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 作者:我要的是葫芦(起点13-05-19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天有个晕胆大的野猪,大白天竟然窜到村里边偷粮食吃,把人吓了一大跳。的确该打掉几只,杀杀它们的威风。

  刘军奇他们找上门说明来意,刘军浩也有去的意愿。不过自家离不开人,只能把两条黄斑皮贡献出去。

  随后他又给赵光明打个电话,问对方来不来。

  这货脸上的伤刚好没几天,一听说要进山捕猎野猪,立马来了兴致。直在电话里叫嚷,说等十分钟,他马上赶过来。

  送走打猎队伍,刘军浩趁两个孩子睡熟的功夫,又开始在后院忙碌,将院里的落叶清理一下。不然春上下雨落叶冲进水沟,容易造成拥堵积水,而且以后抓黄鳝也不方便。

  他在前面忙碌,两只松鼠也跟在后边吱吱乱叫着打闹。

  眼睛上带白毛就是小娃子送过来那只,刘军浩趁媳妇去学校的时间,时不时把它扔进石锁空间中疗养。短短几天,这松鼠的伤势已经好的七七八八,现在也不怎么怕人了。

  为区分两只松鼠,刘军浩根据特点将这只起名白条。媳妇听到后连说俗气,不过也没有反驳,于是白条这个名字就定下来。

  家里有了同类,点点倒是觉得自己的领地受到侵犯,不断对白条龇牙咧嘴进行驱赶。这种情况只持续了两天,很快两只松鼠彼此适应下来,开始在院内互相追逐嬉戏。昨天中午太阳好,白条甚至帮着点点把它存储的白菜叶子搬出来晾晒,那架势,完全把自己当半个主人翁了。

  他这边正忙乎着。衣兜里的手机响了,是一相熟游客打开的:“刘军浩,你要刺猬不要?”

  “刺猬,我要这东西干啥?”刘军浩随口回应。

  “是这样,我昨天在小区花园里散步。听到花池里有响动,走进一看发现里边藏着只刺猬。弄回家后喂它苹果,它根本不吃,缩成一团,一动不动。”

  “不动就对了,这个时节,刺猬早冬眠。”刘军浩在电话里回答。

  “我也这样想的,害怕再下去刺猬就冻死了。要不弄你那里怎么样?”那游客又开口道。

  “汗。不用这么麻烦吧,你直接带到市郊,挖个坑。把它放里边,再在上边埋些树叶就行。”刘军浩郁闷的回答。现在人们都把自己家当成动物收容站,前几天刚接收了只松鼠,现在又有人送刺猬。

  “哦。要挖多深……刺猬冬眠需要呼吸吧,上边树叶盖得厚实它会不会捂死。盖得太薄,万一把刺猬冻死了怎么办?”没曾想对方又问出一连串问题。

  电话里说不清楚,刘军浩只好回答道:“干脆你送过来算了”

  救刺猬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怎么说也是条生命。他决定了,等刺猬送到刘家沟,直接把它扔到石锁中。明年开春天气暖和再放出来,反正这东西也不吃鱼类。

  赵光明等人运气不错,进山没多久就发现野猪的踪迹,在几条黄斑皮围猎下,一上午有两头野猪入账。

  下午分猪肉,刘军奇直接砍了个后臀尖给送过来,足有二三十斤。刘军浩两口子吃不完,就给赵教授家砍了一半。

  ***

  天气一天天转冷,晚上寒气特别重。哄两个小家伙睡着,张倩看时间还早,起床坐在电脑前看电视剧,结果刚半个小时,她就开始跺脚。

  根本不管用,越跺脚越冷。没办法,只好把刘军浩喊起来生了个火盆。

  等熊熊炭火燃烧起来,身边寒气才渐渐消失。

  接着张倩往火盆里丢了两把花生,一边吃着烤花生,一边看电视剧。她根本没注意时间,一不留神,已经晚上十一点多。

  那啥……内急,电视剧暂停,然后匆匆往厕所跑。

  刚到房子东边的竹竿林旁,就听到上方传来哗啦啦的声音,她忙停下脚步,扭头朝上方看去,顿时呆住。

  等解决完个人问题,张倩直冲进卧室,再次把老公喊起来。

  “干啥?”刘军浩不知道媳妇又闹什么幺蛾子,这会儿正困呢。

  “赶紧起来,我领你去看个稀奇。”张倩拉着他的手往床下拽。

  “媳妇呀,你看看都什么时间了,啥稀奇事儿,你直接告诉我就行。”被窝很暖和,刘军浩根本不想下床。

  “我刚才上厕所,看到咱们竹竿林里好多斑鸠。”见老公不下来,张倩只得把事情讲出来。

  “多正常,赵教授家喂有斑鸠,有些晚上就在竹竿林过夜。”刘军浩实在没整明白这事情稀奇在哪儿。他回答一句,倒头又要睡。

  “给我起来!不一样,我问你赵教授家喂得斑鸠有多少?”张倩重新把老公拽起来。

  “有四五十只吧”刘军浩估计到。原本应该更多,只是赵教授管理不过来,这两年来陆陆续续飞走不少,数量一直没怎么增长。

  “就是呀,你猜我刚才在竹竿林看到多少?足有二三百只。而且它们栖息的地方和平常不一样,落的很低,伸手就够着。这算不算个稀奇?”

