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猛虎王朝-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远的海平线上,出现了一支悬挂蛟龙旗帜的舰队,总计有二十艘三桅战舰和十来艘辅助舰船。
  战争爆发之后,白塔大公也曾考虑过前线战败后本国遭到侵略的可能。但库姆奇及其附属国都认为,他们跟猛虎军团之间隔着第二级台阶——苏来尔山区,前方又有庞大的呼兰部队在与之对抗,除非战神柯库里能打了败仗,否则战争怎么也不可能降临到自己头上。
  然而,从不让自己的敌人过安生日子,无论他们躲在什么样的犄角旮旯里!这是猛虎自治领的一贯作风。
  而受到了侵害就一定要报复,否则敌人会越加胆大妄为,战争也会无休无止。只有展现出强大的反制力量,敌人才会收敛,和平才有可能出现!这是丹西为帝国确立的外交基石,实践也证明了它的颠扑不破。
  卑言微辞、优厚贸易、遣女和亲、割地赔款,都软化不了侵略者野心之半分,只有明晃晃的刀枪、血淋淋的尸体,才具有真正的劝阻效果!
  库姆奇王国及其附庸国,以为自己可以躲在安全的后方看戏,但他们没有想到,蛟龙军团的帆船舰队竟然长途航海,走海路直接攻击他们的港口!
  因为没有见过三桅帆舰,对三桅帆舰超大规模的运输能力估计不足,也是库姆奇王国和白塔公国做出错误估算的重要原因。
  三桅帆舰巨大的容积量,令舰队可以在海上长期独立作战。即使三个濒海独立领严格保持中立,不提供沿途补给和停靠,他们依然可以跨越各个海域,穿过长长的海岸线,直接杀向敌人的心腹软肋!
  “铛!铛!铛!”
  港口里警钟狂鸣,白塔公国的水兵们开始集中,手忙脚乱地冲向码头上停泊着的军舰。
  蛟龙军团的帆船舰队排成一线,封锁住港口,然后扑向码头区。
  象牙港水师出港迎战,两支舰队渐次靠近。
  白塔公国的水兵们,已经能清楚地看见那群海上巨兽的骇人体躯,以及它们那美妙的流线型轮廓……
  戈壁大漠,黄沙连天。凛冽冬日,寒风劲拂。
  双泉荒漠里的风,最懂得雕琢艺术,方圆百里的每一座沙丘,被它随心所欲地抚弄出各种玄奥的纹络。
  这是大自然写下的奇异文字,里头暗藏着无法破译的天机。
  两支大军,一前一后地在荒漠中跋涉,用军靴摩挲这些文字,欲解开其中的谜团,猜测里头到底预示着什么样的结局。
  行走,扬沙,起落,行走,扬沙,起落……
  伴随着呼啸的风声和细微的沙粒撞击声,荒漠似乎在低语着什么……
  席尔瓦首先拔营离开,转头向西逃窜,彭萨随后跟来,蹑踪追击。到第二天时,花枪莫林率一支呼兰轻骑出现在西逃部队的南侧。
  莫林年仅二十出头,持一杆有刻梨花纹样的镀银搠矛,作战勇猛,枪法出众,年纪轻轻就已跻身帝国六骏行列,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继承盖普第一锋将衣钵的青年豪杰。
  莫林并没有如往常般立刻发起猛烈冲锋,他率部隔开三公里远,小心地注视着敌方大军。
  班哈率四万暴熊武士居中,帕维亚和穆斯塔法各领两万多胡玛飞骑卫护两翼。大军分成三路纵队,如三条长蛇,在广袤的荒漠中蠕进。
  看到席尔瓦的部队行进有度,阵势严整,莫林不敢轻举妄动。他率部与敌人成平行线前进,荒漠里于是出现第四条西进的长蛇。
  席尔瓦对于身侧出现的这支敌军视而不见,按照预定计划和自己的节奏行军,丝毫不理睬南边的威胁。
  莫林警惕地北望,像一只死盯着猎物的野狼,紧紧地跟在身旁。
  他倒垂搠矛,曳枪纵马而前。
  闪亮的枪尖,在沙丘上画出一条长长的细线……
  圣火国现在乱成了一锅粥。
  马赫迪偷袭波拉丁,想一举篡权,拿下这个同教国家,获得一个陆地支撑点,为今后的大陆扩张奠定基础。他虽然成功地攻占首都,却没能活捉波拉丁。
  波拉丁实力大损,却仍有部分忠于他的军队跟随作战,抵御沙漠帝国二皇子的进攻。
  随后,大踏步后撤的狄龙,突然又杀了一个大型的回马枪,第二次侵入圣火国!
  这一回,他可不像第一次入侵那么谨慎小心了,而是挥兵急进,根本不给对手喘息的机会!
