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七诫 作者:和仁 管家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反省,善于总结各种经验教训,他的工作一般是越做越好,因为他总能看到每一次工作中的不足,以便于日后改进。虽然有时候这类人会表现得优柔寡断,但这正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大可放心地把一些重任交给他。但需知道,这种人不擅冒险,没有闯劲,开拓性不足。

  4.绝不可以重用偏激的下属

  过犹不及,太过偏激的人往往缺乏理智,容易冲动,也就容易把事情搞砸。这正如太偏食的人过于挑嘴,身体就不会健康一样,思想如果过于偏激,就不会成大事。这种人总是使事情走向某一个极端,等到受阻或失败,又走向另一个极端,这样永远也到达不了最佳状态。这正如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想往往是瑰丽的,不断引发人们去追求,但如果缺少对现实的依据,理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5.不要轻易使用过于轻易许诺的下属

  无论大事小事,一定存在着各种问题,做事情说到底也就是为了解决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轻易就断定某件事没有任何问题,这至少表明他对这件事看得还不够深入。这种草率的作风是极不牢靠的一种表现。如果让他来做一些重大的事情,那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些失望的结果,所以这种人不可轻易相信他,否则上当的只能是你自己。

  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否则一般人对任何事不可能轻易许诺,因为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各种无法预料的情况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所以一个负责任的人并不一定会常常许诺。还有,正是由于他的责任心,使他做了全面而系统的考虑,他才不会轻易许诺,这样的人才是可靠的,不要因为他们没有承诺而不委以重任,只要给予充分的信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事情多半就会成功。

  遇事轻易许诺的下属,随口就答应,表现得很自信,到头来却不能完成使命。而且这种人也常常为自己轻易打下的保票找出各种理由来推诿塞责,对于这种爱轻易许诺的下属,千万不可信任。

  6.拘泥小节的下属尽量少委以重任

  做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利益上有大也有小,要想取得一定的利益,必然要舍弃一部分小利,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些小节上争争吵吵,不愿放弃的话,那也就终难成就大业。就如做广告,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公司越大则广告也做得越大,现在很多跨国集团所创的世界名牌,都是长年累月广告效应的成果。有些品牌一年的广告费就高达几个亿,但是它们的利润却比这高出好多倍。在某种意义上,这种小节不拘得越多,所能获得的回报也就越多。

  7.可将重担交给少言寡语的下属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下属未必就是能担当大任的人,而且这种人通常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他们只能通过口头的表演来取悦于别人,抬高自己。

  真正有能力的下属,只讲一些必要的言语,而且一开口就常常切中问题的要害,这种人往往谨慎小心,没有草率的作风,观察问题也比较深入细致,客观全面,做出的决定也实际可靠,获得的成果也就实实在在。所谓“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一个领导者应该注意一些少言寡语的人,因为他们的声音往往最有参考价值。切不可被一些天花乱坠的言语所迷惑,这也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所应该具有的鉴别力。

  □能职匹配避免浪费

  因事设人,从根本上讲是人、能、职实现匹配,从而避免领导用人中人才浪费或庸人执事。

  1.授任必求其当

  古人曰:“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者乃治乱之原也。”由此而知,能当其任是任用人的重要原则,是因事择人的首要前提。而欲能当其位,首先要求授任必求其当。

  “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此处所指之“当”讲的就是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用人必求适应。每件事都有不同,每个人又各有所长,任用人的要点,必须使人的长处适应事的需要,才能使事业得人。有一次,武则天问狄仁杰:“朕欲得一贤士,你看谁行呢?”狄仁杰说:“不知陛下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武则天说:“朕欲用将相之才。”狄仁杰说:“荆州长史张柬之是天才,可以任用。”武则天于是任命张柬之担任洛州司马。过了几天,武则天又求贤,狄仁杰说:“臣已推荐张柬之,怎么还没有任用?”武则天说:“朕已经提拔他任洛州司马!”狄仁杰说:“臣向陛下推荐的是宰相之才,不是司马之才!”武则天于是又把张柬之提拔为侍郎。后来又任用作为宰相。就选贤而论,不能说武则天无任人唯贤之德,但是,就能当其位而言,武则天则无任人之明了。而恰恰在这点上,狄仁杰却有他高明之处,即宰相之才不可任为司马。

