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斗铠+番外 作者:老猪(起点2013.7.14完结,热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您还没成亲。”
  孟聚微微一愣:“这又如何?”
  “长官,您这次南下,倘若有重大、难决之事,吾等如何决断?”
  “我说过了,六楼,我走了以后,你就是家里坐镇的,事情你看着料理就是了。倘若事情太大,你可以与肖都将、蓝督察、欧阳督察他们一同商议就是。”
  “倘若事关重大,吾与肖将军等各持异议,不能一致,那又该听谁的?”
  孟聚一愣,吕六楼已经继续说了:“长官,卑职说句该掌嘴的话,您南下千里迢迢,倘若有何意外,吾等部下该奉谁为主?但若你成了亲,即使您不在,有您的夫人坐镇,我们做部下就有了主心骨,可决断大事,可稳定人心——所以,还请长官尽快成亲。”
  孟聚洒然一笑,“倘若我运气不好,人死如灯灭,接下来的事情就靠你们了,我就算留下个女人又能帮得上什么?”
  “长官,不是这么说的……”
  孟聚打断他:“行了,这事我心里有数,就不用再说了。”
  孟聚本以为,催自己成亲只是因为吕六楼太关心自己而已,但他没有料到,知道他即将南下的消息,肖恒、蓝正、江海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提起了同样的问题:“大人,您南下在即,最好尽早成亲,也好让夫人留守坐镇,以安定人心。”
  大家这么重视这个问题,孟聚也不得不慎重考虑起来。这时候,他也记起来了,本来自己就答应过欧阳青青从赤城回来就成亲的,既然众人催促,那就干脆把事情办了吧!
  孟聚召集了肖恒、蓝正、欧阳辉、江海等人,告诉他们,自己准备在南下之前纳欧阳青青为妾。因为时间匆忙,自己简单地准备了薄酒一杯,届时要请诸位赏光。
  说完,孟聚就很怡然自得地翘起二郎腿,等着众人的恭贺了——看看,我这个长官多好,从善如流,这次可是很给你们面子啊!
  部下们脸色阴沉,谁都没说话。
  孟聚顿觉不妙,急忙放下了二郎腿:“你们……怎么不说话?”
  部下们表情怪异,那神情,像孟聚不是要请他们喝喜酒,而是要请他们活吃老鼠。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都是自己人,有话直说好了。
  众人中,赤城都将肖恒资格最老,与孟聚的交情也是深厚,他板着脸,干咳一声站了起来:“大帅,老夫军中事务繁忙,这就先回去料理了,先告辞了!”
  肖恒一走,众人也跟着一个个开溜,只留下孟聚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叫我娶老婆的是你们,现在反对的也是你们,你们到底想怎样?不讲理也不是这样吧?”
  众人溜走了,但还有个跑不掉的,孟聚抓住了廉清处督察欧阳辉,一通威胁利诱下,这家伙终于说了实话:“大人,您要娶妾,我们当部下的自然都是高兴的。但这个……您的第一个女人,最好还是找个身家清白、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好些。”
  孟聚似懂非懂:“你们介意欧阳以前在天香楼呆过?以前我跟她来往时候,可没见你们反对啊!”
  “呃,这个……欧阳姑娘自然是冰清玉洁的,我们都很清楚,但只怕外间小人不明真相,乱嚼舌头,传言起来不甚好听……这个,大人,卑职绝非对欧阳姑娘有意见,若您在东平的话,您娶谁都没问题,但您要出远门了,这个,大家也是慎重起见,长远考虑嘛!
  大人,您与欧阳姑娘两情相悦,倒也不急在一时半会不是?等您从洛京回来再办喜事,也是来得及嘛!”
  欧阳辉支支吾吾,啰啰嗦嗦,孟聚好费劲才搞明白他的意思:部下们并不是对欧阳青青有意见,倘若孟聚在东平的话,他纳欧阳青青只是孟大人的风流韵事,大家多半还会赞叹几句绝代名妓配盖世猛将的天作之合呢。
  但此次孟聚南下,说不定要个一年半载的——说得更难听点,甚至有可能一去就回不来了——这样的话,他留在家里的女人分量就非同小可了。
  大家奉孟聚为主,欧阳青青就是“主母”了,孟聚不在的时候,她就是孟聚的象征,在某些特殊时候,她甚至是凝聚整个东平军政集团的关键,地位尊崇。想想看,孟聚走之后,那么多文官武将要恭恭敬敬地向一个前青楼女请安问候,部下们怎么受得了?
