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晴儿的田园生活 作者:千年书一桐(起点vip2013.04.12完结,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的农活也多,子晴借口骨头汤好喝,让沈氏拿了几个铜板,打算今日再买几根回去。
    到家后,曾瑞祥说要去给麦苗施肥,家里还有点大粪,沈氏知道不够,压根就没指望过老房那边,早预备好了草木灰,两人一个挑着大粪,一个挑着草木灰走了。
    看着爹娘弯腰挑担的背影,子晴的眼泪夺眶而出,仿佛看到了前世自己爸妈劳作的背影,这一刻,子晴迫切希望能早日改善家里的困境,让他们不再如此辛苦。
    曾瑞祥在家时,总想着多干点活,减轻点沈氏的负担,可是这几天地里的活确实也多,也不是一下子能做完的。沈氏心疼丈夫,不常做事,一下做多了怕吃不消,所以沈氏能推的活尽量往后推推,而曾瑞祥则是能赶的尽量往前赶赶。子晴则尽量在家把饭菜做好。
    子福也休三天假,带着子禄说搂松毛去,子晴也想去,可是子寿太小,不能独自承担看子喜的任务。子晴只好作罢,告诉子福看到金银花还是挖回来。
    子晴打听好了,干金银花五十文钱一斤,湿的五文一斤,虽说守着大山,可是子晴认识的草药只有金银花。这院墙要是爬满金银花,不光养眼,还能卖钱,多好。
    曾瑞祥在家的日子沈氏还是很开心的。三天很快就过去了,送曾瑞祥走时,他说水稻的秧苗跟大舅哥家说好了,他们帮着育,油菜过几天该割了,实在不行还是找娘家的侄子来帮衬帮衬,沈氏一一答应了。
    曾瑞祥走后第二日,沈氏出门摘了不少小豌豆回来,沈氏说这季节青菜正接不上,炒点豆吃也不错,子晴想起来上辈子就爱喝小豌豆汤,便让她娘做了,就着这事,子晴让沈氏教她炒菜,要是地里的活忙起来,到家有现成的饭吃能轻松不少。沈氏听了寻思了一下,同意了,不过交代要千万小心火,要等子禄也在家的时候才能做。
    晚饭是一碟素炒小豌豆,一钵豌豆汤,里面放了几块腊肉,上次何氏他们拿过来的,汤很鲜,沈氏说她小时候也爱这样吃,要老了晒干的再做汤就没有这股清甜味道。听到这个,子晴马上想到一个好主意。
    子晴说:“娘,咱家种了多少小豌豆?”
    “一亩地吧,不少。”
    “娘,咱家现在就摘小豌豆卖吧。也许大多数城里人都爱吃这样新鲜的小豌豆,娘你去安州府卖,肯定很好卖。”子晴提议道。
    “现在卖?有人买吗?家家都种呢。”
    子福也说:“娘,我也觉得有人买,安州城里哪有几家种菜的?肯定有人买。现在菜少,还能卖个好价钱呢。再说,现在都摘了卖,割油菜时就不着急了,正好现在麦子也追过肥了,能有几天空。反正镇里去安州府的驴车,牛车每天都有,娘下午带着弟弟妹妹一块去摘,第二天一早就去安州,应该中午前就能回来。”
    “听我儿子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行,听你的,明天下午就去摘。”子福的话让沈氏很动心,子晴翻了一下白眼,明明是自己先想到的好不好?
    第二天下午,沈氏用篮子装着子喜,让子禄拎着,她挑了对小箩筐,全家出动,到了地里,子晴是第一次来,沈氏仔细地教子禄和她挑饱满的,子寿还是在一边陪着子喜。因为要挑,所以速度有点慢,不过三个人一起做,子晴也不知多久,反正时间不短,挑满了就回家,子晴找了点杂草铺在上面,让人看不出是什么,沈氏一看就明白了,笑了。
    次日一早,沈氏带着子禄一起走了,子晴开始坐立不安,把平日干的活如喂鸡,打扫院子等都做了一遍,交代子寿后,又拿了小锄头去给西瓜松松土,除除草,翻到蚯蚓和虫子就喂鸡,做做歇歇,等沈氏带着子禄回来时,才刚松了两畦,子晴开门看见空着的箩筐,就知道都卖出去了,很是开心。
    “娘,多少钱一斤卖的啊?”
    “四文钱一斤,我都没想到。现在的菜少,新菜还没下来,城里也有卖这个的,只是比较少。看了别人的菜蔸都卖到三文钱一斤,娘就想卖四文肯定行。没想到卖的还挺快。”
    接下来几天,沈氏又去了几次安州府,家里的小豌豆也差不多卖光了。那天晚上沈氏和子福商量,说卖了不到二两银子,用这银子再贴补点,打口井正好,趁现在还能空下来几天,抓紧打了,紧接着没两天要割油菜,稻田要插秧,小豌豆的地要翻了种花生,说完沈氏叹了口气。
    “娘,打井的事明天就办吧,你天天挑水儿子看着也心疼,插秧的事看能不能找大娘搭伙,毕竟家里就一亩地的水田,实在不行就找舅舅他们,院子里的事情您就不要操心了,有我带着弟弟妹妹做呢。”子福说道。

    第二十七章、打井

    第二日一早,沈氏关照好孩子就去镇上找打井的师傅,说好价钱和时间,沈氏又拐去老房,找到周氏,结果周氏说她已经和她娘家弟弟说好了合伙。
    沈氏听了便想走,家里还有一堆事等着呢,结果周氏拉住她问道:“爹这几天有没有去你那帮你干点活?”
