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司令顺便走进圣博尼法乔修道院里。教堂里设了一个小医院。那儿躺着四、五千人,其中大部分是死尸。它们不断发出臭味。总司令忽然听见有谁喊他的名字,大为震惊地往后一退。有两个不幸的伤兵躺在死尸堆里已三天了。他们没有吃东西,也没有扎绷带。他们本来已经绝望了,但当他们见到自己的将军时,就绝处逢生了。他们得到了无微不至的帮助。    
  总司令得到报告,说敌军退却时秩序极其紊乱,沿路一直未停留,它的后卫已退到芒特贝洛那边。他于是向左转弯,前往维罗纳去进攻蒂罗耳军队。侦察兵抓住了达维多维奇派到阿尔文齐那儿去的一位参谋官。他刚从山地上下来,以为是落在自己人手中。从他身上搜出的紧急情报中得悉:达维多维奇和阿尔文齐这两部分奥军之间完全断绝联系业已三天了。达维多维奇一点也不明白这几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阿尔文齐在阿尔科附近的三天战斗中,共损失了一万八千人,其中有六千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四面军旗和十八门大炮。    
  十    
  凯旋而归的法军经过威尼斯门进入了维罗纳,这正是在他们悄悄走出米兰门离开维罗纳以后的第四天。很难形容居民的惊异和热情。敌人,哪怕是最露骨的敌人,都不能掩饰自己的钦佩心情。他们把自己的祝贺跟爱国分子的祝贺结合在一起。    
  可是法军不再在这儿停留了。它渡过阿迪杰河,向达维多维奇进攻,因为后者在17日攻占了布索连哥,把沃布阿赶到卡斯提耳努沃。    
  马塞纳奉命前往卡斯提耳努沃,他在那儿与沃布阿会合,并向里沃利进攻。奥热罗师沿阿迪杰河左岸到达多利切,俘掳了敌兵一千五百名,缴获了两套浮桥设备、九门大炮和大批辎重车。    
  但是,这些巨大战果的获得不是丝毫未付代价的。法军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休息,如果再向蒂罗耳推进,打到特兰托去也许是不适当的。它占领了蒙特-巴利多、科朗纳、基耶泽狭谷和阿迪杰河流域。阿尔文齐的军队集中在巴萨诺,达维多维奇的军队集中在特兰托。    
  可以期待曼图亚在奥军总司令编成新军以前会开门投降。要塞守军每日的口粮已减少一半,开小差的增多了,医院已有人满之患。一切都预兆着它快要投降了,因为死亡率很大,疾病每月所夺去的生命比赢得一次大战所牺牲的人还要多。           
《拿破仑文选》 
拿破仑著 陈太先译        
第九章 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和莱因方面军1796年在德国的军事行动纪要    
   一、1796年的冬季宿营地。二、驻德奥军抽调三万人前往意大利。三、6月进军和战斗。四、7月18日莱因方面军抵达内卡河。五、7月12日松布尔-马斯方面军抵达美因河。六、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由美因河推进到纳勃河。8月21日它所占领的阵地。七、莱因方面军从内卡河推进到累赫河。诺列斯海姆战役(8月11日)。8月23日它所占领的阵地。八、查理大公反对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的计谋。安堡战役(8月24日)。这个方面军匆忙退却。维尔次堡战役(9月3日)。9月10日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在兰河的布防。20日它退过莱因河。九、莱因方面军在9月间的进军和后退。它的退却。比贝腊赫战役(10月2日)。十、莱因方面军越过黑林山。厄耳次-坎迭恩战役。10月26日这方面军由格尤宁根桥渡过莱因河。十一、奥军围攻克耳和格尤宁根桥头堡。十二、战评。    
  一    
  共和国对普鲁士的和约是1795年4月签订的。5月17日又签订协定,规定各交战军队通过普鲁士领土所应遵守的一些规则。可是,协定引起了许多争论。1796年8月5日在柏林议定:从威塞尔沿着图林吉亚山边界到莱因河将划出一条界线,交战军队的任何一方均不得跨越这条界线。位于此线以南的普鲁士国王领地和所有参加普鲁士联盟的德国各诸侯国一概中立。交战军队可以通过这些领土,但所需给养品须按价付款,并且他们都无权在这些地方构筑任何工事。    