  (2)“制器必用良工”。欲使能当其位,必用“精术”之人。因为,同为“胜任”,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完成任务”;而另一方面却是“卓有成效”,其中包含“很有创见”。人们所希望的当然是后一方面,而要实现此目的,非得“良工”不可,即非精于此道而具高超技能者不可。

  要做到上述两个方面,必须要做好两项工作,即:职业分析和因岗选人。

  所谓职业分析,是指对每一个职业所需要人的能力的种类、分量及其气质特点进行鉴别并做出明确的规定。人事心理学认为,不管哪一项工作,不仅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一般智力水平,而且还需要与该工作性质相符合的某些特殊能力。这些特殊能力,主要是指某些动作能力、语言能力、想像能力和判断能力等等。不同工作所需特殊能力不仅在种类上有差异,而且在分量上也不同。除此之外,一定工作还需要一定性格与气质的人来担当。比如,需要小心细致的工作,适合选用抑郁质或粘液质的人;需要广泛交往、活动性强的工作,适合选用多血质的人。职业分析的目的在于确定每一项工作需要能力的种类与水平,以及相应的性格和气质,以作因事择人的依据。

  所谓因岗选人,是在职业分析或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各岗位人员的选聘标准,并以此挑选合适人才。选聘标准包括个人品质、专业水平、文化程度、性格、能力、经验、年龄、健康等方面。不同的岗位采取不同的任用形式,选任、委任、聘任或考任,从而选择出所需人员,以满足工作需要。

  2.授任应避免“功能过剩”

  能职匹配,一方面要考虑是否胜任其职,另一方面要防止“功能过剩”,即避免“大材小用”。因为,“大材小用”势必造成一个人能力的部分浪费;势必造成“高位”无才和“低位”人才堆积的情况;势必挫伤“大材小用”人员的积极性,使其“骑马找马”,另图高就,难安其心。

  那么,如何避免功能过剩呢?

  (1)任人标准不可贪求太高。任人标准假如超过实际需要定得太高,则必然使人望而止步,必然使人们对职业估价太高,这固然对一部分进取心、事业心较强的人是一种“带挑战性”的有趣工作,但是,如果就职后,发现其“轻而易举”,毫无进取可能,必然导致另图他就。比如,很多企业招聘时,列出了“本科毕业,英语六级以上……”等条件,实际上,不过是招个秘书。当然,我们并不反对严格用人标准,只是提醒领导者要考虑现有的客观条件和客观实际需要,否则必然会有违因事择人之初衷。

  (2)任人标准不可过分武断,而应带有一定的“弹性”。因为,过分武断会使人增加压迫感,尤其是一些对自己能力估价不足的性格内向者,更是望而却步。正确的做法是把任人标准据事之所需,分为必要条件和参考条件两种:必要条件就是从事某种工作不可缺少的必备条件;参考条件即是有之更好,无之也可的条件。在备选人员较多的情况下,必要条件则可高一些;反之,则可低一些。不过,也必须以“胜任工作”为原则。

  (3)取消一切不必要的标准。添加不必要的条件和标准,在客观上缩小了备选人员范围,增加任人的难度,实为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例如,要求一位市长精通农业耕作;要求一位经理熟悉文学创作;要求一位电工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则无必要。尽管要求市长精通耕作,经理熟悉文学,电工精于演讲其实也不是坏事,可是如果真的列在上一条,恐怕能胜任的人也就减少了。

  有人说:“要想熟练地进行加法,同时必须精通乘法。”借此强调知识面放宽对胜任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否认,放宽知识面对于工作确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是,进行加法,则未必一定要精通乘法,如果真的精通于乘法,那最好的办法是将其从“加法”岗位调至“乘法”岗位,否则,会有“大材小用”之虞。

  3.用人应考虑负面条件

  能职匹配,除要考虑其与事之间所需相适应的条件以外,还应考虑其负面条件。所谓负面条件,就是指与某种职业特点不相适应的条件,比如,某项工作中若附带不少额外的琐碎细节,就不能挑选一名很有创意的人;如果这件工作还必须长时间接听一些抱怨性质的电话,就不能挑选一个脾气火爆的人。

  工作负面条件的产生,往往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例如,市长工作稍有失误,就容易遭受市民的指责甚至谩骂;一个物资分配计划员,常遇到贿赂的考验等。也有的是由他所扮演的角色冲突造成的。所谓角色,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处于某个特定的位置时某人所执行的职能。当一个人同时处在几个互不相容的地位时,或当一个角色面对几个互不相容的期望时,就产生了角色冲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