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动机与人格 作者:[美]马斯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对于猴子,仅有食物和保护也是远远不够的。
    2.本能的常规生物学标准不会给我们多少帮助,这部份地是因为我们缺乏材料,也因为我们现在必须允许自己怀疑这些标准本身。(参看Howells的挑战性的论文'201,202'。它提出了回避这一困难的新的可能性。)
    如以上我们所看到的,早期本能论者的一个严重错误是过分强调人与动物世界的连续性,而没有在同时强调人种与所有其他物种的深刻区别。我们至今还可以在他们的著作里看到这种自信的倾向:在一般动物的意义上来解释和罗列本能,以便使每一种本能都适应于任何一种动物。由于这个原因,任何只在人身上有的而在动物身上没是的冲动都被认为是非本能的。当然,任何在人和其它动物身上发现的冲动或需要都因此被证实为本能的,无须进一步的证据。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这样一种可能性:一些似本能的需要只有人才有,或者由人与动物界中的黑猩猩所共有,如爱的冲动。通信鸽.鲑鱼、猫、等等,都有自己特殊的不同于其它物种的本能。为什么人种不能有自己特殊的本性呢?
    流行的理论认为,当我们进入种系层级上的高级需要阶段时,本能会逐渐消退,而被一种适应性所取代,这种适应性是以大大改进了的学习、思考、以及交往的能力为基础的。假如我们用低级动物标准来解释本能,把它说成是由先天决定的冲动,感知的冲动、工具行为和技能,“及目标对象(甚至还有表达感情时的伴随物,如果我们能找到观察它的方法的话)构成的混合物,那么,这种理论似乎是真实的。根据这种解释,在白鼠中,我们发现了性本能,母性本能,喂养本能(还有其它本能)。在猴子那里,母性本能仍然存在,喂养本能已经改变并可继续更改,性本能则已消失,只剩下似本能的欲望。猴子要选择性配偶,有效地完成性行为必须通过学习(304)。人类没有留下这些(或其他)本能中的任何一种。性和喂养欲望(urges)保留下来,甚至大概还有母性欲望(263),尽管很微弱。但是工具行为,技能,选择性知觉,目标对象等等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主要是在疏通意义上的学习)。人类没有本能,只有本能残余。
    随着这种进化的发展,当我们在种系阶梯中上升时,我们可能会逐渐发现新的(更高级的)欲望,发现另一种本能,它在本质上是似本能的,即在强弱程度上由机体结构和作用所决定的。我们说可能,是由于虽然我们大胆提出了我们的假设,但实际上,对低于人类的动物身上的高级欲望我们还是一无所知。这给未来留下了一个任务,即确定在什么程度和意义上,老鼠、狗、猫、以及猴子显示出对安全、归属、爱、尊重、自主、自信、好奇、理解、或美的欲望。(再次提请大家注意:我们这儿论及的是似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而不是先定的工具行为、能力、或满足方式,即不是本能。)
    有一组实验表明,这是一个可验证时假设。克劳福德,耶基斯①,马斯洛已证明,幼小的黑猩猩是一种利他的、非控制欲的,友好的,有抚爱能力的动物。这也是所有同他们一起工作的人的印象。沃尔夫在罗猴、弥猴身上重复了克劳福德的这一实验,发现它们不是这样。那么,眼下我们可以说,在动物界的所有物种之中,只有人与黑猩猩才有利他、友好、爱等一类行为(也许根据普通的观察,狗应该包栝在内)。其他这一类的需要,即在人那里比在其他动物那里更强烈的需要,是对信息、对理解、对美的需要(或者是对于对称、秩序、完美的需要等)。当然,没有人会否认,这些欲望在人身上是向高峰发展,而不是趋向废退。人是所有动物中最富有科学、哲学,神学、以及艺术精神的。而且,几乎毋庸置疑,至少对某些人来说,这些都是象安全、爱、等等一样的需要。不过,它们是本能的原基,而不是本能的残余。
    不幸,关于这些需要,我们实际上没有实验的或临床上的资料,虽然它们显然是很重要的。
    可以根据演绎理由假定:这些欲望的外在的、后天的决定因素虽然无疑是存在的,但也同样无疑是极微弱的。大多数理论家认为或假定,爱的需要是以生理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并通过条件作用形成的,例如,我们学着去爱,是因为接受我们爱的人过去是食物…温暖…保障的给予者。这样,这种派生需要说就不得不坚持这样的主张:知识、理解和美的需要是以生理需要的满足为基础,并通过条件作用形成的,即它们过去和现在都是代替食物的信号。可是通常的经验几乎根本不支持这种论点。不难看出,它比类似的爱的后天获得论更不可信。
    3.本能的文化标准(我们现在说到的这种反应是独立于文化的吗?)是一种决定性的标准,但不幸资料目前尚不明确。笔者的看法是,就其本身而言,它们支持我们考虑的理论,或者与我们考虑的理论一致。然而,必须承认,换一个人审阅同样的材料.完全可以得出相反前结论。
