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略释-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密供养主要是法供养,这在长行文中广作宣说。归纳而言包括如法修行、利益众生、摄受众生、代众生受苦、精勤修积诸善根、不舍菩萨的殊胜事业、不舍弃菩提心七种。因为诸佛如来尊重法宝,诸佛如来皆从如说修行而出生,所以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其功德超胜物品供养无量无数倍。
  至于安住解脱境界三摩地及真如中供养的修法,密宗中有很多窍诀,此处不作宣说,有志者当如法而求。
  应强调的一点是,若有甚深智慧摄持,则仅献一花、燃一灯也能同时圆满内、外、密、极密的供养。如焚一香,从一香中出无量香,一时此香遍满虚空尽于法界,香中涌现所有庄严供具,香中幻现无量身,如普贤菩萨一样修十大愿王,遍作一切佛事,普熏一切众生令发善根,普施一切众生安乐。如颂云:“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能供所供泯灭无形,但仍作广大供养,这样的供养是无上法供养。
  古德云:“万行之中,能净三业,皆名供养。”能行万行才是广修供养。如此大愿虽然不能真实行持或如量观修,但内心也要欢喜踊跃,对诸佛菩萨诚挚地发此大愿,并祈祷三宝放光加被迅速入此大愿。
  丁四、忏悔业障分二:事忏;理忏。
  戊一、事忏分二:总说;忏悔三障。
  己一、总说;己二、忏悔三障分四:前行方便;忏悔烦恼障;忏悔业障;忏悔报障。
  消除三障,得依正具足报及成就清净戒律。
  颂曰: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菩萨念及过去世在漫长的生死流转过程中,由于以贪嗔痴三毒之因,发动身口意三门遍造无量无数恶业,假设所造恶业有体可见、有相可睹,则广大的虚空也显得狭小,而无法容纳如此众多的业障。这样的业障牵引行人入三恶趣受大痛苦,近则障碍得到人天善趣的果报,远则障碍成就声闻、独觉、菩萨、佛的解脱果。对此恶业、烦恼、业报等,一一都要观想我分身无数,遍到诸佛、菩萨、声闻、独觉一切圣众面前,坦诚发露,全部忏除。忏悔就是指在三宝前内心追悔厌离并陈白发露往昔所造恶业,再以各种方便消除它。
  己一、总说
  我等各自勿如愚狗逐块,自心外驰,当收敛身心反观自省每天的起心动念、身口所作所为,这样才会忽然惊醒,低头认罪。至此方信地藏菩萨金言不虚,南阎浮众生业障深重,善根微薄,烦恼炽盛,心力狭劣,刚行小善,却又退心,起心动念无非都是罪业。无须远说无始劫中,仅仅如朝露电光的这短短数十寒暑之中,所造杀盗淫妄等十恶业,破别解脱戒,毁菩萨律仪,犯金刚三昧耶等遮罪、性罪,已是罪山岌岌、业海茫茫。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果报,如影随形。诚如经中云:“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是个无法更改的定律真理,我们只能接受,却无法投机取巧,更无法逃避。如此诸多恶业罪障一旦成熟,只能亲赴三恶趣中,品尝自己酿造的杯杯苦酒。此时的我们如即将被洪水淹没的人,忽然伸手抓住了救命的稻草,自然心中又惊又喜,牢牢抓住登上岸来,绝不会疏忽大意随波逐流的。又如犯下死罪的囚犯,即将临刑,愁忧恐怖无法言喻,此时忽然听到特赦令,定会悲喜交集,感激国王再生之恩,誓当以死相报。同样现在我们被恶业烦恼的洪水冲漂,即将堕落三恶趣海底,地狱的一切刑具业已准备妥当,牛头马面日夜相伴不离,时时刻刻伺机下手,此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但忽然抓住忏悔的救命草,听到无上大悲法王发出的特赦令,业海无边忏悔是岸,自然不胜感恩戴德,誓愿求哀忏悔。
  论云:“菩萨忏悔,衔悲满目,现不蒙大圣立斯赦法,抱罪守死,长劫受殃。”如果大悲世尊不开此殊胜方便,我等业障众生只能束手待毙,在无量劫中忍受一切恶报苦受。现今世间迷愚凡夫平时大造恶业,不信三宝因果,当恶报现前时则怨天尤人,不知仰仗三宝消除恶缘,只能在百般无奈中惊恐死去。现在不忏悔,如世间无依无怙无归无救的牛羊鸡鱼任人宰杀,别无办法,那时悔之何及?
