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正义--梦想与激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深受孙正义恩惠的E…Trade总裁考特萨托斯曾这样评价孙正义:“他是互联网世界的大师。他对未来50年科技将如何把全球各地的人们紧密联系起来有着清晰独到的见解,他不会因每日、每周或每月的市场波动而中途改弦易辙。”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12章 在痛苦中飞翔(1)
自古以来,失败者多于成功者,所以成功者的成功经历往往很容易被神化,从而导致了肤浅主义和懒惰主义的横行。而事实是,即便是孙正义这样的成功者,他在到达浪尖之前,也曾经历过无数次波谷;在收获井喷期的丰收之前,也曾遭遇无数次的失手。这是每一个成功者通往成功之路的真实写照。
  追溯孙正义奋斗之旅,“痛苦”是一个再贴切不过的词了。
  一是身世之苦。孙正义出生在日本,但是他的祖上是韩国人,日本人对韩国移民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即便孙正义一家已经在日本生活了好几代,仍然饱受歧视,生性敏感的孙正义对此刻骨铭心,他常常对自己说:“一定要做出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证明自己。”为此他在17岁时独身远赴美国,开始他的求学之旅。
  二是创业之苦。孙正义立誓要在日本闯出一番大事业,但是20世纪90年代的日本,创业环境并不开明,社会上很多人的思维仍然十分保守,他就像在一片灰蒙蒙的大雾中左右突围,并且还担着“过于冒险”、“不合常规”的种种骂名。
  三是疾病之苦。孙正义的创业之路不仅要面临着资金缺乏、不合理竞争等压力,还在创业不久身患重病,几乎不治。疾病在摧残身体的同时,也在摧残着他的思想、消磨着他的意志。所以,从生死线回来的孙正义,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振作起来,并平添了一份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平稳和成熟,其中的故事,值得探寻和回味。
  痛苦,可以让人的灵魂得到深刻的修炼,而成功者,必然是达到修炼之高境界的道行高深者。孙正义,是如何在痛苦中展翅飞翔的呢?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比一般人更勤奋努力
  对创业型的企业家来说,事业的起步首先要得益于他必须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懂得何时满足市场需求。但是,仅仅有这些,还不足以成就一番事业,他还必须具有勤奋和牺牲精神。
  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企业家的勤奋,是关乎责任心、事业心、工作毅力等优良品质的根本素质,是企业家必备的品质。孙正义对于计算机产业的精准判断,曾被人誉为是与比尔·盖茨齐名的天才——比尔·盖茨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天才,孙正义则是信息产业基础设施领域的天才。
  关于这点,孙正义是如何看的呢?
  我不是天才。创业最关键的是要有激情,当你有强大的激情,而且工作重点非常明确的时候,你就可以变成专家了。你不断地工作,因为你有激情,因为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于是你就有了工作重点,事情就变得很容易了。
  在美国留学的六年中,孙正义为了快点升入大学,在高中部连跳三级,他在四个星期内学完了别人要用三年时间才能学完的课程。虽说他原来在日本国内上学时有了一定基础,但是难度还是很大,何况他的英语当时并不好。为了考上大学,必须十分刻苦。在那段时间里,孙正义常常连走路、吃饭、如厕甚至进澡盆都捧着书,每天的睡眠时间缩短为3~5个小时。就连开车他也不忘带上耳机练习英语听说,遇上红灯都要把课本拿出来放在方向盘上瞄上一两眼。
  孙正义先是考入了霍利大学,这是一所由罗马旧教学校改革而来的大学,气氛十分自由,校风开放,师生关系很和谐。孙正义在那里待了两年,学习比在高中部时更加刻苦。他每天都背着一个因为装满书籍而变形的大书包,穿着脏兮兮的牛仔裤,在校园里旁若无人地思考问题,成为当时名满全校的“年龄不详的怪人”。在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唯恐漏过哪怕是一个字,这一点给老师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于是下课后,这些老师都乐意回答孙正义提出的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对他的更加稀奇古怪的答案均报以微笑。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12章 在痛苦中飞翔(2)
孙正义一直保持着十分优异的成绩。他喜欢考试。有一次,他患上了恶性流行感冒,高烧不退,茶饭不思,但是整个人却很亢奋,因为考试就要到了,孙正义每次在这个时候就会变得充满干劲。他撑到了考试结束,被送到医院时,医生毫不客气地教训了他,病情来势汹汹,而且还拖延这么长的时间,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不过,那次考试,孙正义发挥得不错,统统都得了“A”。
  在霍利大学攻读了两年后,孙正义如愿进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伯克利分校经济学院,这才是他到美国留学的目的。他在这里最大的收获是能零距离地接触计算机。学校的计算机24小时开放,这让孙正义如鱼得水。
