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晴儿的田园生活 作者:千年书一桐(起点vip2013.04.12完结,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我就是看你太累,就把菜种撒了,晴儿不是看娘撒过小白菜种吗?晴儿跟你学的,就这样种的啊,它们就出来了。”
    “真的,我的女儿这么聪明啊,娘太高兴了。”
    “那娘给晴儿定做一把小锄头可好,这个晴儿拿不动,都是大哥帮忙的,晴儿要的小锄头就一尺来长的把就好。”
    沈氏犹疑了一下,看看地里长出来的菜秧,还是答应了。接下来,沈氏带着他们移种这些蔬菜,好在南方春天雨季多,也不用怎么浇水,省了多少事,等把试验地的辣椒苗都移走了,子晴想那西瓜子也该育苗了。于是,她翻找出来那西瓜子,这个壳厚,子晴用温水多泡了二天再埋到试验地里。
    PS:新人新作,欢迎大家提意见,求推荐求收藏。谢谢大家。

    第二十三章、出苗

    一晃就一个月多过去了,这一个多月家里的院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点也看不到先前的荒凉,院墙边爬了几棵金银花藤,子福用荆棘围了一块菜地,又用高一点的灌木夹杂着金银花圈了一块地准备种西瓜,西瓜地子晴估计有三亩地,占了快一半的院子,中间还空了一块地养鸡和准备将来盖房子,子晴看着家里绿油油的整齐的菜地,逐渐长大的小鸡,还有老母鸡带着刚刚孵出的九只小鸡优哉游哉地晒太阳,子晴心里满是喜悦。
    随即子晴又发愁了,这么大的一块地,用什么肥料呢?菜地还好说,因子晴还是不习惯在房里放一个大木桶,在她的提议下,沈氏买了一个小木桶,子晴每天早上都要提了倒到院墙边的大木桶,隔几天让子福兑水浇地,因此,所有的菜长势喜人,黄瓜架和豆角架已搭了一半。估计能比别家提前二十多天上市呢,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曾老爷子来了一趟,看着院子里的情景,露出满意的笑容。不过,子晴听他跟沈氏说,让沈氏把院子里的鸡屎每天打扫干净了,撒到沙地里,这也是一种好肥料,家里没养猪,攒不下多少肥料,大粪都要留着撒到稻田里。说完这些又建议沈氏家里还是养头猪比较好,猪圈沤肥快的多。说完肥料又说麦子快抽穗了要加肥,实在没有用草木灰点点等等。
    看来老爷子还是蛮关心子晴一家的,至少知道担心沈氏不懂种地,怕给庄稼耽误了,特来指点一下。
    子晴这才想起来,自己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家里大大小小六七十只鸡,到处都是它们的排泄物,每次扫了之后都堆在角落里,这不正好可以用来做瓜地的肥料。至于麦子什么的,那就不在子晴的关心范围内,家里今年能否脱贫,就看这几亩地的西瓜了。
    临走时,老爷子忽然说,有一件事情问问沈氏的意见。原来还有两天子寿就满一百天,老爷子问问还用摆几桌酒请客吗?
    沈氏听了问道:“爹,要请的话在哪请?是我们花钱还是爹娘给花钱?”
    老爷子听了忙说:“都已经分家了,你们又有这么大的地方,当然是你们自己请。我们哪里有这个闲钱。”
    子晴前一分钟还觉得老爷子挺关心自家的,这一牵扯到自己利益,老爷子也闪的飞快的。
    “爹,我们刚搬进来,缺的东西更多,家里连点存粮也没有,更没有这个闲钱。”
    老爷子听了看看沈氏,说道:“我不管你们的事了,你看着自己办吧,反正快月底了,瑞祥也该回来了,你们一块商量好了,再告诉我。”说完背着手走了。
    沈氏看着老爷子离去的背影,气的不知说什么好。
    子晴一天天过得糊里糊涂的,问了她娘才知道已是二月二十六了,子寿是腊月十八过的满月,子晴还有印象,可不后天就二十八了。原来曾瑞祥每个月月底放三天假,春耕放十天,夏收有一个半月,秋收十天,然后像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节日都会放假。
    子晴又问:“娘,要是小弟百天摆酒,大姑一家要请吗?”子晴对那一家人实在不感冒。
    “肯定要请,是正经大姑呢。只怕一请还得一大家都来呢,哪次家里有事不都是全家都来,光她家就得一桌,而且还特能吃,预备的东西少了还不好看。这一来你阿婆那就得两桌,你外婆那还得二桌,咱家哪有这些闲钱。”看来沈氏心里的怨念也不是一般的深,完全忘了子晴还是一个六岁的孩子,居然诉起苦来。
    子晴实在想说那就不要请了,可又想这不是自己一个六岁小孩能决定的,还是闭嘴做自己能做的。
    “娘,那就别请了,请了他们也没人说咱家好。上回子寿和三毛打架,还不是因为三毛看弟弟穿一件新衣服长气,觉得阿婆偏心了,给我们做新衣服没给他们做,所以才逮了弟弟出气。你看哪次他们来阿婆不都给割点肉,咱们只能闻点肉味,从来就没抢过他们。饶是这样,他们还觉得阿婆偏心,好像大家都亏待他们了。这样的人,你就是把家底都掏给人家了,只怕他们还会嫌少,不知足。咱家缺钱的地方太多,不用顾忌太多。”晚饭时,沈氏和子福商量时没想到他说了这一番话。
    子晴一听安心了,每次自己想说的话,想做的事,大哥总能说在前头,做在前头。自己只需拱拱火就行。
    这几天子晴发现自家的院子里有好多黄色小土蛙,子晴和子禄做了一个拍子,每天都拍一些剁碎了和着菜叶喂鸡,有时也会在捞浮萍时捞一些小蝌蚪上来,还有水沟里的小螺丝砸碎了,一块喂鸡,这都是子晴前世小时候大哥带她做过的,还带她去钓青蛙,运气好钓到特大的,老妈还会拿辣椒炒了给兄妹俩解馋。想到这个,子晴想等晚上子福回家一定让他做一根钓竿,让子禄带着自己去钓青蛙,再过几天蝌蚪就该长成青蛙捞不着了。
    第二天二十七,沈氏一早送走子福后,还是打算带子禄先去地里转一圈再去山上打点柴火。子晴送走他们后,站在凳子上把院墙门拴好,回房看子寿正和子喜玩的挺好。子晴看天气很暖和,就拿了个篮子垫好干净的稻草,再把子喜包好,放进篮子里,带到门外放凳子上晒太阳,拿个手帕挡着孩子的眼睛,又搬了个小凳子让子寿坐着旁边陪着,自己拿了个沈氏特意扎的小扫把打扫院子里小鸡的排泄物,然后倒到西瓜地里,西瓜应该可以移苗了,这事子晴做不好,得等沈氏有时间了,黄瓜架子晴也搭的歪歪斜斜的,所以也交给子福了,子福每晚有时间就带着子禄搭几个,因为种的黄瓜实在不少,所以才完成了一半。子晴总觉得自己好像还漏了什么没做,只是一闪的念头,正在那苦思冥想,听见院墙外有人大声喊话。

