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ㄉ峡梢宰畲笙薅鹊鼗袢 ⒒セ桓髦中畔ⅰR虼耍チ嘤氖且恢中碌姆窒砦幕ahoo!就是这个时候恰如其分地出现,以门户搜索称霸全球,成为了20世纪末互联网奇迹的创造者之一。孙正义在美国雅虎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时,准确地抓住了机遇,成为了这股互联网潮流背后的推手,使得软银公司得以傲立于时代狂潮之上,一飞冲天。
  孙正义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知道互联网并不是一次时尚而短命的潮流,它是人类未来上百年的新兴事业。首先,互联网向各个传统产业的渗透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其次,web 20业务更个性化,更趋于中心化,更具互动性。当然,一个非常重要而明显的依据是互联网的人群总体是从20岁到35岁这个核心人群向上向下扩展的,因为年轻的人群总是能最先接受新鲜事物,又因为他们的需求是娱乐第一,因此也衍生了互动娱乐的机会点,这是催生移动互联网的土壤。而这一机会,孙正义显然并不想错过。
  把300%的激情都放到互联网行业里
  有了梦想,却不能坚持到底,梦想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美丽而终将要破灭的肥皂泡。孙正义有一个300年的企业梦想,而他自己也将300%的激情、如铁的决心投入到了对这一梦想的追求中去。
  对于其他人来说,投资互联网可能是赌博。可是对于我来说,并不是赌博,它是一种信念。我不光把一条腿站进去了,而是把两条腿都站进去了,把所有的一切都放进去了。我不在乎我自己是死是活,也不在乎我所有的公司会发生什么情况,我的生意会发生什么情况,我是把300%的激情都放到一个行业里去了。
  这是孙正义心底非常坚定的信念,也是他的远见。
  在创立软银的十四年后,孙正义开始涉足互联网行业。在此之前,他已经如愿将软银打造成为日本第一大的计算机应用软件流通企业。现在,他看准了互联网产业,决定在此方面进行巨大的投资。
  20世纪90年初期,软银麾下的业务除了原先的流通业务和出版业务,还有的就是刚刚并购过来的世界第一大的电脑展览公司dex以及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这几块业务发展势头都不错,但是这些都不能满足孙正义要建立一个发展300年的企业的“胃口”。在成功并购了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后,曾有记者追问他,这是否是他的最高成就,孙正义脸上露出高深莫测的笑,说:“这笔买卖很重要,但它只是我们300年大计中的一部分。”

第6章 互联网机遇(2)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购入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的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孙正义由此得以站立在信息化时代的最前沿,并抢先别人一步获得进入互联网领域的机会。
  迈入互联网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还是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但是用户们对它的热情大大出乎创始者们的意料。譬如从1995年到2000年期间,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由4500万增至42亿,增长幅度接近10倍。在1995年,互联网已经显现出它作为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参与的互动平台的巨大魅力。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找到另外一种不同于现实世界的新奇体验,这也是促使互联网迅速蔓延的重要原因。就在这个时候,一家名叫雅虎的公司受到了人们的注意。
  孙正义一接触雅虎,就马上意识到其价值所在。当很多人对互联网采取观望态度之时,凭着独特的视角,孙正义果断地向雅虎投入大笔资金,这使软银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革命先锋。
  当时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仅3亿美元(现在已达到1110亿美元),而网址也仅177万个(现在已达到420万个)。而且,由于之前的一系列收购,软银还背负着30亿美元的债务压力,但孙正义仍然决定冒险,倾力筹措资金向互联网下赌注。
  许多人认为互联网不赚钱。但是日本的经营者尽在不赚钱的地方挖坑。我说“在这挖”,你就当做受骗上当了,挖挖看,钱就哗啦哗啦地出来了。
  孙正义遍访美国硅谷,寻找新生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互联网企业。借助于软银在美国成立的两家投资基金的力量,他给55家新开办的网络公司投入了35亿美元。
  第一,网络技术发展很快,提供了投资空间;第二,网络市场潜力巨大,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成长空间都相当广阔;第三,网络既属于风险投资领域,又属于朝阳产业,发展之初竞争性相对较小;第四,所投资的网络公司潜在成长性都非常快,活力强。
  此后短短的二十多年间,软银不断拓展着自己的互联网帝国,将触角延伸到了全球800多家互联网公司,而且还成了其中一些主流IT公司的主要股东。
