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46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竞争,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发生变化,使各部门的不同利润率趋于平均,形成平均利润率,实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的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率的平均化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    
    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资金等生产要素能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流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等等。    
    16【答案要点】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共同点是:(1)它们都是农业资本家为取得土地经营权而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2)它们都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农业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的区别是:(1)内涵不同。级差地租是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租种各类土地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的地租。(2)产生的条件不同。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等级差别,即土地有好坏和肥沃程度的不同。(3)产生的原因不同。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经营权的垄断。(4)构成的实体不同。绝对地租是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级差地租是农产品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17【答案要点】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是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扩大和完善并形成的比较完备的经济调控体系。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已经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内容主要是:(1)规范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市场的经济活动。(2)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协调资产阶级各集团间的经济利益。(3)调节宏观经济运行,实现经济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通过国家所有制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推进经济计划化,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缓解了再生产过程中的矛盾,但却不能根本消除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滞涨”局面就是有力的证明。    
    但是如果我们撇开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的阶级利益关系,单纯从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职能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过程的宏观调控形式和手段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如我国政府为克服总量过剩、低水平重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又如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扩大内需等都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产生了良好效果。因此,我国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成功做法,是十分必要的。    
    18 【答案要点】(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    
    19 【答案要点】(1)股份资本是指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起来的企业资本,它是与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公司联系在一起。股份公司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促进了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加快了资本的集中,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股份资本是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是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种扬弃。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通向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的过渡点。股份公司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没有改变其资本主义的性质。    
    (2)股份公司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具有独立的所有制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股份公司是有利于大资本控制企业,支配利用中小资本,以扩大其资本支配范围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是资本主义企业。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控股,具有明显公有制性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即公有资本参股,则可控制或影响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方向。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发展由国家控股,或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互参股的股份制企业,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企业筹资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20 【答案要点】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值量。    
    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个部分构成的,即w=k+m    
    所以,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元…14。90元)×1。88×30=7。75×1。88×30=437。10元。    
    再求m'=m/v=437。10元/32。24元=1351。58%    
    答:(1)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    
    (2)剩余价值率是1351。58%。    
    21 【答案要点】(1)因为,每日固定资产折旧费=60,000元/(12×5)=1,000元,每月工人工资=80×50=4000元,所以,每月总产值=(1000+16000)c+4000v+(4000×100%)m=25000元。    
    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25000/10000=2。5元    
    (2)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产量增加到15000斤,原料耗费为16000元×(1+50%)=24000元,所以,当月个别价值=(1;000+16;000×1。5)c+4;000v+(4;000×100%)m=33000元    
    当月社会价值=2。5元×15000=37500元    
    (3)本月的超额剩余价值=37500…33000=4500元    
    本月的m'=(4500+4000)/4000=212。5%    
    答:(1)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是2。50元;    
    (2)资本家本月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4500元;    
    (3)本月剩余价值率为212。5%。    
    22 【答案要点】上述材料实际反映了洛克菲勒财团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统治。其在经济领域统治的主要手段就是“参与制”,即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对其他企业实行控制。洛克菲勒财团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通过这种控制,洛克菲勒财团控制着远远超过自己资本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资本,实现其经济统治。此外,洛克菲勒财团还操纵着国家政治,把垄断势力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采用“个人联合”的方式进行的。在政府中安插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等,这种在上层建筑领域确立自己统治权的办法,是为了保证自己的经济统治地位。    
    洛克菲勒财团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统治,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了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从而实现了对整个国家从经济、政治到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导论第三章资本的运行

    一、本章新增知识点权威解析    
    与2005年考纲相比,2006年考纲把“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修订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这一变化要求考生正确区分劳动和劳动力,揭露工资掩盖的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工人每劳动一天,资本家就付给工人一天的工资,似乎并不存在剥削关系,但是,一旦区分了劳动与劳动力,问题就清楚了。劳动力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劳动能力,劳动则是劳动力的使用,它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为条件。劳动不能成为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却可以成为商品。因为当雇佣工人和资本家在市场上发生交换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