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立三之谜-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民,统一全中国。”
  大会还根据中国职工运动总任务的要求,规定了各个不同地区职工运动的具体任务和工运方针。对国民党统治区职工运动的任务规定是:“应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更加善于联系群众,聚积力量,扩大队伍,以便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同时应尽一切可能,谨慎地支持和参加国民党统治区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对蒋介石的军火制造与军事运输给以可能的阻碍。”对解放区职工运动任务的规定是:“在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总方针下,团结全体职工,积极劳动,遵守纪律,保护职工的日常利益,教育职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尤其是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业务水平。”
  这次大会恢复了第一次大革命时期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在中国的大地上,实现了工人阶级的大团结。它是一次继承中国革命职工运动的光荣传统,开拓中国职工运动新篇章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新的里程碑,是新中国工会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新起点。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六次劳大召开之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并没有解放,整个国家还没有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但是,大会提出的工运方针,却具有鲜明的新民主主义的特征,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总方针:“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建国50年的实践检验,充分证明了第六次全国劳大所规定的工运方针是正确的。在后来的工会七大、八大、九大、十大乃至1983年3月14日的中央书记处会议,都曾对工会的任务和方针作过不同分析和概括,都是来源于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而且,从本质上说,也都没有超过六次劳动大会的决议和规定。
  六次劳大结束不久,11月初,辽沈战役取得胜利,李立三就同中共中央东北局一起从哈尔滨移驻沈阳,下大力气抓紧对六次劳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他深入到沈阳、鞍山、本溪、抚顺等南满几个大工业城市调查,推动掀起了学习皇姑屯工人献出工业器材,迅速恢复工业生产的热潮,他还在很短的时间内创办起东北工人政治大学,招收一大批工人骨干,经过短期培训,再派到工厂矿山,有的参加了南下工作团,成为国家干部。这些举措,为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为支持解放全中国的大进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参与创建人民政权
  六次劳大闭幕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阶段。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并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败局已定。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2月19日,李立三与陈云、高岗、李富春一起,离开沈阳经北平前往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出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这是他在将近20年后出席的第一次中央全会。他在会上发言,又一次深刻检讨了自己过去所犯的错误,受到与会同志的好评。刘少奇在会上表扬了李立三,说他自我批评精神好。
  全会结束后,根据中央指示,李立三不再回东北,随同党中央前往北平,同时协助周恩来从事“组织胜利”和创建人民政权的工作。
  全会闭幕后第十天,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由西柏坡启程向北平迁移。李立三跟随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五大书记以及陈云、张闻天等陆续登上了11辆军用吉普车,在警卫战士和少数机关工作人员乘坐的10辆大卡车护卫下,从西柏坡出发,经灵寿、行唐、曲阳三县,晚上住宿唐县淑闾村,24日中午到保定,下午到达涿县住下。叶剑英专程从北平赶来商定第二天的行动计划。
  3月25日凌晨3时,大队人马从涿县转乘火车,于6时抵达北平清华园站,受到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彭真、李克农等的迎接,乘汽车到颐和园内休息(当时李立三在“益寿堂”休息)。下午3时,前往西苑机场,受到北平各界群众1万多人和以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马叙伦、李济深等为首的民主党派知名人士100多人的热烈欢迎。李立三跟随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起乘车检阅了由一个炮兵师、一个装甲坦克师和一个步兵师3万多人举行的入城阅兵式。结束后,与各界代表合影留念,傍晚移居香山。
  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突破长江天险,迅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城市,在此全国胜利在望的大好形势下,组建新政权的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李立三在创建全总机关并主持全面工作期间,同时还协助周恩来从事创建人民政权的工作。他具体参加了南下工作团的组织工作,经常去各大专院校给知识分子作报告,动员他们参加革命,为解放和接收江南广大地区,开展社会改革,建立人民政权作贡献。
