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抗日战争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此,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以及三国的外长、参谋长和顾问等,于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就一些共同关心和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三次首脑会议,波茨坦会议有时又称柏林会议。罗斯福己于4月12日因脑溢血逝世,杜鲁门第一次代表美国参加会议。会议进行期间正值英国大选,因此丘吉尔于7月25日返回英国等候大选结果。由于英国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丘吉尔下台,新任英国工党首相艾德礼借新外长贝文于7月28日参加了最后几天会议。
    波茨坦会议大体上可分为两个阶段:从7月17日至25日为第一阶段,共开了九次会。7月26日至27日因等候英国大选结果而休会两天。第二阶段,即7月28日至8月2日,共开了四次会,在会下展开了紧张的活动和磋商。在整个会议进行中,苏、美、英三国各有企图:苏联主要考虑巩固胜利果实,确定德国赔款数额,并让美英承认在东欧各国建立起来的新政府和领土变更;美国的主要目的是如何使苏联实践对日作战的诺言,并确立自己在战后世界的霸权地位;英国则力图同苏联争夺胜利果实,并设法阻遏苏联社会主义在欧洲的扩大与影响。为此,苏、美、英三大国在会上与会下展开了尖锐的明争暗斗。但由于日本法西斯这个共同的敌人仍在远东负隅顽抗的现实,迫使三国首脑在会上进行尖锐斗争的同时,也互相作了让步,以保证大战最后阶段的团结与合作。美国首先采取了主动妥协的步骤,苏联也作了一些让步。所以,三国首脑对一些主要问题基本上达成了协议,有些问题分歧意见一时还不能完全统一,只好暂时搁在一边。
    会议通过了两个主要文件,一是《柏林会议公报》;二是《柏林会议议定书》。两个文件都由斯大林、杜鲁门和艾德礼分别代表苏、美、英三国政府签署。当时只发表了包括14项内容的公报。议定书则有21项,内容比公报多。此外,会议期间还发表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柏林会议议定书》,就成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在盟国管制期关于处置德国的政治及经济原则、德国的赔偿、德国舰队和商船的处置;对待意大利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的政策;波兰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峡,哥尼斯堡地区的归属问题,以及对战败国某些领土的“委任统治权”等,都载明在三国政府首脑的协议。8月1日签署的这个议定书是苏、美、英三国在波茨坦会议期间达成协议的最后结果,为战后处置德国和欧洲问题打下了初步基础。
    波茨坦会议着重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条件和有关对日本的战后处置方针问题。美国为避免在日本本土进行登陆作战,迫切希望苏联能对日参战。
    这一愿望在雅尔塔会议上以条约的形式确定下来。美方估计彻底打败日军须牺牲100万人,美军要到1945年11月在九州登陆;如果失利,要到1946年春才能在本州登陆;美军仍至少牺牲30万人,而且基点是苏军在美军进入日本本土前参战,以牵制关东军;如果关东军能撤回日本,美军伤亡将会增加更多。因此,杜鲁门直言不讳:“我去波茨坦有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的思想里,最迫切的是得到斯大林个人重申参加对日作战的决心,这是我们的军事领袖最急于要得到的。”
    美国原子弹的试验成功,推动了波茨坦公告的发表。7月16日,美国在新墨西哥州的荒芜沙漠洛斯阿拉莫斯试验原子弹爆炸成功。此后,杜鲁门迅速作出对日使用原子弹的决定,一方面指望以此应付国内人民出现普遍厌战情绪的压力,促使日本尽快投降;另一方面则企图以此来对苏联施加政治压力,认为美国不象以前那样需要苏联参战了。但由于斯大林不为原子弹所动,美国没有达到其目的。
    在波茨坦会议期间,社鲁门在每天交叉议论对日作战问题时,都念念不忘原子弹。7月21日,当他新收到一份进一步描述原子弹威力的报告时踌躇满志。7月24日,他又收到关于准备用于日本的原子弹即将装好的报告,便认为向日本发出劝降的时机已经成熟,并与丘吉尔计议,决定将美国有了“一种破坏力异常大的新式武器”这个所谓“支配大局的伟大的新事实”,透露给斯大林时,斯大林听后并没有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只是微笑说:“希望好好地用它来对付日本人”。杜鲁门和从旁注视的丘吉尔猜测斯大林没有懂原子弹的意义。斯大林的反应使杜鲁门和丘吉尔大失所望。
    其实,苏联从1942年6月即开始研制原子弹。据朱可夫回忆:当时斯大林并未显露出丝毫异常的表情,而是装作未从杜鲁门的话语中发现任何别的东西。当天回到住处后,斯大林说:“让他们抬高身价好了。应该告诉库尔恰托夫加快我们工作的进度。我知道,他指的是原子弹。”美英事先未就波茨但公告事宜与苏联商量,苏联在7月26日公告签字当天才收到副本,苏联要求把公布日期推迟三天,遭到拒绝。
