临死之际依然坚定的站立着,双目怒视,透着不甘与愤怒。
  与此同时,风雨军开始对突围的呼兰军进行追击。
  一马当先的是耶律部族的战神耶律明雄,自从在呼兰,风雨的妙计退兵化解了耶律家族的灭顶之灾后(具体事宜在大漠孤烟篇),耶律明雄就对风雨佩服的五体投地,也是族中最支持耶律楚昭所提出投向风雨的建议的同盟者。
  在这次的战斗中,耶律部族赶到战场的时候,已经接近了尾声,对此耶律明雄十分懊恼,所以急于建功的耶律明雄,这次当仁不让的冲到了最前面。在战斗中几乎毫发未损、精力充沛的耶律部族骑兵,成为了精疲力竭的呼兰军的梦魇。
  最糟糕的是,哥舒行文重伤昏迷,无法指挥全军。战争的顺利程度,让秋里也目瞪口呆。
  其后的三天,变成了呼兰军的溃退和风雨军的追击,军心涣散的呼兰军一下子就丢掉了凉城,紧紧尾随其后的风雨军,毫不费力的就通过了因为接应败退的呼兰军而大开的城门。
  对此后世的一位名将如此感叹道:「这一仗绝对可以列为经典战役,不仅是因为作战前伟大的战略部署、作战时双方巧妙的战术运用,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淋漓尽致的把战争就是走十二里、打一仗,再追十二里的指挥艺术给表现了出来。」
  失去了统帅,无心恋战,一心想回国的呼兰军根本没有进行什么有力的抵抗,就把凉城拱手相让了。在这些呼兰士兵的眼里,呼兰高层的权力之争与他们毫无关系,既然他们的最高指挥官仍然重伤昏迷,而且这半年来面对风雨军又是连战连败,那么回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就这样,半日的大决战和其后三天的追击战,使得在整个战场上,七万多风雨军的战士,和数目只会少不会多的呼兰军健儿永远的安息了。
  呼兰帝国的南路军溃不成军,南院总管、大元帅哥舒行文身受重伤。
  风雨曾经在很久以后,驳斥了人们对于哥舒行文的轻视。
  在风雨军和哥舒行文的三场对战中,风雨直承了第一次伦玉关之战应该是哥舒行文获胜──这与大多数人的观点相悖。风雨认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战略目的的达成与否。
  在伦玉关之战中,秋里的冲锋只是延迟了呼兰军获胜的时间而已,如果没有地下交易,刚刚建成的风雨军恐怕就此成为历史的名词。
  战争的结果是哥舒行文得到了他所想要达成的一切战略目的──营救大皇子、经伦玉关神不知鬼不觉的回兵呼兰,当时这对于大皇子和哥舒行文来说,远比拿下伦玉关更为重要。而风雨却不得不冒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和呼兰暂时讲和,这种讲和在日后给予了风雨无限的麻烦,甚至是杀身之祸。所以风雨始终都认为这场战争自己失败了。
  至于锦州之战,其实是在皇甫家族和林仁山的兵马合作下进行的。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个很少有人察觉的影响就是:风雨军的高层将领,终于在战斗的表现上察觉了风雨军和其他军队的差距,为了弥补这种差距,在后来的凉、夏大战中,风雨军的将领就更进一步的依靠了器械和谋略。而在凉、夏大战之后更是注重军队的训练,这为日后风雨军所形成的作战风格和作战能力,埋下了意想不到的伏笔。
  这一场战役只能说风雨军赢了半场,皇甫家族和林仁山的军队为守住锦州城和顶住北岸呼兰军,建立了巨大的功勋。即使是风雨制定的,被后人认为经典的战略计画,其实也差点变为作茧自缚,只是洛信的出现证明了幸运女神依然青睐于风雨。
  而这场凉、夏之战,用秋里的话说就是一场一开始就注定好的胜仗。
  除了在时间上稍稍有利于哥舒行文外(这一点被秋里的战略行动所破坏),其他方面无论是天时、地利、人和,还是兵力对比和分布,以及政治上的处境,哥舒行文都已经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无论是谁来指挥这一场战争,呼兰都是注定成为战略上的输家。
  然而即使这样,哥舒行文面对着注定日后大展神威、破敌万千,而目前才刚刚开始运用的神龙战车,仍然连连予以巧妙的打击,几乎令神龙战车成为了历史名词。
  呼兰狂骑兵在这场战争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面对如此危局,只损失了二千余人,这支可怕的军队在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风雨军心头的梦魇。