    “大嫂说什么呢?爹怎么会帮我干活?”
    “你知道爹又去春玉家干活吗?你说,就没见过这么偏心的,两个儿子都没在家,就剩你我两个女人,地里的活是一点也不伸手,妹夫一个大男人还在家闲着呢,老婆子心疼女儿,非要老头子去帮衬,还把菜地的菜弄了整整两大框走了,说那边人多地少,连菜都吃不上,不知还带了别的什么没有?好在分家了,带什么也跟我们没关系了。”
    沈氏听了笑笑,这些她从来就没指着过。
    “对了,我还跟你说,好像老婆子要杀猪了,说马上要插秧了,猪肉比较好卖。等杀了我告诉你一声,他们要不给你送点去,你寻个由头过来一趟,还能让你空手回去?再不济也能落点猪杂。”周氏久不见沈氏,现在又没什么利益冲突,一肚子的抱怨正好说给沈氏听。比如秋玉成天绣花,卖的钱都自己攒着,田氏只知道问儿子们要钱,又操心二女儿的婚事,身体不好,怕嫁不出去,等等。这时沈氏无比庆幸自己搬走了,眼不见为净,过自己的小日子少生多少闲气。
    下午打井的师傅就来了,说先看地形,核计需要买的东西,沈氏就提了三个要求,井台垒高点,再做个辘轳,配上井盖。这活足足干了三天才好,花了快三两银子,井边铺上了青砖,子晴一家都很高兴,沈氏再不用早晚走那么远挑水,子晴也不用到村里洗衣服洗菜,省事多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忙的不可开交,打镰刀,买晒垫,拔豌豆藤,这些都是沈氏带着子禄在做,子福负责回家后给菜地浇水,偶尔施点肥。子晴只能在家摘点遗漏的豌豆做种,兼着照顾孩子,做好饭菜,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子晴才六岁,不到五周岁的年龄,放以前那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居然要做这么多事。
    好在沈万福过来一趟,急急忙忙把那一亩豌豆地翻了,没来得及平整就回去了。说是过几天再来帮着割油菜。
    这日曾老爷子过来通知沈氏油菜可以割了,顺便拎了几根骨头和一小块猪肉过来,子晴给开的门,一见面还挺高兴,晃了晃手里的东西,对子晴说道:“子晴,阿公给你们送肉来了,你娘呢?没在家?”
    子晴看了一眼那肉,估计一斤左右,还以为是买来的呢,心想今天太阳从哪边出来的呢,早上没注意看。“谢谢阿公,我娘在里面干活呢。”
    看见院子里新打的井,老爷子劈头就责问沈氏:“打井这么大的事你居然没和我们说一声,你说你一家子,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多走几步路就有水挑,花这冤枉银子干什么?村子里除了地主家,谁家不是挑水吃?你可倒好,败家的玩意,有钱也糟蹋了。亏我们还记挂着你们,杀了猪就赶紧给孩子们送点肉吃。”说完气呼呼地放下东西就走了。
    沈氏气的抹眼泪,子禄只会瞪着老爷子的背影,咬着嘴唇生气,子晴只得上前说道:“娘,不哭,挑水好累的,打了井娘就不辛苦了,晴儿也不用每天害怕掉进水塘里了。”沈氏抱着孩子痛哭一场,才把眼泪擦干。
    转身没多久,田氏就过来了,满院子看了一圈,说:“老二家的,平日里总说你是个老实人,孩子多,总哭穷,分家时你爹还说呢,你们的日子怕是不好过,可谁知,你们一个个的都会藏心眼,这些年,怕是老二的钱没全交到我手里吧,指不定昧下了多少,要不能买起这么大的院子?当着我们的面哭穷,没两天又有钱打井了,难怪才刚你爹回去生那么大的气,我看也是,亏我们还一心惦记你们日子苦,家里一杀猪了,巴巴地给你们送点骨头和肉来。指不定你们天天都瞒着我们吃什么好东西呢。真是儿大不由娘啊。”说着说着,就抽出了手帕擦眼泪。
    沈氏已经平静多了,想了想,说:“娘,您要这样说,媳妇可真是冤死了。孩子他爹一年的银子是有数的,年底一到,哪回不是全数交给你,昧下没昧下的,娘您心里清楚,媳妇在你家也不是一天两天,十来年了,娘您还不了解?这买地的钱是说实话是我的嫁妆银子,这些年我一直没敢动,就等着今天派上大用场,可是买完了地也没剩下啥,盖院子的银子还是我小哥借的,这井,还是前几天子喜百天我娘他们都来了,看见我还要去村子里这么远挑水,子晴要走那么远洗点菜和衣裳,我娘心疼我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不易,让我两个哥先借我几两碎银应应急,等以后有钱了再还。”
    田氏听了有点讪讪,不过还是嘀咕了一句,“谁知道真的假的,这还不是你说了算。再说了,你还有娘家哥哥可以帮衬,可怜你大妹春玉一家,吃不饱穿不暖的,也没个好哥哥惦记着。”
    “娘,你看我这,也是孩子一堆,又小,分家没分到一粒粮,日日都要买米,晚上都是稀粥,你看这天一天天暖和了,孩子们的夹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