  李立三参加了同国民党的和平谈判,给国民党谈判代表讲形势,宣传党的有关政策,动员他们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李立三还协助周恩来从事外交工作,特别是在有关苏联方面的工作,充当周恩来的顾问。
  6月15日至19日,由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共23个单位134名代表组成的中国新政治协商筹备委员会会议在北平召开。在6月16日召开的新政协筹备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选举出毛泽东等21人组成新政协筹备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以加强对会议的领导,李立三是常委委员。
  为了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新政治协商筹备委员会的领导,中共中央于7月10日又成立了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党组干事会,干事共21人,李立三是干事之一。其名单与分工是:周恩来、林伯渠、李维汉、齐燕铭负责党派工作;陈云、薄一波负责财经工作;董必武、陈绍禹(即王明)负责政法工作;聂荣臻、叶剑英、罗瑞卿负责军事工作;胡乔木、徐冰、周扬、钱俊瑞、廖承志负责文教工作;李立三、蔡畅、冯文彬负责工青妇工作;连贯、杨静仁负责农民和民族工作。
  党组干事会又设常务委员5人,书记周恩来,常务委员:林伯渠、李维汉、徐冰、李立三。
  李立三当时是中共中央领导中国新政治协商筹备委员会的5名核心成员之一,可见其责任之重大,任务之艰巨。
  6月1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了新政协筹备委员会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为了迅速完成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及建立民族联合政府的各项必要准备工作,会议决定在常委会领导下设立6个小组。李立三同时参加了第一、第四、第六三个小组的工作。
  第一小组,负责起草参加新政协会议的单位及各单位的代表名额。组长:李维汉、章伯钧,组员有李济深、沈钧儒、黄炎培、马寅初、彭泽民、曹孟君、谭平山、蔡廷锴、陈其尤、聂荣臻、李立三、朱富兆、陈叔通、曾昭伦、许德珩、冯文彬、蔡畅、黄振声、罗叔章、天宝、陈其瑗。小组起草了《关于参加新政协的单位及其代表名额的规定》(草案),于6月19日提交筹委会全体会议通过,《规定》参加单位45个,代表名额为510人。
  新政协筹委会常委会指定董必武、黄炎培、马叙伦、李立三负责对第四小组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进行研究修改后,提交第五次常委会(9月13日)再作审议修改。
  第六小组的任务是研究草拟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等方案,李立三参加了这个小组的工作。组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民主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先生,副组长是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叶剑英,不久又增加沈雁冰为副组长。组员有张奚若、田汉、马寅初、郑振铎、郭沫若、翦伯赞、钱三强、蔡畅、李立三、张澜、陈嘉庚、欧阳予倩、廖承志等16人组成。
  7月4日,下午3时,在中南海勤政殿第一会议室由副组长叶剑英主持召开了第六小组第一次会议。为了加速工作和广泛听取全国人民对制定国旗、国徽、国歌的意见,会议决定:一、以新政治政协会议筹委会名义公开向全国人民发布启事,征集对国旗、国徽、国歌的意见和方案,并推选郭沫若、沈雁冰、郑振铎三人草拟征集条例呈送筹委会批准公布。二、设立国旗、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及国歌词、谱评选委员会,除组员分别参加外,聘请专家为两组委员。会中推选叶剑英、廖承志、李立三、郑振铎、张奚若、蔡畅、田汉、翦伯赞8人组成国旗、国徽初选委员会,叶剑英为召集人。推选郭沫若、田汉、沈雁冰、钱三强、欧阳予倩5人组成国歌词、谱初选委员会,郭沫若为召集人。
  征集启事起草后,经周恩来审阅,7月10日由筹委会常委会批准,7月14日送《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日报》、《新民报》、《大众日报》、《光明日报》、《进步日报》、《天津日报》连续刊登8天。国内其他各报、香港及海外各华侨报纸,也都转载了。
  为了便于第六小组成员和专家评选审阅征集来的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歌词、歌谱,在北京饭店413会客室设了选阅室,分类陈列全国应征稿件。包括李立三在内的小组成员和专家,差不多天天都来进行审阅和评选。
  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李立三以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的资格参加了大会,是大会主席团成员和主席团常委。大会的第一天,他就在大会上发言,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向大会表示:“我们工人阶级以国家主人翁的最高觉悟,继续发扬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负起这个建设新国家、新社会的艰巨责任。”他强调“全体人民的生活都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才能得到更好的改善。工人阶级生活的改善,只有在发展人民经济,提高生产,增加整个国家财富当中才能求得。因此,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是全国人民当前的最高利益,也是工人阶级当前的最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