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拿破仑文选-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阿斯旺附近尼罗河上的石滩。——译者    
  ②奥西里斯是古代埃及宗教中的水和植物之神,据神话传说,她在秋天死去,春天复活。——译者    
  ③蒂风是希腊神话中的喷火怪物,它曾和宙斯对抗,被贬入地狱。宙斯在它身上压了一座大山,它有时在山下微微滚动,因而产生地震。——译者    
  二、埃及的阿拉伯人都是农民、贝都英人④或穆拉比图⑤。农民住在赐予他们的或他们自己购买的村庄里。可是他们长期地停留在野蛮状态中。在这些村庄里看不到清真寺和像样的房屋,有的只是清一色的没有木头的茅屋。这一切都使人想起沙漠和贝都英人的骠悍的性格。男人都是雄赳赳的。他们饲养马匹。他们坚强不屈,不愿忍受压迫,也不轻易缴纳赋税。他们有时和阿拉伯的游牧人殴斗。比起常常受他们欺侮的其他费拉赫⑥来,他们自认为是高等阶层的代表人物。不过,他们究竟是有进取心的和爱好劳动的。马木留克人从来不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按照阿拉伯人(无论是农民或是游牧人)的看法,费拉赫是他们的臣民,而马木留克人和土耳其人则是篡夺者。    
  ④即游牧人。——俄文版编者    
  ⑤穆拉比图是北非伊斯兰教苦行者所组成的从事宗教团体的成员。——译者    
  ⑥农民。——俄文版编者    
  阿拉伯的穆拉比图没有武器,也没有马匹,所以必须雇用游牧人并照顾他们的需要。游牧部落或游牧人或多或少都从事农业生产,可是他们经常住着帐篷,从不住房子或茅屋。他们时常更换自己的居留地,在他们所属的沙漠上到处游牧,寻找可供自己骆驼息脚的地方和可以利用的井水。    
  阿拉伯的游牧人是埃及最大的一个祸根,但是,不能因此就非消灭他们不可;恰恰相反,却非有他们不可。没有他们,这个美丽的国家就不能和叙利亚、阿拉伯、各绿洲以及和森纳尔、达福尔、埃塞俄比亚、的黎波里和费赞等王国保持任何联系;没有他们,从尼罗河到红海、从克纳到科瑟伊以及从开罗到苏伊士的货运都不可能进行。如果消灭了他们,国家所遭受的损失是会很巨大的。游牧人拥有大量的骆驼、马匹、驴、牛、羊、及其他家畜,这些都是埃及财富的一部分。如果没有他们,那些必需走几天路程深入沙漠中央才能采集到的天然苏打、山扁豆、树胶、芦苇和席草,就会完全损失。即使能够消灭当地的游牧人,但从阿拉伯和非洲内部将会有许多新的游牧部落去占领这个地区,因为这个地区正是那些游牧部落垂涎的地方。这就像1800年尼罗河泛滥发生大水灾的情况那样,当水灾消息传到中非洲时,许多部落就经历远达五百法里的行程,赶到这个被罕见的水灾所淹没的沙漠中来,建立野营,从事播种营生。埃及的阿拉伯人部落反对外地人来他们的领地上居住。因此,他们不得不常常和外来人搏斗。他们这种反抗阻止了大沙漠中一些部落的迁移。要消灭游牧人就等于岛上居民看到大多数海船常被海盗利用,因而想消灭所有海船一样。当人们用坚决和公平的办法治理埃及时,阿拉伯人就顺服了;每个部落都对自己的一部分沙漠和与其毗连的疆界负责。这个公平的王国消灭了滥用权力现象,那些部落就象小诸侯一样保障国家的安宁,而不去破坏它。    
  阿拉伯人的归服,对埃及的繁荣有很大的意义,这是埃及进步的先决条件。为了使阿拉伯人归服,必须:1.占领所有绿洲和水井;2.组织若干骆驼骑兵团,训练他们,使他们惯于长年累月地居住在沙漠中而不回尼罗河流域来;3.设立庞大的行政机关和法庭,以便办理案件,惩处和监督各游牧部落。这类组织的基础在1799年就奠定了。首先是建筑两种类型的塔楼。第一种塔楼高二十四英尺,分上下两层,塔台上按装着两门大炮,有容纳四十名卫戍军的哨房,下面有堑壕、外崖和外崖回廊;另外有一些进攻据点、一道外壕、一道有枪眼的围墙。塔楼每边长二百法尺,围墙内所有地方都处在塔楼上的霰弹射程之内。围墙内有一座能供应卫戍军一百天用的粮食仓库,还有一座能供应骆驼骑兵团十天用的粮秣后备仓库。在一个进攻据点上,有一些用石头精心铺砌并保持着良好状况的水井。第二种类型的塔楼有十五英尺高,是单层的,塔台上装有两门大炮。它能容纳卫戍军十五人。它有一座能储藏供十五人一百天用的粮仓,有一座能供一连骆驼骑兵十天用的粮秣后备仓库,有一口或几口水井,有蓄水池和外壕。这种塔楼每边长一百法尺。在1800至1801年间,第一种类型的塔楼应建造二十座,第二种塔楼建四十座。也就是说:在巴河伊的沙漠上建八座,在金字塔和法尤姆附近的小绿洲沙漠上建八座,在小绿洲上建造两座,在大绿洲的沙漠上建造十座,在大绿洲上建造五座,在通伊斯纳和亚西乌特道路上的一些水井旁边建造五座,在通科瑟伊的五条路上的第四块和第五块沙漠中建八座。