  马赫迪同时跟波拉丁和狄龙交战;波拉丁主要抵抗马赫迪,却也不可能跟狄龙这个有过深深旧怨的异教徒交好;狄龙的策略更简单了,反正那两人都是跟自己谈不到一块去的异教徒,见谁灭谁。
  如此一来,圣火国战争演绎成了一场纷纷扰扰的三方大混战。
  战场的局面很是混乱,但趋势却异常明显。
  马赫迪与波拉丁需要携起手来,才有实力抵御住狄龙的大军,此刻却内斗纷争,当然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或许马赫迪扭转战局还有一个希望,那就是猛虎军团和蛟龙水师介入。
  但丹西对于这个野心勃勃、擅作主张进攻波拉丁的妻兄本就生气得很,根本不愿再搭理他。而且,在东线战场形势如此紧张的时刻,在急需走廊基督教徒物资和精神支持的时刻,且慑于东教廷的威力,他也绝不愿意明目张胆地与狄龙为敌。上一次他钻了个空子,偷运异教兵马参战,尚可抵赖,矢口否认,这一回,狄龙大大加强瓦尔芹海盗舰队的沿岸巡航,更令他找不到任何机会。
  形势已不可挽回,丹西也毫不犹豫地弃子,不让本国军队陷入第二个战争泥沼。他硬着心肠,置马赫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求援信于不顾,完全否认自己跟这位妻兄存在任何协议,亦不派一兵一卒去帮忙,不让狄龙抓到任何把柄。反而,在台面上,丹西不断发表声明,向狄龙送去贺函,庆祝盟友对异教徒的连番胜利。
  狄龙心如明镜般透亮,亦笑呵呵地不露任何声色地接受自治领的贺函,并祝福猛虎军团在东线战场取得佳绩,打败呼兰异教徒以及勾结他们的走廊败类。
  立场不同,行为迥异。丹西可以毫不在意地抛舍车保帅,弃掉马赫迪这颗棋子,但有人却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他,尤其是军中还有自己的亲生儿子……
  虽为亚热带海域,十二月的寒风仍有些寒意。
  一艘乌篷小船逆风行驶,航速极快。
  这艘看似根本不能出海的小船,不仅从遥远的外海驶近岸边,而且还无声无息地穿越威塞克布置的海岸封锁线,悄然出现在圣火国的西南海岸。
  不过,只要知道这艘小船的驾驶者是谁,估计就不会有人感到讶异了。
  坐在船尾,一袭黑衫的老者,不是休伦是谁?!
  操桨驭帆十余人,皆为圣火教黑衣派星月使以上级别的高手。
  这样一伙人,难怪可以驾驶小舟远渡海洋,数日与风浪搏击仍不显疲态!
  当丹西夺占塞尔并与柯库里能正式对垒,狄龙进犯圣火国的数月时间里,黑大陆万圣山的宗教政治斗争也分出了胜负。
  狮巢血老接连刺杀黑衣派托钵、掌玺、护袍三大长老,把圣火教总坛搅得鸡飞狗跳。艾哈迈德新征服北部大陆不久,各地旧王国、旧领主、旧贵族等残余势力趁势闻风而动,具有分裂倾向的黑大陆复国运动兴起。
  皇太子阿里手忙脚乱,兼且父皇带着主力大军在外征战,兵力不足,情势一片混乱。
  不过,血老这一招玩得虽然漂亮,却仍是借力打力的手法。不多的门徒、与一些被灭国家的王侯存在利益交换和密切联络,是蓝衣派可用的全部资源,其自身实力,其实相当有限。
  当艾哈迈德、休伦和皇帝亲军主力都在遥远的海外大陆时,黑大陆出现了政治、宗教和军事三方面的权力真空,故而血老的阴谋能够得逞。可当政治、宗教两大巨头及时返乡,他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血老苦心造势,好不容易弄出这个夺取教权的绝佳机会,却不料被丹西暗算,所有心血全都付之东流。当然,这个世界谁都只顾自己。就像艾哈迈德看重黑大陆一样,中央郡是丹西的建业之基和立国根本,不可能为了让血老控制黑大陆而放弃自己的老巢。转眼之间,仇敌变成了亲人,艾哈迈德顺利返乡,丹西调兵东进,各自卫护老巢。
  当艾哈迈德、休伦带着远征军残余主力返回时,一切形势都改观了。
  势与力,都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但归根结底取决于实力。就如下棋,外势如果不能形成实地,再雄厚的模样,也只是虚空。所谓因势利导,借势而为,“势”如果不能凝合成实力,或者对方拥有压倒性的实力优势,则只能像血老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
  艾哈迈德和休伦返乡,黑大陆的政治和宗教之主心骨复位,不仅他俩战败而亡的谣言不攻自破,各种蠢蠢欲动的野心家也立刻收摄手脚,不敢乱动。艾哈迈德的自家亲军虽然在这次远征中损失惨重,但仍有二十余万回乡。这是一股令人震慑的力量,在黑大陆更屡战屡胜,有赫赫威名。
  铁杆复国分子和蓝衣教徒自然坚持主张,但投机客和跟随者却纷纷改弦易辙,变回老实良民形象,血老掀起的这一轮轰轰烈烈的复国分裂运动,就此流产。
  艾哈迈德因实力大损,加之年事已高,必须坐镇首都,防止叛乱,维持秩序,为儿子继位打下基础。
  休伦在万圣山经营多年,黑衣派人多势众,高手如云。在一个稳固的政治环境下,由一位强力领袖指挥,对付实力远逊于己的蓝衣派,完全没有问题。黑衣派全境搜捕异己,地方政府、治安部队密切配合,刚刚兴起的蓝衣派一勃就痿,不得不回复既往的地下状态,分散逃匿。
  血老再度远逃海外,休伦衔尾追杀。
  有艾哈迈德在,黑大陆政局能够稳住,休伦这次要斩草挖根,把病灶祸根彻底拔除!
  休伦带着随行高手乘三桅帆舰追到鲨鱼岛,却听闻马赫迪出事!
  被波拉丁咬住,被狄龙暗算,被丹西抛弃,连自己的儿子也跟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