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五千年智慧故事总集7挪威瑞士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隔一年,俄国又出现了一个自立为皇者,称为德米特里二世。波兰人 

故伎重演,借给他两万人马,助其进攻。这个自立为皇者一直打到莫斯科, 

与柏伊斯基的政权对峙了将近两年,双方互有死伤。一些贵族地主像是走马 

灯似的一会倒向这边,一会儿又倒向那边。这一切都消耗了俄国的实力,完 

全破坏了正常的秩序。 

     波兰统治者这时觉得坐享其成的时机到了,就直接出兵进犯俄国,没化 

多少力气就大败俄国于莫斯科近郊,并进入俄国首都,虽然它的力量无法覆 

盖整个俄国,但这时俄国已无中央政权和统一指挥的军队,这个老牌帝国的 

局势已陷于深度的危机之中。 



                                 阿尔巴尼亚 



                              斯坎德的韬晦术 



     斯坎德是中世纪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但却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是作 

为土耳其苏丹的宠臣,统治着阿尔巴尼亚的人民。当时,土耳其已经侵占了 

阿尔巴尼亚,为何斯坎德竟甘心情愿地为其主子效劳呢?既然他是个侵略者 

的工具,又为何称他为民族英雄呢? 

     其实,斯坎德是非常仇恨土耳其的侵略行径的,尤其他在幼年时是作为 

人质被扣留在土耳其的。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他的心坎中。但他是个有心 

计的人,使用韬晦之术,取得了土耳其苏丹的欢心。苏丹送他进军事学校学 

习,并委以重任。他也俨然以土耳其的贵族自居,似乎从根本上忘记了自己 

是阿尔巴尼亚人。 

     斯坎德受到了土耳其苏丹的信用,特别是当上了阿尔巴尼亚的行政长官 

之后,就开始与各地的反土耳其力量联络,百姓们也希望他能够领导阿尔巴 

尼亚人民进行复国运动。但是斯坎德认为时机未到,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就 

要前功尽弃,而且会给人民带来更大的不幸。 

     后来被土耳其占领的匈牙利人民开始起义了,斗争的烈火越烧越旺,土 

耳其统治者为了镇压起义,从阿尔巴尼亚抽调兵力。斯坎德终于等到了有利 

时机,他从紧张的前线抽兵回归地拉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阿尔 


… Page 22…

巴尼亚的所有军事要塞,成功地完成了复国任务。 

     但当土耳其调集大量军队进攻刚复国的阿尔巴尼亚时,斯坎德却将部队 

化整为零,巧妙地隐蔽起来,并且传出风声:“斯坎德已躲入了深山老林。” 

     这是斯坎德的又一次韬晦之计,他自知不敌土耳其的大军,也了解阿尔 

巴尼亚各部族首领的妥协动摇性,所以从公开的战场转入到地下斗争。他不 

失时机地调动部队,并加以集结和训练。正当土耳其庆贺再次征服阿尔巴尼 

亚时,斯坎德率领的大军犹如从天而降一般,出现在首都附近,包围了不知 

所措的土耳其人,一举击溃了侵略者。 

     这次战争后,斯坎德牢牢地控制了阿尔巴尼亚的局面,不仅使侵略者闻 

风丧胆,那些动摇和妥协的贵族也信服了斯坎德。一个新兴的阿尔巴尼亚在 

欧洲崛起了。 



                                    芬兰 



                             小姑娘和大英雄 



     在德军占领的芬兰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抵抗组织,它是由英国飞 

行员约翰尼领导的,这个抵抗组织多次卓有成效地打击着被占领区的德军, 

约翰尼也就成了名噪一时的英雄人物。 

     后来,芬兰解放了,盟军开始寻找这个神秘的英雄人物。调查的结果, 

他们了解到约翰尼于解放前夕就病故了。英国皇家空军在自己的飞行员名单 

中也没有发现约翰尼其人。但是,他的事迹却普遍流传着。当地的抵抗战士 

谁也没见过约翰尼,只知道他的指令、计划都是由一个名叫安妮的小姑娘传 

达的。后来盟军找到了安妮才弄清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安妮和她的弟弟一直要求参加当地抵抗组织,由于他们年幼未被 

接纳,但他们的决心一直没有动摇。 

     一天晚上,他们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受重伤的英国皇家飞行员,他们觉 

得护理这位飞行员也是为战争作出一分贡献,所以尽心尽力,关怀备至。但 

是这个飞行员终因伤重而去世了。 

     姐弟俩非常伤心,弟弟天真地说:“如果飞行员不死,就能领导我门开 

展抵抗运动了。” 

     姐姐听了弟弟的话,一个主意油然而生:“即使他死了,我们仍可利用 

他的名义开展对敌斗争。” 

     姐弟俩收藏起飞行员的遗物和证件,组织起一个抵抗小组,声称这个抵 

抗小组是由英国皇家飞行员领导的,他们姐弟俩只不过是飞行员的小交通 

员。人们见到了飞行员的证件很快相信了确有其人,由于有英国皇家飞行员 

作为领导,这个抵抗组织的成员越聚越多,团结在这个并不存在的英雄身边, 

受到了英雄的鼓舞,士气大增。他们多次出击,使得德军频频失利,大伤脑 

筋。这个抵抗组织就是“约翰尼”抵抗运动。 

     事实上,这个抵抗组织是由安妮小姑娘所领导的,当盟军问她:“你为 

什么不亲自出面呢?” 

