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名冢揽胜  杨国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吹摹稕履喙惩跄贡摹罚淠谌萃耆恢拢贾庾故鞘迨兰图永锫さ荷蠜履喙唇裎睦乘盏す┕趼槟侨羌幽悄说哪乖帷
  浡泥国是具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文明古国。据史载,浡泥国人素以“恶杀喜施”著称于世,“人多念佛,素食”。与我国的友好往来,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西汉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明太祖朱元璋遣御史张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等人,从泉州登海船,“奉诏”跨海出使浡泥国。次年,浡泥国王马哈谟沙遣使到中国朝贡,祝贺明王朝的建立。自此,中、浡两国间的友好往来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永乐六年(1408)8 月20 日,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亲率王妃、子女、弟、妹、亲戚及近臣150 余人来中国。明成祖朱棣得知后,即派中官太监杜兴专程前往泉州迎接。在去南京的途中,所过州县,均由当地官员设宴款待。8 月28 日,麻那惹加那乃抵达明都城南京,明成祖亲自在皇宫的文华殿会见浡泥国王,互赠礼物。随后又在奉天门大摆宴席热情款待,王妃则由明廷高官夫人陪宴于他们下榻的会同馆(即国宾馆)内。浡泥国王所献礼物“陈之文华殿”。明成祖又回赠“仪仗、交椅、银器、伞扇、销金鞍马、金质文绮、纱罗、绫绢衣十袭”,“自王及妃以下悉赐冠带、袭衣。”在会同馆内,还配有太监料理生活。
  国王在南京期间,对中华万物充满了赞赏之情。当时明京都北迁北京的工程已开工了二年,按设计方案,北京的宫殿虽然仿照南京制式,但是在规模上,要比南京的更宏伟壮观。国王目睹中华的辉煌,心情非常兴奋。不料,他在南京仅住了一个多月,“王忽感疾”,并日趋严重。明成祖得知后,立即派太医“善药调治,遣中贵人劳问,旦暮相继,又命大臣视王疾差”。浡泥国王终因病笃,诊治无效,于同年10 月1 日病故于会同馆内,年仅28 岁。浡泥国王临终前,向王妃等人留下遗嘱,希望“体魄托葬中华,不为夷鬼”。明成祖深感哀悼,辍朝三日,并赐浡泥王谥号“恭顺”,以王礼具办棺椁明器,葬于安德门外石子冈,墓前立碑一通,碑文由文渊阁大学士胡广撰写,长达2 千言,真实、生动而系统地记述了国王访华期间的种种史实(碑文附后)。在墓侧又立祠以祭。明成祖命其4 岁之子遐旺袭承浡泥王职,朝贡以3 年一次。12 月4 日,明成祖遣张谦、行人周航等人,护送遐旺一行回国,继承王位。
  对于石子冈的浡泥国王墓,每年春秋二季,朝廷均派人前往祭扫。浡泥国王病逝南京的前后几十年间,是中国与浡泥国之间友好关系的高潮,是在朱元璋、朱棣父子两代皇帝的积极倡导和浡泥国王马哈谟沙、麻那惹加那乃及遐旺三代国王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官方友好关系一直断断续续沿续到明嘉靖年间。随着西方各国在海上称霸,对南洋各国经济的控制,明朝政府与南洋诸国的官方贸易也就中断了。
  浡泥国王墓自1958 年发现后,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和考证,从而将这一具有中外交往史料价值的文物,从历史的尘埃中抢救出来,公布于众,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麻那惹加那乃的后裔及文莱国的官员、商人、学者先后组团到墓地凭吊、祭扫。1988 年。著名诗人、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吴奔星先生在清明时节来到墓地,称之:“浡泥国王来访,实开中外友好之先声”。并感赋诗一首:“浡泥王墓永留芳,托葬中华岁月长。休道有家归未得,海天空阔共金阳。”
  如今,当地政府已将浡泥国王墓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墓前神道石刻等建筑修复扶正,新建了一条水泥路直通墓地,在墓地四周每年增植林木。近年来,文莱国王室先后两次派特使前来奠祭他们的祖先。1994 年9 月,该国文化代表团团长陛亨·贾米尔经过考查、研究,确认浡泥国王是文莱历史上的国王,并据此著有《文莱苏丹二世》一书。这里成了中国与文莱国世代友好的象征。

