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晴儿的田园生活 作者:千年书一桐(起点vip2013.04.12完结,种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以前见你老姑公这么洗的。跟着他学的。他以前跟着师傅,家里穷。打到的猎物,内脏不舍得扔,师徒俩试过了好多法子,最后发现他这样洗了之后就没有异味,现在大家都会了。”曾瑞祥说道。
    原来不是。子晴抛开心里的失望,见她爹很熟练地洗好了所有的内脏,放进大锅煮了一会儿,捞出来再切了一些扔进骨头汤里接着煮。沈氏出来准备晚饭。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那羊的皮毛呢?你不会扔了吧?”沈氏问。
    “哪能呢?我扔在外头,血糊糊的,怕你见了害怕。等我明日从城里买些东西来。我跟姑爹学过怎么硝皮子,等我弄干净了,给你做一个地毯或褥子都行。”
    “爹,地毯和褥子都要,咱家羊多。不过你要弄好了,别有臭味。”子晴对她爹有些不信任,读书人会种地就不易了,还会打猎会硝皮子,而且还出过远门。见识不凡,自己娘真是捡到一个宝了。
    “就你事多。有的用就不错了。”沈氏戳了一下子晴的头。
    晚饭很是丰盛,不光有羊杂汤,沈氏还用干辣椒和香葱炒了一大盘羊肉丝,一点也不膻,子晴还担心有人不吃的,结果看大家吃的都比她还香。
    饭后,一家子在厅堂坐着,子福子禄他们在八仙桌上忙着写对联,沈氏在火盆边做棉袍,子晴做罩衣,曾瑞祥指点了子福他们几个一会,忽然问道:“你们说我把私塾开在哪里好?”
    “你想开在哪里?反正家里是不行的。”沈氏先说道。
    “那还得再盖几间屋子?银子挣不到,还要往里搭钱,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再说了,盖哪里?新院的瓜地那?”曾瑞祥问道。
    “那不好,谁知来的都是什么人?看了咱家那一大片的瓜地和果树,难保没有眼红的,有眼红的就有动歪心思,那才是不合算。”沈氏说的正是大家担忧的。
    “而且私塾一开,大姑家的孩子肯定要来读书,我不喜欢他们。”子晴说道。
    “爹,那就再买块荒地吧,我看村头那块就不错,那年咱们想买嫌小的,离这边还有段距离,正好。”子福提议。
    “那买地盖房子要二三十两银子,万一我招不来学生,做不了两年,岂不有些浪费?”曾瑞祥还是有些犹豫。
    “那浪费什么?把地占了,那离镇里还近,怎么也有两三亩地,将来给孩子们成亲用也行。”沈氏说道。
    沈氏的话打消了曾瑞祥最后的疑虑,曾瑞祥准备次日便去找里正把此事办了,好早点安心。
    买地的事情进行的很顺利,里正一听是为了办私塾,为了村子里的孩子,更是积极,将近三亩的荒地算两亩半,拿到地契,曾瑞祥还是去找了趟罗师傅,家里的房子和院墙都是找他盖的。
    罗师傅听说是盖三间简单的青砖房,有个七八天就行了。还好南方的冬天没有上冻,地基还是很好挖的。曾瑞祥琢磨了两天,还是决定盖个院墙,要不孩子们在里头念书,外面有人围观会影响孩子们的注意力。子晴一听盖院墙,就强烈要求在里面种十来棵桃树,桃花一开,孩子们坐在窗户里看着外面的落英,多有诗意。
    “你懂什么,你才认识几个字,还诗意?直说你淘气不就得了。”沈氏笑着打趣自己的女儿。
    谁知曾瑞祥听了闭眼遐想,仿佛看见自己正在桃花丛中吟读,文人总是有几分浪漫的,顿时心生向往,说道:“你懂什么?还是晴儿说的对,依我说,干脆多种几棵,院子里的空地都种上。到时桃花盛开的时节,你去赏花就知道有多美了。”
    “我也觉得不错,在桃红丛中吟诵,是多少学子的向往,没准还能多招来几个孩子。”子福说道。
    刚好子晴去年新培育了一批桃树,打算过完年暖和了移栽到新院,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了。
    小年前终于把房子和院子盖好了,桌椅门框只能等年后请徐师傅的徒弟就可以做,也用不了几天。曾瑞祥觉得自己终于可以安心好好过年了,陪着沈氏去了趟安州,把年货买齐了,回来带着子福过去老房送年礼,沈氏让把做好的棉袍和罩衣都带去。
    曾瑞祥过去的时候,秋玉正好也过来送年礼,曾瑞庆一家子都在。曾瑞祥把衣物递给田氏,田氏一点笑脸也没有,不似往常见了东西总是笑眯眯的,曾瑞祥很是奇怪。

    第九十一章、犯酸

    话说曾瑞祥有些奇怪田氏不像往常见了东西欢喜,想了想还是说道:“娘,这是子福他娘和晴儿特地给你和爹做的新衣裳,试试看合身吗?”
