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46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选择题方面。单选:1993年理科第12题,考查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的出处即八七会议;1995年理科第7题考查党建知识,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是在“全国革命胜利前夜”;1995年文科第6题,中国共产党将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考察的根据是“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2000年文科第7题,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会议是“瓦窑堡会议”;理科第9题,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2002年文科第7题,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多选:1993年理科第23题、1998年理科第18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1994年理科第16题,考查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文科第16题,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争取中间派和实行“三三制”政权的理论根据是“将民族资产阶级与大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将开明绅士及一般地主与大地主阶级加以区别”;1995年理科第15题,考查毛泽东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是“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革命发展的曲折性、不平衡性”两点;1992年文科第16题,中国共产党人区别于其它政党的显著标志是什么,考查的知识点是三大优良作风;第17题,考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被领导的阶级、政党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1999年文科第21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2000年文科第21题、理科第22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主观条件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政策的正确”;理科第23题,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有“八路军、新四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东江纵队”;2001年理科第22题,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2002年理科第22题,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几个基本问题是“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文科第23题,毛泽东指出的中国革命战争的主要特点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敌人的强大、人民军队的弱小、共产党的领导、土地革命的开展”。2003年与本章有关的是一个多项选择题: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2004年第21题,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的主要错误倾向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2材料分析题。1991理科第34题:“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分析和中国共产党据此采取的政策”;1991年文科第34题:“试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中国共产党对反对顽固派的革命两面政策及其意义”;1992年理科第33题:“从中国国情阐明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并说明这条道路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启示”;1996文科第28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同资产阶级复杂关系问题上的历史经验;1998年文科材料第29题,考查“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策略路线变化、变化依据及其启示;2000年理科材料第36题,考查统一战线问题,具体是从党的创建到1935年瓦窑堡会议期间党的统一战线策略、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    
    二、本章2005年试题标准答案分析    
    1。(2005年单选题第8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是一个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    
    B.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    
    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正确领导    
    【答案】A    
    【解析】本题是考毛泽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论述的五个条件,其中主观、客观条件均考过2分的选择,这次考了1分根本条件(或原因)。    
    2。(2005年多选题第21题)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    
    C.地主大资产阶级D。城市小资产阶级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在“中国近代国情”、“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及“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等知识点均会涉及到,而对这一概念的解释出自毛泽东的著作。    
    3。(2005年多选题第22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面临的特殊困难是()    
    A.党的理论长时期准备不足    
    B.中国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    
    C.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革命者大量入党,使党处于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D。共产国际在一段时期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实际考查为什么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四个选项均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面临的特殊困难。    
    三、本章2006年重点预测    
    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与第二章一样,都是过去出题最多的章节,选择题、辨析题、分析题各种题型都有。从2006年的大纲修订来看,本章没有大的变动,但由于本章在历年考研中的重要性,它仍然是2006年考研的重点出题章节。    
    本章2006年出选择题的可能性仍然最大,但出分析题的可能性也很大。本章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个主要法宝”可以出选择题,也可能出分析题,其中党的建设可以与“三个代表”和十六大报告联系起来出题。“武装斗争的特点和实质”、“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可以出选择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全民族的先锋队”,最易把十六大和现实联系起来出分析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建设”也可以与现实联系起来命题。    
    本章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问题是“毛概”06年复习的重中之重。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中国革命战争中决定交战命运、改变战争形势的根本手段是()    
    A运动战B游击战C正规战D攻坚战    
    2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是在()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洛川会议D瓦窑堡会议    
    3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是()    
    A经济工作B军事工作C群众工作D政治工作    
    4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的核心是()    
    A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D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体现的根本要求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    
    C变革生产关系D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6毛泽东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为新中国的建立做理论和政策准备的著作是()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7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是()    
    A革命军队的创建B分清敌友C统一战线D群众运动    
    81937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    
    A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    
    C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D放手发动群众,争取抗日民主    
    9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D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10中国共产党确定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B洛川会议    
    C瓦窑堡会议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11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是()    
    A减租减息,交租交息B精兵简政    
    C大生产运动D整风运动    
    12抗战初期,中共中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方针是()    
    A由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B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    
    C运动游击战    
    D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13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游击战争放在战略地位上加以考察的依据是()    
    A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B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