  《大集经》云:“百年垢衣,可于一日浣令鲜净。如是一百劫中所集诸不善业,以佛法力故,善顺思维,可于一日一时尽能消灭。”我等所患顽固沉疴遇此大力神药,定能诸恶消灭,身心清净。譬如铁器有所缺漏,不能因此而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应该以忏悔法修补恢复,以后它仍然能发挥作用。所以经中说:“前心起罪如云覆空,后心灭罪如炬破暗。须知炬灭暗生,要须常然忏炬。”因此法王如意宝让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念金刚萨埵等各种忏悔仪轨不能间断,也是这个意思。
  佛在经中说他的弟子中有两种勇士:一者即善护身口意,严持诸律仪,戒珠洁净无瑕。二者,虽偶然失去正念,致使犯戒造恶,但马上追悔勇于发露忏悔,如法还净。犯错造恶虽然不好,但因造小恶业而生大恐怖,勇猛忏悔、洗心革面、改往修来的人如火中莲花,确实让人佩服。忏悔能培植很大的福报。经中云:“然诸福中,忏悔为最,除大障故,生大善故。”如不净粪染在身上,虽然很厌烦也不雅观,但没有它也不会去洗刷,同样依靠恶业可以发起忏悔,依此可以引生诸多善行,修积很大福报。
  《婆沙论》中云:“若人于一时,对十方佛前,代为一切众生,修行五悔,其功德若有形量者,三千大千世界著不尽。”勇施比丘犯重依靠忏悔,早已在东方世界成佛多时。《三昧海经》中佛为父亲净饭王讲述了一个公案:在久远的过去,有四位比丘犯了重戒,心中感到很羞耻,心神恍惚,无依无怙,于道中行走,忽然听到空中说:“你们虽然犯了戒不要认为就没救了。空王如来虽般涅槃,佛像还在,应该到佛塔中,观佛像眉间白毫。”比丘们听到此话,如将死而遇神医令服用灵丹,感激泪流。感慨地说:“佛像尚有如此威力,何况亲见佛的尊容呢?”尔时全身倒地如大山摧崩。他们就是现在已在四方成等正觉的四位佛陀:即东方不动佛,南方宝相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微妙声王佛。所谓“弥天大罪,挡不住一个忏字”确实此言不虚。
  《高僧传》中记载昙策大师严净道场,专修忏悔,见到七佛现身对他授记说:“汝罪已灭,于贤劫中成佛号普明如来。”南岳慧思禅师修“方等忏”,梦见四十九位印度圣僧叫他重新受戒,之后更加精进苦修,能彻见三生之事,刚一靠墙顿然开悟。智者大师在大苏山修“法华忏仪”,证得旋陀罗尼,辩才无碍,成就无量功德。还有古德精勤忏悔,相继感得地藏、文殊、弥勒现前安慰并授予清净的菩萨戒。所以汉地受大小戒律之前都修忏悔,身心清净才能得到圆满戒体。
  总之,忏悔可以消除烦恼、洗净业障罪垢、铲除恶报、开发心性光明自性、现前禅定智慧、获得清净律仪等,其力用无法一一言宣,只有自己切身实践,才能真实体会到。正因为忏悔的殊胜及有着其他法门无法代替的不共作用,故成为末法众生的赎死灵符,所以各宗祖师都造了各种不同的忏愿仪轨,如《法华忏》、《方等忏》、《梁皇宝忏》、《贤劫千佛宝忏》、《慈悲三昧水忏》、《大悲忏》、《净土忏》、《地藏忏》、《宝王三昧忏》等,广行于世,普救众生,大家可择其相应者极力修持。法王如意宝慧眼彻见,悲心深切,愍念汉地众生,观其根机而造了金刚萨埵的广略修法,此法自问世以来,汉地众生欢喜信受,竞相流通。
  悟达国师云:“夫论忏悔者,本是改往修来,灭恶兴善。人之居世,谁能无过?学人失念,尚起烦恼,罗汉结习,动身口业,岂况凡夫,而当无过?但智者先觉,便能改悔,愚者覆藏,遂使滋蔓,所以长夜积习,晓悟无期。若能惭愧,发露忏悔者,岂止是灭罪,亦复增长无量功德,竖立如来涅槃妙果。”
  罪恶业障如黑暗,要以光明才能遣除,但有人既不愿受罪报,又不愿发露,如欲灭黑暗而严遮窗门,熄灭灯光,如此则只能是暗无天日。只有打开发露的门,引进忏悔的光,才能消除业障。佛在经中呵斥广严城的五百饿鬼说:“你们造恶业时,没有惭愧畏惧,现在恶果现前时,却羞于见人。”确实很多凡夫都是如此,造恶业时胆大妄为,但让他发露出罪时,却又畏首畏尾,胆战心惊,生怕别人知道,以后名声不好,面子上过不去,这样前怕狼后怕虎,以各种邪分别念障碍忏悔的正念,一点勇气也拿不出来,如此正象已服用烈性毒药,命在旦夕,良医以方便令彼吐出,但他却咬紧牙关,不肯开口,这样纵然药师佛也无可奈何,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人堕在粪池之中,应该迅速求上岸,马上冲洗涤荡,如果在池中停留的时间越长,那么沾染得越多,越难洗净,同样罪业不马上忏悔,它会如滚雪球般地日日增长。《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若覆罪者,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灭。”所以传承上师规定,弟子们早晨一醒,立刻端身正坐念百字明二十一遍或一百零八遍,这样可以压制罪业的增长。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我们不发露,他人就毫无所知呢?当然不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当我们造业时,一切有眼通的天人、声闻独觉及诸佛菩萨、上师道友们如同对面观火一般看得清清楚楚。神鬼们指着我们在詈骂,诸佛菩萨上师们为我们而痛心,但我们却还外现威仪。正如一个明智的人裸形于大庭广众之中,羞耻难堪、无地自容,又怎能心安理得、香睡饱饭呢?佛说若犯戒还自诩清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