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    
  2.查理大公率领的一部分军队到达兰河。他的到达没有迫使儒尔当将军分散自己的军队。儒尔当将军起先坚守兰河,并在良好的阵地上构筑防御工事。因为他既然决定要向他的仓库靠近,那他在把自己的军队集中于莱因河右岸,成为集中的突击兵团以后,就应该这样去作。这样的行动会对敌军发生影响,使敌军不敢在他的军队面前削减兵力,调出二十四个营去对付莱因-摩泽尔方面军。    
  3.7月初,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继续前进。莱因方面军在克耳渡河迫使查理大公赶往上莱因河。他给瓦尔田斯列卡只留下三万六千人。这支部队应该予以击溃。可是按照当时的作战规则,法军象围猎一样应沿所有的道路前进,而且因为追击敌军后卫的法军兵力与敌军相等,同时因为既没有迂回敌军右翼和左翼,也没有从正面突破它,所以法军始终不能把敌军逼入困境。结果敌军所受损失与法军本身所受的损失相等。    
  4.松布尔-马斯方面军总司令由美因河进到施魏因富特及班堡,他把自己的左翼连接萨克森的山脉,右翼却没有防御。萨克森刚刚参加普鲁士中立国家集团,它的军队因此脱离了奥军。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由于朝这个方向前进,由于它在莱因方面军渡到多瑙河右岸的时候离开了多瑙河,所以它把自己同莱因方面军之间的距离拉远了。两军的行动正好同它们所应当做的相反。一个方面军依靠它的左翼,另一个方面军依靠它的右翼。其实,前一个方面军应当依靠它的右翼,后一方面军应当依靠它的左翼。这样两军才能联合成为密切合作的集体。    
  5.松布尔-马斯方面军于8月8日在班堡渡过列格尼茨河,进到纽伦堡及劳夫,然后从那儿向左转弯,经祖耳次巴赫及安堡,到达纳普河。这时它的长达三十法里的右翼已处于受波格米亚各通道上的敌人攻击的地位,而它的左翼则处于受控制多瑙河各渡口的敌人攻击的地位,因为敌人还占据着巴伐利亚、累赫河右岸及韦尔尼次河左岸。由此可见,松布尔-马斯方面军的队伍拉到三十法里长,各方面都受到敌人的包围。因此,如果说从法兰克福向班堡转移五十法里是同它所追求的目标——两个方面军会师——背道而驰的话,那么,它从班堡转移到安堡就是轻举妄动,就是明显地把全军的命运孤注一掷。巴伐利亚在列格尼茨河右岸的这一部分地区,是由波格米亚山脉的一些重要支脉构成的一个峡谷地区,是一个荒凉的、难以通行的地区。它只有一条交通道路,即纽伦堡通往安堡的道路。为了掩护这条道路,为了威胁累根斯堡,儒尔当派了贝尔纳多特师团进驻距累根斯堡十法里的诺伊马克特。松布尔-马斯方面军从法兰克福出发后,应当沿美因河左岸向美尔根海姆前进,以保证自己的右翼和莱因方面军的左翼会合。它的右翼向右作九十度转弯以后,它的左翼就应当转向累根斯堡。在它到达维尔次堡以后,它还有时间直接往纽伦堡前进。当它到达纽伦堡时,它的总司令应当沿着通往诺伊马克特的道路前进,并接近累根斯堡。即使有必要退回莱因河左岸,那他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沿列格尼茨河上游退回去,而决不应该沿下游退回去。    
  6.松布尔-马斯方面军总司令当时已经得知:查理大公正向他迎面赶来,这位大公已打败贝尔纳多特,占据劳夫和纽伦堡,并且已经截断了他所有的军事交通线。这正好说明法军的作战线是不好的,他们的行动违反了一切作战规则。    
  7.可是,既然贝尔纳多特已被打败了,那么陷入错误境况的总司令能够作什么呢?他应当在查理大公到达安堡以前强渡纳普河,进到累根斯堡。因为到那儿的路程不过几法里远,而且可以和莱因方面军会师。前一个果断的行动就能迫使查理大公集中他的兵力,召回分出去的部队。这样就可以立刻澄清局势,并驱散那种威力似乎日益增长的虚假的风暴,因为法国将军向来都是向这种风暴低头的。奥军巧于散布假消息,在居民中间造成错误的概念。他们是在法军后方制造惊慌的能手,可是只要亮一亮列诺①的宝剑,魔术的诱惑力顷刻间就会消散。    
  ①列诺是里纳耳多的法国名字,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塔索·托尔克瓦托所著的叙事诗《解放了的耶路撒冷》中的主人公。——俄文版编者    
  8.1)在维尔次堡战役中,儒尔当把自己四分之一的兵力留在施魏因富特是十分不恰当的。他如果把列费夫尔一师人补充到前线上,那他就会取得战争的胜利。    