  部下们的抵触情绪如此强烈,孟聚不能不慎重考虑了:娶欧阳青青事小,但若让部下们统统离心离德,最后让自己落得孤家寡人的下场,那就很不妙了。
  第二天,孟聚再次召集部下们宣布,说自己纳娶欧阳青青一事打算推迟,等自己从洛京回来之后再作操办。听闻此言,众将纷纷面露笑容,大有如释重负之感,却再没有哪个煞风景的傻瓜跑出来再劝孟聚趁早娶亲了。
  ……
  南下增援部队的规模不大,才两个旅,三百来人的兵力,人数虽少,但全都是经验丰富的铠斗士,忠诚和战力都是精选的,是东平军中的精锐了。蓝正和吕六楼都劝孟聚多带些兵马,但孟聚拒绝了,他的理由也很简单:一路南下,所经大多属于拓跋雄的地盘,人数少点还好蒙混过关,人数一多的话反倒难办了。
  这么三百人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这么上千里,要一路杀将夺关打过去,那肯定是不行的,得找个名目才能蒙混过去。省署廉清处督察欧阳辉建议,还是照上次偷袭武川的老法子,扮成商队过去,但孟聚觉得不妥:上次偷袭赤城只是两百来里的路程,三四天就到了,但这次回洛京,可是要在道上走起码一个月,露馅的可能性太大了。
  而且,现在是战乱年代,内地盗贼四起,很多地方都是兵匪不分的,现在哪还有敢做买卖的商队?而且,对那些割据一地、无法无天的官府和军头来说,路过的商队,那不是送上门的肥羊吗?这不是自己给找麻烦吗?
  还有人提议说装扮成归家的官宦,游历的学子,或者化整为零分散过去,但都被孟聚拒绝了——这么几百个彪悍壮汉带着斗铠走在道上,你扮什么都不像,那种军人的野性和杀气是遮掩不住的,有心人一看就知道了。
  众人苦思数日不得结果,最后,却还是秦玄提醒了孟聚:“何必装扮什么呢?我们就是北疆边军,堂堂正正过去不行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无不呼绝。
  就像那些扯蛋的小说家说的,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那很自然地,最好的伪装就是没有伪装,在孟聚的部下里,有着大批边军出身的军官,他们熟悉边军的路数和作风,真要改扮,只需把身上的黑色陵卫军服换成边军的褐色军服就行,外人很难看出破绽。
  为确保稳妥,孟聚还特意请来边军的老将肖恒亲自查看,让他以一位老边军的眼光来看,自己的兵马是否还存在什么破绽?
  肖恒这种老派军人做事甚是认真,不但细细检查了援军兵马的武器、服装、腰牌等各式标识,还观察这路兵马的行军、设岗、轮值、聚餐、休憩、宿营等情况。最后,他向孟聚建议,派出自己亲信部下军官齐鹏和徐浩杰随同孟聚上路——要冒充边军队伍,队伍里没几个货真价实的边军军官是不行的。
  太昌九年的二月下旬,东平东陵卫增援兵马从东平出发,开始南下。二月末,孟聚一行离开了东平的连江城,进入了朔州境内。
  朔州是东平的大后方,也是拓跋雄势力与北疆孟聚势力交界的第一线。拓跋雄在朔州留驻重兵,总共四个斗铠旅驻于朔州郡城里——就在南下与慕容家决战的关键时候,拓跋雄还将近五百具斗铠的重要战力游离于主战场之外,可见这位前任北疆王对现任北疆王的忌惮了,也可以看出,对于达成的和平协议,皇叔大人到底是如何重视了——很好,孟聚同样不在乎。
  所谓入乡随俗吧,孟聚深知,在这个时代玩就要遵守这时代的规矩,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军阀与军阀之间的规矩就是——没有规矩。
  任何协议都是废纸,任何讲信义的军阀都是傻瓜,维持协议的唯一条件是双方的实力平衡。倘若有一天,拓跋雄得势了,那他会立即掉头来兴高采烈地搞死自己,所以,对自己首先撕毁协议参战,孟聚倒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拓跋雄在朔州留驻了重兵,但在孟聚看来,这些留驻的将领显然对东平方向的威胁并不是太在心,其证明就是,孟聚的队伍沿着官道在朔州境内足足走了三天,经过了三个城镇,却不曾遇到过一个检查他们身份的关卡——道上并非没有关卡和哨岗,但看守关卡的只有当地的衙役和乡兵,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盘削过路的行商和路人罢了。看到这么几百人的边军队伍,这些衙役和乡兵压根不敢过问,弄得孟聚事先准备好的军牌和说辞压根就没派上用场。
  三月三日,孟聚一行抵达了朔州郡城。朔州城是大魏北方重镇,驻军自然不可能跟那些小城小乡那般松懈。孟聚一行刚抵达城郊,就遭遇了一个设在道上的关卡,一个边军的伍长领着几个士兵在那里驻扎。看到孟聚三百多人的队伍过来,那个伍长跑过来,很客气地询问他们是哪路的兵马。
  齐鹏告诉他,自己是赤城边军的齐管领,自己一行是来自赤城的边军兵马,南下是为了投奔拓跋元帅,说着,他已经准备了腰牌和文牍准备让对方查验,但那伍长并没有看,而是很平淡地说:“又是赤城来的人?齐管领,最近,你们赤城过来的人可真不少啊。”
  齐鹏愣了下,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应答,只能面无表情地“哦”了一声。
  那伍长也没有继续追问,只是告诉齐鹏在这边等候,他会派人去请示上面如何安置他们。
  大家就在道边坐下等着,孟聚混在士兵堆里,跟帮大头兵一样很没有体统地坐在地上,心中毫无紧张感——在这样的野地里,既使朔州方面真的调来军队围剿,自己也可以轻松杀出去脱身。
  日头过了晌午,朔州的官员终于从城里赶来了,带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