  矢志不移
  2000年,软银收购了青空银行(Aozora Ginko)49%股份,成了第一家涉足银行业的非金融类公司。青空银行的前身是日本信用银行(Nippon Credit Bank,简称NCB),它在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破灭风潮中,宣告破产,而后被收归国有。软银选择这个时候入股该银行,一是要振兴青空银行,二是要建立重要的经济基础,辅佐其尚处于萌芽状态的互联网王国的发展。而后者是孙正义此举的真正目的。
  这个时期,孙正义迈开大步,四处寻找可投资的新办互联网公司。他的胃口很大,但是资金匮乏始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孙正义希望通过对青空银行的运作,向软银投资的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发展资金。另外,软银的另一家子公司日本纳斯达克(Nasdaq Japan)证券交易所,是软银在1999年与美国纳斯达克联合推出的一个重大投资举措,目的同样是解决日本企业长期以来面临的资本匮乏的问题。如果青空银行和纳斯达克日本公司能按照预期运作,那么,孙正义的投资计划将能够以更快速度向前推进。
  然而,日本纳斯达克是一个后天催生的早产儿,它面临的是一个不友好的大环境。21世纪初的日本金融业深陷经济泡沫破灭的余波当中,在政府的干预下,大批的银行和证券公司进行重组,资本市场缺乏生机。即便如此,日本当时尚有8个股票交易所和1家场外交易市场,在这种境况之下,成立了两年的日本纳斯达克总共才有98家公司挂牌交易,每天可流动的资金流量很小,这也意味着日本纳斯达克作为融资、投资市场的金融功能明显不足。2000年~2001年,美国纳斯达克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一直没有缓过气来,更不用说出手援助江河日下的日本纳斯达克。被寄于厚望的日本纳斯达克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出市场。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6章 互联网机遇(3)
孙正义在日本纳斯达克受到了一记重击,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回头是岸。2001年,他认准了宽带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潮流,认为这将是软银能真正占领互联网市场重要阵地的一个大好机会。他横下心来,将精力集中于宽带业务的发展。这同样是一项饱受非议的决策。在那个特殊时期,投资者们对互联网爱恨交加,恨不得躲得远远的,也只有孙正义这样的“一根筋”还坚守不撤。当然,为了这份坚守,孙正义付出颇多。宽带业务在日本市场竞争激烈,软银不得不和NTT等行业巨头展开激烈交战,进行你死我活的争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软银的宽带业务处于亏损状态,资金又成为了最令孙正义头疼的问题。
  2003年9月5日,为了支持宽带业务的开展,孙正义决定卖掉青空银行的所有股权以及部分雅虎股票。一时间,批判之声四起,人们纷纷指责孙正义违背了当初收购青空银行时的誓言。对此,孙正义回应道:
  在作战中,后退需要比前进多10倍的勇气,也需要决断力。什么都想抓住可能最终会两手空空。从创办软银的第一天开始,我的目标就是成为数字信息革命的基础设施提供商。这是一切的根源所在,中心轴所在。放弃青空银行并非我本愿,但是要想在严冬中坚持作战就必须褪去枝叶,男子汉大丈夫只能胜不能败。
  对于孙正义来说,无论是他倡导成立日本纳斯达克,还是收购青空银行,都不是他的最终目的,这些举措只不过是他为了更好、更快地把握住互联网经济的脉搏和机会的重要手段。他绝不会因为在这些投资上的获益而忘了加紧抢占互联网份额的最终目的;同样,他也不会因为在这些投资上的失利而熄灭对互联网的激情。
  孙正义曾声称:“即使互联网业不复存在,我也将余生置于其中。”他的“疯狂”在这个时候表现得一览无余,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最严重的时候,软银被质疑是一只只会不断吞噬大量的金钱却不可能产生利润的机器,孙正义毫不在意,他非常自信地宣布:
  我看好互联网的未来,软银不是做一年两年,而是着眼于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三百年。
  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历史上一个传奇故事并将继续演绎传奇的阿里巴巴就是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软银2000万美元的投资,而阿里巴巴2007年的上市也让软银获利颇丰,让当年那些作壁上观,等待看孙正义笑话的人们先是大跌眼镜,继而羡慕不已。
  孙正义相信自己的判断,并且能够最终坚持下来。这是他能获得极其丰厚的利润回报的基础,是软银打造出一个个信息产业传奇企业的关键。即便是在2001年全球互联网经济陷于最低潮的时候,孙正义仍独具慧眼地判断,宽带应用将给互联网带来最有价值的商机,第二轮互联网高潮将很快到来。果然,一年之后,纳斯达克开始复苏。
  投资雅虎时,我相信它会成为互联网的佼佼者
  追溯起来,软银的名声远扬最早得益于孙正义对雅虎的成功投资。
  孙正义最初注意到雅虎的时候,雅虎才刚刚成立半年,1995年的年度营业额为200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