    “合不合身能怎地,不就是一身棉布衣服吗?我又没有人家那好命,有人给做什么丝啊、绸啊,缎啊的,还有人给买什么金的银的玉的,我老婆子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见了。”
    田氏的话让曾瑞祥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娘,那是子福他外婆过六十大寿,几个大舅哥张罗的,娘,等你六十大寿的时候,我和大哥也一准给你风光风光。”
    “我是没意见,不就是请全村吃一顿饭吗?只要春玉她们没意见,舍得花钱给你置办行头,我是无所谓的。”曾瑞庆说道。原来这习俗做寿外头的体面是看女儿的能力,儿子只管饭。
    “养儿子有什么用,还不如有个好女儿。”田氏一听大儿子的话就忍不住脱口而出。
    “娘,你可是有三个好女儿的,到时看看谁给你买金的银的玉的,我这儿子是没用,没用还一年给你几两银子使呢,老二多少年了,一年十八两,一个子也没少你的吧。你也养了三个女儿,明年你也让你女儿养养你,就让春玉先来吧。”曾瑞庆的心里本来就对他娘的偏心有意见,这回听了田氏的话,也没深思就回话了。
    田氏气得脸都憋红了,有心想争这一口气吧,也知道大女婿就是个只进不出的主,不说点什么吧,又实在是心里堵得慌,“你,你看谁家老人有儿子让女儿养,你不怕跌股我还要给你们留点脸面呢,我不像有的婆子,家里有好几个儿子还死活赖在女儿家不走了。不就希图女儿家的几个银钱吗?也不怕别人笑话。”
    “娘,我岳母一直在家帮着带孩子做家务的。这几年帮了玉梅不少,还有我那几个大舅哥,也没少来帮我做事,以前我们困难时,米粮银钱也没少帮衬。说实话,我们日子好过了,他们也就是从我家要了些西瓜种子和洋薯种子,并没有希图别的。这些我也同样给了咱家这边的人。现如今我这几个大舅哥的日子也好过了,玉梅是家里的老小,又是唯一的一个女儿。我岳母心疼女儿,见我又常年不在家,想多跟女儿聚聚,顺便帮着照看照看孩子,也无可厚非的。”曾瑞祥实在没法听自己母亲的颠倒黑白。破天荒地辩解了几句。
    “就是,娘也心疼春玉,也过去帮衬帮衬,我又不是说让妹妹养一辈子,几个月还不行吗?省得你总羡慕别人生了个好女儿。能接了自己娘去享福。”曾瑞庆说。
    “行了,还有完没完?瑞庆。你大妹子家一直困难,我和你娘是有些偏疼她,这很正常,我跟你说过,有一天子萍要过得不好,你也同样心疼。你是家里的长子,要顾念家里的弟弟妹妹,可是如今你看你像什么?整个一个长舌的妇人。家里的条件困难,再困难爹娘也让你和老二念书识字,也没委屈着你们,要不,春玉出嫁的时候,家里会穷的拿不出压箱底的银子?你妹子不也没说什么?还有二丫头,要不是没银子看病耽误了,她至于每年都离不开药罐子吗?你自己细细思量去吧。”老爷子说完这些,似乎很累了。
    厅里一时谁也没吱声,过了一会,曾瑞祥开口了,说:“爹,娘,大哥大嫂,年三十还是去我那边吧。”
    老爷子和田氏还没说话,曾瑞庆说:“不了,二弟,今年我们就自己过吧,如今我们家也添人了,还是自己热闹热闹吧,这两年光上你那闹腾了,还有,爹和娘今年也在我这过吧,爹刚才也说了,怎么着我也是长子。家里地方小,就不请你们过来了。”
    曾瑞祥一听也不好说什么,又商量好祭祖的事情,就带着子福、子禄回家了。沈氏听了今年就自己家人吃年夜饭,倒也没说别的。
    今年的年夜饭因为没有外人,沈氏就没有准备那么多的样式,自己挑了几个家人爱吃的菜,一家人说说笑笑的比往年更显几分热闹。饭后一家子围在东屋的火盆边守岁,曾瑞祥问子福可否挣到了一年的学费,子晴出去把自己的账簿抱来了。
    子福说:“我们挣了不到十一两的银子,很惭愧,怎么着也还差点。”
    “哦,已经不少了,就只是卖对联吗?”曾瑞祥问。
    “哥哥还帮人写信,有人现场出题的,哥哥写出来了,他们给的润笔费就多一些。”子禄抢着说。
    原来是有一个开饭馆酒肆的,本是起个逗弄的心思,看着子福哥俩的年岁不大,想为难为难他们,说要一个与他生意相符的新对联,子福略微思量就写下了:“誉满安州,美酒三杯供客醉;香飘苑外,佳肴百味任君评。”获得了老板的认可,给了一串钱打赏。这样一来,又有几个看热闹的上前出题,子福一一答对满意了。
    曾瑞祥听了说:“勉强为之,勉强为之。其实让你们去卖对联也是对你的一种历练,为父并不希望把你们培养成只会读书不问稼穑的圣贤书生,要知道,在贫穷的生活面前,往往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子晴想怪道自己爹爹种地打猎硝皮子什么都会,原来是经历过这些。生活的艰辛教会他放下自己的学问,凭自己的劳动吃饭并不丢人。
    见子晴抱着账簿,沈氏打趣说:“让我们的小管家婆报报账,看看咱家一年挣了多少银子?”
    子晴说:“去年此时,咱家还余银子八百四十两,年后卖油菜条五十两,铺子租金四十二两,西瓜不到两千,洋薯一百四十两,水田收租五十两,养鸡收入一百一十两,卖羊肉十两,今年收入两千四百两。大头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