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尘三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关我的事……”丁全不愿再说下去。    
    “丁爷,”道士又使出了激将法,“我劝你格外小心。那虬髯客,多说不好惹。”    
    “哼,”丁全冷笑道,“迟早要他的好看!”    
    “君子报仇,三年不晚,丁爷,你先把他丢开吧。”    
    “哪用得到三年?只等太原……”丁全忍然咽住,显然,他已警觉到不可泄漏机密,改了一个话题说,“道爷,我劝你到河东去玩玩。李二公子最好客,凡有一技之长,无不是尽心结交。就算一无长处,投到他那里,也必定好好看待。”    
    “这样说,我倒真想去见一见李二公子。”孙道士心思非常活动,盘算着能到河东去探一探实情,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便留下可进可退的余地,“好在也还不忙,咱们明天再说。”    
    


灵石城内此时举义 一呼百应

    回到自己屋里,孙道士悄悄躺在床上,把前前后后的经过,细想了一遍。最使他感兴趣的是,丁全欲语不语的那半句话,丁全的意思,是说报虬髯客的仇,用不到三年,“只等太原”——等什么?难道太原方面准备发兵攻虬髯客?    
    想到这里,他的心猛然往下一沉!定一定神,冷静地考虑,不是不可能的,虬髯客的底细,已尽在太原掌握之中,知己知彼,用兵的条件够了。    
    于是他又想到那封信。是潼关都尉的复书,应无可疑,所谓“拜谢厚贶”,是指那个木盒,不用说,一盒子的珍宝。    
    “悉如尊命”是什么“命令”?    
    孙道士反反复复地在心中苦思,由那“太原方面准备发兵攻虬髯客”的假想引申,得到了答案:太原约潼关都尉出兵夹攻虬髯客!    
    这让孙道士惊出了一身冷汗。河东之行,他决定不再考虑——除了急于赶回去报告李靖以外,他也怕李世民和刘文静对他早有所闻,一去,正好自投罗网,万万使不得!    
    体察到敌对形势的严重,孙道士的行动更谨慎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先到丁全屋里,看他的病。那本来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毛病,只因一路奔波,没有能好好换药调养,才有恶化的现象。孙道士的医道不高明,用的药却是不惜工本的地道货,加以丁全对他具有浓厚的信心,所以经过一夜熟睡,伤口已经大好,眼中红丝也退了大半。    
    彼此都非常高兴,交情越发深了。但孙道士戒慎在心,绝口不提太原方面的大事,只说等他去了少室山,访友采药事毕,一定专程到河东去看丁全。    
    “一定来!而且得早来!”丁全停了一下又说,“来晚了,怕遇不见我,也怕路上不好走。”    
    这不是明明表示:太原不久将有动作,他要随军出发?孙道士装作不懂其中深意,很恳切地答应:“一定尽快到河东来拜访。”    
    于是,丁全给他留下了太原的地址,他给丁全留下了药,相互作别。当天丁全就离开了潼关。随后,孙道士也赶回山中。    
    “大功一件!”李靖听了他的报告以后,夸赞他说,“我要叫老陈替你记下来。”    
    “功不功的,先不谈。你看这花押,到底是谁的?”    
    “那还用说,当然是潼关都尉的。我知道。”    
    “姓什么,叫什么?”孙道士问。    
    “叫王长谐。”    
    仔细看那花押,果然是个谐字。    
    “你认识他?”孙道士又问。    
    “有数面之雅。”    
    “为人如何?”    
    “并不深知。”李靖想了一下,又说,“照我看,才具平常。”    
    “既然才具平常,杨素何以赋予守关的重任?”    
    “那是杨素的权术。”张出尘插口答道,“要才具平常,才肯听他的指挥。”    
    “照现在看,王长谐是背叛了杨素。”    
    “这也是大势所趋。不管杨素也好,杨广也好,都已众叛亲离。”李靖感慨地说了这几句,忽又转为兴奋之色,“隋朝的气运真是完了!此时举义,一呼百应,推翻暴政,真如摧枯拉朽。”    
    “这话是不错。就怕自相残杀!”    
    这话自然是有所指的,李靖和张出尘不约而同地问道:“谁自相残杀?”    
    于是,孙道士把他所看到、听到、想到的,李世民和刘文静可能约同王长谐夹攻自己这方面的迹象和判断,都说了出来。    
    “李世民不是那样的人!”李靖摇摇头,表示不能同意。    
    “刘文静呢?”张出尘追问一句。    
    “刘文静自然得受李世民的约束。”    
    “那么,所谓‘悉如尊命’是指什么?”孙道士问。    
    “照我看,是结为内应。但目标不在咱们这方面。”    
    “这样说,是跟王长谐借道攻长安。”    
    “对了,应该作这样的看法。”    
    “那么丁全的话又怎样解释?”孙道士说,“怎么叫报仇用不到三年?又怎么叫‘只等太原……’?”    
    “只等太原起兵!”李靖答道,“他们自然也知道三哥志在长安,一起兵,抢先进了潼关,叫三哥落空,丁全不就称心如意,报了那一剪刀的仇了吗?”