    美国想利用原子弹争取会议的主动权并作为结束战争的手段,另一方面又放宽日本无条件投降的要求,没有把废除天皇制的条款写进波茨坦公告中,这反映了美国杜鲁门政府为了对抗苏联在远东的影响而出现了在某种程度上保存日本势力的对日政策的变化。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会议以宣言的形式发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但公告》,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当时中国政府虽然没官参加讨论,但在公告发表前曾征得了它的同意。由于苏联尚未对日宣战,故未以四国名义发表。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亦正式加入公告,所以公告最后成为四国的对日共同宣言。
    波茨坦公告全文共13项内容。公告指出,中美英三国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决心以绝对优势兵力对日作战,给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为止。
    德国的顽抗已被盟军所摧毁,遭到覆亡,日本如若顽抗,也不能逃脱与德国同样的命运。公告最后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公告还就同盟国军占领日本本土、实施开罗宣言条款、日本的主权范围、惩办战犯等提出了条件要求。
    中美英促今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一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同意对日本发表公告,促其立即无条件投降,公告原文如下:
    “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公告
    (一)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争。
    (二)美国、英帝国及中国之庞大陆海空部队,业已增强多倍,其由西方调来之军队及空军,即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彼等之武力受所有联合国之决心之支持及鼓励,对日作战,不至其停止抵抗不止。
    (三)德国无效果及无意识抵抗全世界激起之自由人之力量,所得之结果,彰彰在前,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此种力量当其对付抵抗之纳粹时,不得不将德国人民全体之土地工业及其生活方式摧残殆尽。但现在集中对付日本之力量则较之更为庞大,不可衡量,吾等之军力,加以吾人之坚决意志为后盾,若予以全部实施,必将使日本军队完全毁灭,无可逃避,而日本之本土亦必终归全部摧毁。
    (四)现时业已到来,日本必须决定一途,其将继续受其一意孤行计算错误,使日本帝国已陷于完全毁灭之境之军人之统制,抑或走向理智之路?
    (五)以下为吾人之条件,吾人决不更改,亦无其他另一方式。犹豫迁延,更为吾人所不容许。
    (六)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能。
    (七)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实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上经盟国之指定地点,必须占领,俾吾人在此陈述之基本目的得以完成。
    (八)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
    (九)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家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
    (十)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争罪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者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须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建立。
    (十一)日本将被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须及可以偿付实物赔款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可准许。
    (十二)上述目的达到及依据日本人民自由表示之意志成立一倾向和平及负责之政府后,同盟国占领军队当即撤退。
    (十三)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适当之各项保证,除此一途,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国际条约集》(1945~1947年),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第77~78页。'
    波茨坦公告表达了反法西斯各国政府和人民,团结协力,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者,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决心,对日暮途穷的日本法西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波茨坦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三国政府首脑继德黑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