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带着空间回六零 作者:欧言午(晋江vip2012-07-23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合礼都是四种东西,每种两样,成双成对的。

   付家准备的也没有多突出,两瓶五粮液(产自仲夏的空间),两条长春产的迎春香烟,算是中档的,两匹的确良,至于付老爷子要的旱烟、、、、那是以权谋私,给自己用的。

   现在还没有70年代开始流行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所以这份聘礼也是十分有分量的,让张家看看,我们付家也不是穷苦人家,只是低调罢了!

   简称:装逼!

   两个大人,带着一溜儿的小孩,怎么看也不像是提亲去了,倒是像是走亲戚,大人们脸上都是局促的笑意,不过倒是有些紧张。毕竟不止伯春第一次娶媳妇,他们也第一次当人公公婆婆,好不好。

   整个队伍最悠闲的就是五人组,他们手里拿着付老太太给的香瓜,啃得不亦乐乎,仲夏嘴里吃着,包里还拿着一兜子,说是给张家人带点吃的,不过看她吃的那个欢实劲,老太太有点怀疑他的目的不纯,不过香瓜就是自己家里种的,挨着墙根长了好大一片,老太太也不心疼,就给她装了一大兜子。

   “擦擦,”吴浩然根本不会当街吃东西,手里拿着香瓜,也没往嘴里送,倒不时的观察仲夏。

   他发现这个小丫头有时候像个大人,有时候又顽皮的像个小孩子,仲夏当街吃着东西倒是非常讲究,根本不像其他几个孩子吃的满嘴满脸都是,他嘴边干净的很,就是香瓜的汁水淌到了手上。

   “社、、、、社、、、”嘴里有东西的某人,已经大舌头了,不过还是给了美少年吴浩然一个赞赏的眼神,孩子挺有眼力见的。

   路上的小插曲,被紧张的大人和吃的不亦乐乎的孩子很轻易的就给忽略了,一路上付国义和佟珍珍都嘱咐伯春怎么说话,怎么办事,反复几遍不嫌麻烦,倒是减轻了压力。

   张家的人今天特别齐全。

   张瑞有两个儿子和一个闺女,大儿子都快到四十了,二儿子也30多岁,生完老二张母的身体损伤很大,连大夫都说不能再生孩子了,可是张母40岁老来得女,宝贝的不行,这也是为啥张曼都20了还没嫁人的关系,的时候居然又怀孕了,真的。家里人舍不得啊!

   老大张晋有四个孩子,都是男孩儿,最大的和张曼同岁,已经结婚了,最小的才九岁,长的挺俊的,就是太淘了,没个老实样,和季冬有个一拼。老二张廉有三个孩子,一个15,一个12,还有个才4岁,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付家人一进屋,她那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就到处乱转,看的不亦乐乎。 

   仲夏一看见人家小姑娘就稀罕的不得了,自来熟的去勾搭人家小姑娘,蹲在小姑娘身前逗她说话,给她一个洗好的大香瓜,小姑娘不知道客气,闻着香味迫不及待的往嘴里送,仲夏逗人家小姑娘,却不知道她自己皮肤跟人家小姑娘差不多细腻,都是大大的杏眼,两人在一起,到有点同龄人的感觉,乐得张廉媳妇抿嘴笑。

   “来啦?”;张瑞起身亲自迎接付家人,大家伙就到了书房谈话,张父张母并没有告诉两个儿媳妇自己闺女的事情,只是让儿媳妇在客厅里招待几个小孩,顺便考察一下伯春的人品。

   对于付家将知情人都带来这一点,张瑞无疑是满意的,不管以前如何风光,自家闺女现在德行有失,在这个还是十分传统的时代还是很有杀伤力的,付家人愿意负起责任,是最好的选择。

   在书房里,付国义亲自送上聘礼,佟珍珍的那对镯子,让老镇长张瑞都惊讶不已。

   “这是俺娘的嫁妆,传给俺,俺在传给俺儿媳妇,可不就是代代相传的意思?也不是什么十分贵重的东西,就是取个好寓意,”佟珍珍话说到位,反正这东西以后还是付家的,只是这份对张曼的看重,糖张父张母都十分开怀,他们最怕付家虽然娶了张曼但是瞧不起她,他嫁过去之后,还不是受罪,

   “亲家母这话说得对,咱们这些老百姓,可不就是求个香火不断,代代相传么。可见珍珍你是个通透的。”张母和气的拉着佟珍珍的手说话,一时间两人倒是像对好姐们似的。

   “这件事两家都心里有数,提亲不过是个过场,但是婚礼亲家公打算定在什么时候?”张父比较关心这个,毕竟只有结了婚才叫板上钉钉,不然心里总是不安生。

   “张老叫我一声国义即可,婚事定下来,是跑不了的,除非你们张家悔婚,我们付家是不会办这种毁姑娘名声的事儿,这点张老放心,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而,我们家没想到伯春会这么早结婚,所以还没有准备新房子,这盖房子也要两个月的时间,而且马上就要秋收了,我们合计着,是不是秋收后,再动手盖房子,这样今年冬天之前,就把婚结了?”付国义怎早到“我们多请些人,房子差不多一个多月也就竣工了,到时候家具什么的也打好了,张老你们有什么想要的彩礼,我们也都想办法。”

