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这一章原无标题,标题是编者加的。——译者    
  ②加里列——巴勒斯坦北部地区,靠地中海,居民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今属以色列国。——译者    
  一、圣·让·阿克尔位于耶路撒冷以北西北方向三十法里、大马士革西南三十六法里和泰尔废墟之南十法里处。它座落在海法湾北部,海路距海法城三法里,陆路四法里。圣·让·阿克尔四周是一个周长八法里的盆地。盆地起于白岬和萨朗山麓,终于卡尔美耳山附近。盆地宽度——西起海岸东至加里列山脉的第一批支脉——为二法里。加里列山脉逐渐升高,绵延六法里直至主峰,从主峰至约旦河又逐渐下降。从阿克尔到这条河③距离为十二至十五法里。有六条河流穿过阿克尔盆地,其中主要的:在北部有……④这条河流过萨郎山麓,它推动了三座磨粉机;这条河南面一千二百法尺处有别卢斯河,别卢斯河也流入地中海;克伊苏河从塔博尔山往下流,在海法北面八百法尺处入海。土朗山的斜坡长三千法尺,位置在城东略偏北,距城一千二百法尺远,到海边的距离也是一千二百法尺远,而距山脉的首批支脉则为四千法尺远。这个斜坡朝海洋方面和朝山脉方面都是坡度逐渐低下的。斜坡右边形成了一个高丘,高丘能控制城市、海洋和整个平原,它的名字叫做清真寺山。清真寺山南麓附近是别卢斯河口。    
  ③“这条河”揣系指约旦河。——译者    
  ④在原稿和地图上都没有名称。——法文版编者    
  法军在土朗山斜坡上扎营。它占领着三角形的斜边,城市是三角形的对角,而海岸则是三角形的其他两个边。列尼叶师团构成左翼,克列别尔师团构成右翼,兰恩和博恩师团构成中锋。大本营驻在各师团中间,它对面有一个大仓库,后面有水管桥。军需官多尔在这个仓库里设立了一所战地面包坊。在清真寺山麓、别卢斯河岸上有一栋方形大厦,他在这栋大厦内设立了一个救护站。所有军医院都设立在沙法—阿尔姆、海法、腊姆耳和雅法等地。加里列山脉的整个背面斜坡上都长有橄榄树、橡树和其他树木做掩蔽。炮兵、地雷工兵、卫队和战地面包坊都从那里得到供应。溯别卢斯河而上,在河右岸离清真寺山四百法尺处,是加里列左面的第一山,山呈块糖状,比清真寺山高,无论别卢斯河右岸或左岸都被它控制着,这座山名叫先知者山。它从东面掩护着面积达十平方法里的法军大兵营左翼。大兵营的北面是萨郎山,西面是海,而南部则是清真寺山和先知者山之间的别卢斯河。所有山路都为堑壕和寨木所阻塞。别卢斯河上建筑了三座桥,桥端建有钝角堡。与法军无关系的任何人都不能进入大兵营。大兵营里有极好的牧场、黑麦田、果园及其他园圃、水井、磨粉厂和其他为围攻所必需的一切设备。大兵营各出口都由战斗骑兵警卫队和步兵巡逻队把守着。    
  1191年,基督教徒围攻阿克尔,连续围攻了三个年头。那时候十字军战士的兵营也设置在土朗山斜坡上,但左翼却延伸到了清真寺山,并把别卢斯河左岸包括在内。当时军队没有大炮,兵营可以布置在比较靠近城市的地方。十字军战士建筑了两道防御墙——第一道直接建在土朗山麓,第二道右方依靠先知者山地,左方则依靠土朗山①。如果敌人强越第二道防御墙(这是常有的事),那么,围攻者就隐藏在第一道防御墙后面。萨拉定曾率领他的解围部队在沙法—阿尔姆前面的考科勃高地上扎营(南距先知者山二法里),以掩护通往耶路撒冷、大马士革和耶兹德里郎平原等地的道路。    
  ①围攻军面向城市,则应当是左方依靠先知者山地,而右方依靠土朗山。——译者    
  拿破仑不愿让敌军巡逻队有可能渗入约旦河彼岸,因此,编成了四个支队以监视河的两岸:第一支队由拉姆别尔上校指挥,负责监视卡尔美耳山、耶兹德里郎平原和通往纳布卢斯的几条道路,并派出卫戍部队驻守海法和沙法—阿尔姆等地。第二支队由尤诺将军指挥,占领拿撒勒炮台,监视太巴列湖②以上的约旦河。第三支队由缪拉将军指挥,占领萨法德堡垒以监视太巴列湖和雅各桥以上的约旦河。第四支队由维阿尔将军指挥,监视萨朗山各出口并朝泰尔方向配置步哨。这四支监视部队使围攻军队减少了二千兵力,但给他们作据点的几座炮台都只需要不多的卫戍部队。法军经常从兵营到边境和从边境到兵营不断移动,这样就蒙蔽了敌人,使他们认为法军人数极其众多。法军获得供应的途径为:(1)海法各仓库,这些仓库也由陆路和海路供应雅法的仓库;(2)沙法—阿尔姆各仓库,这些仓库的储备品靠地方资源补充;(3)萨法德各仓库,达荷尔舍伊赫很关心补充这些仓库。从塔博尔山会战的时候起,部队的生活物资就靠敌人建在太列巴湖畔太列巴城里的各仓库来供应。阿克尔盆地饲料丰富,必要时还可以向耶兹德里郎平原采办。    
  ②圣经上称迦利利海。——译者    
