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毗达摩四十九讲 玛欣德尊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三界的结生可以分为三类,这三类就是:

有一类的有情属于无想有情天。无想有情天是指有一类的有情投生在第四禅天里面,这一种有情并没有任何的心识,他们只有色法。所以,当一个众生透过无想定投生到无想有情天的时候,由于没有心,所以他只是属于色结生。换而言之,这一种有情并没有结生心,在他的生命一开始那一刹那,就只是一堆色法而已。由于在这一类的生命当中,整个生命五百大劫只有业生色,而且这种业生色是特指命根九法聚,所以这一类的众生存在称为一蕴有。这里的一蕴有是指哪一蕴呢?是指色蕴。

还有无色界的梵天人,由于一个众生投生到无色界,无色界有没有色法?没有色法,如果有色法那就不叫无色了。如果没有色法的话,那他属于什么结生?他只是属于名结生。在五蕴当中名是指哪些蕴呢?受、想、行、识。所以无色界的有情的生命是只有名法而没有色法的,这称为四蕴有。有(bhava)的意思就是生命。一蕴有就是有一类的生命只有色法,但没有心;有一类的生命只有心法,而没有色法。

除了无想有情天,欲界和色界的众生,他们在结生的时候、他们的生命开始的时候是名法和色法一起生起的,这一类的众生称为名色结生。由于有了名色,所以,这一类的众生也称为五蕴有,就是拥有五蕴的,拥有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生命。

当我们了解了生命的存在有这三种之后,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在这三种有当中,识缘名色是什么样的关系的。

一蕴有是指只有色法的众生,在这个时候,识缘名色不一定能够说得通。对于这一类的众生来说只是识缘色,而且这里的识是特指前生所造的业识。例如,他造作了入无想定的这种善业,由于这一种善业的成熟,使他投生到色界里的无想有情天,而由于投生的时候只有色法并没有名法,所以对于无想有情天来说,识缘名色是不适合的,只能够说识缘色。

对于四蕴有来说,也是识缘名色并不适合,只能够说在无色界的有情里面是识缘名。这个时候它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就是在那一生当中的心跟心所;而在前世来说,由于他前世曾经造了无色界定的这种善业,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证得无色界定,在他的心中生起的心是属于无色界的广大心,这种心所造下的业是属于能够使他投生到无色界梵天里的这种善业。这里讲到的识缘名,就是指过去所造的业而带来了在那一期生命里的果报的名法。

而对于五蕴有来说,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或者动物、或者鬼类、或者欲界的天,还有色界,就是除了一蕴有的其它的色界梵天,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是识缘名色。因为,这一类的众生拥有色、受、想、行、识,也就是说他们都有名色法,所以识缘名色是这么样来的。

在这里我们并不讨论一蕴有跟讨论四蕴有,我们在这里只是讨论五蕴有的世间。当然,如果有一些禅修者在观照他们的过去世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在过去的轮回里面曾经投生到无想有情天,也就是他们的过去生曾经经验过一蕴有,或者曾经投生到无色界梵天,也就是他的过去生命曾经是四蕴有,那么,在他辨识他的过去世的缘起关系的时候,还是要辨识识缘色或者识缘名。但是,一般情况来说,大多数的众生、有情,他们轮回都是在欲界、在色界,这个时候,如果这一位禅修者在辨识他的过去世的时候,他就要用识缘名色的这种关系来辨识。

在这里,我们用两种方法来解释识缘名色:第一种用业识的方法,业识的方法就是在《清净道论》里说到的非果报识。另外一种我们用果报识的方法来解释识缘名色。

这里先讲用业识,这里讲的业识是前一世造业的心称为业识。如果一个人在过去生造了业,这种业在他结生的时候成熟,那过去所造业的这种心带来今生结生的果报名色法,对于名法来说就是果报心与心所,而对于色法来说是业生色。

假如这一堆名色法是一个人的话,就是说如果一个众生在过去生曾经造下了善业,这种善业在过去生造的时候称为前生的业识。前生的业识,例如:它是属于八大善心的其中一种,我们在这里就举一个人在过去造了殊胜的三因善业为例子。

如果一个人在过去造了殊胜的三因善业,一般是指悦俱的智相应心或者舍俱的智相应心。过去造的这种业在他临终的时候成熟使他带来结生,在结生的那一刹那,他的果报心是属于什么心?属于结生心,而且是属于智相应的果报心。如果是智相应的悦俱的心,那么一个心(这里的果报心)再加上心所(心所一共有三十三个心所),也就是说这一个人的结生名法是三十四个名法。