  附:《浡泥国恭顺王墓碑》

  胡 广永乐六年秋八月乙未,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来朝,率其妻、子、弟、妹、亲戚、陪臣,凡百五十余人至阙下,上表、贡方物。上御奉天殿,受其献。退即奉天门,召与语,象通其言,曰:“僻壤臣妾,诞被圣化,思睹清光,靡知忌畏,辄敢尘渎。”又曰:“天以覆我,地以载我,天子以乂宁我。我长我幼,处有安居,食有和味,衣有宜服,利用备器,以资其生;强不敢凌弱,众不敢欺寡,非天子孰使之然也?!天子功德暨于我者,同乎天地。然天地仰而见,局面履,惟天子邈而难见。是故诚有所不通。僻陋臣妾,不惮险远,浮诣阙下,以达其诚!”上曰:“嘻!惟天、惟皇考付予以天下,子养民;天与皇考,视民同仁。予其承天与皇考付界之重,惟恐弗堪,弗若汝言!”则又顿首曰:“自天子改元之初载,臣国屡丰和:山川之蕴珍宝者,霅然而呈;草木之不华者,霍然而实;异禽跄鸣,而走兽率舞也。臣国之老曰:‘中国圣人,德教流溢于兹’。臣土虽远京师,然为天子氓,故矜奋而来觐。”上嘉其诚,优待礼隆,赐予甚厚。初赐宴于华盖殿,既连宴于奉天门。每宴,则命公夫人宴其妻、子(于)内馆。罢宴,敕大官厚具献食;日命大臣一人待(侍)于所舍,中贵人专接伴,盛其班张,丰其禀饩,入朝,班次上公,宠屋至矣!逾月,王忽感疾。上命医,赐善药调治;遣中贵人劳问。旦暮相继。日命大臣,视王疾差;剧闻小瘳,喜见颜色。王疾笃,语其妻以下曰:“我疾,贻天子忧念,脱有大故,命也。我僻处荒徼,幸入朝睹天子声光,即死无憾。死,又体魄托葬中华,不为夷鬼!所憾者,受天子深恩,生不能报,死诚有负。”指其子曰:“我即不起,其以儿入,拜谢天子:誓世世毋忘天子恩。若等克如我志,瞑目无憾矣?”十月乙亥朔,王卒,得年二十有八。上甚悼之。辍正朝三日;敕有司,治丧具,厚恤典,赐谥曰“恭顺”。遣使谕祭,又遣使抚慰其妻、子。王之妻拜使者曰:“乃下臣祚薄,弗克负荷天子深恩,不能终事且没。有遗命,以‘世世毋忘天子恩’。克守其言,则死犹不死矣!”王之妻之言,亦可谓贤也已。是月庚寅,以礼葬王于安德门外之石子岗。敕为文,志其圹。王父曰麻那惹沙那旺沙;母曰刺失八的;妻曰他系邪;子一人,曰遐旺,甫四岁;女二人。以遐旺袭王爵,赐以冠服、玉带、仪仗、鞍马、服物、器皿及金银、锦绮、钱币甚厚。赐王妻以命服、珠冠、白金、锦绮、钱币诸物。其余,赐各有差。官王之弟施里难那那惹、施里微喏那沙那、那万喏邪三人,俾辅遐旺。诏有司,立祠于王墓。置守坟者三户。敕建碑祠下,命臣广,制刻文。臣广仰惟皇上绥宁宇内,茂扬天德,溥博周遍;凡日月照临之地,皆心悦诚归,惟恐或后,奉琛秉贽之国,辍集于庭,岁以万数,浡泥王去中国,累数万里,一旦举妻、孥、弟、妹、亲戚、陪臣,浮钜海来朝,不以为难;叩陛陈辞,忠诚溢发,其心坚确,有如金石。至其临终之言,尤拳拳属其下以不忘天子恩。圣德渐渍,感动于人心。其深如此,于乎盛哉!惟王贤达聪明,忠顺之节,始终一致;宜其身被宠荣,泽延后嗣。用纪其实,声为铭诗,昭示无极,以彰王之所以受恩深厚者,由其诚也。铭曰:“大明御天,臣妾万方,孰不来享,孰不来王。倚欤浡泥,邈处炎徼,感化来归,风腾云趭。曰妇曰子,弟妹陪臣,秩秩稽颡,趋拤‘。跽曰天子,作我父母,我生我乐,天子之祜。戴天覆地,畴比幪幈,翘首大明,遹来献诚。天子曰吁,予统宇内,绥尔于宁,惟德罔逮。王拜稽首,万岁欢呼,服德怀仁,春育海濡。国有山川,匿其宝物,灵发其藏,不爱而出。荏苒草木,惟叶蓁蓁,煌煌者华,有实其蒉。异禽和音,鸣拂其羽,走兽麇麇,亦跄以舞。国黄耇曰,圣化所渐,臣国虽逖,臣心仰瞻。天子嘉悦,待以异礼,宴劳锡赉,有厚而旨。云胡期月,疾忽及之,奄然而丧,复悼而悲。临终之言,谓其觏悯,死有弗忘,天子深恩。于乎贤王,卓特超逸,西南诸蕃,靡堪王匹。生者诚款、没有谥铭,爵于王胤,世世其水。有坟如堂,有祠翼翼,以妥王灵,其永无厌。王患不归,王闻孔彰,天子恩隆,万世有光。”
  由于这块墓碑并同碑文跨海传播友谊,为中华墓葬文化中所罕见,特不厌其赘录为附。碑文录自《皇明文衡》并按季士家先生《明清史事论集》中《浡泥王墓和浡泥国诸问题研究》一文的断句,加标点一并附上。

  丰碑犹自焕奎章——苏禄东王墓

  明初,郑和奉命七下西洋,先后到达30 余国,不仅提高了明朝的政治外交地位,还加强了明朝与西南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山东德州的苏禄东王墓,便是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同外国友好交往的历史的实物见证。
  古苏禄王国在今加里曼丹岛和菲律宾群岛之间的苏禄群岛上,以盛产珍珠而举世闻名。自郑和下西洋后,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得知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既强大又友善,许多国家都争派使者或国王亲自去中国访问。遂与西王、峒王率340 余人的大型使团,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访问中国。
  苏禄东王一行到达北京后,受到明成祖朱棣的盛情款待。当时,朱棣在与诸国交往中,采取的是“厚往薄来”的方针,旨在提高明朝的政治外交地位,提高朱棣在国内的威望。所以款待之余,还让苏禄东王一行参观了正在兴建中的北京城。经过扩建、改造,北京城周长达44 里、高约12 米的巍峨城墙内,还建有周长约18 里的皇城,皇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