  二、达荷尔舍伊赫头一个急忙赶到兵营里来,表示愿意替法军效劳。3月19日早晨八点钟,法军渡别卢斯河,进到土朗山坡上扎营。列尼叶师团奉命围城,而布满城前废墟上的城防部队又不愿躲到城里去,于是两军之间激烈的枪炮射击发生了。这时,先知者山方面出现了一支三、四百人的骑兵,这就是达荷尔舍伊赫带领的队伍。他这两天都在沙法—阿尔姆等候法军开到阿克尔来。上午十点钟,他在清真寺山晋见了拿破仑,拿破仑把骠骑兵的披肩赐给他,以表示任用他为萨法德省总督。正当达荷尔宣誓的时候,忽然一颗子弹打中了站在他身后约十步远的一匹马。这位爵爷在兵营里逗留了两天。他得到允诺:可以收回他父亲的遗产。几星期后,他签订了协定。根据协定,他应负责提供五千名骑兵和步兵,跟随法军进军约旦;他应当保卫阿克尔和从白山到策扎列的海岸地带;还应当把封给他的那个省的一半收入贡献给法军。这位舍伊赫很守信用,他经常与大马士革通信,丝毫不差地报告那边发生的事情。他使贝都英人与我们和解,因此贝都英人不再扰乱征叙军队;他还把他那里的一切出产供给法国兵营。    
  过了几天以后,大本营前面出现了大批美土阿里人①,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共计约九百人,其中二百六十人有武装,一半人有马,而另一半人没有马。总司令把骠骑兵的披肩赏给他们中间的三个头领,并把他们祖先的领地归还他们。以前这些美土阿里人的总数曾达一万人,德热扎尔几乎把他们完全消灭了。这些人都是阿里德伊斯兰教徒②,都是些很好的人。维阿耳将军越过萨朗山,进入苏尔——古代的泰尔:这里是阿里德人生活的地区。阿里德人开始负责侦察直抵山麓的沿海地带,他们开始准备军事行动,并答应在5月以前提供武装骑兵五百名出征大马士革。    
  ①叙利亚的一个伊斯兰教派和部落。——俄文版编者    
  ②属十叶派(伊斯兰教两个教派之一)。——译者    
  一些圣地教团的僧侣带领拿撒勒的居民(男女数千人)和沙法—阿尔姆、萨法德及其他各地信奉基督教的居民成群地来到法军兵营。在受了那么多世纪的压迫以后,这些基督教徒忽然看到了同宗教的人,他们的欢乐是不能以言语形容的。谈到他们比法国士兵了解得更好的圣经,他们更加高兴。他们阅读总司令的布告,看到布告中他自称是伊斯兰教的朋友,他们也拥护这种作法,这种作法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对总司令的信任。拿破仑把骠骑兵的披肩赐给他们首领中的三个年龄在九十岁以上的老人。这三个老人中间,有一个年龄已达一百零一岁,并且已亲眼见到自己的第四代后裔。总司令请他同自己一道进午餐。这位老人讲不了三句话就要引证圣经上的成语。无论在法军胜利期间,或在他们的失利的期间,这些基督教徒的忠诚始终是坚定不移的。在整个围攻期间,他们对法军是有利的,他们中间大多数人经常住在兵营里。这里集市的特色是人数众多和物资丰富。他们经常把各种面粉、大米、蔬菜、牛乳、干酪、牲畜、水果、无花果、葡萄干和葡萄酒送来。他们像法国人自己那样关怀着病兵。    
  阿克尔巴沙累克①的伊斯兰教徒同基督教徒一样喜悦和怀抱着希望。他们派遣代表团到法国兵营来,沉痛地控诉巴夏的残暴行为。他们说,现在到处可以遇到由于这个暴君的命令而受到残害的人,尤其是许多割去鼻子的人,更使人惨不忍睹。    
  ①巴沙累克译意为省区。——俄文版编者    
  比起埃及的气候来,叙利亚的气候和欧洲的气候相同的地方较多。叙利亚的居民比较有礼貌、比较诚恳,即使是伊斯兰教徒,也不那么极端狂热。那里的士兵也比较惹人喜欢。埃及始终是祭司和神灵统治的国家。在叙利亚,许多犹太人是满意的,一些糢糊的希望激动着他们。有一种传说在他们中间流行:说拿破仑占领阿克尔以后,会到耶路撒冷去,他想恢复所罗门的神殿。这个流言使他们心里愉快。法军派了一些间谍(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和犹太人)到大马士革、阿列波,甚至到了阿尔美尼亚。他们报道法军到达叙利亚,使一切有才智的人都很兴奋。总司令接见了一些间谍,并获得了关于小亚细亚各省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情报。他又派了一批可信任的人前往波斯。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和德黑兰宫廷发生关系。    
  三、3月22日,从清真寺山上看到海上有两艘英国兵舰。过一点钟以后,又出现了六艘不大的帆船。甘托姆海军上将判定后者是达米塔分舰队的一些单桅帆船,船上装的是攻城大炮。后来才知道:那两艘英国兵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