对于如果是一个舍俱的智相应心的话,那么这里的心是属于舍俱智相应一心,然后心所有多少个?心所有三十二个,因为少了一个什么心所?少了一个喜心所,舍俱的就没有喜心所,如果悦俱的,也就是受是属于乐受的,那么它就会有喜心所。

对于色法来说,一个众生投生为人,在一结生的那一刹那有多少种色法?有多少种?有三十种,即:身十法聚、性十法聚和心处十法聚。在一结生那一刹那,这一个人,只是我们叫做受精卵,刚刚受精那一刹那结生已经形成了。结生那一刹那,这一个人的那一个受精卵的里面,就会有身十法聚,身十法聚就是指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身净色。

还有性根十法聚,也就是说在一投生那一刹那,一个人的性别已经决定了,是男是女已经决定了。如果是个女性的话,那么性根十法聚是指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女性根色;如果是男的话,那它是男性根色。还有心处十法聚,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和心所依处色。为什么必须得要有心所依处色呢?因为它也是结生心的依处。

所以,在结生那一刹那,识缘名色的关系是由于过去造了业,造业是由什么来负责的?是由这种造业的心,这种造业的心我们称为识。在他投生的那一刹那带来了结生心(结生名法)和那一个果报的身体,这称为识缘名色。

在生命期间,识还是指前生的业识。在一个人的生命期间,对于名法来说他可以有多少种名法?果报的心可以在一个人的生命里面有多少种可以生起?多少种?双五识可不可以生起?即是眼、耳、鼻、舌、身的善果报和不善果报,还有两个领受心,三个推度心和八个大果报心,这些可以在生命期间生起。

对于色法来说,即是业生色,也就是一个人在过去生造了业,这里的业就和我们刚才讲到的结生的业不尽相同了,也就是这里的识。对于一个人来说,令他结生的前生业识一定是什么?一定是善业,是不是?是还是不是?如果是不善业的话,那么他不可能投生为人。所以,对于一个人在结生的时候,必定识是善业。

而生命期间,这里的前生业识可不可以是不善业?可以吗?可以。如果只是善业的话,那么双五识只剩下五个了,它只剩下善果报了。所以,在生命期间,这里讲到的业识可以是所造的不善业或善业。就是一个人在过去生造了不善业,今生他是不善果报心来体验的。如果前生造的是善业,当这种善业在这一生的生命当中成熟,他可以体验为善的果报心、善的果报心可以体验。而作为前一世所造的业,在今生只要他这个身体还存在、他还有生命,那他过去所造的业不断地会成熟,而带来这个业生身,这个业生身我们称为业生色法,就是说这个身体,在这种情况是属于识缘名色。

我们讲了由于前一世所造的善或不善的业,带来今生的名色法,这一种是属于识缘名色。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在《清净道论》里面讲到的,如果是作为果报识的话,那识缘名色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我们也可以分为两种方法来解释:
第一种识缘名色只是发生在结生那一刹那。

在结生那一刹那,这里的识是指结生识,也就是结生心。因为心就是识,识就是心,我们讲到的五蕴当中的色、受、想、行、识vi¤¤àõ;a,这里的识就等于所有的心法——八十九种心。

在结生的时候和结生识一起生起的名法是什么?是俱生的相应心所。如果这个结生心是发生在人,而且我们又再举刚才如果是一种殊胜的三因善心的话,那他过去生所造的可能是悦俱的智相应心或者舍俱的智相应心。在他结生的时候,他的结生心只是一个,然后结生的名法,就是说跟这一个结生识同时发生的称为相应的心所,有三十三个。如果是悦俱的话三十三个,如果是舍俱的话三十二个。为什么它们会一起发生的呢?因为我们讲到心所的时候还记得吗?心所必定跟心同生同灭,取同一个目标,拥有同一个依处。心和心所之间的关系就犹如国王和大臣的关系,有了心必定会有和它一起生起的心所,就好象四大与四大所造一样,四大种不会单独地生起。任何的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不会单独、单独地生起,它们一生起就是成组成组地生起。心也是究竟法,心所也是究竟法,它们生起就是按照心的规律而生起。

对于色法也是。一旦色法,例如:地界生起,它必定会伴随着水、火、风,还有颜色、香味、食素会一起生起的。

在结生的时候,心的生起必然伴随着心所的生起,所以我们称为“俱生”,就是一起生起的意思。而“相应”就是因为它们都是属于在同一个名聚里面。一堆的色法我们称为色聚,而名法也是以一堆的方式出现,所以这个我们称为相应的心所,它是和心相应的。

对于色法上来说,它也是属于俱生的业生色。这里的“俱生”是和什么同时生起啊?和结生心同时生起。如果他是个人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