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药名释义-简易的中药小词典-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蛤蚧 本品“因声而名”(《本草纲目》)。雄者鸣声如蛤,雌者鸣声如蚧,雌雄相随,鸣声相续,故名。
      阳起石 《本经》谓其主“阳痿不起”,《别录》谓其“疗男子茎头寒”。证诸临床,本品能起阳之不能起,质为矿石,故“以能命名”(《本草纲目》)。
      当归 李时珍云:“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当归活血补血,能使气血各有所归,因功用而得名。
      何首乌 “其药本草无名,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为名尔”(《大明本草》)。根据发现者而得名。
      阿胶 
      本品为驴皮经漂洗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又名“驴皮胶”。《图经本草》云:“出东阿,故名阿胶”。因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者为最好而得名“东阿胶”、“阿胶”。
      玉竹 原名“葳蕤”。因“其色白如玉,根节如竹也”(《医学真传》),故名“玉竹”。
      枸杞 本品因形而得名。“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本草纲目》)。又因其果实色红入药,故又名“红枸杞”。
      龟甲 本品药用乌龟的腹甲及背甲而得名。
      鳖甲 本品药用鳖的背甲而得名。
      墨旱莲 本品药用植物的地上部分,“此草柔茎,断之有墨汁出”,又因其“细实颇如莲房状,故得莲名”(《本草纲目》)。因形状、颜色而得名。
      女贞子 “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本草纲目》),本品药用其果实,故名。


      十八、收涩药
      麻黄根 本品因药用麻黄的根及根茎而得名。
      浮小麦 本品药用小麦未成熟的颖果,因其干瘪轻浮,易浮于水面,故名。
      五味子 本品药用其成熟的果实,“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新修本草》),因其酸、苦、甘、辛、咸五味具备而得名。
      覆盆子 本品药用其果实,“因此子形似覆盆,故名”(《本草便读》)。
      肉豆蔻 《本草衍义》云:“肉豆蔻对草豆蔻为名,去壳只用肉”。因其花实似豆蔻无核,故名。
      山茱萸 简称“山萸”,因药用其果肉,又名“山萸肉”。本品炮制晒干后,形如黑枣皮,故又名“枣皮”。
      莲子 “莲者连也,花实相连而出也”(《本草纲目》),药用其成熟的种子,故名。
      诃子 原名“诃黎勒”,从“波斯船上来”(《本草纲目》),故为音译名,后简称“诃子”。
      白果 原名“银杏”。本品药用其果实,“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本草纲目》)。
      赤石脂 本品药用多水高岭石,因其色红,质地如脂,故名。

      十九、外用药及其他
      砒石 “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今江西上饶),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本草纲目》),以其毒大之故也。因性猛、产地而得名。
      常山 原名“恒山”。因历史上三个皇帝(汉文帝、唐穆宗、宋真宗)皆名“恒”,因避讳而易名“常山”。
      藜芦 “黑色曰黎,其芦有黑皮裹之,故名”(《本草纲目》),因色黑而得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