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批评于丹-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正在逐步消失。  
  商业文化、恶俗文化、快餐文化正在登堂入室,以致因缺少了文化的支撑,国家的外在崛起就缺失了相伴的软力量。  
  文化的崛起并不亚于经济上的崛起,它是外部世界认同中国的主要因素。  
  中国别无选择,唯一的选择就是现代化。  
  只有现代化才能极大改善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条件。  
  马克思在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以及一般精神生活的过程。  
  并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恰好相反,正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对现代化的选择就决定我们只能改变经济与文化的不和谐现状。  
  文化是长期在历史中形成的生活方式,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言行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  
  即使处于弱化状态,也是无法彻底从生活的现实中消灭,当然也就不能从其他国度移植过来。  
  一味地照搬西方文化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实施的可行性。  
  我们曾经照搬过苏俄的模式进行集体化生产和计划经济,结果是行不通的。  
  今日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进行现代化也是行不通的,中国有中国的存在,有中国的国情。  
  同样,文化也是不能嫁接的,中西文化不能嫁接,其他文化也不能相互嫁接。  
  上个世纪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就是要寻找文化的新的价值依托,从王国维和严复就开始寻找,几乎将西方各种文化用来当依托,但却没有成功。  
  如今国学热只能是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守望。  
  数典忘祖,求礼与野显然是行不通的,真正的新文化的价值只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本根、最精华的品质之中。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文化与知识必须以道德为根基,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真正精神所在!文化不能移植,不能嫁接,只能转型。  
  文化转型才能使得经济与文化和谐起来。  
  这种文化转型工作并不只是我们中国要做,东方国家要做,西方国家也在做。  
  理查德﹒埃里克斯写道:“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病态的,只注重自己的时代。  
  西方现代文化正在危害我们的精神健康,这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建立一整套新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未来学家》1993年11…12月)知识分子理所当然的应该为这种转型做艰苦、细致、认真、系统的工作,依靠中国传统,结合当代学术,求得真知,从而使十几亿人能够有道德价值的依托,能够安身立命地建设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批评于丹、易中天、刘心武等人,是因为她(他)们有那么好的讲坛,有那么好的出版社,有那么广泛的报刊宣传媒体,他们却不但不好好做文化转型工作,反而反其道而行之,成为文化转型的障碍和阻力。  
  以致于我们在做文化转型工作之前,先要对她(他)们进行批评。  
  于丹根本没有从《论语》、《庄子》等传统文化中找到最本根、最精华、最重要的价值,没有向大众提供一个真实的孔子和庄子,没有向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思想和理想。  
  一句话:于丹没有说实话。  
  于丹讲了过多的谎言,歪曲了孔子、庄子,歪曲了传统文化。  
  为什么呢?我认为于丹中了以往意识形态宣传的毒害过深了!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  
  当历史强迫一个民族进行文化转型时,就到了一个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这时意识形态的宣传也要变化,这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吧!口口声声谈“与时俱进〃的于丹为什么就不能与时俱进呢?于丹也根本没有从《论语》、《庄子》中找到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弱点,例如它缺乏发展出民主与科学的因素。  
  于丹更没能指出传统文化却也没有不可克服的排斥民主与科学的因素。  
  于丹只是把《论语》和《庄子》当成了抒情散文的素材,然后用评书艺人的腔调,尽情抒发她的温暖的情怀,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含糊其词,不知所云,不知她想达到什么目的,真是“你不说我倒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即使于丹想称赞孔子与庄子,也称赞不到点子上,她只不过是一位不及格的宣传员,因为“返回内心〃不是孔子学说的精华,而“超越名利〃也不是庄子最伟大的品格。  
  为什么于丹这样的弱文化产儿能够被选入百家讲坛,并且能在中华书局出书,一举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呢?因为她是央视一些栏目的策划人,与《百家讲坛》的制片人是“哥们儿〃,“近水楼台先得月〃,所以于丹很容易被“哥们儿〃选进去。  
  为什么中华书局抢着给她出那本5万多字的《于丹心得》呢?  