  孙正义涉猎很广,除了自己的专业经济学之外,他还在数学、物理和计算机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他的第一项发明——多国语言翻译机就是在大学期间研制出来的,伯克利大学的师资力量为孙正义完成这一壮举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当然,这也离不开孙正义那种超乎常人的努力。
  尽管忙于搞发明创造,并且后来还自己经营公司,但孙正义的学业并没有落下。这都源自他的刻苦精神,他总在各种会面、谈判的间隙,拾起学业,可谓见缝插针。到了1980年的时候,他顺利毕业。众所周知,美国的大学都实行一种“宽进严出”的制度,以孙正义这样身兼数职还能顺利毕业,可见他的勤奋程度。这种勤奋精神后来在发展软银事业中更是被孙正义发挥得淋漓尽致。
  1982年,软银公司以“黑马”的姿势在日本企业界崛起。这段时间孙正义更加忙碌,他往往会忙得忘了吃饭,没有周末和假日,每天的睡眠不超过6个小时,即便是睡着,脑子里想的也是工作上的事情。企业领导人的这种拼命精神也激励了公司员工,有的人忙得好几天都没有回家,晚上困得顶不住的时候就胡乱找个地方对付。这种从上而下的拼命三郎的精神,使得软银公司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在日本软件流通行业中脱颖而出。
  曾任软银公司美国分公司总经理的泰德·德罗特说:“孙正义曾经在同一天先与人在旧金山共进午餐,接着又与另一个人相约在纽约见面,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关系到业务,对孙正义来说就没有不可能的事。他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人。同一天和不同的人分别在旧金山和纽约吃饭,这对他来说极其平常。”
  泰德·德罗特和孙正义关系密切,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了解孙正义。所以他对孙正义的评价应该是相当权威的。综合他的话我们总结了孙正义身上具备了两种超常的能力:一是令人吃惊的洞悉问题本质的能力。他总是能看清问题本质,并快速处理。二是他超乎常人的勤奋努力。
  感谢那段安静地阅读4000本书的日子
  1982年7月,也就是在软件银行成立的第二年,孙正义在一次例行体检中,检查出患有乙型肝炎,这是一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孙正义辗转了几个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无法医治,至多只能活五年时间。
  这仿佛是一记晴天霹雳,把孙正义和家人给击懵了。软银的事业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未来应该如何扩展,他已经胸有成竹。而就在他雄心勃勃,正要大展宏图之时,忽然有人告诉他,不能这样拼命了,必须停下来,因为你来日不多。彼时,孙正义的大女儿已经一岁多了,妻子优美腹中还有一个孩子。每每想到这些,孙正义的那种复杂的心情,真是难以言表。

第12章 在痛苦中飞翔(3)
妻子常常背着他以泪洗面,而孙正义对于这种被宣判的“命运”,感到非常不甘:
  如何宣告我下个月就死,这会让我快乐得多。不管时间多短我都会最后拼一把。我会追逐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是,现在却必须抱着一颗不知何时爆炸的炸弹,惶恐不安、小心翼翼地活着。尽管如此,这也能活五年了。我这么痛苦地活着是为什么呢?是职员们、客户们,还是工作呢?……
  1983年年底,孙正义的病情还是时好时坏,他已经请了原任日本警备保障副总经理的大森康彦代替他担任软银的总经理,在实际运营中,大森康彦体现出来的管理风格和孙正义不太一样,公司的一些创业###都被排挤走了,而孙正义的身体状况又不允许他在这个时候回到公司,这让他心情更加抑郁。
  一个偶然的机会,孙正义了解到日本有一个名叫熊田博光的医生发明了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新办法——类固醇脱离疗法。其原理是由于乙型肝炎是慢性的,很难治愈,但是如果能转化为急性肝炎,就不难治好;所以类固醇脱离疗法就是先将乙型肝炎诱发成为急性肝炎,然后再抓住机会用治疗急性肝炎的办法进行治疗。这种疗法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既然日本乃至全世界都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那就试一试吧。孙正义就这样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找到了熊田博光,表示愿意接受他的治疗方法,从而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治疗。
  然而,在孙正义的内心里,还是充满了疑虑,他不知道这次治疗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既然医生希望他全力配合,他也只能按捺下心里的焦虑,遵从医生的叮嘱。为了调整自己的心态,他强迫自己潜心读书,卡耐基、洛克菲勒、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等成功人物的书籍他都有所涉猎。如果再加上其他类别的书籍与商业杂志等,孙正义大概读了4000本书。
  阅读的书里,《孙子兵法》给孙正义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觉得虽然和中国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