  1795年夏季,奥军分成两支军队在莱因河一带行动。一支叫下莱因方面军,总司令为克列尔法伊特元帅,另一支叫上莱因方面军,总司令为维尔姆泽元帅。法国以儒尔当将军所统率的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对付下莱因方面军,以皮什格鲁所统率的莱因方面军对付上莱因方面军。皮什格鲁部队当时占领着美因兹周围的包围线。尽管普鲁士退出了战争,但是战争的结局还是对奥国人有利。10月他们越过美因兹包围线,在那儿缴获大批野炮,并迫使皮什格鲁退守魏森堡线。这次军事行动最后以缔结停战协定而告结束。停战协定是1795年12月23日签订的,协定规定:1)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占据杜塞尔多夫要塞,并在沿符佩尔河左岸前进三法里的地方设置前哨。它的防线就是沿莱因河左岸延伸到纳格河口,即宾根附近,再由宾根沿纳格河左岸向上游延伸到山地,然后向阿尔萨斯边境伸展,接魏森堡线,并从魏森堡沿莱因河直到巴塞尔;2)奥军沿济克河(它在波恩对面流入莱因河)左岸布置前哨。符佩尔河和济克河间的地方为中立区。奥军防线从济克河口起沿莱因河右岸延伸到纳格河口,再从纳格河口穿过莱因河(在宾根附近),然后沿纳格河右岸逆流而上直至山区。这样一来,奥军就占据了美因兹和沿莱因河左岸到魏森堡的整个地区,它的防线并在魏森堡穿过莱因河到达河右岸,然后顺着右岸一直延伸到巴塞尔。协定缔结以后,儒尔当把司令部移到贡斯留克,皮什格鲁把司令部移到斯特拉斯堡,克列尔法伊特把司令部移到美因兹,维尔姆泽把司令部移到曼海姆。    
  在冬季里,法国和奥国都尽一切可能来补充队伍,供给服装,尽力使自己部队的情况得到最大改善。不久以前的战争胜利使维也纳政府产生很大希望。它召回克列尔法伊特元帅,而代之以查理大公①。皮什格鲁将军使共和国政府疑虑不安,因为造成战争后期失利的那些军事行动是如此错误,以致使人们有理由认为那是叛国行为。但督政府没有抓到证据,不好惩办他。同时督政府也不容许老是想着这种令人痛心的事,而是抓着了第一个到手的借口,就把这位将军从军队中召回。皮什格鲁被任命为驻瑞士大使。他拒绝这个外交官职务,跑回自己的领地去了。莱因方面军的总司令改由莫罗担任,他于1796年5月23日就职。    
  ①查理大公是奥皇的三弟,当时以善战著名。——译者    
  二    
  意大利的战争已在4月开始。在蒙特诺特、米莱西莫和芒多维的几次战役业已迫使撒丁国王签订凯拉斯科停战协定,并退出反法联盟。这些消息使御前军事会议更加为难,因为它对于博利厄的才能和声誉抱有很大的希望。它于是命令查理大公拒绝接受停战协定,在莱因河开始军事行动。它的目的一方面是想阻止法军前往阿尔卑斯山脉那边增援,另一方面是想转移舆论对意大利惨败的注意。    
  拿破仑在2月底离开巴黎的时候,曾得到莱因方面军和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将于4月间开始军事行动的诺言。但是直到5月底,这两个方面军还呆在自己的冬营里。意大利方面军所获得的一切胜利和它的继续向前推进,都着重说明在莱因河的法军必须紧急行动。可是它们在各种借口之下,拖延行动的时间。最后,敌人的愚蠢启发了法国政府在指挥自己的将军们时所缺少的那种才智。在此以前一直逗留在巴黎的莫罗将军,才好不容易地赶到了斯特拉斯堡。驻守在摩泽尔河、萨尔河和马斯河一带营房里的全部法军开始出动,6月1日战争重新开始。    
  这时候,关于洛迪战役、渡过明乔河、博尔格托战役、包围曼图亚、法军大本营进驻维罗纳和它的前哨进入蒂罗耳山等等消息,改变了维也纳宫廷的打算。据那儿的人说,意大利方面军不是从地上走的,而是从天上飞的,任何障碍都挡不住它。因此必须消灭这支军队。维尔姆泽奉命率领上莱因方面军三万人前往意大利,作为这时正在蒂罗耳、卡临西亚和卡尔尼奥耳进行整编的博利厄残部的后备军。他必须在曼图亚陷落之前赶去援救这个要塞,并收复伦巴迪亚世袭领地。后者的收复对维也纳宫廷来说比冒险去征服法国本土还重要些。奥皇把两支莱因方面军统一归查理大公指挥,命令他不要开始军事行动,承认已签订的停战协定有效。可是这个命令来迟了,因为两小时以前军事行动业已开始。    
  大公兵力因维尔姆泽被调出而削弱了,他于是放弃了自己草拟的一切征战计划,仅限于防守莱因河各个渡口和掩护德国。他指挥的军队有:1)下莱因方面军。指挥官为炮兵大将瓦尔田斯列卞和陆军中将克腊伊、韦尔涅克、哥特策、格鲁别尔、科洛烈多、美利斯、什塔迭尔和林德特等。这支部队由一百零一个步兵营(七万一千人)和一百三十九个骑兵连(二万二千七百人)组成,总共是九万三千七百人。不过,其中驻守厄伦布烈田什迭印、美因兹和曼海姆的卫戍部队应该划出来;2)上莱因方面军。总指挥官是炮兵大将拉土尔,他代替已调走的维尔姆泽。他下面的指挥官是斯塔腊伊、弗雷利赫、弗尤斯田贝克公爵、康德亲王、列伊斯、利什等六位陆军中将。这支部队由五十八个步兵营(六万五千人)和一百二十个骑兵连(一万八千人)组成,总共是八万三千人。由此可见,在5月份里,奥军在莱因河一带总计有十七万六千七百人。如果扣去从这支军队先后调往意大利的三万六千人,那么大公的兵力现在还剩下十四万人。    
  法军两支部队的战斗人员合计十五万多一点。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由六万五千名步兵和一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