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起居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怕那些官员写得太难他自己看不懂,方季北还特意告诉那些官员都用说话的方式来写答案。问题也是他和孔之高一起商定的,都是一些他们认为管理国家必须的问题,而且都不难。
  这三天时间里,劝进书雪片一样飞进来,堆在案台上。方季北是看不懂,有的时候让毕子灏帮忙看看里面有没有什麽重要事情。但那种骈四俪六华丽无比的劝进表哪里是方季北能听懂的,最後只能败下阵来。
  反正他也忙得很,义军事情太多,哪里不要他处理。还得提防孔之高动歪脑筋,不得不看著他点。幸好毕子灏一直跟在他身边,竟然帮他分了不少忧──对於目不识丁的方季北而言,一个能时时跟在身边的学问高的人是非常必要的。
  “小毕,你要不要回答我那些问题?我看你很聪明,又有学问。”方季北问道。
  毕子灏想了想,摇头:“我的答案,你肯定不会觉得好的。”
  “你不说怎麽会知道?那些问题都很简单的,例如对那些贪官赃官……”
  “贪不贪脏不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哪一派的。”毕子灏插言道,“作为皇帝,重要的是判断怎麽才对朝堂有利怎麽平衡各方势力,你的问题根本不是什麽问题。”
  “皇帝不应该是让百姓生活好的人吗?”方季北傻傻看著他,问道。
  毕子灏勾起唇角微微一笑,笑得极漂亮:“多看史书,多看起居注,才会知道怎麽做一名皇帝。方帅,和孔军师的赌,你一定会输的。”
  方季北只觉眼前这个漂亮的少年看起来非常的莫测高深,却不怎麽相信他的话。
  只是这麽小的孩子,说话竟然这样冷漠,却不是好事啊。有机会,还是要让他至少走出皇宫,接触外面百姓才好。
  那麽聪明的孩子,可惜了。

  时间向来过得很快,尤其在忙碌的时候。
  三天很快过了,方季北把旧朝臣子都聚集到琉熙宫中,开始查看他们呈上来的试卷。
  第一道题就是他问过毕子灏的,其实也不是一道题,而是三道──如何避免坏官的出现,如何监督官员,和如何处置。
  第一条所有的人基本上都回答说要以德感化。为怕方季北不懂什麽叫做德,当代第一文士也就是前朝参知政事吴三省还特地长篇大论写了一篇论证文作为附注,虽然用词过於艰难道理讲得太过繁琐以至於方季北根本没有听。
  前朝剩下的大臣并不是十分的多,有些被杀有些自己殉国了,没死的也很多不肯做贰臣,在家里死活不肯出来。孔之高并没有告诉大臣们这次问答意味著什麽,吴三省这样的儒臣,是以“为百姓而非为君王”的话为口号才出来的。
  “可是……”方季北听完所有人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之後,疑惑问身边的毕子灏,“这些人到底是装傻,还是真的傻?他们是以为我会赞同所以才那麽说,还是他们真以为说几句‘孔曰做人’就都能成为好人?”
  “是‘孔曰成仁’……”毕子灏无奈纠正他,显然刚才读的那些东西,都没有进方季北耳朵里,“也不是都那麽回答的,刑部尚书不就是说在每州每府都派下细作,还有提高严刑……”
  相对而言,年轻一些、出身贫寒一些的官员回答中少了些文气,而带上了些杀气。但是方季北依然摇头:“那细作又由谁来管?”
  “……”显然没有答案,“那你说呢?”
  “我当然不知道。”方季北理直气壮道,“我又没学问,又不读史书,我怎麽会知道?”
  毕子灏低头,眼底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两人嘀嘀咕咕,满朝官员都有些不快,有交头接耳的,当即朝堂之上就有嗡嗡说话声。方季北也发觉自己态度不严谨,连忙让孔之高派出来的人和毕子灏继续读下一个问题。
  刑部尚书在这三个问题上的回答是一样的:细作、严刑。其他人的答案和他基本迥异,但是彼此之间都非常相像,无非就是靠御史、靠上级。由於大韦一朝向来优待书生,甚至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大家说出的处置方案也都差不多,一般也就是岭南发配。
  越听方季北越是失望,他确实不懂治国,甚至听不懂这些朝臣稍微拽文的言辞,但是他明白什麽是有用的,什麽只是说著好听。他率领义军,其实也是个国家,如果按照他们这麽治理,义军早垮了,哪里还轮得到打进京城?
  要有畅通的言路,即使是上将犯错也能揪出来。要严明刑罚,让他们不敢越界。该宽的时候当然也要宽,要有得到手里的好处和保障。
  还有,不能让一个人手里的权过重,一定要有人和他抗衡──这点上,为他读一张张答题的毕子灏,倒是非常地清楚制衡的道理。但他当然不会说什麽。
  “好了,别读了!”读到“天灾的时候,若当地大户储粮不售,又提高粮价,该怎麽办”这问题的答案时,方季北终於受不了了,高声喝止他们继续读下去,“你们看一看,如果有开仓和下令之外的答案,再拿来读!”
  开仓放粮?这些官知道官府粮仓都是做什麽的麽?
  方季北最初在颍州起义,就是天灾之後朝廷什麽也做,而粮价飞涨,百姓根本活不下去。他们造反之後开官府粮仓,竟然发现里面一颗米皆无。帐面上的米粮都在,实际却被当官的挪用生财。当地大户家里倒是很多粮,可恨他们根本不拿出来平衡粮价,而是趁火打劫。
  而这些官员,竟然还说什麽“开仓放粮,下令大户卖粮”?
  方季北已经听不下去了。
  他终於知道,他造反的原因不是天灾,不是颍州官员太坏。
  他看著朝堂上站著的文武官员。这些人都是有大知识的,他们识字,他们讲起道理来能让他完全听不懂,他们都说什麽为了百姓。
  但是他们连百姓的生活到底是什麽样子的都不知道。随便一个不识字的老百姓都清楚的问题,他们竟然不明白。
  这个赌,是他输了。