   “就是,我们家虽然说是普通人家,也断不会亏待了曼儿的。”佟珍珍已有所指的看了眼桌子上的镯子。

   “家具是要新打的,毕竟房子是新的,不过木材我们就不多做要求了,你们看着办就行。”张母对于付家还考虑盖新房子这件事十分高兴,她本来合计付家条件不好,就算和婆婆挤一间房子也认了。

   接着又进行了一番彩礼的细节讨论,走到时候,几个小孩子都表了一番决心,张家更高兴了。

  44 忙

     今年的庄稼长得不错,生产队劳动力也多了些,就像伯春他们这么大的半大小子已经能顶的上一个劳动力了。

    佟家不是山水村的人,不用抢收,佟五婶就帮着做饭,往地里送,就连仲夏都下地干活了,家里的两个小的帮着捆麦子,而吴浩然更是被仲夏拉着下地,帮着抢收。

    吴浩然虽然没干过收麦子的活儿,但是有力气,而且身体强壮,掌握了技巧之后干的比仲夏可强多了。再说秋收是按照每家收多少地算的工分,请外人来也算在付家。

    本来付家是不愿意让吴浩然来帮忙的,毕竟这算是占人家便宜的。佟青衫道:“到时候给点粮食就行了,反正我们一直也是你们家给粮食,现在就当他付粮食钱吧。”

    这个主意好,付家老太太还想着今年种了不少白菜萝卜,还有许多豆子,地瓜,土豆,倒是后做成好吃的都给佟家送一份儿,也是一桩美事儿。

    辛苦半月,粮食收完了,付家就开始着手盖房子了,现在盖房子都是盖的砖瓦房,再盖土房娶媳妇就招人笑话了。再说付家也不是拿不起钱的主。

    木头山上就有,不过不能随便的白拿,得象征性的给村里点钱,反正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付国义带人选了许多又直又结实的粗树当梁,树这个时候是不能用的,得先烤干了才能用上,好在离上梁还有好长时间呢,也不急在现在用。

    吴浩然最近因为帮着干活儿晒得黑不溜秋的,邓少华最近经常来付家找伯春也在付家混了个脸熟,这小子也晒得黑乎乎的,他们这么大的最适合跑腿了,买个什么东西都行。付国义也就一点儿不气的用上了。他俩一点都敢怠慢,顺便拉上了杨大海,再加上伯春,真是解决了不少事儿。

    付家除了盖房子要买的东西,还有一堆院子里的菜要收,付老太太、佟老太太连带着佟珍珍、仲夏甚至是大姑小姑都回来帮忙了,真是忙的脚打后脑勺。

    最后仲夏接下了给干活的人做饭这个活计,同时烧水,放凉了给干活的人喝,可不敢给喝凉水,要是喝坏了肚子,耽误干活不说,还得受埋怨。

    好在家里有不少孩子每天给送来一篮子的山上的果子,仲夏将果子用凉水拔的冷了,才给他们吃,也很解渴。

    在付家干活儿,虽然耽误了自己家收秋菜,但是给工钱,而且吃得好,反倒是胖了一圈。再说家里的活儿老娘们就能干,孰轻孰重倒是还是拎得清的。

    忙忙叨叨的两个月,付家的女人,将菜都存到了地窖里,还把该晒干的的晒干,该腌的腌上,一切井井有条。外面的房子也封了顶,还差一两天就可以竣工了。仲夏从空间里拿出来的红酸枝木,在长江以北也叫红木,也都做成了原木的家具。

    现在新婚家具流行三十六腿的,其中包括:方桌一张,椅子四把,双人床一张,大衣柜一个,写字台一张,饭橱一个。付家除了这些,还给添置了沙发、茶几。仲夏给做了不少抱枕,上面是小姑给绣的简单的图案,放在椅子上,别提多舒服了,而且还好看。

    但是既然是五间大瓦房,分东西两面,自然另一面也要有这些配置才行。西面房自然是新人住,但是另一面也不好空出来,让家里人住旧房子,于是商量着让老人住进去,家具也都换了新的才好。但是老人不同意,说把原来的家具挪过去就行,旧家具当初做的也是十分结实的,现在只要再上一遍漆就行了,跟新的一样。

    旧房子原来老人住的主屋,付国义和佟珍珍住进去,而他俩的屋子,小哥俩叔秋和季冬住,仲夏还住自己的屋子,其他空着的屋子留两张床,来人的时候住,剩下的都当成杂货屋。

    仲夏稀罕自己的小屋,也就不对这个分配做反驳,她其实对这个时候的房子很是看不上,也就对住哪个屋子没什么要求了。

    不过趁着这次打家具,她给自己要了一个贵妃摇椅,嘿嘿,以后夏天就可以躺在上面睡懒觉了。而且空间出品的红木那是杠杠好滴,品质有保证!

    这几年仲夏有意识的收了不少好木材,这个时候也都排上了用场,其实她还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为了不太打眼,仲夏还是拿出这个时候常见的比较好。

    空间的前主人,可能是个十分热爱树木的人,空间里甚至还有长在高山之上,专门靠岩峰中的滴水和雨露为养分的黄杨木。黄杨有木中之王的美称,相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