     安妮笑笑说:“我们姐弟只是乡村的孩子,连参加战斗都不被接纳,假 

如我们出面组织抵抗运动,谁会跟我们走吗?” 

      “于是,你们就借用了英雄的力量来进行号召,对吗?”盟军非常欣赏 


… Page 23…

安妮的做法。 

     安妮笑得更加爽朗了:“这不能称是欺骗行为吧。” 



                                    丹麦 



                              消防车警笛寻人 



     一位孤独的老太婆,不慎在家中跌倒,一头撞在桌子的棱角上,再也爬 

不起来。绝望中,她看到了电话上的报警号码“09”。她忍着剧痛,抓起话 

筒,拨了这个号码。 

     这是1953年11月13日凌晨2时发生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事。消防支 

队的值班员拉斯马森听到报警的电话铃声后,立即拿起话筒:“喂,我是消 

防支队,请讲。” 

     可是老太婆处于昏迷状态,无法很快地回答拉斯马森的问题。这样,拉 

斯马森只能从话筒里听到那艰难的喘息声,他耐着性子呼叫许久,终于,一 

丝微弱的声音传了出来: 

      “我不行了,快来救命……” 

      “你是谁?在哪里?” 

      “我是孤老太婆,在我家中,我跌倒了……” 

      “请告诉我门牌号码,我们立即就去!” 

      “我……我记不清……” 

      “是在市区吗?!” 

      “是,是的。靠马路,灯太亮……我受不了……快来呀……” 

     对方大概昏迷过去了,只有电话里那喘息声还能隐约分辨出来。救命如 

救火!但必须先查出老太婆的住址才行。 

     拉斯马森望着手中无人答话的话筒,望着车库里严阵以待的十几辆救火 

车,果断地作出决定:让消防车拉响警笛沿街奔驰,因为老太太的电话未挂, 

消防车一旦经过老太太所住的街道,警笛声就会通过老太太的电话传到值班 

室,一旦传入,即用报话机命消防车上的队员就近查找亮着灯的人家。 

     这样,孤老太终于被及时送往医院抢救,从死神手里逃了回来。 



                              丹麦的禁狗妙法 



     在丹麦的伊勒市,养狗的人家很多,影响卫生,阻碍交通,还造成不少 

纠纷和事故,真是狗多为患,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一些不养狗的人见 

别人养狗了,不免要受其害,于是也养起狗来。 

     市政当局对这种情况非常担心,但根据法律,又没有禁止养狗的条文。 

这该怎么办呢? 

     那时候,私人轿车还没有发展,上街出门,大多数是乘公共汽车的,养 

狗的人便带狗同乘公共汽车。市政当局便在乘车问题上找到了禁狗的突破 

口。 

     于是市政府公布了一项地方法规:狗与人不能一同乘车,要分别开来, 

如果狗单独乘车也要买车票,按狗的只数计价。如果它与主人一同乘车,狗 


… Page 24…

则作为人的随身携带的行李。这样就把狗与主人分开了。 

     而实际上,丹麦政府的法律规定,公共汽车上是不能带行李的,也没有 

专门安放行李的位置,伊勒市的这个地方法规虽没有说不准狗乘公共汽车, 

但事实上狗再也无法乘车了。 

     狗不能乘车,对狗主来说,非常不便,他们探亲访友,到公园游玩,到 

广场散步,如果不带着狗同行就少了乐趣,步行的话人累狗也累,放在家里 

又不放心。与其如此麻烦,倒不如不养狗的好。于是养狗的人也就少了。 

     伊勒市的地方法规看来很荒唐,居然让狗单独使用现代化的交通设施, 

但养狗为患本来就是荒唐的事,他们也就用“荒唐”的法规来治理。这叫“以 

毒攻毒”,使狗主哭笑不得。 

     更为“荒唐”的是,国家规定公共汽车不准带行李,而地方法规则要将 

狗作为“行李”。这个规定,确也似是而非,狗不是人,是人随身携带之物, 

不是“行李”又是什么呢?伊勒市政府用这种似是而非的法规达到了禁狗的 

 目的。 



                                 南斯拉夫 



                             纳斯列金的哑语 



     南斯拉夫有这么一个民间传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