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46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7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    
    A维护公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    
    C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    
    D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    
    38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容包括()    
    A归属清晰B政企分开C保护严格D流转顺畅    
    39。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的市场体系应该是()    
    A。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    B。竞争的市场        
    C。开放的市场    D。全国统一的市场    
    40。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权益包括()    
    A。资产受益权    B。经营自主权        
    C。资产支配权    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41。我国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有()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股份制度    D。政企分开    
    4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表现在()    
    A。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B。整个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    
    C。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更有效、更自觉的宏观调控    
    43。我国现阶段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是()    
    A。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C。国家和企业共同支付全部社会保障费用    
    D。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1结合改革和建设的实践,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目前有些地方主张国有经济从一切竞争性领域退出。你是怎样看待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    
    3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断言:要么是社会主义,要么是市场经济,二者必居其一。你是怎样看待这一观点的?    
    4为什么说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相结合,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5下面是1997—2003年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材料:    
    材料1    
    据统计,从1997年10月开始,我国社会零售商品价格连续24个月下降;1998年货币增长速度降低到11。9%,不到1990—1997年25。9%的一半;产品积压严重,高达7545亿元。    
    材料2    
    1997年下半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其蔓延,使得许多国家出现经济衰退。而我国1993—1997年实施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紧缩措施,实现了“软着陆”。此后,我国经济改革力度加大,加快推进就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一系列改革。    
    材料3    
    这一阶段我国连续7次降息,并开始征收利息税。从1998年下半年扩大国债发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并多次提高职工工资,提高离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的待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说明1997—2003年期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2,分析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3和我国当时经济运行的实际,简述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依据。    
    6下列数据反映了1997—2001年期间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GDP增长率9。214。213。512。610。59。68。87。87。18。07。3物价上涨率3。46。414。724。117。18。32。8…0。8…1。40。40。7根据材料,请回答:    
    (1)这一阶段,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两个阶段表现出哪些基本特征,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及调控目标是什么?    
    (2)结合这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从理论上分析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7下列是当前有关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材料    
    材料1    
    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走出了相对低迷阶段,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但是,经济加快增长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    
    在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的基础上,2004年头2个月占全社会投资八成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猛增53%,超过了经济全面过热的1992年,钢铁投资的增幅更是飙升到202%。    
    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至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2003年的粮食产量4307亿公斤,比1998年的5123亿公斤减少了816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由1998年的412公斤下降到334公斤,达到1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投资膨胀造成煤电油运供应紧张,拉动了基础产品价格上涨;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引发了粮食及相关副食品价格攀升。投资膨胀和粮食减产相互作用,使通货膨胀率不断逼近5%的“警戒线”。    
    材料2    
    200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控速降温”的紧缩性宏观调控措施,实施了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清理整顿开发区和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抑制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盲目投资等调控措施。    
    2004年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    
    材料3    
    宏观调控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经济平稳快速增长,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9。5%,继续在适度增长区间高速运行;二是扭转了粮食生产1999年以来连续五年下滑的趋势,粮食产量达到4895亿公斤,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呈平稳回落态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8%,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一些过热行业投资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抑制。四是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35。7%,国家外汇储备6099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067亿美元;五是实现了将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了3。9%,避免了难以承受的高通货膨胀;六是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和再就业不断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全年新增就业超过了预定目标。    
    请回答:    
    (1)结合材料说明这一轮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和手段。    
    (2)联系材料说明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8下面是有关市场秩序的材料    
    材料1    
    央视《生活》栏目播出了记者对北京一家超市中肉制品专柜的暗访,发现这家超市肉制品标着“当日”的生产日期有问题。位于北京城南的某大型商场地下一层超市有一家主要销售各种肉类制品的“连销店”。一大早上班,员工理应是包装鲜肉,记者却发现,他们的工作是从撕掉外包装开始的。从这些外包装上,记者看到这些都是前一天没卖掉的肉制品。包装拆了,肉还是原来的肉,盒还是原来的盒,记者看到员工们给刚刚拆完旧包装的肉制品换上了新的保鲜膜,贴上“当天”的新标签,还有新的检疫合格证。在换签的过程中,店员先看后闻,动物的内脏则包上纱布挤去血水,再换个包装盒,照样按新鲜的卖。店员把当日新到货的鲜肉与处理过的肉制品一起放在货柜里,它们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看上去都是一样的。换包装打新标签之后,如果仍看着不新鲜,那些肉就被做成酱肉,一般在下午三点左右才开始加工。    
    ——《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周刊2002年7月10日    
    材料2    
    公安部关于开展打击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山鹰”行动以来,上海各级公安经侦部门已连续侦破了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大要案件4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4名,捣毁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制假售假窝点和网络,涉案总值达8200余万元,切实维护了上海的市场经济秩序和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良好国际形象。    
    ——《经济日报》2005年5月25日    
    在版权保护方面,国务院将“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盗版”列为全国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工作,2004年全国各级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共受理案件9691件,结案9497件,结案率为98%。其中处罚7986起,移送司法机关101起。    
    ——《经济日报》2005年4月22日    
    材料3    
    在全国打击商贸领域商业欺诈,开展诚信兴商活动会议上,商务部领导同志指出,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各种商业欺诈行为层出不穷,在某些地区和领域出现了高发势头。违法犯罪分子通过虚构事实、设置陷阱、发布虚假信息和签订虚假合同等手段,误导、欺骗消费者、投资者和经营者,损害企业及公民的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危及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经济日报》2005年5月21日    
    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士介绍,面对依然存在的商业欺诈行为,国家一方面将针对一段时期内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突出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在短时间内迅速扭转市场秩序局部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将加快市场规范方面的立法进程,就商业欺诈现象有针对性的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长效机制。    
    ——《经济日报》2005年4月18日    
    请回答:    
    (1)为什么要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2)如何整顿市场经济秩序?    
    (3)如何认识政府干预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    
    9下面是有关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