  2007年2月12日《人民日报》特意说出了出书的底细,报上写道:“于的父亲是位老革命,曾经担任中华书局的副总经理,书局很多老同志是看着于丹长大的。  
  而中华书局原来就跟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有过合作。  
  于是,顺理成章,推波助澜,中华书局'火'上再浇一把油,《于丹心得》一出版,即创下一个又一个“全国记录〃。  
  原来于丹靠的全是关系!靠关系演讲与出书,不也是学术腐败之一种吗?只有孔子与于丹没关系,孔子只是此学术案的当事人,他却为中华书局和于丹赚了大钱。  
  因为于丹的心得不过5万多字,远远不够一本书的容量,但“看着于丹长大的〃老同志们很有出版策略,他们将5万多字的《论语》放在于丹心得后面。  
  再把版芯缩小些,再把天头地脚放大些,再把白边留多些,再把插图配多些,于是包装成功,一本书可赚得粉丝们20块人民币了!粉丝们顾不得那许多了,巴不得有一本于丹签名的书呢,20块算什么!题字的可是“文化超女〃于丹呀!有一位粉丝为四处追着看李宇春,把他母亲的钱都偷出来买了飞机票呀!这次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于丹心得》又再次故技重演,又将《庄子》放在书后,让庄子为出版社与于丹赚钱,于丹口口声声说庄子是不追求名利的,这次却不允许庄子超越名利了,要逼迫庄子为她和出版社哄弄读者的钱了!这叫什么事啊!还要提一提易中天教授,2月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把他当成支持于丹教授的正方代表,把我当成反对于丹的反方代表。  
  易中天教授在给《于丹心得》写的序言中写道:“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孔子,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学者的孔子,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历史的孔子,更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孔子。  
  但我知道,这是我们的孔子,大众的孔子,人民的孔子,也是永远的孔子。”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易中天教授说了那么多个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他能够代表“我们〃、〃大众〃和“人民〃,还能够代表“永远〃。  
  其实他只是代表自己。  
  上了《百家讲坛》,出了几本书就以为成了人民的代言,过于膨胀了!中国有些知识分子,坐稳了有话语权的的位置之后,也象一些腐败官僚一样,却以为“民主〃不是“主权在民〃,“民主〃是“为民做主〃。  
  请看易中天又要为民做主了!我想问易中天教授,你读过《论语》吗?如果你没读过,那你就没有权力写以上的这些话。  
  如果你读过,莫非于丹讲的“返回内心〃就是永远的孔子的思想吗?易中天与于丹二教授一唱一和,用色彩与温度打扮和包装孔子,以诱惑纯洁的粉丝们上当受骗。  
  不独有偶,两位教授,为人之师呀!传道、授业、解惑呀!传了伪道!授了假业!不但没有解惑反而增加了惑!误导啊!误导啊!还是谈文化的转型吧!现代化需要文化转型,但不能操之过急。  
  文化转型已经开始,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就象传统文化也是积累而成一样。  
  若是用辩证的观点来看,传统文化有着严重的缺陷,但也有着向现代化转型的可能。  
  只要剔除了传统文化中专制主义的核心,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完全可以和现代化接轨。  
  例如儒家的“仁者爱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及墨家的“兼爱〃等,完全可以与民主相容;庄子提倡的人性的解放和追求自由的精神,完全可以与“自由〃、“平等〃相沟通;法家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法治意识完全可以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搭接;孔子所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与人〃完全可以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人类伦理的“金规则〃;孔子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和孟子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完全可以取法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则变,变则通〃和《尚书》中所说:“周虽旧邦,其命唯新〃,完全能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动力……转型后的文化将克服传统文化的缺陷,引导中国融入全球的主体价值体系,向全球化、现代化和民主化奋勇前进,为世界造福争光!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以文化变革为前导和主要内容的。  
  每一位公民,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应该重视这一次以文化转型为形式的文化变革,它将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我对于丹教授的批评,能够引起更多人关注文化的变革,那我也不枉费这么多笔墨了。  
  再次感谢网友能耐心阅读我的两篇长文! 2007年春3月18日呼和浩特光明小区 听雪楼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