灵石城内运筹帷幄

    这番分析,把孙道士从牛角尖里拉了出来,心想,运筹帷幄,见事之明,到底不及李靖。于是,点点头说:“你看得不错,我真是自愧不如。”    
    “老孙,你别这么客气。”张出尘笑道,“照我看,谁也没有你的本事大。能把丁全的机密盗了出来,还叫他感激你,拿你当好朋友。谁办得到?”    
    孙道士知道她在鼓励他。但细想一想,自己装神弄鬼,那番形同儿戏的做作,竟能骗得丁全死心塌地,确也有些得意,便忍不住把丁全受愚的细节又说了些,惹得张出尘笑不可抑。    
    笑完了,又谈正经。“太原方面既然跟王长谐有了密约,那么一旦起兵过河,开关迎降,内取长安、外拒他人,这局面是太占上风了!”孙道士忧心忡忡地说。    
    “当然不能叫太原先取潼关。”    
    这个答语,使孙道士大为兴奋:“这样说,你已成竹在胸!请教,计将安出?”    
    “不忙。等太原起了兵,我自然有办法抢他个先。”    
    李靖说是这样说,其实一点路子都没有。为了稳定军心,他故作闲豫,只有回到自己私室时,才不掩饰他内心的焦忧。    
    幸好,张出尘的柔情蜜意,对他发生了极大的抚慰安定的作用,否则,他会急得连觉都睡不着。六    
    “你回来了,一路辛苦!”李世民先亲切地慰劳,然后问道,“事情办妥了?”    
    “办妥了。”丁全把王长谐的复信,恭恭敬敬地呈了上去。    
    打开信,只看了一眼,李世民就将信封、信笺一起转了给刘文静。口虽不言,那舒展的眉目,表示出极其满意的感觉。    
    但刘文静跟他不一样,他仔细审视着信笺,又翻来覆去看信封上的封口,李世民和丁全都非常奇怪。“怎么?有什么不对?”李世民问。    
    刘文静摆一摆手,示意他先不要说话,转脸向丁全问道:“你见到了王都尉?”    
    “是。面见王都尉,亲手交付了那盒子。”    
    “王都尉怎样个表示?”    
    “他打开盒子看了一下,非常高兴。我就说:‘请都尉赏个回信,我好回去复命。’王都尉马上就说:‘我写,我写!’随即写了这封信交给我。又赏了我二十两银子的路费。”    
    “这封信,是你亲眼看着王都尉写的?”    
    “是啊——”丁全拉长了声音,张着口忘了闭拢——他深深地困惑了,不知道出了什么错?    
    “这封信一直在你身上,没有随便摆在别的地方?”    
    “是!”丁全振振有词地说,“这么要紧的东西,我怎么能随便摆在别的地方?”    
    这下轮到刘文静困惑了。“奇怪!”他自言自语地说。    
    “发现了什么疑问?说出来大家研究!”    
    刘文静看一看丁全,向李世民使了一个警戒的眼色,然后又问丁全:“你在路上可曾喝醉过?”    
    “没有!”丁全斩钉截铁地答说。    
    “也没有跟什么陌生人打过交道?”    
    这一问,丁全怵然一惊,而刘文静已经觉察到了。    
    “看样子,你遇见过什么陌生人?”    
    “一个道士,替我治好了眼。”丁全说,“此外再没有跟什么陌生人打过交道。当然,吃饭住店,遇到的少不得都是……”    
    “别废话!”刘文静极冷峻地又问,“那道士姓什么?”    
    “我,我没有问。”丁全嗫嚅着说。    
    这可是李世民都发觉情况不妙了,“你怎么没有问呢?”他的话有质难的意味,但声音却仍是和蔼亲切的。    
    “我忘了问了。”    
    刘文静的脸色越发难看,李世民赶紧向他摇摇手,然后安慰丁全说:“没有什么,你别慌张。你把那道士治眼的经过,细细说一说!”    
    丁全知道事态严重,不敢稍有隐瞒,老老实实把他所知道的,孙道士毛遂自荐,替他治好了眼睛的细枝末节,全都说到。    
    “好!”李世民不等刘文静发脾气,便先温言慰谕,“这道士很够交情,他一来河东,你就把他带来见我。现在你先下去,好好儿休息两天!”    
    “是。”丁全感激地应了一声,悄悄退下。    
    等丁全一走,李世民的神情才稍稍显得紧张,“怕真的是出了毛病了!”他问刘文静,“你是怎么看出可疑来的?”    
    “看吧!信上的折痕!”    
    信纸上有两道折痕,这表示有人看过信的内容,重新折好了再放进信封去的。    
    “哼!”刘文静又冷笑道,“孙道士这家伙专会捣鬼,到底也露了马脚!”    
    “我倒很佩服他有办法。”一向最能服善的李世民,以十分欣赏的语气说,“虬髯客那里真是人才济济!”    
    气量狭窄的刘文静,默然不语。他心里非常不高兴,这不独因为李世民夸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