  无论是风雨还是秋里,都对于这位老将军在用兵方面的老练和沉稳,抱以绝对的钦佩。风雨军的将领们从这位戎马一生的名将身上,吸取了不少经验和教训,为这些年轻的将领日后统帅大军驰骋沙场,展示名垂史册的军事才华,起了无与伦比的作用。
  例如朱大寿正是从这一仗中累积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更进一步的发展了神龙战车的运用,在日后无数场血雨腥风的战争中,使得神龙战车展露锋芒;南天门则在日后对神龙战车作了重大的修改,加强了防御力并配备了巨弩、辅以火炮。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哥舒行文破坏神龙战车的战术作了相应的对策。在差不多十年后的一场重要战斗中,面对着敌人类似的战术,神龙战车坚强的屹立于战场,忠诚的守卫着他们的统帅,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使得风雨再书历史的辉煌。
  不管怎样,历史留下了如此的记载:
  圣龙历七五三年九月二十九日,风雨军与呼兰军决战于渭水平原,风雨军胜。
  圣龙历七五三年十月一日,风雨军攻克凉城。
  圣龙历七五三年十月二日,哥舒行文在忠心耿耿的部属护卫下,率领残兵回到了呼兰本土。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在经历了半年的圣龙攻伐战之后,非常凄凉的结束了这场战争。夕阳西下,无限孤独。
  圣龙历七五三年十月三日,夏城攻克。
  圣龙历七五三年十月四日,延城攻克。
  至此圣龙收复了所有的领土,同时也成功的渡过了广陵帝即位之初,所面临严峻的政治和外交危机。
  不过,无论是胜利的一方,还是战败的一方,此刻都沉浸在失去军中长城的悲痛之中。
  「真冷啊!」在一处破败的茅屋里,哥舒行文喃喃自语道。
  圣龙历七五三年三月,从呼兰本土浩浩荡荡出征的五十万呼兰健儿,如今已经所剩无几了。只有千余名忠心耿耿的亲兵,始终守候在统帅的身边。其余的人马不是战死沙场,就是琢磨着如何投靠到张仲坚的门下。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失势,又在战场上失去军队的哥舒行文,无论如何都不是这些攀炎附势者继续效忠的对象了。
  神志迷离的哥舒行文,似乎又回到了少年时代。
  身为草原自由骑士的自己,在游历中遇到了大可汗,还有许多一样志同道合的兄弟。为了草原不受欺凌,为了亲人不受迫害,热血沸腾的年轻人拿起了武器,向强权抗争。
  那是多么美好的日子,一起杀敌,一起流血,一起喝酒,一起歌唱。
  兄弟之间手足情深,不拘小节。拔刀出剑,驰骋大漠,求的只是一个快活!
  慢慢的,征服了部落,攻克了城池,统一了草原,跨越了沙漠。
  然而随着时间在流逝,事情也发生了变化。
  曾经言笑无忌的兄弟起了隔膜,曾经反抗强权的勇士,变成了镇压异族的屠夫。
  当年仅仅是想吃饱喝暖,不受人鸟气的理想,变成了排斥异己、掠夺财富的霸行。
  自己是怎么了,居然也会像当年欺负自己族人的国家一样,不远千里,来到别人的家园烧杀掠夺。最可笑的还是到头来和自己曾经打败过的敌人一样,身败名裂。唯一可惜的是那些跟随自己背井离乡、万里远征的孩子,他们是因为对于大可汗的崇拜、对于呼兰帝国的热爱和对于自己的信任而来的,如今却埋骨异乡,天人永隔。
  今年的呼兰将是人人披麻、家家哀歌了吧!自己也会被整个呼兰恨之入骨吧?
  圣龙历七五三年十月二日,这样想着的哥舒行文,在微弱的呼唤着「大可汗」的呻吟中,离开了人世。
  这位一生征战无数、武功赫赫的沙场宿将,最终以一个武人的归宿,结束了自己的人生。令人讽刺的是,他在历史上最引人关注的不是早年仗剑天下的侠义之名,也不是追随大可汗横扫东西的丰功伟绩,而是晚年所经历的风雨,及其麾下将领迅速崛起的著名战役。
  在权力斗争中败给了张仲坚,在战场上又为风雨和风雨军做了铺垫之后,这位倔强的老人,终于熄灭了生命的最后一点火焰。他用自己的生命开启了新时代的大门。
  对于张仲坚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