  “不算……媳妇,你不会就因为这个把我喊起来吧?”整件事情刘军浩已经了解清楚,仍然没有发现稀奇在什么地方。斑鸠群聚这种现象一般人很少见到,可刘军浩却见过不少次。

  “那你给我解释为啥它们今天晚上那么多聚在一起,而且落这么低。”见老公波澜不惊的表情,张倩很是失望。

  “原因很简单,你今晚为什么点火盆。”经过这么一折腾。刘军浩也没了困意,耐着性子问道。

  “当然是冷呀,你说斑鸠也是……”张倩醒悟过来。

  “对头。这可是我当年捉斑鸠总结出的经验之谈,你别告诉别人。如果让其他人知道,刘家沟的斑鸠该遭殃了。”刘军浩略显得意的说道:“一般人看斑鸠做窝,就想当然认为斑鸠一年四季都栖息在鸟窝内。其实这种看法错的离谱。除了孵蛋期间外,斑鸠很少在窝里边过夜。它们的栖息地和温度有很大关系,温度高低影响斑鸠的栖息地点。

  尤其是秋冬季节,天气非常冷,斑鸠一般都会找避风的地方过夜。而且它们有意识的成群居住,晚上还安排有斑鸠守夜。遇到危险,守夜的斑鸠就会大叫,将其他斑鸠唤醒。”

  “不会吧,斑鸠有这么聪明吗,我在百科里怎么没有看到过?那可是专家总结的。”张倩疑惑的问。

  “那些专家大冬天晚上会守在野外观察斑鸠吗?”刘军浩不屑的反问。那啥……实践出真知,这可是他和刘启勇当年晚上组队打鸟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其实不少鸟类都比人们想象的要聪明,斑鸠也是如此。很多人知道斑鸠回巢前会咕咕叫一阵子,然后才落回窝内。再过上几分钟,另一只斑鸠也会回来。

  这种现象很常见,一般人看到估计也不会想那么多。

  刘军浩他们不同,经过长时间观察积累,最后得出结论:第一只飞回来的斑鸠是放哨报信的哨兵。如果这只斑鸠发现有危险,就会扭头飞走,这样第二只斑鸠短时间也不会再回来了。

  所以当时他们打鸟提出了命中,即要么在斑鸠哨兵赶回来的第一时间干掉。要么耐心等待,等其他斑鸠回巢再打。

  斑鸠冬天群聚时道理也一样,气温越低它们停落点也越低。到零下几度时,那些斑鸠快落到地面上了。

  有一年冬天傍晚,刘军浩他们几个发现不少斑鸠往村头树林中飞,于是相约晚上过来打斑鸠。

  当时看到的情景和张倩刚才描述的很相似,整个树林中不管树木高低,几乎每棵树上都停有斑鸠,而且落得很低。

  他们没费多少工夫就捉了整整一麻袋,八九十年代大青山信息闭塞,没有人来收野味。因此捉了斑鸠他们也没卖,每个人分不少拿回自家炒着吃。

  随后几天,他们不断出猎,那树林每次都有收获。可一当气温升高后,那个地方却一只斑鸠也找不到了。

  “听你一分析,感觉很靠谱。”张倩信服的点点头。

  “那当然”刘军浩现在谈性正浓,张口又给媳妇说起晚上捕猎斑鸠的注意事项。最佳时间在十一点之后,那个时间斑鸠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即使守夜的哨兵也不例外。此时捉斑鸠最容易,偶尔有响声也不会把它们惊动。如果时间太早,用手电往树上照射,很容易把斑鸠惊醒。只要一只斑鸠叫起来,这次行动就宣告失败。

  听他讲这么多,张倩悠悠来一句:“你对斑鸠的研究全是捕捉时得来的吧?”

  “咳……那时候年少无知,现在早改邪归正了。”他弱弱的辩解。

  第五百三十六章 火头橛子钻泥窝

  一连十几日,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守在白条河边拍水怪。那耐性,连刘军浩都佩服。他现在已经确定,刘五爷当时肯定看花眼了。

  就在这件事情即将转淡的时候,突然有消息传来,几个游客拍到水怪,还把照片传到十八楼。

  等刘军浩打开电脑,才发现十八楼已经炒得沸沸扬扬,帖子直接被编辑推荐到首页。短短半个小时内,上边回复已经破两千。这热度,比前段时间发现镇水宝剑还火热。

  从照片上看,河滩上雾气还没有消散,因此画面很模糊。

  再加上那几个游客站在岸上拍摄,距离太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画面中有两个灰色的影子在水面上浮动。

  不过从形状上看,应该不是已知的鱼类。

  图片下边配有文字解说,几个人当时也听到河中间传来羊叫声,于是循声找去。发现两只“怪物”在水中游动,时而浮出水面,卷起层层水浪,时而沉入水底,消失不见。整个过程持续了十多分钟,期间那怪物还像鲸鱼一样,从头部位置喷出半米多高的水柱。

  刘军浩仔细看了几遍照片,不像作假ps的。

  真有水怪……这下他原本的观点动摇起来,随后也在帖子下边发了个兴奋的表情支持。没曾想这一发不要紧,底下不少网友纷纷引用留言,询问他照片中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