    由于笔者的现场经验仅限于与一群印第安人有过短暂接触,而且由于问题取决于人类学家未来的发现而不是心理学家的发现,这儿我们将不再进一步考察这一问题。
    4.我们已经谈到过基本需要本质上是似本能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认为基本需要本质上是似本能,其中一个原因我们已在上文提到了。这些需要受挫会导致精神疾病,这是所有临床工作者都同意的。然而,对于神经质的需要,对于习惯、吸毒、对熟悉事物的偏爱,以及对于工具性需要来说,这不是事实,只是在某种特殊的意义上,这对完成行动的需要和表达才智能力的需要来说才是事实。(至少,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需要能够根据实用或实效来区别,并且应该基于理论和实际的原因来加以区别。)
    假如社会创造出价值观念,并使人接受它们,那么,为什么只有某些价值观念在受到挫折时会导致精神疾病?我们学会一日三餐,学会道谢,学会使用叉匙、桌椅,我们穿着衣服,鞋子、夜晚睡在床上,说英语。我们吃牛肉、羊肉,而不吃狗肉,猫肉,我们保持清洁,为等级竞争,对金钱朝思暮想。然而,这一切强大的习惯在受到挫折时可以没有痛苦,甚至间或还有积极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泛舟或野营时,我们通过轻舒一口气抛开这一切,承认它们的非本质性质。但对于爱、安全或尊重,却决不可能如此。
    因此,很明显,基本需要占有一个特殊的心理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地位。它们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基本需要必须得到满足,否则我们就要得病,谁要是否认这一点,就得拿出证据说明它们不属于似本能的需要。
    5.基本需要的满足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后果:产生有益的、良好的、健康的,自我实现的效应。有益的与良好的这两个词是从生物学的意义而不是先定的(Priori)意义来说的,可以用操作来给它们下定义。只要条件允许,健康的机体本身就倾向于选择并为获取这些结果而努力。
    在论及基本需要的满足问题的章节里已经概述过这些心理上和身体上的结果,这里没有必要再进一步考察,只是仍需要指出,这一评判标准并无奥秘或非科学之处。可以很容易地以实验甚至工程为根据来验证这个标准,我们只须记住,这与为一辆汽车选择合适的汽油并无多大差异。假如一辆汽车使用了某种汽油发动得更好,这种汽油对于这辆汽车就比别的汽油更适用。普遍的临床发现是,当安全,爱、以及尊重得到满足时,机体就发挥得更好,感觉更敏锐,智力的使用更充分。更能使思维达到正确的结论,更有效地消化食物,更少患各种疾病,等等。
    6.基本需要满足物的必需性使它们自身与其它需要的满足物区别开。出于本性,机体自己指明了满足因素的固有范围,这是不能由他物替换的,而这对于习惯需要,甚至神经质需要却是可能的。也正由于基本需要满足物的必需性,最终将需要与满足物联系在一起的是疏导作用而不是任意的联系(350)。
    7.心理治疗的效果对我们的目的相当有利。在笔者看来,似乎所有主要的心理治疗方式都培育、促进、巩固了我们称为基本的、似本能的需要,同时削弱或彻底消除了所谓神经质的需要,直到它们认为自己获得了成功。
    特别对那些直截了当地宣称使患者复归自已内在本质的疗法,例如罗杰斯、弗洛姆,霍妮(Honey)等人的疗法,这是重要的事实。因为,这意味着,人格本身具有某种固有的本质,它不是由治疗家新创造的,而是由他解放出来,以便按它自己的风格成长、发展。如果顿悟和压抑的解除会使反应消失,那么就有理由认为这个反应是异质的,不是内在固有的。反之,如果顿悟使反应更强烈,我们就可以认为它是本质的。同样如霍妮所推论的,假如解除焦虑使患者变得更富有感情,而更少敌意,这难道不表明对于人的本性来说,爱是基本的,而敌意则不是基本的?
    关于动机,自我实现、价值、学习,一般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文化适应与反文化适应等等理论,从原理上讲有一批宝贵的资料。遗憾的是,这些关于治疗转变的有意义的资料还没有积累起来。
    8.对自我实现者进行的临床以及理论的研究清楚地表明了我们的基本需要的重要地位。健康的生活取决于这些需要的满足而不是其他(参见11章),并且,很容易看出,对于似本能假设所要求的满足,自我实现者是在接受冲动而不是控制冲动。总之,我们应为这类研究说话,它还须深入下去,就象研究治疗效果一样。
    9.在人类学中,最初对文化相对论不满的抱怨来自现场调查工作者。他们感觉到,文化相对论夸大了民族与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