    第二十四章、来客(一)

    子晴走到院门后,问是谁,原来是外婆何氏带了大舅二舅他们过来了,子晴赶紧把门打开,一看,呵,人还真来不少,大舅娘许氏和二舅娘赵氏,大舅家的三表哥万福和三表嫂李氏,二舅家的三个表哥,长福、新福、金福都来了,万福表哥还推着个独轮车,一边还放着个口袋,另一边空着大概是何氏坐着过来的,何氏手里拿着个包袱,许氏和赵氏都拎了个篮子,都是菜,子晴看了有大菜蔸,莴笋蔸,白菜条,青蒜薹,还有一大篮子的野生荠菜,绿绿的,嫩嫩的,子晴想要是包馄饨肯定好吃。
    “晴儿,你娘呢?”关上门,边往里走,何氏边问。
    “我娘带着二哥去山上打柴去了。要快中午才能回来。外婆,就在后面的山上。”
    “哦,万福,你带着长福他们几个去找找,顺便帮你姑多砍点柴火回来。”沈万福带着他们几个答应着走了。
    何氏和沈建山他们先看到篮子里的子喜和旁边站着的子寿,忙抱起子喜,子寿挨个叫了一遍人,何氏笑着夸他这么小就会看孩子。然后,何氏他们进木房子里看了一圈,子晴觉得木房太小,不如外头暖和,就把凳子椅子小板凳什么的都搬到院子里,让大家在院子里坐着。
    在院子转了一圈,看着整齐的菜地和几十只鸡,何氏的脸色才稍微好点,沈建山和沈建水则是一脸的惊奇,沈建山说:“娘,小妹这菜种得真好,这黄瓜和豆角都搭上架了,咱家的苗还没出来呢,种这么多,是打算卖吧,赶早还能赶个好价钱。回头问问她怎么种的,我记得在家时她可是不会做农活的。这边地里的是什么,我怎么没见过?”问沈建水,沈建水也说不知道。
    “大舅二舅,那是洋薯。”子晴回答说。
    “洋薯?这就是洋薯,听你三舅舅说过,产量挺高。那这地里又是什么秧子,应该可以移栽了吧。”沈建山又问。
    “是西瓜秧,可以移栽了,可是娘说一个人干不了,说等爹爹回来一起移栽。”
    “西瓜?好像是个精贵的水果,娘,小妹家种的都是好东西,这一年下来就可以翻身了。我说您不用操心吧,妹夫是个读书人,心里还能没算计?以前是没分家,做不了主,这回,我妹子的好日子就该来了。你看这鸡还不得有五六十只,这么大的鸡婆,用不了两月就该下蛋了。”子晴发现大舅的性格比二舅爱说多了,感觉很亲切。
    “那就好,你也知道,你小妹最小,我就这一个女儿,在家也是娇养的,本以为嫁了个读书人,不用下地种田,会有好日子过,哪成想你妹夫家是这状况,生生的给耽误了,这十来年,是半点做不得主,娘有心想让你哥仨帮帮吧,又帮不到点上,如今好了,我也放心了。对了,你们也别闲着,去帮你妹子把那什么西瓜给栽了,那么多的秧子,你小妹要弄到什么时候?”何氏说道。又问子晴知道栽哪吗?
    子晴听了一喜,忙说:“知道,外婆,就在院子里,喏,那里,一大片的空地。”
    “院子里好,还省得看贼,这院子我还真是满意。”何氏笑道。紧接着就让沈建山进屋找工具,沈建山拿出两把锄头,又找出一对水桶,让沈建水去挑水,子晴说那是挑井水的,又带着他去屋后拿了浇地常用的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