  2)如果列费夫尔在9月2日早晨两点钟从这个城市出发,十点到达战地并立即投入战斗,那么,他就能够击溃哥特策和斯塔腊伊所部的二十个营,占领维尔次堡并在那儿同马尔索会师。查理大公很笨拙地分散了他的兵力。只是在交战的那一天(9月3日),他才把他们集合起来,这本来是太迟了。可是儒尔当在2日中午到达前线时,还给了大公十八个小时去集中部队。到3日早晨九点钟,大公在战线上已经集合了四万五千人。    
  3)儒尔当占领了第二个战场,这个战场比应有的范围还大。因此,他不得不把自己的部队拉成一条长线。结果,不论他的部队怎样勇敢无畏,他的这条长线还是不能不为敌军所突破。    
  9.1)兰河从科布伦次到吉森的流程是二十四法里,而从杜塞尔多夫到吉森是三十法里。如果儒尔当把所有的师团都集中在左翼边缘,即集中在温茨拉尔,那他就可以在美因河一带打败敌人,并把它赶走,然后迅速推进到多瑙河。他在和马尔索军团及荷兰调来的师团会合以后,兵力上已占巨大优势。他亲自宣布过这种计谋,可是应当用来执行计谋的时间,却耗费在制订计划上了。他的军队象边境哨兵队那样沿兰河拉开了。由于马尔索军团退却,这条哨兵线在林堡被敌军冲破。这时,总司令就急忙把自己的部队撤退到阿耳田基尔亨。    
  2)他在那儿还有时间重新开始进攻并改正一切错误,但他缺少果断精神。    
  3)当他下令退却的时候,既然他认为这是必要的,就至少把全军集中地退到杜塞尔多夫的设防兵营中去。当法军集结在莱因河右岸的时候,查理大公就会随时感到这支庞大的军队有向他进攻的危险,因此,他就不可能调走他的军队。可是当儒尔当在阿耳田基尔亨分散自己的军队,只把左翼继续开往杜塞尔多夫,而让其余的军队都退到莱因河左岸的时候(好象有什么东西在威胁着莱因河左岸和贡德斯留克似的!),进攻的一切时机都已经丧失了。于是,查理大公就不再追击他,而去进攻还留在德国内地的莱因-摩泽尔方面军,而那支军队就完全孤立无援了。    
  10.松布尔-马斯方面军虽然在10月、11月、12月和1月间得到从荷兰调来的军队的补充而加强了,但是它的作战方式是无法解释的。不过它当时是在别尔诺维耳这位古怪的将军指挥之下,所以用这种作战方式一点也不奇怪。同时,哥什在沿海一带很少作为,而克列别尔待在沙约河也同样无所事事,因为他这时已失宠了。如果说他真有什么罪的话,那就正是要忘记他的罪过,而利用他的才智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时候。如果当时把松布尔-马斯方面军交给哥什指挥,他还能挽救那个战局。    
  儒尔当将军在作战时、在敌前以及在炮火下是勇敢无畏的,可是他在寂静的夜间和战斗开始之前却缺乏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并不缺乏智力,而是欠缺果断,并且死守着一些极其错误的作战原则。    
  战评三(莫罗)。    
  1.莫罗渡过莱因河是在6月24日,其实他应当在6月1日至4日渡河,即在松布尔-马斯方面军开始行动的时候渡河。6月24日渡河的那一天,先头部队在早晨三点钟到达右岸。浮桥应在中午准备好,那时就可以使部队预期渡完。25日拂晓以前,部队应在右岸组成战斗队形。可是浮桥直到25日中午前才准备好,这就耽误了二十四个小时。渡过象莱因这样的河流是一件困难的军事行动。在这种行动期间不应当让部队受到可能的攻击,因为这时部队的交通线是没有保障的。    
  2.26日,莱因方面军只有四万人在右岸,盛西尔带二万人留在左岸的普法尔切,而拉博尔德则带一万人留在上莱因河。    
  全军由三个军团和预备队组成,兵员共七万人,应当在26日(最迟到中午)到达右岸并向前推进,以便出其不意地击溃和生擒散布在沿河一带的敌军各师团。6月27日,法军应进入腊施塔特,30日进入普福尔次海姆,孤立菲列浦斯堡和曼海姆,并截断敌人和内卡河的联系。法军应于7月1日至4日到达内卡河。法军总司令当时如果能赢得十五天时间,避免许多小战斗,那他就能在查理大公从兰河回到这儿以前赢得几次辉煌的胜利,并使当时力量那样不及自己的敌人更加削弱。但是,法军总司令举棋不定,在渡过莱因河以后耽误了十三天,以致让敌人有时间在7月9日以前把部队集结在厄特林根附近和通往克耳的三条大路上。法军总司令带七万人开始进攻以后,怎么能够顾及共和国的领土呢?    
  3.这位总司令渡过莱因河以后,还没有同松布尔-马斯方面军会师,就把他的右翼二万人(差不多占全军三分之一的兵力)调给费里诺将军指挥,溯莱因河而上,越过黑林山脉,前往康斯坦次湖。同时,中路和左翼则前往内卡河。这样一来,法军显然被瓦登堡阿尔卑斯山脉、黑林山脉及多瑙河分为两部分。而原来对付费里诺的斯塔腊伊将军在争夺黑林山口之后,反而开到内卡河集合,并与查理大公的左翼连接起来。因此在莱因方面军余下的三分之二兵力(五万人)到达内卡河时,敌军大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