  大韦承昭三年七月,义军杀入京城,弑君。义军首领方季北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岳,年号燮余。
  孔之高自然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大岳的宰相──因为方季北觉得官员名字太长太麻烦,干脆一切从简。孔之高是宰相,那个吴三省就是左副相,右副相暂缺。刑部尚书还管刑部,其它三省六部一概精简,不知道是做什麽的就都撤掉,例如礼部。
  国将不国。吴三省私下是这麽跟旧臣说的。
  能想像麽,堂堂一国之君,竟是个大字不识的粗人。他甚至把琉熙宫内的龙椅撤掉,把高台拆掉,令人在朝堂上设十几把椅子,说是以後大家上朝都坐在椅子上,商量事情也都坐著说。
  成何体统啊!当即就有些当朝大儒昏了过去,被抬到琉熙宫後面刚刚改造的房间休息去了。而他们那不成体统的皇帝,照样在大殿里端坐,旁边坐著屁股半悬空中的臣子们。
  义军──现在都被编入大岳军队了──连兵带官都是些泥腿子,按理来说在这治国上还是应该靠前朝老臣的。但是孔之高之下的凡是有点见识的,在朝堂上溜达几天之後都开始鄙视那些老臣,觉得他们真是讲起道理来一个比一个厉害,做起事来啥也不是。
  他们都是跟著方季北打天下,都深知百姓的生活,在很多方面考虑得都比那些天天在府里待著的官员强。而他们刚刚坐上个位子,还没有到只会为自己牟利的程度──虽然毕子灏按照史书经验,说那是迟早的事情。
  旧朝官员里,难得没被废除的就是毕子灏这个起居舍人了。
  方季北把宫里太监宫女赶得差不多了,下一步的计划就是把皇宫拆成一块一块的,谁想住都可以住进来──当然,他的主意是一部分免费给穷人住,另一部分给富人的是要收银子的,金子也行。他本来一直跟毕子灏说他也可以出宫,年纪还轻,出去过过日子应该也不错。
  什麽找个老婆的就不说了,那不是害了人家女的吗。
  毕子灏垂头,几缕发飘在鬓边:“我不能留下来麽?出去……我又能出去做什麽呢?”
  他随即抬头,淡粉色的唇微微勾起:“你知道为什麽会有起居舍人这官职麽,做皇帝的本是天下至尊,为什麽身边还要一直带著一个人,不得自由呢?”
  方季北对这问题有足够敏感性:“难道你是看著皇帝的?”
  “看倒谈不上,不过记下皇帝言行,流传後世,是起居舍人的意义。”毕子灏道,长长的睫毛闪著,“做皇帝的,有几个不想流芳百世?起居舍人,若能不为尊者讳,应该会写下最真实的东西吧。最初设下这个官职,就是为了让皇帝自律。”
  方季北摸摸脑袋:“那好吧,那你就留下来好了,你想走的时候直接跟我说一声就行。不过……真别扭啊,身边一直有个人看著,难道如厕洗浴你也在旁边记录吗?”
  毕子灏忍不住笑,他相貌既美,一笑便让人移不开眼:“我在你身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如厕洗浴的时候有看到我麽?你放心吧,你跟後宫妃嫔一起的时候,我也不会在旁边看著的。”
  方季北顿时满脸通红,让毕子灏大为惊讶。红色过了会儿才褪去,方季北想到毕子灏身体情况,倒也不好跟他说这方面的事情,也就没解释他并不打算要什麽後宫妃嫔之类的。
  他不能娶老婆,应该很难受吧,明明是那麽漂亮的孩子,要和美女在一起该多好。
  不过方季北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别扭,自己没文化又不聪明,在毕子灏眼里,大概是很差劲的吧。要是隔得远了几天一见还好点,这麽天天在一起的话,岂不是自己干什麽蠢事都会被对方看在眼里?
  至少还是要聪明一点,好歹认识几个字,不要再干出盖印盖倒的事情了……

  其实方季北根本不用担心他在毕子灏心中的形象,因为毕子灏心中,他本来就形象全无。
  假惺惺玩什麽欲迎还拒的把戏,乱改朝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