另外,尽管在苏伊士、阿耳阿里什和提内都设有要塞,在苏伊士沙漠中仍要建造十二座塔楼。这些塔楼建成后可以控制十二个最重要的水源,即:卡提亚,曼苏腊,札维,腊菲亚,土米拉特绿洲,比尔-萨巴及其他等等。这些塔楼的卫戍部队应按下列编制组成:每个小塔楼配一名炮兵军士和九名炮手,一共是十人;第一种类型的塔楼配一名炮兵军士、一名伍长和十三名炮手,合计为十五人;各塔楼的所有炮手总计为七百六十人。骆驼骑兵团应给每个小塔楼配五名骑兵,给每个大塔楼配二十名骑兵。这些塔楼应该成为所有在塔楼围墙之外然而在射程范围之内的村庄的支撑点和屏障,以保障它们不遭受牧民的侵袭。农民受到这种保护,才可能从事农业生产、饲养家畜,保证过路商队的粮食需要,并和他们进行贸易。    
  埃及当局决定成立六个骆驼骑兵团,每一处沙漠分配一个团,责成沙漠附近各省区供给粮食和薪饷。每个团由九百士兵组成,配有能载运五十天储粮的单峰骆驼七百五十头和马二百五十匹。一只单峰骆驼能负载四百公斤的货物。    
  …百公斤    
  750头单峰骆驼…3,000    
  250匹马(按每匹200公斤计)…500    
  …合3,500    
  每人重180磅,900个人共重3,620    
  供900人50天用的粮食共重450    
  供250匹马25天用的饲料(按每天十磅计)共重625    
  供750头单峰骆驼25天用的饲料(按每天2磅计)共重3,340    
  375    
  供900人50天用的饮水(按每天4磅计)共重180    
  供250匹马3天用的饮水(按每天12磅计)共重90    
  每个兵配一枝标枪、一枝步枪、一把刺刀、一条子弹带、一百发子弹和一只背袋。各团由别伊(上校)指挥,别伊下面有:一名卡希亚(少校)、两个副官,四个基阿希夫(大尉)、四个中尉和少尉。这样,每连有三个军官,一个鼓手,两个号兵和二百二十五个士兵。每个团配有两门大炮和拉大炮的六头骆驼。由此可见,为了控制全部沙漠,需要使用五千四百人,亦即需要花费四百万法郎。但是,这笔开支还不及因牧民胡作非为所带给国家的损失的十分之一。六个团应该由一名沙漠大舍伊赫①(师长)、两名卡希亚(旅长)、六名别伊(上校)、二十四名基阿希夫(中校)、一名炮兵基阿希夫和一名工兵基阿希夫来指挥。    
  ①舍伊赫是阿拉伯游牧部族的首领和农村中的长者称号,埃及等国某些伊斯兰教派的教长也称舍伊赫。——译者    
  在沙漠大舍伊赫之下,应组织一个包括一名卡希亚、四个乌列马①和一个文书的谘议会,以解决阿拉伯人和费拉赫之间以及各部落之间的诉讼案件。成立了一个法国人的旅团,拨给他们一千五百头单峰骆驼。同时作出如下规定:    
  ①即穆斯林法的专家。——译者    
  1.在埃及六处沙漠上游牧的各部落,应以其首领和六个显贵人物为代表,向沙漠大舍伊赫宣誓效忠。    
  2.各部落可领取封地证书,证书上载明某一部分沙漠划给他们作为领土,并规定他们应缴纳给埃及苏丹的骑士数量和骆驼数量。骑士总数中规定骑马的为五千人,骑单峰骆驼的为二千人,骆驼数量为七百头,每名骑士驾驭三头。    
  3.各部落的舍伊赫死后,遗职由继承人接替;该继承人必需在三个月内向大舍伊赫宣誓,领取敕令,同时领受荣誉披肩。    
  4.每十个部落首领中须有一人携带家属常驻开罗,负责与谘议会联系有关沙漠的事务。此外,还需选送六个十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到阿耳-阿兹哈清真寺学习可兰经,学习记账以及阿拉伯文字和法文。    
  5.沙漠大舍伊赫必须帮助那些领土受大沙漠部落侵犯的部落。两个部落之间的任何争执,都需由谘议会审理,而谘议会的决议则交由各该部落的代表转送给自己的首领——沙漠别伊执行。    
  6.各部落与费拉赫之间的任何争执都交由谘议会审理。埃及人在沙漠受了侮辱,那就把出事地点那个部落的阿拉伯人当作祸首。埃及在边界上受了阿伯拉人的侮辱,那就把当地部落的成员视为祸首。    
  7.各部落有义务护送在本沙漠境内旅行的商队,并应供应骆驼。    
  因本条而发生的困难概由谘议会审理。    
  8.案件经咨议会审理以后,由大舍伊赫根据杀害或伤害的程度,判处肇事部落缴纳若干头马匹、骆驼、牛羊作为罚金。费拉赫的损失也由该部落赔偿。此外,还要勒令该部落按照处分和诉讼费的办法,负担罚款。    
  9.在遇到乌列马、穆尔塔集姆①、伊玛姆②,舍伊赫-阿耳-别列德③或欧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