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如画江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李擅起事后,隔绝准南东路与河北的联系多日,张守仁顿觉压力倍增。他治下的百姓可以不要华衣美食,不需金银古玩,可是生活必须的农具和食盐,却是一天也不能少。
  移李天翔的第三军至郓州等处,相机攻占山东,准南,也就是为了得到食盐和铁矿,这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山东的登、莱二州,年出产万斤黄金,占全国出产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李擅之所以能富强甲兵,这也是个最重要的资源。
  战争,有时候只为掠夺资源罢了。
  大楚平帝三年夏。
  疯狂咆哮了数月的黄河,终于安静下来。在张守仁治下的黄河南岸,因为沿河各州都严防死守。甚至在急急关头,飞龙诸军都被调派至沿河防备堵口,是以虽然今汛水大,却是有惊无险。除了几次小小决口,造成几十个村子万多百姓迁离之外,别无重大的灾情。
  相比之下,黄河北岸的灾情却是要严重许多。大大小小过百次的决口,河水灌入良田,百姓流离失所达过百万人,淹没的县城便足有十几个。忽必烈远在开平,平时顾不上这些小事,待恶果酿成,他这才想起自己失了黄河之南的领土,赋税大少,此时河北也受了黄灾,不免使得今年的战备受到严重的影响。震怒之下,罢免了许多临河的地方官员,逮拿治罪,却是标准的马后炮,于事无补。
  情况虽然恶劣之极,却并不能影响他整年的战略准备。在开平、奉胜州、燕京等处,到处是奔腾的骑士,天空下闪耀着刀枪的寒光,蒙兀骑士、色目战士、汉军将士,逾十万之众枕戈待旦,随时准备征战漠北。
  除此之外,以招抚使廉希宪治下的陕西山西等处,已经在华州、浦州等地集结了七万大军,在新打造的战船上日夜操练,随时准备沿河而下,攻伐张守仁的河南之境。
  以宗王巴春镇潼关,与对面的飞龙军第一军隔关对峙,若不是关中的蒙兀精骑要防备着六盘山守将浑都海的进犯,两万人的蒙人精兵随时能够出关而战,骚扰地方,破坏张守仁部的经济基础。而面对这样的危胁,攻入关中却又要面对着对方水路的危胁,而且潼关天险,易守难攻,张守仁部下的精兵不过四万余人,铺开在诺大的地盘上已显单薄,绝无可能集中兵力叩关而入。蒙兀人也并不是傻子,明白对方目前的态式只能采取守势,最多打打山东准南的主意罢了。
  因为有着这种有恃无恐的想头,忽必烈居然有闲暇在燕京召开了大蒙兀国的第二次僧道辩论大会。他以蒙兀大汗的身份,召集了蒙兀治下,甚至是阿里不哥境内的僧人、道士、喇嘛等宗教流派的首领精英,在儒臣的主持监督下,以全真掌教李长春等道士对少林方丈等大德高僧,展开了一场激辩。最终,道士败,十九名道士当场被迫递发为僧,有一个年轻道人不服,高声向大汗质疑,最终被扔到火堆里,活活烧死。
  在这场辩论之前,忽必烈还派遣使者,暗中入江西龙虎山,请问第三十七代张天师,当今天命何所归。种种举措,自是表明,这人蒙兀人的大汗现下是然还是一身的羊膻味,还在为漠北的汗位归属打生打死时,却已经开始准备着入主中原,掌控宗教,在舆论和习惯上,往中原的皇帝靠拢了。
  只是这一切,却与在夜色下,行走在河北大名府境内的一群人无关。此时虽然是夏初,夜间却还是很凉爽,这一行十余人,却个个是满头大汗,一边急脚行走,一边不住的回头张望。
  打头的是一个矮小汉子,环首大眼,身材粗壮。上身着粗布短襟,下身着裤,一双草鞋已经走的稀烂,虽然衣服染成了紫色,头上却只用一根麻绳束发,显的不伦不类。
  衣着朱紫,原本是官员的特权,若是让传统的士大夫看到此人的这一身打扮,只怕又要摇头叹息,感慨世风日下了。
  这人却是丝毫不觉自己的打扮有何不妥,旁人都是满脸惊惶之色,到是他开路在最前,却并不显的如何慌张。
  只是在这荒郊野地里行走,身上的衣服被灌木从中的荆棘拉的破破烂烂,身上也是划出了一道道血口子,暗红的血红不住的溢将出来,这人虽然一脸的满不在乎,却也是时不时暗中龇牙咧嘴,疼痛不已。
  他一边用手中的砍刀,不住砍向那些烦人的荆棘,一边向身后的众人龇牙笑道:“瞧你们那没出息的样。早就说了,大名府这边没有啥驻军,这里隔着河,不远又是山东世候们的地盘。蒙兀大汗料定了这边无事,驻军很少。别说咱们,就是那些打闷棍,甚至持枪弄刀做无本生意的好汉,这里都有不少。怕啥怕,真没出息。”
  这人虽然长的一脸粗鄙,说出的话却是有条不紊,很是有理。话一说完,再加上这里四处不见人烟,满地都是野草,虽然影影约约有灯火烛光闪动,却也是相隔甚远,在这样的环境中,各人的心都懈了,被他言语一激,胆气却也上来了不少。
  当即有人笑骂道:“唐三,你这家伙这时候且来说嘴,却忘了当初那狗蒙兀鞑子诏令一下,地方上谣言纷传,说是要拿咱们开刀问斩时,你那个鸟样,就差没有有尿裤子了吧?”
  说话的这人,显然是这伙人的首领。此人身着的却是一身玄色道袍,头戴道冠,腰佩着一柄桃木剑,白阔的脸上低垂着三缕长须,当真是仙风道骨,气宇不凡。只可惜,仔细看去,他此时头上道冠斜了,衣袍破了,便是那桃木剑,也是断了一半,看起来,很是滑稽。
  只是此人想来是素有威势,说出话来,那唐三也不敢辩驳,只是嘿嘿一笑,不敢回嘴。
  那人见唐三不再多嘴,便自微微一笑,扬声道:“大伙儿都累坏了,且在此处暂歇。”
  话音一落,便有人急道:“不可啊!李老大,这里还是鞑子的治下,咱们一伙人可都是钦犯,眼看就要到黄河边上,逃离牢笼,在这里被人抓人,那可真是冤枉。”
  那李老大轻轻摇头,指着那说话的人道:“九龙,你只管放心。咱们这些人若是穿州过府的,难免让人拿了去讨赏钱。在这里,却不需担心。我们虽然是钦犯,不过那鞑子大汗哪有闲情真的派人拿我们。若是不然,从燕京到大名府好几百里呢,你当咱们真的是土行孙,会穿地?”
  见那人还是不敢坐下,他却也不再理会,只顾着自己就地一坐,脱下布鞋揉起脚来,不多时,便哎哟连声,显然是揉破了脚上的血泡。
  那九龙见旁人早就坐下,唯有自己站立,显是对老大不恭,此时抓到这机会,急忙上前蹲下,帮着老大揉捏起脚来。
  他的手艺显然不错,过不多时,那李老大便哼哼连声,极为享受。待他揉毕,便笑道:“好的很。九龙,你去到我包裹里,取出干粮,分给大家食用。”
  “哎,好勒。”
  这九龙等的就是这一声,闻言之后,急步窜起,到一个面黄汉子身前,夺过包裹,先取出几块点心,送给老大,然后不免给自己分了几块大的,方交与众人去瓜分。
  那老大也是饿了,手中的点心早就又干又硬,他却是不管不顾,几口塞到肚中。看着众人还在狼吞虎咽,他忍不住叹道:“看看,都沦落到这地步了。想当初,你们是什么光景儿?天天的流水席吃个不休,横行街市欺男霸女的,弄的个天怒人怨。我劝过多少回,革了多少弟子,你们却总是不听。”
  唐三一边猛塞烙饼,一边嘟囔着答道:“大哥,这话说的。你也知道,现下这七八人,都是你身边最得用的,也最不肯欺压百姓的,正因如此,咱们才保全了性命,跟随你逃出燕京。若是不然,只怕想跟随你,也不能够。”
  “唉,我也只是随口说说罢了。此番事败,虽然并不怪我,我思想起来,却还是有些遗憾。若是寇天师肯多听我几句,也不至于弄成现下这个光景。”
  这群人,却原本都是道士。这李老大原本是富商子弟,家道中落后,正巧在邱处机见成吉思汗后,北方道门势力大涨,全真教、天师教横行一时,他是破落户子弟,哪里顾得了许多。当下带着一伙兄弟出家入道,抢了一个和尚庙,做起主持道人来。 
 
 
 
  
第八卷 抚境安民(七)
 
  当时北方的情形,道家势力太大,那掌教寇天师号称北天师,与南天师张家齐名,很得官府的照顾。再加上全真教亦是很有官方背景,甚至有帮着蒙兀人安抚人心的政治责任,于是一时间黄冠遍地,道观无数。佛道之争,自汉朝时便已开始,因为道家理论上的缺陷,道家节节败退,在民间的势力已是远远不如佛家。因为此故,道家便以走上层路线为法,在北魏时,便蛊惑了皇帝灭佛,唐朝和北周时,又是如此。待到此时,道门势力一大,难免又是泥沙俱下,不少市井无赖,无良小人混入门中,没有道观,便去抢夺佛寺,侵夺庙产,甚至勒索良民,横行城中无人可治。
  那李文舟身为一伙人的首领,初期也是如此行事。不过此人天生聪慧,过不多时,便已知道道家如此行事,蒙兀人早就看不过眼,再加上蒙兀人大多信奉的是萨满教和喇嘛教,进入中原后,因为佛教与喇嘛教总有点香火情,当年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那点情份,已经是快要不顶用了。此时道门不但没有能在上头说上话的,反而嚣张跋扈,已经到了快危胁蒙兀人统治的地步,李文舟想来想去,若是自己不小心行事,只怕将来没个好儿。
  他打定主意,便留起胡须,打扮停当,没事施施符水,做做法事,甚至城中人家有为难处,免费施为,亦可商量。手下徒弟,多加约束,不听劝的,便即开革。如此一来,在燕京也博了个乐善好施的好名头。人前人后,真人长真人短的,却也逍遥。
  待此时佛道之争时,道门还邀请他这个半吊子参加辩论大会,他当即吓的称病,并不敢露面。待知道论道失败,他却不如普通道士那样,鼓噪称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